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網商記者 黃天然)拉高特斯拉股票,46萬小散就夠了。
新冠疫情把幾百萬美國青少年活生生憋成了股神。
賦閒在家的「Z世代」(1995-2009年間出生的網絡世代)們,紛紛開始用一款名叫「羅賓漢(Robinhood)」的炒股軟體操作股票交易。
羅賓漢,眾所周知是一個劫富濟貧的綠林好漢,而這款交易零佣金且做得有點像網遊的炒股App,正是希望借用這樣的隱喻讓年輕人相信,小散抱團就可以反收割專業機構。
幾個月來,羅賓漢的小散們就像飯圈打榜一樣集體行動,他們甚至讓一家破產公司的垃圾股翻了10倍,他們堅信自己可以改變美國股市,卻沒想到美國股市先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用羅賓漢炒股就像打網遊
自誕生之初,羅賓漢鎖定的目標用戶就是年輕人——千禧一代,甚至更年輕的Z世代。
為了吸引年輕人炒股,羅賓漢交易零佣金、無投資起步價,甚至還可以將股票拆碎了交易,換言之,哪怕你口袋裡只有1美元,也可以上網炒股,這對年輕人非常友好,美國其他炒股軟體比如E*Trade和Scottrade都無法實現這些功能。
2018年啟動零佣金股票交易服務以後,第一個季度就有300萬新用戶在羅賓漢上開戶,而最近幾個月的疫情讓更多人加入到炒股大軍,如今羅賓漢用戶已突破1000萬人,這些小散平均年齡只有31歲,帳戶平均資產不到5000美元。
和其他炒股軟體不同,羅賓漢在設計交互時充分應用了大眾心理學知識,導致用戶體驗起來更像是在玩一款手遊,對股票一竅不通的菜鳥也可以快速入門,甚至還會玩得欲罷不能。
比如,每個新註冊用戶都會獲得羅賓漢贈送的一支股票,價值在2.5-200美元之前,抽中多少全憑手氣,按照羅賓漢的承諾,98%的用戶可以抽到2.5-10美元的股票。
這種套路,是不是跟抽盲盒如出一轍。
在用免費股票套住用戶之後,羅賓漢還設計了一套精密複雜的獎勵機制,讓用戶越交易越快樂,甚至每購買一支股票,手機屏幕上方都會飄下禮花,讓人收穫滿滿的成就感。
目前,羅賓漢的平均日交易量已經高達400萬筆,是傳統炒股軟體E*Trade和TD Ameritrade兩者之和。
130萬人押注華爾街
除了產品設計,羅賓漢在價值觀上也充分迎合了年輕人的喜好。
羅賓漢的宣傳語是年輕潮人最愛的一句網絡語言「#YOLO」——「You only live once」,主張人生苦短不妨大膽一博,還配著一句被篡改的「巴菲特名言」:「別人恐懼時我恐懼,別人貪婪時我貪婪」,完全顛覆了「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的老股民教條。
推特上,曾有段子手用三個小屁孩調侃了羅賓漢的用戶畫像:
迪米,12歲,資產250美元,垃圾股投資大師,前日內交易分析師,收益率570%;凱文,10歲,資產400美元,衝高炒作年收益最高可達1056%,連續3任「押注華爾街」最佳投資者;凱爾,15歲,資產1200美元,傳說中的垃圾幣交易大師,年收益率最高可達696%。
「押注華爾街」,是美國知名論壇Reddit上的一個交流討論區,由羅賓漢的年輕小散們創立,目前已有130萬成員,裡面盛行著各種Z時代的段子和炒股直播貼。
一些帖子號召大家壓上全部身家做空迪士尼、拉高特斯拉,一些帖子曬出自己在羅賓漢上炒股的巨大收益或是虧損數字,當然最多的還是交易策略的討論——年輕的股民們堅信可以通過集體力量決定股票漲跌。
帶節奏的還有一些Kol,比如以超短線日內交易知名的「炒股專家」戴維·波特諾伊,他掏出300萬美元在自己博客上做日內交易炒股直播,並帶動一批粉絲跟風做投機交易。
就像飯圈為明星應援打榜一樣,「押注華爾街」也會定期組織集體行動,最常見的操作就是在Kol的號召下集體買入一些垃圾股,通過拉高股價從中獲利。
因為羅賓漢的這些年輕小散,一些股票價格出現了劇烈波動。
比如美國第二大租車公司赫茲租車,因業務低迷於5月末申請破產後,徹底淪為垃圾股,沒想到超過16萬羅賓漢用戶就像為明星應援一樣,瘋狂搶購赫茲租車股票,4天內將市盈率拉高9倍,股價從0.56美元一路衝到5.54美元。
從破產公司購買股票風險極大,因為破產程序很可能會讓股東一無所有。
7月14日,又有大約46萬羅賓漢用戶集體買入特斯拉股票,導致特斯拉盤中一度漲幅達到16%,然而此後股價急轉直下,最終收盤時下跌了3%,震蕩幅度近20%,沒能及時在高點逃脫的羅賓漢小散們如意算盤落空。
有人因看不懂餘額賠命
在羅賓漢和同齡人的鼓勵下,大量缺乏投資經驗甚至根本沒有股票知識的年輕人殺入股市,造成了不少難以挽回的悲劇。
今年6月下旬,20歲的羅賓漢散戶亞歷山大·卡恩斯獨自騎著單車離家,最終一頭撞向了一輛疾馳而來的貨運火車。
卡恩斯死後,父母在他的電腦中發現一則簡短的日記:「一個20歲沒有收入的人,怎麼能獲得價值近百萬美元的槓桿?」
手機截圖則顯示,卡恩斯在羅賓漢的股票帳戶餘額為-730165美元。
卡恩斯的堂哥布魯斯特是芝加哥投資公司的一位分析師,他認為卡恩斯從小就有儲蓄意識,突如其來的巨額負債讓他覺得難以承受而選擇自殺。
令人唏噓的是,如果卡恩斯熟悉股票交易知識,就完全不會走上自殺之路。
最後的交易日誌顯示,卡恩斯正在操作一份高槓桿的期權交易組合,帳戶餘額其實並不是實際負債金額,而是展示交易過程中的一筆現金流,最終會被抵衝。
事實上,卡恩斯帳戶的餘額資金為16000美元,但是卡恩斯誤會了,一條年輕的生命再也無法挽回。
還有一位網名叫做Yarklink的19歲大學生,在美國股市連續熔斷後在羅賓漢上用100美元賺到1500美元收益,然後開始向家裡人吹噓自己的炒股神技。
Yarklink的父親很高興,相信兒子有特殊的炒股天賦,將自己20萬美金的股票退休金帳戶交給Yarklink,希望他用市場復甦的機會大賺一筆。
兩周之後,好運沒有再次光顧Yarklink,他自己的帳戶只剩下了100美元,父親的帳戶也虧損了近1萬美元。
說白了,股票交易更像是一場零和博弈,有人賺錢,就有人賠錢,年輕小散的對手並不是那些穿著睡衣在家刷羅賓漢的業餘菜鳥,而是可以動用巨額資金的專業投資機構,他們用專業計算機算法分析著無窮無盡的數據點,並用最複雜的模型進行交易,說白了,人家比你專業。
可是羅賓漢遊戲般的操作體驗,卻讓青銅都不是的年輕韭菜們,誤以為自己就是股市上的王者,這真是一種要命的錯覺。
arstechnica.com:Tesla’s stock soars as tens of thousands of Robinhood users buy it
CNN:Apparent suicide by 20-year-old Robinhood trader who saw a negative $730,000 balance prompts app to make changes
NYT:Robinhood Has Lured Young Traders, Sometimes With Devastating Results
Markets Insider:Nearly 40,000 Robinhood day traders added Tesla shares in 4 hours Monday as the stock whipsaw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