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兩村爭地 工廠被毀
租地廠主林孝森:全廠財產損失200萬
林孝森站在廠房廢墟上嘆息。4個月前,這裡是一座由他經營、有數十名員工的木材加工廠。2012年9月26日上午,一伙人開著挖掘機,拿著木棒、鐵管等工具對林孝森經營了8年的工廠進行打砸。
打砸者來自鄰近的陸豐市星都開發區棋子埔村。引發這起事件的導火索,是棋子埔村與潭西鎮新埔村之間多年未解決的土地糾紛。時至今日,林孝森的工廠依然未能復建,賠償之事也無人過問。
墾荒辦廠遇土地權屬糾紛
2004年初,潭西鎮新埔村村民林孝森向該村村委會租地開辦木材加工廠。「那時這裡還是荒地,我辛辛苦苦弄了好久,才把地塊弄平整」,林孝森告訴記者,「當時這裡沒有電,是我一個人把電線拉過來的。」
不久,林孝森的「陸豐市源潮木材加工廠」辦起來了,主要加工銷售原木、單板、膠合板等建築材料,兼加工玉石。4000多平方米的廠區,包括廠房、倉庫、食堂、宿舍等。
從建廠開始,爭議的陰影就一直伴隨著這家工廠。在林孝森剛開始平整土地時,鄰近的棋子埔村便聲稱這塊土地歸棋子埔村所有,林孝森與新埔村籤訂的租地協議無效。此後,棋子埔村和新埔村就該片土地的權屬問題爭執不下。新埔村村支部副書記林繼棠告訴記者,直到2011年,棋子埔村對土地權屬的要求變得激烈起來。「棋子埔村有村幹部來找我,說開廠可以,把租金交給他們就沒事了。」林孝森說,他數次遭到棋子埔村村幹部以收租金為名的「騷擾」。
廠區30多間房屋損毀
去年9月26日上午,棋子埔村民採取了行動。目睹打砸經過的新埔村治保主任楊本仁稱,起碼有數百名棋子埔村村民參與,他們手臂上都繫著紅帶,有人開著一臺挖掘機。「其中還有一批人用卡車倒沙土在路上,不準我們村的村民經過。」楊本仁說。
在持續約兩小時的打砸中,林孝森的木材加工廠損壞最嚴重。記者在現場看到,支撐廠房的鋼筋支柱折斷了不少,一部分屋頂坍塌;在工廠辦公室內,電視機和家具被砸得面目全非;工廠多間宿舍牆面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連作業用的叉車也被拆毀。
「做模板的機械、發電機和空調都被砸壞了,加工好的兩箱玉石手鐲也不見了,還有一部分半成品手鐲被砸碎了。」林孝森沮喪地說,工廠遭損毀的共有30多間房屋。據初步估計,該廠的經濟損失達200餘萬元。
當天遭受打砸的還有新埔村村民林木精的養雞場和楊漢連的養豬場,兩者都位於同一塊有爭議的土地上。林繼棠告訴記者,他們當時報了警,也有數名警察到場,但面對棋子埔村的數百人,「也只能站在旁邊看著他們砸。」據了解,新埔村村民本來也自發地聚集起來,在聞訊趕來的潭西鎮政府領導和村幹部的勸說下,才放棄了武力對抗。
爭議地塊兩村針鋒相對
據了解,新埔村稱這片爭議地塊為荷地蘭埔,棋子埔村稱其為烏土籠。據林繼棠稱,該土地自上世紀60年代起即由新埔村生產隊耕種。改革開放後,土地分到該村各戶村民並耕作至1995年。之後,又有該村村民林少愛等人在這塊地上耕種,2004年3月才將該塊地租給林孝森辦廠。
棋子埔村村委會主任林炳告則表示,烏土籠等地塊一直歸棋子埔所有,至今該片土地上仍有該村村民的祖墓。「這些松柏樹,都是原來我們村村民種的,現在都長得很高了。」站在林孝森被砸毀的工廠旁,林炳告指著不遠處的一片松柏林說。
「土地有爭議也不能砸廠啊」
事發後,陸豐市委要求公安機關依法調查處理該案。目前,一名受棋子埔村僱傭的挖掘機駕駛員(外地人)被抓。事發至今已近4個月,雙方的憤怒仍未平息。新埔村和林孝森一方認為,打砸工廠是犯罪行為,棋子埔村的肇事者應受法律制裁,並對被毀財產予以賠償;棋子埔村一方則認為新埔村和林孝森應將土地歸還。
陸豐市公安局政委鄭向忠告訴記者,由於該案案情比較複雜,正在進一步調查中。林孝森至今索賠無門。他站在工廠廢墟前對記者說:「土地歸屬有糾紛,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不能砸我的工廠啊!」
南方日報記者 範琛 洪繼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