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處理器行業先驅去世 他曾在競爭中擊敗英特爾

2020-12-25 中關村在線

Chuck Peddle,對於半導體行業而言是一個極為響亮的名字。1937年出生的Peddle在18歲的時候加入了美國海軍陸戰隊,同時到緬因大學進修,取得了工程物理學位,他在1973年時進入摩託羅拉(Motorola),參與6800微處理器的研發,當時其它微處理器都需要仰賴3種不同的電壓,但6800隻需要單一個5伏特電壓,只不過,6800的要價高達300美元。

在處理器萌芽的年代,各種方向和想法都沒有必然的正確或錯誤,Chuck Peddle當時認為低價的微處理器擁有廣闊的前景,並投入相關專案。但摩託羅拉撤銷了他的專案,Chuck Peddle隨之投入競爭對手陣營MOS Technology,主導650x家族處理器的設計,並在1975年成功推出只要25美元的6502微處理器。

Peddle研發6502原本是為了挑戰英特爾的4040,4位元的4040要價29美元,於是他們將8位元的6502訂為25美元,然而,若相較於英特爾的8位元微處理器8080,6502的售價只要8080的15%,可謂是擁有極強的競爭力。當時的Apple II、 Commodore VIC-20、Atari等設備都使用了6502微處理器,這使得Chuck Peddle成為個人電腦行業的先驅。

不過,2019年12月15日,Chuck Peddle在家中逝世,享年82歲。他去世的原因與賈伯斯一樣,都是罹患了胰腺癌。

(7355169)

相關焦點

  • 「個人計算機先驅」查克派朵離世,他打造的CPU如何改變了個人電腦...
    一系列悼念佩德爾的媒體報導中,「個人計算機先驅」是他最常被提到的尊稱。一切起源於派朵在近50年前對計算機平民化的努力,一顆處理器(CPU),後者的名字叫MOS 6502。打破壟斷的嘗試早期採用的個人電腦處理器,如果追溯血統,有兩個祖先,一家是英特爾,一家是摩託羅拉。
  • 個人電腦CPU先驅6502之父Chuck Peddle過世
    致力於研發低價微處理器,帶動個人電腦市場的先驅Chuck Peddle在12月15日於家中逝世,享壽82歲。(Motorola),參與6800微處理器的研發,當時其它微處理器都需要仰賴3種不同的電壓,但6800隻需要單一個5伏特電壓,只不過,6800的要價高達300美元。
  • 直面競爭不懼挑戰 英特爾推動PC行業逆勢前行
    導語:2020年對於很多行業來說都並不好過。但因遠程辦公、遠程學習需求激增,整個PC行業在2020年裡逆勢增長,走出了與眾不同的發展態勢。在過去的一年裡,英特爾也發生了諸多改變。行業層面,英特爾在諸多領域實現了突破,也在傳統晶片領域迎來了更大挑戰;產品層面,英特爾推出了性能強勁、睿頻可達5GHz的十代酷睿標壓處理器,並且在10nm SuperFin電晶體工藝加持下,推出了性能出色的十一代酷睿Tiger Lake處理器;但也遇到了競爭對手強力阻截。產業層面,英特爾帶來了全新的Evo平臺,並在Thunderbolt 4,Wi-Fi 6、遊戲、GPU等領域實現全面突破。
  • 個人電腦CPU先驅Chuck Peddle過世 享年82歲
    個人電腦CPU先驅Chuck Peddle過世 享年82歲 時間:2019-12-26 21:11:09
  • 光纖先驅Narinder S.Kapany去世,曾發明「光纖」一詞
    Kapany)於 12 月 3 日在加利福尼亞州紅木城去世,享年 94 歲。他的兒子拉吉・卡帕尼(Raj Kapany)確認了他的死亡,但沒有公布死因。光纖先驅1940 年,卡帕尼還在印度城市德拉敦(Dehradun)上高中,科學老師告訴他光只能沿直線傳播。恰好他曾經玩了幾年箱型相機,知道光線可以通過鏡面改變方向。
  • 3M向左、英特爾向右,一場亂鬥後的「安防模式」之爭
    當所有人都沉浸在這兩款晶片帶來的驕傲中時,它們的主要研發者,年輕的物理學家費德裡科·法金並不滿意,他又開始著手研發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單晶片微處理器。在法金的思維象限裡,4004、8008雖然滿足了客戶所需,但實際應用效果非常有限,如果單晶片微處理器能夠面世,不但處理速度更快且實用性更強。
  • 英特爾終於醒了:招工程師開發全新內核
    據外媒HotHardware報導,AMD發布Zen架構的處理器後,處理器市場突然熱鬧了起來,並且還對英特爾造成了很大的競爭壓力。鑑於AMD的最新產品的競爭力,英特爾顯然開始強化設計能力,有消息稱英特爾正在招聘工程師開發「新一代內核」。
  • 今天,英特爾五十歲了
    這也讓1968年成立的英特爾,到1969 年就獲得了盈利,並且在此後的絕大多數年份中都能夠保持盈利能力。一直保持著作為技術的創新者,以技術發展為導向的公司。由於弗得裡克·法金的堅持,英特爾於1972年開始研發設計世界上第一款單晶片微處理器8080。
  • Sun已成落日 也曾「炙烤」英特爾與微軟-Sun,Intel,Microsoft,微軟...
    麥克尼利說,「微處理器晶片的發展方向只能是RISC,它必將把英特爾和摩託羅拉的晶片統統分解為沙粒!」1982年,史丹福大學學生麥克尼利、威諾德·考斯拉與另外兩個年輕人一起創辦了「史丹福大學校園網」,其英文首個字母縮寫為Sun,隨後 Sun公司成立。起初是由威諾德·考斯拉擔任Sun公司CEO,麥克尼利任公司生產部經理。
  • 美國搖滾樂先驅查克·貝裡去世 《You Never Can Tell》成絕唱
    美國搖滾樂先驅查克·貝裡去世 《You Never Can Tell》成絕唱時間:2017-03-19 19:11   來源:參考消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美國搖滾樂先驅查克貝裡去世 《You Never Can Tell》成絕唱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可能有不少中國聽眾都聽過這首歌
  • 英特爾臨時CEO斯旺轉正 曾聲稱不想接受這份工作
    不過,斯旺履職的消息促使英特爾股價一度下跌3%。­  斯旺現年58歲,自2016年起就擔任英特爾的財務長(CFO),擔任臨時CEO的職位也已經有7個月時間。英特爾證實,斯旺還被選為公司董事會成員。包括彭博社在內的多家媒體此前報導稱,斯旺不想接受這份工作。最新任命宣布後,斯旺接受採訪時稱,他最初對這份工作不感興趣,但有兩件事讓他改變了主意。
  • 美國搖滾樂先驅 查克·貝裡去世
    新華社芝加哥3月18日電 美國搖滾樂先驅、傳奇巨星查克·貝裡18日在其位於密蘇裡州聖路易斯市的家中去世,享年90歲。 據當地警方稱,急救人員18日中午來到貝裡的家中,發現他已不省人事。經過40多分鐘的搶救之後,醫務人員宣布貝裡死亡。 貝裡活躍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搖滾樂剛剛興起的時代,身兼吉他演奏家、歌手和作曲者。
  • 深入解讀微處理器漏洞,Spectre和Meltdown的攻擊原理
    英特爾x86處理器的一些常見階段包括從內存中獲取指令和解碼並理解指令含義。流水線主要是將並行降低到指令執行的層面:一條指令完成一個階段之後,另一條指令就可以使用這一階段。自20世紀90年代起,微處理器開始依賴兩種方式來提高流水線的處理速度:無序執行和推測執行。如果兩條指令相互獨立,即一條指令的輸出結果不影響另一條指令的輸入,那麼改變其執行順序,結果也仍舊正確。
  • Spectre 新的變種漏洞再次危及英特爾 SGX 安全區
    據 Neowin 消息,2018 年年初全面曝光的 Spectre 和 Meltdown 處理器安全漏洞,讓整個計算機行業面臨嚴重的信任危機,尤其是 Intel 。
  • 晶片界「搖滾明星」Jim Keller離職英特爾,Chip God到底在想啥?
    圖片來源:英特爾官網正如Moor Insights&Strategy的分析師Patrick Moorhead在一條消息中說:「吉姆·Keller是晶片設計師中的搖滾明星,英特爾正在失去一位偉大的建築師從歷史上看,Keller的離開是一個裡程碑式的事件,就像他在蘋果,特斯拉和AMD所做的那樣。我不了解他離開的個人原因,但我希望他沒事。對於英特爾來說,公司擁有堅實的基礎,這是適合建築師工作的地方。」Jim Keller 的七次離開離開英特爾,其實已經是Keller的第七次離開了。
  • 英特爾:在中國,把正確的事做正確
    據《商務周刊》了解,諾基亞MeeGo手持終端的研發一直基於ARM晶片,而英特爾基於MeeGo的終端研發則瞄準的是上網本和車載設備,即英特爾從2009年開始力推的「嵌入式系統」市場。  去年7月,曾有報導稱英特爾悄然解散了旗下WiMAX項目部,這印證了之前的傳言:眼看在4G標準爭奪中WiMAX不敵LTE,不堪重負的英特爾將退出WiMAX市場。
  • 「一粒沙,芯世界」 ——英特爾公司 1968年7月18 日
    2009 年 7 月,英特爾公司提出了「一粒沙,芯世界」的口號 , 有兩層寓意:其一是晶片「沙粒」覆蓋從民用到幾乎所有專業領域的電子設備;其二是信息產業界人士像沙粒般地頻繁流動
  • 英特爾Logo「變臉」:那個包裹Intel的橢圓藍環不見了
    1971年,總部位於加州聖克拉拉的英特爾公司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顆微處理器,在安迪·格魯夫 (Andy Grove)的帶領下,使英特爾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英特爾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之一。據市場研究機構國際數據公司(IDC)稱,全世界筆記本所用晶片有86.1%來自英特爾。
  • 70多年前的遺囑:捐獻先驅激勵後人讓生命在奉獻中延續
    70多年前的遺囑:捐獻先驅激勵後人讓生命在奉獻中延續 2019-04孫國根 攝   中新網上海4月3日電 (孫國根陳靜)1948年5月29日的《申報》顯要位置上,一篇題為「徐益勤思想開明,將來願把屍體贈供解剖教材」的新聞,報導了時年36歲的徐益勤在隨身帶著的一張足球票上立下遺囑,願去世後將遺體捐獻給醫學院,供教學實驗之用。這一報導曾轟動上海,被譽為「社會開風氣之先」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