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地產網「這個項目我們不賣了,想買二三十年後或許還有可能。」兩年前的那場長租公寓分享會上,深業集團副總裁董方宣布,深業中城420套住宅將轉為長租公寓。
深業中城作為深圳核心地段香蜜湖片區為數不多的一手豪宅項目,向來為人矚目,這番只租不售的宣言,不免讓意欲入手的購房者與投資者大失所望。
不過兩年後有了新的轉機。9月24日晚,深業中城發布一則營銷聲明,對市場中存在的「支付喝茶費可提前選房」等不實言論和虛假信息進行闢謠。
在這則聲明中,投資者和媒體們捕捉到另外一個更為關鍵的信息:「本項目住宅投入市場銷售。」也就是說,兩年前說要做長租公寓的豪宅項目現在要銷售了。
話題迅速引起熱議,對於這樣的銷售轉變,市場人士認為主要存在兩個原因:一是曾經熱火朝天的長租公寓逐漸進入冷靜期,二是近年來銷售疲軟的深業,希望藉助深業中城找到業績突破點。
不過,深業集團副總經理、深圳控股執行董事兼副總裁劉崇在接受觀點地產新媒體採訪時坦承,2017年宣布將深業中城420套住宅轉為長租公寓,只是一種策略性的說法。
至於是否與業績有關,他笑道:「有關係,也沒有關係。」
豪宅轉租為售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深圳發展一路向西,資本浪潮造就無數財富神話,也誕生了多個富人豪宅區,其中以香蜜湖、華僑城、深圳灣、蛇口、前海為典型代表。
這些豪宅圈也許各有特色——深圳灣1億+天價豪宅引人矚目,香蜜湖500萬元、49平的小豪宅引人嚮往……,但總的來說都有一個特點:稀缺,可遇不可求。
於是,當2017年深業在發布會上宣布,將深業中城420套大戶型住宅轉為長租公寓出租,市場上不少準備入手的購房者也只能扼腕嘆息。
不過從當時的市場眼光來看,將豪宅項目轉為出租公寓出租,雖然出人意料,但也合乎情理。
那時長租公寓正風起雲湧,在「租售並舉」、「租售同權」的政策推動上,不少開發商及中介開始將資本目光投注到住房租賃領域,陸續湧現出以泊寓、冠寓為代表的開發商系長租公寓和以自如、紅璞為代表的中介系公寓。
在2017年末舉辦的長租公寓產品分享會上,深圳最大的國有房企深業高調宣布進軍長租公寓,發布了深業檸盟、深業有居、深業上居及深業頤居四大長租公寓產品線,這被市場解讀為國企積極響應國家租賃政策的體現。
其中,深業中城作為高端長租公寓品牌深業上居的主要項目之一,最為引人關注,按照董方的說法,這個項目將在2020年投入運營。
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到,深業在2014年以63.5億港元收購深圳生物農業有限公司,獲得深業中城開發權,項目佔地近4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36萬平方米,分三期開發。
一期為22層高辦公樓,即中城大廈,已整棟預售給深圳國際;二期為28-29層高的高檔豪宅;三期為39-40層高的高層豪宅以及超高層公寓及辦公樓,去年曾推入市場,但遭遇「731新政」,去化不佳。
深業中城住宅產品轉租為售之後,外界抱有極大期待,一位深圳資深地產人士甚至直言:「項目位置好,量也不是特別大,肯定搶手,有多少賣多少。」
解答入市疑惑
除了順應租賃春風,兩年前深業中城轉售為租,還有著另外一個眾所周知的原因:限價。彼時,深業在解釋為何改變銷售策略時曾表示:「面對限購、限價等嚴厲的市場調控……對深業中城、深業上城LOFT兩大主要項目的銷售計劃進行調整,以維護核心資產的長期價值。」
劉崇對觀點地產新媒體透露著其中的細節:「2017年,深業對深業中城本來是有銷售計劃的。但那年賣了幾個三四線的項目給恆大,獲得了33億利潤。」
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到,2017年4月,深業旗下上市平臺深圳控股發布公告,擬出售持有佛山三水和江蘇泰州項目的5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全部股權及股東債權,總掛牌底價約56.5億元。
一個月之後,深圳控股披露,接盤方就是恆大。而這宗交易則是深圳控股撤離三四線的主要動作之一。劉崇表示,賣了幾個項目之後,當年就沒有銷售(深業中城),後來就錯過了預售的時間。
「當時也考慮到一些政策因素,想看看,等待市場的反應,所以當時沒有賣。」劉崇坦承,過去說轉為長租公寓,也是一種策略性的說法。
如今轉租為售,是因為深業中城已經達到了限售的條件,「即買即住」。不過在具體的價格上,劉崇表示,還要等政府決定。不過他隱晦指出,兩年過去了,(在價格上)政府也是要向市場化轉變的。
「可能市場上也有很多說法,比如說天健天驕賣到11萬多,可能這會是一個標杆,會是大家猜想的基礎。」劉崇指出。但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香蜜湖片區二手房片區12萬平左右,最高能賣到15萬平左右。
然而撇除上述交易細節,外界認為,深業再次調整銷售策略,宣告深業中城重新入市銷售同樣離不開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是長租公寓在經過資本大肆拓展之後,已經進入了寒冬期。
在過去的一年裡,萬科宣布暫停萬村計劃、朗詩剝離長租業務以及某些長租公寓運營商出現暴雷等情況,不斷在印證著,推進遲緩、盈利難等困境依然困擾著這個創新性的行業。
另一方面,在深圳限價、限售等政策高壓下,深業在銷售存在著較大的壓力。2019年上半年,深業旗下上市平臺深圳控股實現合同銷售額約64.36億元,至8月份,累計銷售71.65億元,完成目標近四成。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的一年,在調控趨嚴的大背景下,深圳控股不得不通過大宗交易調節業績。去年的最後一個月,深圳控股達成68億元的大宗交易,從而將全年銷售鎖定在164.5億元,勉強達成年初的150億元目標,但未完成中期調整的200億銷售願望。而在上半年的64.36億的銷售金額中,大宗交易佔比為38%,即24.8億元。
在中期業績會上,深圳控股介紹,其全年可售貨值約362億元,其中深圳貨值佔約70%,目前剩餘貨值290億元,下半年只要去化四成就能達成180億元的目標。
其中,深業中城公寓產品剩餘貨值75億元,預計去化50%。住宅部分雖然表明轉租為售,但尚未取得預售許可證,亦未確定開盤時間。
對此,劉崇對觀點地產新媒體指出,下半年存在推盤的可能,主要看政府審批。
來源: 觀點地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