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未來教育」藍圖已繪!到2025年,培育「未來教育」窗口校100所

2020-08-13 溫州發布

為加快溫州「未來教育」體系建設,著力打造「學在溫州」品牌,溫州市教育局近日印發了《溫州「未來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總體目標

《方案》指出,至2022年,我市將培育市級「未來教育」創新區1-2個、窗口校30所,全市形成推進「未來教育」體系建設的良好氛圍;

到2025年,50%以上縣(市、區)打造成為「未來教育」創新區,培育「未來教育」窗口校100所,溫州「未來教育」體系在全省形成示範引領輻射效應,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知名度。

以下,跟著小布一起了解《方案》的重點任務

實施「未來學校」建設行動

優化教育規劃布局

落實教育布局優先規劃,聚焦溫州未來城鄉發展規劃、人口變化形勢和未來城區建設方向,科學編修教育設施布局專項規劃,推進教育設施布局、建築空間、技術裝備進一步適應「未來學校」發展需求。

加快新樣態學校建設

聚焦「未來學校」新樣態,以硬體智能化、軟體系統化、學習泛在化、環境生態化、文化一體化為主要方向,提升溫州「未來學校」建設標準,引領學校新改擴建。出臺《「未來學校」文化系統培育實施方案》,開展「未來學校」文化研討和學術交流等活動,打造甌越學校文化新特色。

打造「未來教育」窗口校

堅持「窗口標準」,以省現代化學校創建、智慧校園創建、高品質幼兒園建設、義務教育「新優質強校」培育、普通高中高品質發展行動、職業教育「五業」聯動、特殊教育康教融合行動等為載體,在各學段打造形成以未來教育思想為引領、未來課程為核心、未來課堂為載體、未來教師為基礎、未來環境和技術為支撐的「未來教育」窗口校,形成品牌矩陣效應。

實施「未來學生」培育行動

完善「三全四課五育」育人新模式

緊緊圍繞「培養面向未來、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目標,加強理論研究、體系完善、品牌建設,推進「三全四課五育」育人模式整體創新,健全中小幼育人一體化體系,增強育人品牌影響力、可持續力。

實施「價值觀引領未來」工程

深化構建中小學價值觀教育體系,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齊抓共管機制,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聚焦愛黨愛國教育、公民意識培育、誠信教育等,全面提升思政理論課效果,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學校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

培育面向未來的「5C」素養

按照「21世紀核心素養5C模型」(文化理解與傳承[Culture Competency]、審辯思維[Critical Thinking]、創新[Creativity]、溝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完善核心素養培育落地機制。推進文化理解傳承教育,引導學生立足甌越、聚焦中國、放眼全球,提高對文化的認知理解、繼承揚棄、發展創新能力。深化STEAM、創客等項目化學習,引導學生提升審辯思考、邏輯推理、信息加工、問題解決、創新創造等能力。加強學習共同體、項目化學習活動小組、社團等團隊合作載體建設,提升學生人際交往合作精神、協調意識、溝通能力。加強中小學生生涯規劃系統性、銜接性、一體性教育,推進普職融通,引導學生樹立正確職業觀念

推進學生「身心兩健」系列行動

堅持「健康第一」理念,實施體藝教育、健康教育雙提升行動,健全中小學生「明眸皓齒」、體育鍛鍊、美育實踐、心理調適、營養健康教育等長效機制,幫助每位學生至少掌握2項體育技能和1項藝術特長,培養人格健全、體魄強健、品位高雅、積極樂觀、充滿活力的時代新人。實施新時代勞動教育提升工程,完善「甌越研學實踐」體系,積極建設國家級、省級、市級勞動研學實踐基地。

實施「未來課堂」變革行動

建設「課程超市」綜合資源平臺

強調面向學生豐富而多樣的興趣和成長要求,利用信息技術實現課程結構優化、內容擴充、形態重構、過程監測,系統化推進學前「遊戲化」課程、義務段「1+3+X」區域課程圖譜、普通高中新課程及特色選修課程等資源深度融入「甌越特色課程平臺」,實現課程共建、共享、共創、共生。關注「網際網路+」開放教學新樣態,建立個性學習工具共享機制,深入打造中小學生在線答疑平臺、名師大講堂等全天候雲端學習平臺,促進學習時間更加彈性化、學習空間更加多元化,形成「優質課程在身邊」移動化教育格局。鼓勵教育教學專家、名師牽頭,廣大骨幹教師團隊參與研發具備區域特色的學習資源。

深入推進「未來課堂」變革

實行未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以真實學習為導向,提升教師現實生活與教材內容整合能力、技術手段與課堂教學融合能力、學校學習與居家學習融通能力。注重學習力提升,關注基於技術的精準教學反饋與個別化指導,通過構建情境、交互、體驗、反思為一體的深度學習場域,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到2022年,建設基於技術的教與學方式變革試點200個以上。

構建 「網際網路+」協作研訓新範式

進一步整合教研、師訓部門的專業力量,通過雲教研、雲師訓等線上技術支持,形成任務捆綁、任務認領、骨幹領銜、全員參與、定時教研等研訓範式,實現教研、師訓的全天候、全參與、全覆蓋、零距離,真正發揮團隊線上研訓協作性,促進深度學習。

實施「未來教師」培養行動

打造「未來教育家」型校長隊伍

進一步優化校長隊伍培訓的頂層設計,形成層次清晰、發展目標適切的培養梯隊。通過「網際網路+」培訓、主題化培訓、跟崗式指導、案例式培訓等模式,探索順應校長隊伍個性化需求的菜單式培訓、定製式培訓機制。深化校長職級制改革,逐步完善配套政策,加快推進校長隊伍專業化、職業化辦學步伐。到2022年,打造一批引領全市教育發展改革並能在全省全國產生一定影響的「未來教育家」型校長

打造「德才雙優」型教師隊伍

全面開展「思想築基、師德鑄魂」專項行動,不斷創新「師德健康碼」應用管理,建設師德建設專家庫和優質師德教育數字資源庫。實施甌越教育人才培養提升第二輪行動,培養百名「教育名家」、千名「未來名師」和萬名「未來骨幹教師」對象,到2022年,全市「三層次」教師達11000名。聚焦學習領航員、學生評估者、技術應用者、成長交流者、資源開發者和自主學習者等六重角色定位,實施中小學教師角色重構行動,推進教師「信息化賦能」「領航研修」「思政研修」等項目,引導教師積極應對未來學生學習方式與教育形態的革命性變革,提升育人水平。

打造「導師型」班主任隊伍

堅持引導班主任從「管理型」向「導師型」轉變,成為學生的心靈導師、學業導師、生涯導師。完善班主任選任標準,選派選拔思想素質好、業務水平高、奉獻精神強的優秀教師擔任班主任。創新理論與實踐培訓,進一步搭建班主任挖掘潛能、展示才華的舞臺。健全班主任成長激勵和待遇保障機制。

打造名優教師引育高地

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加大教育團隊和名校長引進力度,進一步提高名、特、優教師待遇,優化住房等政策保障。修訂教師緊缺崗位工作目錄,拓寬特殊人才選聘入編綠色通道。加大對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師的招引以及在職教師的進修力度。深入實施教師關愛工程,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推進甌越名師海外研修,擴大教育對外開放合作。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績效獎勵、評優評先傾斜政策。

實施「未來社區」服務行動

提升教育與社區融合度

貫徹落實《浙江省未來社區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提升教育基礎設施與社區的布局緊密度。協同衛健等部門,通過提供「家長無憂」託育服務、「優質規範」幼教服務、「兒童友好」社區生活等「保教融合」幼託服務,有效解決「託育難」「幼育難」。

建設終身教育無邊界學習型社區

深入推進終身教育機制改革,建設數位化學習生態系統,完善全民終身學習公共服務平臺,積極構建「嘉昆太溫」數位化學習圈,推進老年遠程教育全覆蓋,擴大「線上+線下」職業教育培訓覆蓋面,打造「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學習型城市。到2022年,所有縣(市、區)建成省級學習型城市,省級成人學校現代化率達30%以上,建成省現代化社區學校30所以上,經常性參加教育活動的老年人口比例達30%以上,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4年。

構建家庭、學校、社區三位一體協同機制

堅持公益導向,完善託管服務成本分擔機制,紮實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系統設計家長教育課程,深入打造溫州家庭教育「新雨」講壇等品牌,建立教育、民政、衛健等相關部門聯合參與的家庭養育保障機制。構建教育部門牽頭,各行業協會、專業學會、各類基金會及高校或科研院所參與的「家長終身學習」推進機制。

資料:市教育局

圖片來源:攝圖網

編輯/版式:如婷

你的每個贊和在看,小布都喜歡!

相關焦點

  • 聚焦文化立魂 共話未來教育
    論壇現場聚焦「老校崛起和新校振興」話題,4所學校校長分享辦學理念,4位教育名家點評剖析,以致敬先賢孫詒讓的名義,共同推進溫州「未來教育」品牌建設。各美其美 培育老校新校新文化老校、新校,這是學校形態中非常重要的兩種類型。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院長胡玫認為,關注、聚焦、研究這兩種類型學校的發展問題,探討、交流其辦學的優劣勢,彼此啟發,相互借鑑,富有現實意義。
  • 溫州中學附屬初中確定了,地址在這裡
    9月4日下午,甌海區人民政府和溫州市教育局籤署了共建「未來教育」創新區的戰略框架協議, 雙方就「未來學校」建設、「未來教師」培養、「未來課堂」變革和「實踐基地」共享等方面達成20多項合作事宜。據悉,溫州率先在全國探索區域推進「未來教育」品牌建設,並於今年出臺《溫州「未來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 破冰分類管理 溫州民辦教育改革領跑全國
    對於獲授「五星」,校長何必團強調了浙鰲的辦學初心——要用50年,或者100年的時間,辦成國家教育史上最優質的普通高中。對於這些新上榜的星級民辦學校,除了給予表彰獎勵,還在專項資金獎補、政府購買服務、生均公用經費補助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值得一提的是,市本級民辦教育政府購買服務補助資金也與星級掛鈎,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民辦學校分別享受政府購買服務比例數額的100%、75%、50%。
  • 浙江溫州:2025年建成教育「數字大腦」體系
    本報訊(記者 蔣亦豐)日前,浙江省溫州市發布教育「數字大腦」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成全國領先、全面應用的教育「數字大腦」體系。根據方案,該市計劃用5年時間打造教育「數字大腦」,建設形成教育治理、泛在資源、未來學校三大服務數字中心,整體形成「一庫一碼一屏」架構,即一個基本資料庫、一個二維碼畫像、一面可視決策屏,創設全方位的教育應用場景,構建資訊時代基於大數據的現代化教育治理體系。
  • 未來已至,甌海教育邁入新篇章
    另外,溫州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將進行擴班、二外小學部進一步擴班,多校聯同等,無疑都將為甌海打造一批全市示範型的「窗口學校」,可以說,通過上述的舉措,甌海教育正式邁入了全新的篇章。甌海區將充分挖掘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資源優勢,打造覆蓋全鏈條的創新教育體系,率先打造溫州「未來教育」創新區。
  • 未來已至,甌海教育邁入新篇章……
    另外,溫州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將進行擴班、二外小學部進一步擴班,多校聯同等,無疑都將為甌海打造一批全市示範型的「窗口學校」,可以說,通過上述的舉措,甌海教育正式邁入了全新的篇章。甌海區將充分挖掘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資源優勢,打造覆蓋全鏈條的創新教育體系,率先打造溫州「未來教育」創新區。
  • 未來已至,甌海教育邁入新篇章…
    另外,溫州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將進行擴班、二外小學部進一步擴班,多校聯同等,無疑都將為甌海打造一批全市示範型的「窗口學校」,可以說,通過上述的舉措,甌海教育正式邁入了全新的篇章。04教育面向未來,教育的遠景,也是更為廣闊的未來。
  • 甌海南部新區將建溫州中學附屬初中 規劃班級數48個
    據悉,溫州率先在全國探索區域推進「未來教育」品牌建設,並於今年出臺《溫州「未來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到2022年,溫州計劃培育市級「未來教育」創新區1-2個、窗口校30所;到2025年,50%以上縣(市、區)打造成為「未來教育」創新區,培育「未來教育」窗口校100所。此次籤約,意味著甌海在全市率先啟動「未來教育」創新區戰略行動。
  • 踐行未來教育 培育未來教師
    《暮思晨悟210228》「踐行未來教育 培育未來教師 」教育是一項面向未來發展、 適應未來變化 、順應未來潮流 、迎接未來挑戰的偉大事業
  • 【民教發展】破冰分類管理 溫州民辦教育改革領跑全國
    平陽縣浙鰲高級中學是一所創辦於1995年的老牌民辦學校。對於獲授「五星」,校長何必團強調了浙鰲的辦學初心——要用50年,或者100年的時間,辦成國家教育史上最優質的普通高中。對於這些新上榜的星級民辦學校,除了給予表彰獎勵,還在專項資金獎補、政府購買服務、生均公用經費補助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
  • 暑期讀書會七位校長探索「未來教育」引領下的學校高品質發展「未來教育」不在未來,而在當下
    暑期讀書會七位校長探索「未來教育」引領下的學校高品質發展 「未來教育」不在未來,而在當下 發布時間:2020-08-20 22:39 未來已來,作為校長,他們想到的未來學校是什麼樣子?未來教育是啥模樣?人類邁向未來教育、未來學校、未來學習的步伐從未停止, 未來教育 是今天正在發生的每一個超越現代教育特徵的教育變革,它不在未來,而在當下。未來已來,未來可期!
  • 2025年的成都教育改革發展藍圖是什麼?這個規劃給答案
    日前,《成都教育現代化2035》規劃發布,上述內容都將在下一個15年裡實現。但成都教育現代化不止有這些變化。《規劃》錨定戰略目標:到2025年,建成與國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理念先進、體系完備、品質卓越、生態和諧、保障有力的教育強市,高品質基礎教育優勢充分彰顯,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高等教育創新體系更加健全,教育交流合作能力持續增強,教育現代化治理體系總體成熟完善,為初步建成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提供堅實支撐;到2035年,實現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教育現代化,教育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建成具有引領輻射帶動作用的全國一流教育高地和與國際門戶樞紐城市
  • 溫州三中 | 李燁:探索「未來教育」背景下的育人新模式
    未來已來,還是未來未來?這有點像兒童的成長,盯著看,一天之內什麼都沒變,但其實天天在成長,天天在變化。教育該如何面對變化著的未來?當傳統知識驅動的教育無法滿足未來社會對「優秀的人」的需求時,未來教育的模式該走向何方?關於未來教育的模式,《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了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每一個指向都緊緊圍繞「育人」這一核心目標。
  • 教育是南潯的未來
    徐遲在其《江南小鎮》中就有這樣的描述:「一九二一年我小學二年級,即已開始學習英文。」歷史上的南潯之所以富甲一方、名人輩出,與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近年來,作為新建區、遠郊區的南潯奮起直追,先後榮獲「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省教育基本現代化區」等一系列榮譽;引進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填補了高等教育「空白」;慶同小學鳳凰校區、水晶晶新城學校和16所幼兒園等工程全面啟動,並陸續建成投入使用,教育設施日新月異。
  • 未來教育 就在眼前——專訪溫州道爾頓小學校長白莉莉
    原本可以退休過悠閒生活,她卻說想再「玩」一把教育;有人建議用她的名字作為學校名,她卻選擇了婉拒;明明可以按傳統模式辦一所新校,她卻偏偏要「折騰」。如今,這兩所學校都是溫州人心目中的名校。看著這樣的經歷,不禁讓人越發好奇,曾是名校校長的她,面對退休後眾多的辦學邀約,為何會在最終選擇溫州道爾頓小學?她會和當年接手溫州市實驗小學一樣,走相同的辦學路子嗎?在溫州公辦學校擔任校長多年,是不是真的能適應有「國際化」背景的學校呢?
  • 教育2035:對話世界的未來
    本次年會邀請了中外政府相關主管部門領導和產學研各界領袖及代表共同探討面向2035年的教育現代化,以推動更高水平的教育對外開放,分享各國的教育發展成就和經驗,研討全球教育面臨的共同問題,共同擘畫國際教育發展的美好藍圖。
  • 百校論劍「未來學校」,開啟教育發展新模式
    今天,百年新起點的青島市嶗山區麥島小學,發起「育見未來」未來教育先鋒論壇暨「課程星球」百校聯盟啟動儀式,邀請全國信息教育名師名校長對話未來學校形態,展示學校作為青島教育信息化2.0落地校的階段成果展現,呈現教育信息化標杆學校創新探索的希望之光,共同發布《課程星球—學校宣言》,聚齊合力推動實現教育現代化發展進程。
  • 溫州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勇做教育改革先鋒
    3月14日,溫州市舉行兒童青少年「明眸皓齒」工程動員大會,力爭到2023年實現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患齲率在上年基礎上每年降低0.5至1個百分點。這是溫州在全國率先開展的中小學生「明眸皓齒」工程,也是溫州教育在改革探索中大膽邁步的一個縮影。
  • 避免「千校一面」,上海未來三年將評8到10所特色普通高中
    未來三年,上海將命名8到10所「特色普通高中」,入圍學校有望享受自主招生待遇,向全市特長生敞開大門,與市示範性高中站上同一「生源起跑線」。特色普通高中的建設,作為高考改革的配套措施,由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項目而起,強調分類教育,教有所長,避免「千校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