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福田」,寫給中國文學的一封情書

2020-12-19 金羊網

「花開福田」,寫給中國文學的一封情書

金羊網  作者:  2020-11-28

11月26日,「2020花地文學榜」年度盛典在深圳市福田區五洲賓館舉行。

從左到右:白巖松、蔣子龍、麥家在對談現場

11月26日,「2020花地文學榜」年度盛典在深圳市福田區五洲賓館舉行。麥家獲得「年度作家」稱號,鄧一光、葉兆言、于堅、李修文、孫紹振、蔡東等六人分獲年度長篇小說、年度短篇小說、年度詩歌、年度散文、年度文學評論、年度新銳文學六大文學門類年度作家(作品)稱號。

本次活動由深圳市委宣傳部、羊城晚報報業集團作為指導單位,羊城晚報社、深圳市福田區委宣傳部主辦。

著名作家、國家「 改革先鋒」獎章獲得者蔣子龍(左),羊城晚報社社長劉海陵(右)為麥家頒獎

獎項代表著品位、引領

白巖松:昨天,在來深圳的飛機上看到深圳報紙上的一條新聞:深圳市人才引進將有全新的政策。文化類的人才的評定,將開啟全新的篇章。在這裡看到兩句話,第一句話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居然沒有中文系,其實這句話表達的是深圳從此要為基礎學科,也就是根基性的東西投入更多的關注;第二句話,深圳的文化還缺乏市一級的大獎,我就想到今天的獎項,我希望「花開福田」會成為未來深圳不僅是寫給中國文學事業的一封情書,也是寫給世界文學事業的一封情書。

看到昨天的第二句話,我想:獎有什麼用?也許從獎的本身來講沒有那麼多用,現在的獎太多了,但是設立一個獎,獎所建立起來的標準太重要了。這個標準代表著品位,代表著一種引領。

就像2008年當麥家的小說獲得茅盾文學獎的時候,之前有很多人擔心爭議,諜戰小說可以獲得茅盾文學獎嗎?但是他獲得了,也帶給了茅盾文學獎新的品位和新的標準。

有夢想的機會,歸功於改革開放

白巖松:2008年,麥家獲得茅盾文學獎後記者採訪的時候,您第一反應說:獲獎對我來講是突發事件,12年過去了,現在獲獎心情一樣嗎?

麥家:一樣,面對榮譽一樣會膽怯,對此會期待也會很快忘掉。每次我都認為應該快速忘掉,期待另外一個獎。

白巖松:說到文學和改革開放,1976年您12歲,是您的第一個本命年,當時有想過自己的夢想嗎?

麥家:沒有夢想,也可能有夢想,那種夢想是吃飽、穿暖,到縣城裡看一下,沒有想到文學和深圳。

白巖松: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麥家:當時沒有心情,只有為身體而活,為擺脫貧窮而活;主要是身體的貧窮,精神基本處於沉睡的狀態,等待喚醒。

白巖松:1981年深圳特區建立的時候您個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您的外公、父親的處境不好,但您考上了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學無線電——很奇妙,從來不在自己的想像當中。

麥家:這是突然發生的,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也改變了我和我家人,當時我參加高考,我還是很積極主動地報考了軍校,一方面想改變家庭的政治地位,一方面也是因為貧窮,因為到軍校不需要錢,吃穿住行免掉了,這是我人生轉折的機會,也是給我夢想的機會,一切都要歸功於改革開放。

《解密》曾經一再地被退稿

白巖松:考上軍校有沒有一種釋然?

麥家:心理層面是解放了,感性層面是永遠解放不了,今天也沒有解放。因為童年,最脆弱、最需要關愛的時候被人拋棄了,被人欺凌了,這種傷害不是靠時間,這是一輩子的,也不是靠某一次機會和某一次成功可以解放的,我自己也沒有解放,也不期待解放。所以我內心的黑洞只有文學才可以撫平它,只有文學才可以降服它,文學與我的過去相安無事。

白巖松:很多人說,《人生海海》是跟過去和解、跟父親和解,您是說跟自己和解。

麥家:可能對作家來講不需要和解。可能有一天想跟自己和解,我會寫,我現在就很想寫。我沒有追求,唯一的追求是降服自己的內心,讓自己的內心平和起來。

白巖松:這是我原本要問您的問題「為什麼要寫」的答案。為什麼寫這麼多以後還要寫?

麥家:心理需要、內心創傷的需要,所以寫作有的時候真不是追名逐利的事情,我記得海明威說過,作家最重要的是辛酸的童年的訓練,從這個角度來講,我是接受了最好的訓練。

白巖松:您一直執迷於其中。有一個老人遇到您說:文學是您的孩子……

麥家:我覺得這條路走得很坎坷,文學是需要天賦的。我本身就缺乏天賦,我是後天通過這種打壓給我製造了能力和機會。我第一個長篇《解密》給我帶來很多的名和利,但是當初我寫完的時候,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退稿,直到2002年曆經11年之後才成功了。我認為一方面是我在被退稿的過程當中在成長,作品也在成長,關鍵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們國家由於改革開放,也成長了,對作品的接受能力也在成長。

白巖松:對題材的寬容度。

麥家:對,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如果沒有思想大解放,我不能寫這些題材。

「《人生海海》對我來講是一次轉型」

白巖松:其實改革開放還跟您生活緊密相關,不然怎麼離開工作崗位到西藏,1997年到成都電視臺成為我的同行。一直在流動的過程當中也是改革的特點,還是很感謝流動的日子,異鄉的日子。

麥家:因為我痴迷文學,在塑造自己的文學經歷,我認為作家的精神需要漂泊一些,我七年待了七個地方,從中原到福建到南京到北京,到成都,到拉薩,頻繁的遷徙。在遷徙的過程當中,我在感受大地,唯一可以忘掉自己過去的就是寫作,在寫作過程當中粉碎掉。

白巖松:當獲獎越來越多,獲獎的級別越來越高,會不會使您接下來的寫作變得越來越難?

麥家:不會的。我相信不會的,我每一次得了獎都提醒自己忘掉。

白巖松:有的人說為讀者而寫,您有這樣的想法嗎?

麥家:讀者當然很重要,是作家活下去唯一的力量。我很在乎讀者,當然我更在意能寫出對得起讀者的作品。正是因為有了《人生海海》,停了三年,寫了五年,給自己規定每天不能超過500字,慢慢地寫。從這個角度來講,《人生海海》對我來講是一次轉型,不只是題材的轉型,甚至也是對自己理解的轉型。

白巖松:據說,您高考的時候,其他的分數非常高,語文最低分,是不是語文跟成為一個作家沒有太大的關係?

麥家:這是一個常識。語文是教人語言,文學要永遠創造的,語言和文學不能相提並論。

白巖松:接下來的創作往哪個方向走?

麥家:說實話,不知道,可能兩個月之前問我,我會告訴你,當時寫一個作品寫了四分之三了,兩個月前有一陣子,我處於一個很特殊的時候,我的母親在重症監護室,這種特殊的時期讓我停下寫作,在停下來的過程當中,我覺得根本不值得寫下去,已經把這個作品報廢掉了。

白巖松:人們只看到最後留下來的作品,但是看不到報廢的作品。

麥家:我有一半的作品報廢掉了,文學只有一派,天才派,我認為我不是天才,經常寫著寫著就報廢了。

有用之美和無用之大用

白巖松:說到麥家,說到他的家鄉——浙江富陽,古時候叫富春,接近700年前黃公望在富春中心之外——我去過那個地方,不能叫荒山野嶺——用了多年的時間畫了《富春山居圖》。當時的作家、畫家,可能也是邊緣化的人,在城鎮中心的可能是商人、政治家,等等。《富春山居圖》又一個名字叫「無用師卷」,因為黃公望送給一個叫「無用」的法師——自己認為無用的東西。但是,600多年後城中的富豪和中心人物都不知道去哪裡了,《富春山居圖》居然成了這個地方最有用的名片。

我總在想:有用和無用是什麼關係?今天就看到了有用之美和無用之大用。倒推到40年前,1979年有一部小說叫《喬廠長上任記》,今天我們知道是中國改革文學的一個重要發端,當時我們還沒有這麼強烈的意識,作者蔣子龍在兩年前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時候,成為100位「改革先鋒」稱號獲得者——只有兩位作家,一位是離開我們的路遙,另外一位是蔣子龍。

寫《喬廠長上任記》是發洩,不然會得病

白巖松:上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蔣子龍不是作家,而是機械工廠的工人,所以《喬廠長上任記》在他這裡誕生。當時寫《喬廠長上任記》的衝動是什麼?今天人們說是「改革文學的發端」,您當時想要改革的是什麼?

蔣子龍:改革,很多人認為是政治概念、政治口號,其實是文學概念或者是哲學概念,因為被奉為百經之首的《易經》第一要義就是講變化,就是改革。

我寫《喬廠長上任記》,當時是最難的時候,什麼叫最難?「文革」期間只求平安,只要不出事就可以了,沒有希望,沒有未來。「文革」結束了,心活了,落實政策,我一開始任職是組織副書記,然後車間主任調走了,讓我代車間主任,車間很大,將近千人,我幾乎天天跟救火一樣,人還是這些人,但是人的心思不一樣了,人和人的關係不一樣了。

當時不知改革為何物,沒有改革開放的概念。被監督勞動了十幾年,想使勁,而且車間的生產訂單壓了很多,所以就想:如果我當廠長會怎麼做?有人問,怎麼抓社會脈搏?社會那麼龐雜,脈搏在哪裡?我說,我只能抓心跳,這是我感觸最深的地方,感觸最難、感觸最激憤、最有激情的時候。

白巖松:當時小說就是您最好的抓手。

蔣子龍:寫《喬廠長上任記》是發洩,不然會得病。那段時間當車間主任「死」過一次,住過一次院。

白巖松:您寫這個小說是希望改革,希望跟過去不一樣。

蔣子龍:是非變不可,但是變的不一樣,有的變得快,有的變得慢。

「看我的眼神,不像懷念舊時代的人」

白巖松:您當時想如果自己當廠長會怎麼樣,有了這部小說後,如果真把您提拔到廠長就不會寫小說了?

蔣子龍:其實我真的不願意寫小說,如果在作家和廠長之間做選擇,我會選擇做廠長,如果我主持那個廠子,廠子不會垮。

白巖松:您至今還在耿耿於懷。

蔣子龍:耿耿於懷。

白巖松:即便文學讓蔣子龍成為今天的蔣子龍,您仍然覺得當時離開車間和工廠有點難受?

蔣子龍:工廠不是很願意離開的,是市裡下令,是工廠書記頂不住了,我待了幾天實在沒活幹了,新的車間主任調來了。

白巖松:改革歸根到底是人的解放,80年代文學最受歡迎,大家都知道蔣子龍,您懷念那個時候嗎?

蔣子龍:不懷念。

白巖松:為什麼?

蔣子龍:這個時代變化,就是《易經》講的,它有它的規律,如果老懷念過去的時代,這個人就完了。你看我的眼神,不像懷念舊時代的人,不然今天羊城晚報絕對不會搭理我。所以,用不著懷念。即使過時我也非常坦然,如果一生有一點過時的東西還不錯,就怕連過時都沒有。

白巖松:現在的您為什麼而寫?

蔣子龍:我從來都是為自己而寫。我沒有什麼高的境界,為誰誰誰而寫,但是我知道我身後有讀者,我不是完全表達自己的,但我最初的寫作路徑是為了自己,我認為這個東西是有益的,有很多故事是命中注定的,比如長篇,一個作家有幾部長篇,大多是命中注定該有的。

白巖松:當初您沒有當成廠長,如果當上廠長就沒有《喬廠長上任記》了,您怎麼看待今天的「廠長」,比如,華為的任正非「任廠長」,騰訊的馬化騰「馬廠長」,您怎麼看?

蔣子龍:對這兩位「廠長」只從網上看過,沒有當面接觸過的不敢妄加評論,我接觸過的當今企業的廠長是很可敬、很艱難的,但是還是應該感謝這些人。

改革與文學最大的共同點:對人的關注

白巖松:改革,歸根到底是人的變化,歸根到底關注的是人,這是深圳跟文學最大的共同點。要回歸到人身上,文學需要深圳,將來也會像京味、海派一樣,深圳成為文學重要的題材的開掘地。另外,深圳也需要文學,更重要的是深圳本身不就是文學嗎?1979年-2019年,深圳的GDP增長了1萬多倍,全國各地有自己的故鄉的人最後都把這裡當做故鄉,本身就是文學,所以給這座城市未來文學發展加油!

白巖松:從文學家的角度,您在關注深圳的什麼?深圳文學要向前走,您的建議是什麼?

蔣子龍:我有一個觀點,經濟選擇適合自己的文化。深圳先發展經濟,深圳的文學一定會後來居上。因為有一個根據,江浙出進士比較多的地方,都是富裕的地方,所以經濟富裕的地方,出學人、出學士、出進士。深圳也是這樣,先成為經濟發達的城市,很快文學也會發展。

我關注深圳的經濟。因為深圳的經濟跟文化融為一體的時候,深圳才是健全的、有前途的、有巨大能量的。我希望深圳在今後的一段時間裡,不僅是經濟總量創新、科技創新,等等,伴隨著與之相襯的,是它的文化和文學的創新。

麥家:文化有時是一個緩慢的生長過程。但在深圳,我倒期待它搞非常大的電影公司、非常大的出版社,這是有的城市無法完成的事情,如果深圳做到了,會帶動文化產業,也會促進文學事業。文學首先是從個人出發的,但是有好的出版社、好的電影公司,倒過來也可以反哺文化、文學。

我關注這裡的作家,希望有機會跟他們聊一聊,我想知道在特區的城市裡,他們在想什麼。我特別想去跟蔣老師當鄰居,我想感受一下這種前沿城市,有時候有經濟上的優勢,同時也跟世界上離得很近的地方,跟我們有什麼不一樣,文學就是要找到不一樣,不一樣才是有活力、有前途的。

項目由福田區宣傳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專項資金資助 本特刊圖片除署名外由花地文學榜攝影組提供

總策劃:劉海陵 林海利 

總統籌:孫璇 胡泉 陳橋生

統籌執行:鄧瓊 吳小攀 朱紹傑 梁力 孫磊 黃宙輝 周欣怡 易芝娜

版式統籌:報眉設計:杜卉

副刊編輯部主編/責編:吳小攀

報眉設計:杜卉

美編 杜卉 劉苗

校對:李紅雨

編輯:quinn

相關焦點

  • 長沙銅官窯寫給全世界的一封情書
    長沙銅官窯寫給全世界的一封情書。
  • 福田奧鈴給你的一封情書 請注意查收
    福田奧鈴給你的一封情書 請注意查收2019-03-28 15:51:53
  • 七夕徵文活動 | ⽗⺟寫給寶寶的一封情書
    ⽗⺟寫給寶寶的一封情書<七夕主題徵文活動>08/16~08/25再過半個月就是七夕節了,我們想與每一位家長一起,寫一封「情書」給自己親愛的寶貝。把成長裡的歡笑快樂寫進文字裡,也寄出對寶貝最真摯美好的祝福。
  • 這兒有一封法官寫給老賴的「情書」
    中國江蘇網2月14日訊 「你知道嗎?親愛的賴!一年多的時間了,為了找你,我費盡千辛萬苦,只為了再睹你那盛世的容顏,後悔當初沒讓你舉起寫著自己名字的紙片,拍下那照片,留我日夜思念!」又是一年情人節,一封來自徐州銅山區法院法官寫給「老賴」的告白情書刷爆朋友圈。
  • 寫一封情書送給女人
    寫一封情書送給女人作者、誦讀:蕙子寫下「女人」二字時,我的心頭已灑滿柔與疼,不為別的,只為女人是這世間最美麗多情而又柔韌帶傷的花。是的,這封情書,只想送給像我一樣的女人。都說女人如花,而我們的花形各不相同:有人盛開成國色天香的牡丹,有人鋪排成萬撮碎金的丹桂,有人怒放成滿樹繁華的白玉蘭,有人婉約成一往情深的丁香花……不管開成哪種,我們都該是:我欣賞你高貴典雅、花團錦簇,你讚嘆我清雅脫俗、暗香盈袖!正因為不同,我們才各自生輝,繽紛世間。
  • 《一秒鐘》:電影人寫給觀眾的一封情書
    由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電影《一秒鐘》今日發布「慶祝歸來」版預告和一封張藝謀導演的親筆信,正式定檔11月27日全國公映。作為張藝謀導演睽違6年後又一部現實題材作品,電影講述了張九聲(張譯 飾)、劉閨女(劉浩存 飾)、範電影(範偉 飾)因一場電影結下的不解之緣。
  • 一位母親寫給即將進入青春期孩子的一封情書
    一位母親寫給即將進入青春期孩子的一封情書曾經刷爆了朋友圈,這位母親對孩子說,孩子。
  • 長安大學留學生因一封《寫給西安的情書》 走紅校園
    近日,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留學生伊力哈穆一封《寫給西安的情書》走紅校園。記者了解到,伊力哈穆兩年前來長安大學讀書,而他6年前就已經開始學漢語。喜愛中國文化的他,來到西安後欣喜不已,他說在自己的生命裡,西安是迴避不了的地名。
  • 《你好之華》:平淡的劇情講述真實的人生 一封寫給你我的情書
    一封寫給你我的情書原創|雲影說電影當看完帶有日式小清新的電影《你好之華》上映後,對於巖井俊二的這部電影,我想用「平淡」這兩字概括。我所說的「平淡」不是評價影片的質量,只是評價整個影片的劇情。巖井俊二的這部電影,擺脫了傳統電影上所具有的激烈衝突情節,用最簡單平淡的方式向我們講述了主角們的人生。
  • 科幻片"火星救援"到底科學不科學:一封寫給科學的"情書"
    原標題:科幻片,一封寫給科學的「情書」 電影《火星救援》到底科學不科學   故事梗概   《火星救援》改編自同名小說:在一次人類火星登陸中,因遭遇火星風暴,一位名叫馬克·沃特尼的太空人被同伴誤認為死亡,獨自遺留在火星上。
  • 寫給妻子的情書(中英雙語)
    寫給妻子的情書A Love Letter to My Wife 中文|阿彤 (Ah Tong)英譯|周柯楠 (Zhou Kenan)我想寫一封情書給你卻不知從何落筆I want to write you a love letterBut I don&39;s flight of thousands of milesIs not as good as my promise for the rest of
  • 一封來歷不明的情書
    閱讀文章前請先點擊上方藍色字體「文學點亮人生」,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不會錯過每一次更新了。
  • 2000年前文壇的一封最美情書,只有短短6個字,卻字字令人斷腸
    ——晏殊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情書已經不多見了,但是當人們看到這兩個字的時候,腦海裡便瞬間浮現出一幅幅關於愛情的畫面,或許這就是情書的美麗。今天要講的,便是一封2000年前的情書,這封情書被稱為文壇上最美的情書。
  • 有人用100多個貴州地名,給所有貴州人寫了一封情書……
    如果沒收禮物和紅包,也不要難過,因為,小編有一封特別的情書要送給你!快打開吧!你的夢想是吃遍全貴州,然後全中國,最後全世界,難怪我們會因一份青巖豬腳相識。現在我也想通了,決定放下了,花開六枝,但你並不是我的那一朵,所以我把你送給我的銀鏈墜潭了。現在我誠心恭喜你要結婚了,遇一興仁之人白首,擇一普定之城終老,鎮遠古鎮是個不錯的選擇。
  • 這些民國名人寫給愛人的情書,你看過嗎?
    情書是寫信的人將自己的所有感情寫在紙上,傳達給所愛之人,情書大多是指愛情。這些民國名人寫給愛人的情書,你看過嗎?沈從文與張兆和有一天,張兆和忽然接到一封薄薄的信,拆開來看,才知道是自己的老師沈從文寫來的,信中只寫了一句話:「我不知道為什麼忽然愛上你?」魯迅與許廣平許廣平曾說過:愛情的滋生,是漠漠混混、不知不覺的,她跟魯迅也是不曉得怎麼就彼此愛上了。
  • 北海道丨一封寫給旅人的《情書》
    ——巖井俊二《情書》#在小樽,給心中的藤井樹寄一封情書#小樽是日本十大浪漫城市之一:靜謐的運河,童話世界裡的木頭房子、河邊幽閒的街道、琳琅滿目的大正硝子、美味的冰淇淋……很多日本人把到小樽旅行看作是年輕時代最浪漫的事。
  • 「我愛你,我要你此後平安,歡喜」,援鄂女醫生給武漢寫了一封「情書」
    3月13日,也是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援漢國家醫療隊來武漢滿一個月的日子,醫療隊王越在朋友圈寫下一封給武漢的情書。她說:「希望能把感受傳達給武漢人民,表達我對武漢的愛。一封寫給武漢的情書(節選)親愛的武漢:你好!
  • 寫一封情書,給你自己
    06所以,如果情書是用來表達對一個愛意的文字,我認為,人生一定要一封情書,是自己寫給自己的。寫給那個世界上獨一無二、懂得愛自己的重要,懂得如何去愛一個人,然後也是一個特別值得「被愛」的自己!
  • 一封抗疫一線醫生妻子寫給外科醫生丈夫的5·20情書直...
    今天是2020年5月20日,諧音「愛你愛你我愛你」,在這「三倍愛你」的特殊日子,舟山醫院抗疫一線醫生妻子寫了一封情書給她同在舟醫工作的外科醫生丈夫。而在信中,她稱他為「剛剛好」先生,究竟是怎樣的「剛剛好」先生呢?醫生夫妻的日常又是怎樣的?
  • 大一女生寫「情書」告白室友
    這不是一段男孩寫給女孩的「土味情話」,而是一封告白室友的「情書」。在5月21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武漢傳媒學院西三棟302寢室的3名女生,收到了室友的一封告白「情書」。「情書」的作者是2017級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劉小靜。「5月20日這天讓我們4個單身的室友們都很憂傷,一打開朋友圈就是情侶秀恩愛,5月21日不能還這樣『悽慘』的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