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家政企業「精準扶貧」貴州農戶:進京一個月就脫貧

2020-12-22 北晚新視覺網

2018年5月17日訊,連掛燙機都沒有見過的學員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笨拙地操作著機器,將一件皺巴巴的衣服熨平;

代麗麗 攝

參加養老護理員培訓的男學員們輪流扮演失能老人,躺在床上,讓同學們學習如何把不能動彈的老人搬到輪椅上;育嬰師班的學員們每個人手裡抱著一個塑料娃娃,嘴裡唱著兒歌,給「寶寶」做撫觸練習……這種家政服務的技能培訓其實也是一種扶貧的方式,越來越多的貧困戶通過培訓拿到技能證書,從而闖出一條脫貧新路。

去年,商務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全國婦聯聯合發布《關於開展「百城萬村」家政扶貧試點的通知》,提出力爭在3年內推動100個左右家政服務需求大的城市與中西部的貧困地區,特別是國家級貧困縣進行對接,培育100至200個大型家政示範企業,培養1萬名「家政扶貧帶頭人」,從事家政服務的貧困地區勞動力人均年收入達到4萬元,帶動1萬個以上貧困村的50萬名勞動力從事家政等居民生活服務。為此,北京、上海、杭州、南昌、濟南、武漢、長沙、廣州、成都、蘭州等10個家政服務需求大的中心城市,與安徽、江西、湖南、四川、貴州、陝西、甘肅等7個家政服務資源豐富省份的貧困縣開展起了「百城萬村」家政扶貧試點。

山村「田園生活」觸目驚心

北京的家政企業與不少外地貧困地區建立了家政精準扶貧的關係。管家幫董事長傅彥生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打贏脫貧攻堅戰,充分利用家政服務行業是比較有效的。貧困戶參加家政培訓,不需要太高的基礎知識。而家政行業的收入也比較可觀,平均每月六七千元的工資,很多農戶辛苦一年也掙不到。

長期以來,管家幫一直與貴州、四川、湖北等各地貧困地區的政府部門合作,舉行家政就業扶貧推介會,招聘家政服務人員進入家政行業,並建立管家幫商學院分院,免費對服務人員提供專業的技能培訓,推薦安置就業崗位。上周,記者來到管家幫商學院位於貴州織金縣的分院進行了探訪。

織金縣位於貴州中部偏西,是畢節市下轄縣。這裡是國家級貧困縣,農業人口佔到了97.8%,是典型的農業縣,農村窮農民苦農業難表現得最為深刻。家政公司的培訓學校就設在山腳下,在一個政府扶持的創業園裡面,算是當地辦公條件比較好的地方了,但仍然只能不定時地供水,老師和學員們的宿舍裡都備著水桶以便隨時存水。

剛到織金縣時,雖然對這裡的落後早有耳聞,但真走到一些貧困戶家中時,眼前所見還是讓學校的老師們吃了一驚。他們說:「陡峭的山路有六七十度的陡坡,而且十分狹窄,僅能容一輛車通過,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跌落下去,讓人心驚膽戰。還有一些村落根本沒有路,不通車,只能爬上去,村裡才剛剛通電,村民家裡唯一的家用電器就是電風扇,甚至還有沒通電的地方,村民連電燈都沒有,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

最難的是說服村民走出大山

代麗麗 攝

閉塞的環境限制了山裡人的眼界,扶貧工作非常艱難。管家幫商學院織金分院的校長劉全友說:「搞培訓、找工作其實都不難,最難的是說動村民走出大山。」在山東、河北、山西等勞務輸出大省,年輕人外出務工早已成為常態,但在織金縣這裡,情況卻恰恰相反。這裡雖然貧困,人們卻並不習慣外出務工,他們在山裡種地、養殖,過著封閉的生活,根本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對於走出大山內心充滿了恐懼和不安。他們覺得自己無法融入大都市的繁華生活,與外面的社會格格不入,甚至可以說有一些自卑感,喜歡把自己封閉起來,寧可躲在山裡守著清貧苦熬。即使將來工作時,也總是充滿了不安和不自信。「別的地方的學員,上戶前老師告訴他們地址,他們自己就能坐公交、地鐵找去了,可是這些學員就有些困難,他們說北京太大了,出門坐車都害怕,經常要老師送到僱主家裡。」

還有個別的貧困家庭,因為常年享受政府的幫扶,習慣了「等靠要」,養成了懶惰的習性。與學習技能、自食其力相比,他們反倒覺得還是躺在家裡等著政府部門送錢送糧更加舒服。學校的老師告訴記者:「邀請他們來參加培訓,有人會上來先問:參加你們的培訓能脫貧嗎?」這簡直是太容易了,當地的脫貧標準是人均年收入2000多元,而從事家政服務員工作,無論是哪個城市,月工資一般也都在3000元以上。但是當你很高興地告訴他們,一個月就能脫貧,而且參加這個培訓不僅不用交一分錢,每天還有40元的政府補貼;一聽這話,人家反而扭頭走了。後來我們才明白,他們是怕摘了貧困戶的帽子,以後就享受不到政府的扶貧資助了。

技能培訓從寫字說話開始

但是,扶貧必須從過去那種粗放的「輸血」式扶貧向精準的「造血」式扶貧轉變。在管家幫的培訓當中,特意安排了兩天的課程,就是給學員們做思想動員,給他們講大城市發達的經濟文化,提高自身技能的長遠意義,投身家政的廣闊前景,幫他們規劃以後的職業生涯……慢慢地,一些學員放下了思想包袱,他們開始憧憬未來的美好生活。

來到家政學校,一切從零開始。學員們年齡參差不齊,最小的才16歲,最大的已經50多歲了。多年養成的生活習慣一時還難以改變,很多人提著辣椒醬來學習,說著一口外人聽不懂的濃重方言,煙杆子不離手,個人衛生習慣也很不好。這些都要一點一點地糾正,從普通話開始教,有人連字都不認識,那就從學寫名字開始,照著自己的身份證一筆一畫地描。

家政技能的培訓要求並不會因為他們的零基礎而降低。疊衣服的時候,左邊幾折,右邊幾折,哪裡翻轉,哪裡對齊都有嚴格的標準;給孩子衝奶粉的時候,幾勺奶粉兌幾勺水,水溫多少,分毫都不能差……在山裡的生活粗放慣了,突然間要把家務活做得這麼精細,難免讓這些學員手忙腳亂。一些學員反反覆覆地練習,認真的樣子像個小學生。

進京工作月收入五六千

曾中英是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楚米鎮八一村人,她的丈夫患病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家裡還有一個上小學的女兒。她在縣裡的酒店做保潔員,每月工資1500元,這也是一家人唯一的收入來源。後來,她被管家幫招進了培訓班學習育嬰師知識。曾中英太渴望脫貧了,所以她特別嚮往能去大城市工作,培訓時也格外認真,總在課後拉著老師問這問那。

一個月以後,她培訓合格,學校要送她去北京工作。這時候,曾中英的丈夫和婆婆找到了學校,一定要把人帶回去。他們提出了自己的擔心——萬一走出去,掙不到錢,原來那1500元的工作也丟了;再說,外面的花花世界很容易讓人受到誘惑,萬一她不回來了怎麼辦?學校的老師反覆做丈夫和婆婆的思想工作,苦口婆心地給他們分析出去打工的種種好處,終於勉強讓曾中英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車。第一個月,曾中英就接到了一個月薪5500元的育嬰單,這要比她過去1500元的工資翻了好幾番。曾中英開心極了,可是家裡人卻又坐不住了,丈夫三天兩頭打電話,第15天時,甚至追到了北京,找到了管家幫在北京的地址,要把妻子帶回去。老師帶著他參觀學校,讓他到阿姨見面會上去看情況,他親眼見到阿姨們跟僱主當面洽談,籤下五六千元甚至七八千元月薪的合同,這才相信妻子真的可以在北京掙到那麼多錢,丈夫終於放心地回去了。

來源:北京晚報 代麗麗

相關焦點

  • 北京家政企業助力精準扶貧
    北京市商務局數據顯示,2019年,北京市愛儂、五八到家、嘉樂會、七彩樂居、泰維峰、家事無憂、東方倍優、易盟、三替、金月時代等10家「百城萬村」家政扶貧參與企業分別與四川、貴州、山西等省的百餘個貧困縣籤訂了合作協議,實際培訓1.4萬人,輸送就業1.1萬人。據家政企業向家政服務人員了解,初步統計建檔立卡戶290人,人均月工資約4532元。
  • 北京家政市場月嫂工資8800元起步,家政公司省外招工精準扶貧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赴定點扶貧縣河北靈壽開展精準扶貧調研工作,並聯合家政知名企業管家幫開展了2019年「援智靈壽」系列培訓之家政服務培訓,108名符合條件的家政培訓人員參加了這次專項培訓。培訓之後,將根據他們的個人意願,引入北京從事家政工作。
  • 【打贏脫貧攻堅戰】何利偉 對接資源 精準扶貧
    從2016年9月起,何利偉開始負責河東鎮的精準扶貧工作,無論是入戶摸底排查還是貧困人口識別「回頭看」,他始終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對待每一戶「疑似貧困人口」,經過多次層層審核,全鎮未發現「錯評」問題。之後何利偉與村「兩委」班子按照制定的脫貧規劃,同駐村幹部一起,做細做實精準扶貧,確保一戶一策落到實處,貧困戶按時按質實現脫貧。
  • 北京師範大學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經驗介紹
    十二五」以來,北京師範大學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重要戰略思想,充分發揮學校獨特的學科資源優勢、智力優勢和人才幫扶優勢,自覺踐行扶貧攻堅的時代使命,努力在精準扶貧諮政上出成果、在精準幫扶對象上出實招、在脫貧成效精準上見真效。
  • 商務部:支持北京、上海等18個重點城市家政企業開展家政扶貧
    每經編輯:王曉波商務部網站4月22日消息,商務部近日印發《關於金融支持家政扶貧工作的通知》,要求為重點城市的家政扶貧企業提供金融支持。通知提出,商務部將會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進家政扶貧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加大對北京、天津、太原、上海等18個重點城市參與扶貧的大中型家政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積極支持其中員工制、產教融合型、技術創新型、信用狀況良好的家政企業發展,促進解決參與扶貧的家政企業復工營業面臨的資金周轉和擴大融資等問題,加強家政企業綜合化服務,利用智慧社區管理平臺優勢,提高家政企業的網際網路化程度
  • 脫貧大決戰:貴州大扶貧系列報導之三十六
    自此,貴州的八個市(州)和上海、廣州、青島、杭州、大連、寧波、蘇州就緊緊的聯繫在一起了,在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徵程上,山海相聯,演繹出一個個骨肉情深的真情故事。自2016年以來,這7個東部對口幫扶城市已在貴州開展了3563個幫扶項目,累計投入幫扶資金72.8億元。其中,2016年至2018年,幫扶項目直接惠及當地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8.57萬人,有力推動了貴州的脫貧攻堅力度。
  • 天鵝到家(原58到家)打造家政服務都市藍領 助力脫貧攻堅走向精準...
    2019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家政電商、「網際網路+家政」等新業態。家政服務業務線上化成為家政行業發展新契機,成為推動家政職業化發展的新方向。
  • 貴州六枝:鄉村旅遊已成為精準扶貧重要途徑
    中國網7月24日訊 近年來,貴州六盤水六枝特區文體廣電旅遊局堅持把發展鄉村旅遊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途徑,把解決更多就業作為旅遊扶貧的重點方向,加快發展健康養生、避暑休閒、度假療養、戶外運動、汽車露營、科普探險、研學旅行等山地新業態,使鄉村旅遊與扶貧得到有效融合,鄉村旅遊接待能力逐漸增強。
  • 貴州黔西南州:發揮金融扶貧優勢助力脫貧攻堅
    在貴州,脫貧攻堅是「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隨著脫貧攻堅、精準扶貧實施的倒計時,貴州省委發布了「相約2020發起脫貧攻堅最後總攻,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動員令,將集中火力、精準發力、齊心協力,打出脫貧攻堅「組合拳」,確保實現脫貧攻堅,堅決奪取決勝之年的全面勝利。
  • 上海交通大學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典型項目
    面對最後五年的衝刺時刻,《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明確要求,實施好「五個一批」工程,即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而產業扶貧,是其中的重頭戲。上海交通大學自2013年起,定點幫扶雲南省洱源縣。
  • 為脫貧攻堅注入金融活水 光大銀行探索精準扶貧譜新篇
    中國江蘇網12月17日無錫訊 貧困和反貧困是人類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中國的脫貧攻堅是人類減貧歷史上最偉大的篇章。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光大銀行在全面支持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堅持把金融精準扶貧作為重要任務,出臺了精準扶貧「惠計劃」,引導分行積極主動地開展扶貧信貸投放,為貧困地區實現精準脫貧注入金融「活水」。「幫扶誰,怎麼扶,全過程都要精準。」
  • 大廠:精準扶貧確保精準脫貧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大廠由政府出資為全縣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入股肉牛養殖企業養殖高檔肉牛,企業為託養的肉牛提供專用場地、專用飼料、購買保險等,實行集約化、科學化、規範化養殖,貧困戶每年可享受保底分紅。
  • 華僑城:精準扶貧的六大路徑|扶貧榜樣
    【編者按】2020,脫貧攻堅決勝之年,房企成為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僅恆碧融三家龍頭房企在精準扶貧事業上的投入,就已經超過300億元。它們創新扶貧模式,探索出一條條企業公民新途;它們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創造出一個個扶貧攻堅的奇蹟。樂居財經特別策劃「2020中國責任房企」系列報導,發現中國「扶貧榜樣」。
  • 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多到農村去,多到貧困地區去,了解真實情況,帶著深厚感情做好扶貧開發工作,把扶貧開發工作抓緊抓緊再抓緊、做實做實再做實,真正使貧困地區群眾不斷得到真實惠。 ——《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2014年3月7日) 我國扶貧開發工作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期。
  • 「戶貸企用」頻現爆雷,貴州探尋「六保一貸」金融精準扶貧新模式
    這一風險也轉嫁到建檔立卡精準貧困戶身上,從而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帶來徵信問題。  精準扶貧要找準病根、對症下藥。多年來,扶貧小額貸款在助力貧困人口發展產業「拔窮根」上發揮了巨大作用。  「戶貸企用」,是前幾年常見的一種信貸扶貧模式,一經推出,受到多地歡迎,不少貧困戶在這種模式帶動下脫貧摘帽。
  • 西南大學精準扶貧的責任與擔當: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把成果結在農戶家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西南大學發揮農科和教育特色優勢,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堅守三農情懷,踐行教育初心,懷揣科教扶貧和科技興農時代使命,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2019年3月,西南大學黨委書記李旭鋒等在重慶市石柱縣黃連種植基地考察。
  • 河南開封曲興鎮:農戶脫貧的「幸福農場」
    人民網北京7月23日電 在河南省開封市曲興鎮有一個幸福農場,一期已建成的1500多畝的土地上,彩虹瓜之寶、特色蘆筍、葡萄等各色農產品蓬勃生長,生產出的香醋、天成酩餾酒、石磨香油等產品在電商平臺上廣受歡迎。幸福農場也真正成為了曲興鎮農戶脫貧增收的「幸福農場」。
  • 北京家政員缺口達150萬人,家政公司在貧困地區招人實現雙贏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赴定點扶貧縣河北靈壽開展精準扶貧調研工作,並聯合家政知名企業管家幫開展了2019年「援智靈壽」系列培訓之家政服務培訓,108名符合條件的家政培訓人員參加了這次專項培訓。培訓之後,將根據他們的個人意願,引入北京從事家政工作。
  • 新華健康|附子花開大涼山 中醫藥精準扶貧大有可為
    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一個彝族人口佔總人口比例94%的全國重點扶貧縣,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和烏蒙山連片特困地區的核心區。2014年,全縣精準識別出貧困村163個,其中深度貧困村122個,極度貧困村32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6650戶79638人,貧困發生率為45.7%,遠超全國全省全州平均水平。
  • 天鎮3位「金牌保姆」的脫貧故事
    > 天鎮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屬於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區,該縣根據自身特點,探索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路子,打造出了走俏京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