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中國朝代歷史之唐 五代十國」

2020-12-17 華圖教育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暫未開始報名,現在是考生備考提升階段,黑龍江公務員考試網將堅持為大家整理國考行測知識點並附針對性練習題,以幫助考生高效學習積累!並及時同步更新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職位表等重要信息,以供考生參考。

  唐:

  唐朝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李淵為隋煬帝表兄弟,李淵於618年建立唐朝,以長安(今陝西西安)為首都。其鼎盛時期的公元7世紀時,中亞的沙漠地帶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則天改國號「唐」為「周」,遷都洛陽,史稱武周。705年唐中宗李顯恢復大唐國號,恢復唐朝舊制,還都長安。唐朝在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後日漸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溫篡位滅亡。唐共歷經21位皇帝(若含武則天),共289年。唐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有輝煌的成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1.時間:公元618年—907年

  2.第一任君王:李淵

  3.其他重要君王:李世民、李治、李隆基、武則天

  4.建都:長安(今陝西西安)

  5.重大歷史事件:

  (1)貞觀之治: 李世民經"玄武門之變"登上皇位,他就是唐太宗,年號貞觀,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它的統治政治清明,經濟發展,出現繁榮景象,史稱"貞觀之治"。

  (2)永徽之治:指的是唐高宗李治統治時期的一段盛世。永徽(649-655)是高宗在位的第一個年號。 唐高宗故永徽年間,邊陲安定(擊敗西突厥的進攻),百姓阜安(人口從貞觀年間的不滿三百萬戶,增加到380萬戶),使得天下大治,有貞觀之遺風,史稱「永徽之治」。

  (3)武則天稱帝:武則天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與漢朝的呂后並稱為「呂武」。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宣布改唐為周,定洛陽為都,稱「神都」,建立武周。武則天在位前後,肆殺唐宗室,興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斷」,多權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賢才輩出。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晚年逐漸豪奢專斷,頗多弊政。

  (4)神龍政變:又稱神龍革命、五王政變,是神龍元年(705年),太子李顯、宰相張柬之、崔玄暐等大臣發動兵變,逼迫女皇帝武則天退位,復闢唐朝的事件。李顯復位,恢復了大唐國號,李旦被立為相王。

  (5)開元盛世:唐玄宗前期任用姚崇、宋璟為相,勵精圖治,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

  (6)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1] 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7)鑑真東渡:唐朝赴日本最有名的是鑑真和尚,他應日本僧人的邀請,六次東渡,終於到達日本,那時他已雙目失明,他在日本弘揚佛法,還把唐朝的醫學、建築、雕塑、文學、書法、繪畫等技術知識介紹到日本,對中日經濟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在奈良創建的唐招提寺,被日本人民視為藝術明珠。

  6.政治:

  (1)中央設立三省六部制,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長官分別為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分別為決策機構、審議機構和執行機構、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另外有一臺(御史臺)、五寺、九監,與三省六部共同組成中央機構。

  (2)地方制度:推行州縣制。長安、洛陽所在的州稱府。在西域地區主要設都護府管理。另外唐太宗時期將全國劃為十監察區,稱為道,唐玄宗時增加為十五道。由巡察使和按察使監察州縣官吏。

  (3)選官制度:設立國子監,發展科舉制。

  (4)法律制度:頒布施行唐律,制定《唐律疏議》。《唐律疏議》是唐朝在隋朝開皇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法律制度,主要內容為五刑、十惡和八議。唐朝的法律增加了對法律條文的解釋,稱為「疏」,「疏」和「律」同樣具有法律效力,共同組成了唐朝的法律,合為《唐律疏議》。這是我國古代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封建法典,對後來歷代及周邊法律的制定都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5)推行均田制和租庸制。

  (6)兩稅法:是以原有的地稅和戶稅為主,統一各項稅收而制定的新稅法。由於分夏、秋兩季徵收,所以稱為「兩稅法」。兩稅法是對當時賦役制度較全面的改革。大曆十四年(779年)五月,唐德宗即位,宰相楊炎建議實行兩稅法。到建中元年(780年)正月,正式以敕詔公布。

  (7)發展府兵制,全國劃為十二衛所,下設折衝府,分為三個級別,設折衝都尉和果毅都尉管理。

  7.經濟:唐都長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內有坊(住宅區)、市(商業區)之分,邊疆各族和外國商旅雲集,店鋪林立,繁華異常。此外還有洛陽、揚州和成都也很興盛。

  8.文化:

  (1)文學:

  ①初唐:陳子昂主張作詩要有「風骨」,代表作《登幽州臺歌》。

  ②盛唐: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孟浩然;邊塞詩人高適、岑參;「詩仙」李白(詩作氣勢磅礴、熱情奔放、想像豐富、手法誇張,意境深遠,具有突出的浪漫主義風格),「詩聖」杜甫(詩作深沉濃鬱、跌宕有致,現實主義風格)。

  ③中唐: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倡導新樂府運動,追求淺顯平易的詩風。

  李賀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

  ④晚唐:杜牧、李商隱詠史詩反映唐朝衰落,流露失意頹喪。

  (2)美術:

  ①張萱繪《虢國夫人遊春圖》由於吸收了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

  ②初唐的閻立本、閻立德兄弟擅畫人物。

  ③吳道子則有「畫聖」之稱呼,他兼擅人物、山水,吸收了西域畫派的技法,畫面富於立體感,時有「吳帶當風」之說。

  ④張萱和周昉以畫侍女圖為主,代表作品有《搗練圖》、《虢國夫人遊春圖》和《簪花仕女圖》等。

  ⑤詩人王維擅長水墨山水畫,蘇軾稱他「畫中有詩」。

  ⑥唐朝的壁畫事業特別發達。莫高窟與墓室壁畫都是傳世精品。

  ⑦唐朝的雕刻藝術同樣出眾。敦煌、龍門、麥積山和炳靈寺石窟都是在唐朝時期步入全盛。洛陽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和四川樂山大佛都令人讚嘆。其中雕刻家楊惠之被稱為塑聖。

  (3)書法:

  ①歐陽詢、虞世南都是初唐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楷書筆力嚴整,其名作有《九成宮醴泉銘》。虞世南楷書字體柔圓。

  ②顏真卿和柳公權是唐朝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楷書用筆肥厚,內含筋骨,勁健灑脫,其代表作有《多寶塔碑》、《顏氏家廟碑》;柳公權的字體勁健,代表作有《玄秘塔碑》,世人稱顏柳二人書法為「顏筋柳骨」。

  ③張旭和懷素則是唐朝草書大家。

  9.農業/手工業:

  (1)唐朝的糧食以粟和稻穀為主。

  (2)飲茶之風風靡全國,茶葉生產成為江南農業的重要部門。茶葉成為生活必需品。陸羽著《茶經》。

  (3)新的工具:曲轅犁和筒車。

  (4)抗天災能力增強(抗旱、治蝗)。

  (5)絲織業發達,以輕盈精薄著稱(服裝主要以絲、麻為主)。

  (6)中國的造紙、紡織等技術通過阿拉伯地區遠傳到西亞、歐洲。

  (7)越窯的青瓷和邢窯的白瓷最負盛名,唐三彩是聞名於世的藝術珍品。

  (8)新品種引入:天竺的鬱金香、菩堤樹;中亞的名馬;波斯的胡椒、棗;東羅馬的醫術和雜技傳入中國。

  10.科技:

  (1)著名天文學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測量了子午線的長度。

  (2)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是不可多得的醫書。

  (3)公元868年,中國《金剛經》的印製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

  五代十國:

  一般是指介於唐末宋初的這一段歷史時期。黃巢起義後,唐朝名存實亡,形成了藩鎮割據局面。907年,朱溫建立後梁,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960年,趙匡胤取代後周建立北宋;979年滅北漢,自此基本結束了自晚唐以來的分裂割據局面。

  五代是指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權;十國是指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幾個割據政權,十國乃稱其「大」者,實際上還有不少割據政權。關於五代十國的理解,狹義上為五代十國本身,廣義上一般以此代指這一歷史時期。

  1.時間:907—960年

  2.重大歷史事件:

  (1)黃巢起義: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黃巢領導的民變,是王仙芝起義的後續。也是唐末民變中,歷時最久,遍及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場農民起義。黃巢之亂轉戰近半唐朝江山,導致唐末國力大衰。

  (2)高平之戰:指的是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北漢、契丹聯軍與後周在澤州高平城(今晉城高平市)一帶進行的一次關鍵性戰役,此戰中,後周初戰不利,柴榮冒著矢石親臨戰場,終於扭轉戰局,此戰以後周的大獲全勝告終,中原王朝從此由弱轉強。

  高平之戰是後周和北漢、契丹聯軍之間進行的一次關鍵性戰役。也是五代十國時期最為重要的一次決戰。

  (3)後周攻南唐之戰:又稱周世宗三徵南唐、三徵南唐之戰、周世宗攻南唐之戰。是後周顯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至顯德五年(南唐中興元年,958年),周世宗柴榮三次率軍進攻南唐的戰爭。

  (4)周世宗改革:出身貧寒的郭威在後周建立之初,為鞏固其統治,就著手進行一些改革,諸如提倡節儉,嚴懲貪官,取消一些雜稅等。這些措施對鞏固統治,恢復北方經濟,都起到一定的作用。郭威稱帝後僅三年就死去了。養子柴榮繼位,這就是周世宗。他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的雄心壯志,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努力革除五代的弊政,採取了政治、經濟、軍事諸方面一系列改革措施。政治上,嚴明法紀,懲治貪官,抑制藩鎮,強化中央政權;經濟上,招撫流民,墾種荒田,核定田畝,均定租賦,減免苛斂,裁汰僧尼;軍事上,整頓軍隊,嚴肅軍紀。周世宗的改革,使社會經濟得到了恢復,軍隊的戰鬥力大大提高,後周強大起來。

  (5)陳橋兵變:又稱陳橋驛兵變,是趙匡胤發動的取代後周,建立宋朝的兵變事件,此典故又稱黃袍加身。

  960年正月初一,傳聞契丹聯合北漢南下攻周,宰相範質等未辨真偽,急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禦敵。周軍行至陳橋驛,趙匡胤和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眾將以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隨後,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京城守將石守信、王審琦開城迎接趙匡胤入城,脅迫周恭帝禪位。 趙匡胤即位後,改國號為「宋」,仍定都開封。

  3.政治:

  (1)五代的更替

  ①後梁、後唐和後晉

  907年朱溫廢唐自立,建後梁。923年李存勖建後唐,定都洛陽。936年石敬塘創立後晉,向契丹割讓燕雲十六州,947年為契丹所滅。

  ②後晉與契丹的鬥爭

  五代後晉天福八年至開運三年(契丹會同六年至九年,943—947年),契丹軍數次南下,攻滅後晉的戰爭。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後晉重臣杜重威降契丹,這樣後晉的主力就喪失了。石重貴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虜到契丹。後晉滅亡。

  ③後漢和後周

  947年劉知遠創立後漢。951年郭威創立後周。

  ④北漢

  劉知遠弟劉崇創立,與後周並立。是十國中唯一在北方的國家。

  (2)五代十國的政治制度大體沿用唐朝制度,但是各朝變化很多,官職時常廢置不常,其制度比較混亂。朝廷設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財政的三司與主管軍事的樞密院。由於五代十國戰亂不斷,樞密院的權力往往比三省來得大,所以時常以宰相兼領樞密使。

  4.經濟:北方經濟比較落後,人口持續大減,經濟力不如南方。南方持續吸收來自北方的流民,替南方帶來大批的勞動力及先進的耕織技術,加速了南方經濟的發展。

  5.文化:

  (1)《舊唐書》是這一時期撰成的最重要的史學著作。

  (2)五代十國是詞的重要發展時期。後蜀和南唐詞人較多,水平也較高,從而成為兩個中心:西蜀有韋莊、歐陽炯等人,他們的作品後來由趙崇祚等收入《花間集》;南唐有馮延巳、中主李璟、後主李煜等人,李璟父子的作品,後人集刻為《南唐二主詞》。李煜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詞人。

  (3)五代十國的著名畫家有後梁的荊浩、關仝,南唐的董源、巨然、徐熙,後蜀的黃筌等人。

  (4)顧閎中所畫《韓熙載夜宴圖》,是為傳世的藝術珍品。

  5.農業/手工業:

  (1)南方除了糧食作物興盛之外,在茶葉、絲綢與棉花等經濟作物也十分興盛,且進入專業化的地步。

  (2)五代亦為陶藝的重要蛻變期,也是由民間走向官方制窯。

  (3)韓鄂撰寫出《四時纂要》,是繼《齊民要術》之後,又一本重要的農書。

  6.科技:

  曹士:《符天曆》

  看完以上知識點,下面來幾道題鞏固一下吧。

  練習題鞏固:

  01、下列有關文學知識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按照成書時間從早到晚排列:《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

  B.《水滸傳》中「大鬧飛雲浦」描寫的主人公是林衝

  C.「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最早用來形容老師講課十分生動

  D.「詩鬼」是李賀的稱號,李賀是初唐浪漫主義詩人的傑出代表

  【答案】A

  【解析】《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西遊記》成書於明朝中期,《紅樓夢》成書於清朝乾隆年間,A項正確;《水滸傳》中「大鬧飛雲浦」的主人公應該是武松,B項錯誤。「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出自《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可見其最早是形容韓娥的歌聲的,C項錯誤。李賀(790一816),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D項錯誤。故本題選A。

  02、(多選)唐文宗為了彰顯唐朝的文治武功,特別頒發詔書,以皇封的形式任命三個人為唐代三絕。下列屬於「唐代三絕」的是( )。

  A.杜甫的詩歌

  B.李白的詩歌

  C.裴旻的劍術

  D.張旭的草書

  【答案】BCD

  【解析】唐代三絕: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術、張旭的草書。和杜甫相比,李白在詩歌方面造詣更高。同時杜甫的詩歌寫實,描述唐朝的不足之處,因此不可能被封為三絕。

  03、( )之於 漢 好像 隋 之於 ( )

  A. 周 唐

  B. 明 清

  C. 商 五代

  D. 秦 唐

  【答案】D

  【解析】第一步:將選項逐一代入,判斷各選項前後部分邏輯關係。將四個選項都代入題幹,發現前、後部分的兩詞間都是朝代的先後順序。第二步:分析之後確定答案。秦之後為漢,隋之後為唐。故正確答案為D。

  04、劉秀:東漢

  A.李煜:南唐

  B.李世民:唐

  C.劉徹:西漢

  D.朱元璋:明

  【答案】D

  【解析】劉秀是東漢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其餘選項均不存在這種對應關係。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

識別下方二維碼查看>>>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歷年真題及備考乾貨領取!

(編輯:韓毅文)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最混亂的時期之一:五代十國的時間線(一)
    907年—960年!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期之一,這短短的不到六十年,在中原地區依次更替了五個朝代!這段大分裂時期,就是歷史上的「五代十國」!這五代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這十個政權被成為十國!按朝代來分,從朱溫滅唐,到趙匡胤建宋,這是五代的始末,如果按十國的建立到最後的統一,那要從前蜀說起了,正是這五個朝代和這十餘個政權,造成了五代十國的歷史線極其複雜!我們就來簡單的捋一下這條複雜的歷史線!
  •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中國朝代歷史之魏晉南北朝 隋」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暫未開始報名,現在是考生備考提升階段,黑龍江公務員考試網將堅持為大家整理國考行測知識點並附針對性練習題,以幫助考生高效學習積累!並及時同步更新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職位表等重要信息,以供考生參考。   三國、兩晉、南北朝:
  • 五代十國——一段被歷史所淹沒卻有著承上啟下作用的時期
    然而,這些劇目大都是關於秦漢、唐、宋、元、明、清等這些耳熟能詳的朝代。而朝代更迭之間混亂的過渡時代,如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卻很少出現在螢屏之中,尤其是五代十國時期的故事。久而久之,這些過度時代,也就鮮為人知了。 唐宋元明清,讀起來朗朗上口,但在唐宋之間,卻有著一段非常混亂卻起著承上啟下作用的時代,歷經72年。
  • 明明是朱溫滅了唐,為何此後卻非梁朝時期,反成了五代十國時期?
    很多人既然不明白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那自然也對五代十國沒有太多的了解。鑑於此,我們就先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五代十國。等到大家搞清楚這一內容後,可能心裡就會多少明白些出現上述情況的原因究竟是什麼了。五代十國其實是對我國907年至960年這段時間的歷史時期的一個稱呼,它主要分為五代和十國兩部分。
  • 114 五代十國,後梁與後唐的先後閃現
    東亞歷史第114篇:中國亂世循環之五代十國的後梁與後唐。 朱溫逼唐朝最後一個皇帝退位,自己取而代之稱帝,結果是各地的潘鎮一一宣布獨立,先後產生了十國,各地潘鎮心中估計都想的是:你這個農民暴發戶都能稱帝,我為什麼不能?李克用與朱溫仇深似海,自然也不承認後梁,堅持繼續使用唐朝的年號。
  • 所謂的五代十國,指的是哪「五代」和哪「十國」?
    後梁的建立,標誌著唐朝的滅亡,也標誌著一個新時代——「五代十國」的開始。那麼,所謂的「五代十國」分別是哪「五代」和哪「十國」呢?「五代」這一稱呼最早來源於北宋史學家薛居正監修的《五代史》。「五代」顧名思義,指的便是五個朝代。
  • 公務員考試常識考點大梳理:歷史常識
    根據歷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共科目考試大綱,常識判斷主要考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 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歷史常識主線歸納 關聯知識點串講
    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歷史常識主線歸納 關聯知識點串講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高分經驗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公務員考試,歷史常識,國家公務員考試高分經驗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五代十國搞不懂?讓我來給你說一說,五代十國的那些牛人牛事
    而且,此時唐昭宗其實就是個傀儡,每天都是逗猴子度日。後來,朱溫把唐昭宗殺死了。907年,朱溫通過禪讓的形式奪取了唐昭宗的兒子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稱帝,建國號梁。一:我們先說說,五代十國的五代。後周(郭威):是五代的最後一個朝代。郭威是後漢的開國功臣,受後漢高祖劉知遠重任。但漢隱帝猜忌郭威,欲殺之,郭威不得已而反叛,漢隱帝為潰軍所殺,後漢就此滅亡。
  • 五代十國之後梁的那些事兒
    先再來簡單了解一下五代十國的基本史實。五代十國(907年-960年)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與十國(891年~979年)的合稱,也指唐朝滅亡到宋朝建立之間的歷史時期。一個個政權你方唱罷我登場,在短短的70年間更換了五個朝代。說到「五代」,可能大家的第一印象是「有點亂」。
  • 細數中國歷史上的短命王朝,哪個朝代最有名?哪個朝代貢獻大?
    相反,那些統治幾十年甚至十幾年的「短命王朝」就不值得大家去多費口舌了,其實這些統治時間短的朝代在中國歷史上的數量,要大於那些統治幾百年的朝代,今天咱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都有哪些「短命的王朝」,接下來給大家簡單羅列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朝代,看看它們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多少年,都發生過哪些歷史事件,出了幾位皇帝,它們是怎麼滅亡的。
  • 中國歷史上兩個最相似的朝代
    從約公元前2070年到1911年清朝滅亡,這近四千年的時間裡,在中國的土地上先後建立起數十個朝代。而在這眾多的朝代中,有兩個朝代最為相似,那就是都曾經輝煌過,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漢朝和唐朝。
  • 漲知識:中國歷史朝代順序 中國歷史朝代特點意義是什麼?
    四、中國商朝(約前1600年—約前1046年)1、商朝簡介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夏朝方國商國君主商湯率方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以「商」為國號,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
  • 中國歷史概述(六十六)——五代十國(上)
    史家從割據政權中選出十個影響較大的政權,和五個「王朝」並稱為五代十國。需要說明的是,這種分裂局面在唐朝正式滅亡前已經大致形成,而在北宋剛建立時仍然存在。五代分別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參見我們往期的文章:中國歷史概述(卅七)——南朝(二)十國分別是:吳、南唐、吳越、閩、前蜀、後蜀、楚、荊南(南平)、南漢和北漢。除了與後漢有關的北漢位於今山西中部一帶外,其餘九國都在南方。其中,南唐、前蜀、後蜀、南漢、北漢中帶方位的字都是為區別而加的。
  • 五代十國到底有多亂?
    >之子李存勖自立為帝,建立後唐……五代十國戰亂不休的局面開始形成。著名歷史學教授張國剛曾說:五代的歷史,仍然明顯地受到唐代藩鎮割據的影響。五代十國時期的各個政權,與唐末的各個藩鎮之間都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而五代十國禍亂不休的根源便是的唐末的藩鎮割據。
  • 夏商周——隋、唐、五代時期的工商稅
    ▲楊廣唐朝滅亡以後,中國進入了五代十國又個紛亂割據的時期,我們可以這樣說,五代十國是唐末藩鎮割據勢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續。五代時,朝代更替頻繁,經過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13個皇帝。與五代幾乎同時存在的,又有所謂國」,十國除北漢外,其餘九國均在長江流及共以南地區。十國有吳(公元892-937年)、南唐(公元937975年)、吳越(公元9-978年)、楚(公元89-951年)、畫(公元82-96年)南漢(公元05-971年)、前(公元891925年)後蜀(公元8265年)、荊南(公元907-963年)和北漢(公元951-979年)隋唐五代。
  • 公考常識快速提分秘笈,記住這10條口訣,讓你常識快速提分
    關於國家公務員考試,我想很多同學一定很熟悉。目前,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社會競爭壓力較大。因此,選擇參加公務員考試這條道路已經成為許多人的最佳選擇。當然,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公務員考試的競爭同樣激烈。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些公考常識的快速記憶方法,幫助大家快速提分,希望大家都能在公務員考試中脫穎而出,成功上岸!
  • 中國歷史朝代歌,你會幾首?
    中國五千年歷史,王朝換了一個又一個,因此有人創作了中國歷史朝代歌,巧妙地記憶中國歷史朝代順序。第一首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秦始皇像第二首黃堯舜禹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 五代十國、人物風雲
    五代十國在漫長的中國歷史長河中只能算是很微小的一部分,而這段時期對中國整體歷史的影響卻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這段時間很亂,亂到在短短的幾十年內,出現5個朝代,換了13位皇帝並且在華夏大地上還地方割據著10多個政權。北方遊牧民族也在這一時期不斷幹擾中原。
  • 高中歷史:5個口訣記住中國所有朝代!
    中國歷史朝代記憶口訣 1.用口訣法記憶中國歷史朝代 2.用口訣法記憶「五代十國」名稱 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可記作: 梁唐晉漢周, 前邊都有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