立冬節氣的習俗

2020-12-17 中國氣象局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在現在,人們在立冬之日,也要慶祝一下。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古時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並有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後世大體相同。《呂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齋。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還,乃賞死事,恤孤寡。」高誘註:「先人有死王事以安邊社稷者,賞其子孫;有孤寡者,矜恤之。」晉崔豹《古今注》:「漢文帝以立冬日賜宮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襖子。」又「大帽子本巖叟野服,魏文帝詔百官常以立冬日貴賤通戴,謂之溫帽。」

  在食俗方面,立冬則有吃倭瓜餃子的風俗。立冬時,到市場買倭瓜,已很少見。這種倭瓜是夏天買的,存在小屋裡或窗臺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做餃子餡,味道既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蘸醋加爛蒜吃,才算別有一番滋味。立冬為什麼吃餃子?因我國以農立國,很重視二十四節氣,「節」者,草木新的生長點也。秋收冬藏,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選擇了「好吃不過餃子」。同時,古代認為瓜代表結實,所以《禮記》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說法。冬至,中國古有「冬至節」的風俗。冬至也叫「過小年」,百官向皇帝朝賀,民間互相拜賀、宴請。普通百姓則食餛飩,象徵咬破混沌天地,迎來新生。

  而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資料來源網絡 責任編輯:王美麗)

相關焦點

  • 今日立冬節氣 立冬是什麼意思立冬節氣有哪些習俗立冬怎麼進補
    今日立冬節氣!2019年11月8日是立冬節氣。立冬,「立」是「開始」的意思,我國古代有「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凍」的說法。也就是說,從立冬這天開始,冬天就要開始了。那麼在立冬有什麼傳統習俗呢?立冬節氣是什麼意思?立冬節氣到了,該怎麼進補養生呢?
  • 立冬節氣的由來及意義是什麼?整理立冬節氣民間的傳統習俗
    立冬節氣民間的傳統習俗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現在,人們在立冬之日,也要慶祝一下。
  • 二十四節氣立冬的傳說與習俗介紹
    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那麼你們知道關於二十四節氣立冬的傳說與習俗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2020二十四節氣立冬的傳說與習俗介紹,歡迎參閱。
  • 24節氣:立冬食補與習俗
    引言:  立冬,中國24節氣之一,入冬的象徵很多人認為立冬是冬天的開始,其實立冬是入冬的啟迪,距離真正的入冬還有大約15天左右。    史話立冬:  冬,四季之末,屬萬物收藏之時,古時候中國人很重視立冬這個節氣。豐收之季已過,萬物收藏入庫,人們會在這個時節摘取優異果實祭祀上蒼與祖先,感恩他們賜福人間,並求來年風調雨順。帝王往往率文武群臣祭祀上天,以求感動上蒼賜福天下。
  • 二十四節氣之立冬的由來及習俗
    二十四節氣之立冬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本該是枝繁葉茂的樹木,卻是孤零零的搖晃著老樹幹,地上落滿了枯黃的樹葉。步入冬季,立冬的日光格外嬌顯明媚,柔和可人的立冬是怎麼來的呢?在這個初冬時節,人們都有哪些習俗活動呢?二十四節氣之立冬的由來及習俗立冬由來春秋時期,人們用土圭(立杆測影)測量日影長短。
  • 立冬人們要做哪些事情 立冬節氣的風俗盤點
    立冬人們要做哪些事情 立冬節氣的風俗盤點導語:今日是立冬節氣,各地人們都會做什麼呢?立冬在古代是非常受人們重視的一個節氣,因為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人們會舉辦一些活動,或吃一些食物來迎接它的到來。個別習俗在今天已經很少見到了,但多數傳統活動人們至今仍在延續。現在我們來說說立冬那些消逝的與保留下來的傳承習俗活動。首先,我們來說說已經消逝了的立冬習俗。在古代,立冬這一天是勞動者的休息日。人們勤勤懇懇忙碌了大半年,覺得在冬季到來這天休息一下,舉辦一些家宴犒勞自己或家人朋友。
  • 二十四節氣之立冬
    二十四節氣之立冬《立冬》唐·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9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225°時為立冬。於公曆11月7--9日左右交節。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後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麵餃」,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
  • 說說立冬這節氣
    立冬,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一般在每年陽曆的11月7日或8日。它表示冬季開始了。 我們國家在古代是農耕社會,所以很多事都以農事來衡量。按照四季的規律,那就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 立冬節氣有什麼習俗?
    今日是立冬,「立」是「開始」的意思,我國古代有「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凍」的說法。也就是說,從立冬這天開始,冬天就要開始了。那麼在立冬有什麼傳統習俗呢?接下來就為您介紹一下。立冬習俗1、喝羊肉湯在山東滕州,立冬時節,有喝羊肉湯的習俗。
  • 二十四節氣 | 立冬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9個節氣,標誌著冬季的開始。當太陽到達黃經225°的時候,即每年公曆11月7日-8日交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 走進立冬 玩轉節氣——長興水木花都幼兒園開展立冬節氣活動
    又是一年立冬之時,為了幫助幼兒認識立冬,了解立冬的風俗習慣,體驗傳統節氣的趣味性。近日,長興縣水木花都幼兒園大班組開展了以「傳承文化,迎接立冬」為主題的立冬節氣活動,讓孩子在活動和遊戲中感受到立冬傳統習俗文化帶來的趣味。
  • 「立冬」都有哪些習俗?這些習俗都有什麼含義?
    古代「立冬」習俗與節氣文化發展1.農耕文明之下的「立冬」習俗古代中國人由於生活環境比較惡劣,再加上以「農耕文明」為根本的主體思想影響,所以就不得不按照自然規律變化,不斷適應或調整與自然界的和諧關係。在這種前提下就形成了,以「春種、夏耘、秋收、冬藏」為基本規律的農俗。
  • 立冬有什麼習俗 全國各地立冬習俗大不同
    立冬節氣來了,一轉眼我們已經從秋季進入了冬季。立冬不僅是冬季的第一個季節,在我國的很多地方也被當做重要的節日來慶祝。各地的立冬習俗、慶祝方式都不同,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就請你繼續看下面的文章來了解吧!立冬有什麼習俗北京、天津「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 「立冬專題」立冬的由來與習俗 立冬養生飲食
    立冬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在我國的很多地方也被當做重要的節日來慶祝。在這一天人們要迎冬、賀冬、補冬,最不能忘記的就是吃餃子。交冬之時,要注意進補有則,防寒防凍,另外還可以給親人朋友送上貼心的祝福。下面跟著MAIGOO節氣小編一起來看看立冬節氣的相關知識。
  • 立冬吃什麼養生 關於立冬的民間習俗 立冬傳統食物是什麼
    立冬節氣即將到來。有心人,抓住秋的尾巴,別辜負了一地金黃,別蹉跎了令自己更耀眼的時光。告別秋,在黃昏,呆坐放空,讓惱人的心事隨漸沉的夕陽落下。立冬做為我國傳統24節氣中的一個節氣,一直以來都有著獨特的習俗,人們也會在這時候進行「補冬」,好度過漫長的冬季。那麼立冬節氣吃什麼養生呢?
  • 滎陽市第一幼兒園開展豐富多彩的「立冬」節氣活動
    轉眼間我們又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立冬。在我國,立冬之日,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南方則進入冬補。為了讓可愛的寶貝們親身體驗和感受節日習俗,滎陽市第一幼兒園11月6日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立冬」節氣活動。活動中,老師們拋出問題引發孩子們思考,和孩子們一起通過圖片和視頻了解立冬的來歷及習俗。
  • 今日立冬 時令節氣
    今日立冬 時令節氣 北風潛入悄無聲 未品濃秋已立冬
  • 立冬節氣:悽悽歲暮風,翳翳經日雪
    立冬 立冬,二十四節氣之一,鬥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陽黃經達225°,於每年公曆11月7-8日之間交節。立冬是季節類節氣,表示自此進入了冬季。立冬,意味著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其氣候也由秋季少雨乾燥向陰雨寒凍的冬季氣候轉變。 立冬節氣三候
  • 24節氣常識:立冬是幾月幾日2019年?立冬節氣吃什麼食物?
    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1月7-8日之間。立冬過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   中國民間以立冬為冬季之始,立冬期間,有需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
  • 立冬是什麼時候什麼意思 立冬含義習俗吃餃子寓意介紹
    立冬在每年公曆的11月7日或8日,為中國傳統節日中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大家都知道,帶節氣中「立」為開始的意思,所以立冬的含義就是冬季開始的意思。那麼,立冬具體是什麼時候什麼意思 ,立冬的含義、習俗與寓意又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