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汕尾九部門聯合制定落實中小學生減負措施實施方案

2021-02-25 陸豐家長教師圈

為進一步規範中小學辦學行為,切實減輕我市中小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根據《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和《廣東省教育廳等九部門關於印發〈廣東省中小學生減負實施方案〉的通知》(粵教基〔2020)2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循教育本質規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政府主導、各方參與、綜合施策、標本兼治的基本原則,明確責任、統一部署、統一行動,逐步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合力、學校主抓、家庭配合、社會支持的綜合治理機制,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

二、總體目標

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目標,切實加強學校管理,規範辦學行為,推進育人方式改革,大力發展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貫徹落實國家新課程方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完成課程標準規定的學習內容。切實扭轉扭轉"唯分數""唯升學"等不科學的評價導向,引導全社會樹立科學教育質量觀和人才培養觀,減輕因強化應試、機械刷題、超前超標培訓等造成的不必要、不合理、違背教育教學規律、有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過重學業負擔,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工作任務

(一)規範學校辦學行為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貫徹落實教育部《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加強教師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提升師德師風建設水平,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嚴肅查處師德失範行為,規範教師正確行使教育管理權和適度懲戒權的行為,禁止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禁止在職教師違規辦班、違規補課和到校外培訓機構兼課。

2.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嚴格執行國家和省的課程方案及課程標準,開齊開足規定的課程,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任何學校和教師不得隨意增減課程課時,不得出現課表與實際執行不符的情況,不得隨意提高教學難度和加快教學進度。因地制宜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體驗活動,將學生參加勞動實踐納入中小│學課程計劃及相關課程,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組織教科研部門加強中小學教學、課程、作業等研究,圍繞建立健全課程教學體系、轉變課堂教學模式等,強化高效課堂觀念,優化促進教育教學的基本途徑和手段,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改變教育教學與生活實際相背離的現狀。

3.規範學校編班行為。義務教育學校各年級學生實行常態編班,嚴禁舉辦重點班。義務教育學校在編班時,要嚴格執行省定標準班額要求,按照男女生比例相對均衡原則和隨機原則進行編班,均衡配置各班師資力量。義務教育學校不得按學生成績進行編班,不得為編班進行任何形式的考試或測試。普通高中學校要根據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學生選課情況,合理排課編班,科學制訂選課走班指南和課程實施方案。

4.科學合理布置作業。學校要統籌調控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作業數量和作業時間,督促學生完成好基礎性作業,強化實踐性作業,探索彈性作業和跨學科作業,不斷提高作業設計質量。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強化面批講解,及時做好反饋。嚴禁教師布置懲罰性的作業,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學校要建立完善學生各學科作業量情況摸查制度,並及時將摸查結果反饋給任課教師。

5.嚴格減少考試次數。嚴格控制統一考試次數,除國家、省、市和縣(市、區)組織的學業質量監測外,小學一、二年級每學期學校可組織1次統一考試,義務教育階段其他年級每學期不超過2 次統一考試。不得在小學組織選拔性或與升學掛鈎的統一考試。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和教學基本要求確定考試內容,命題要符合素質教育導向,不出偏題怪題。義務教育階段考試成績實行等級評價,嚴禁以任何形式公布學生成績和排名。普通高中要加強學科組協調,控制統考統測和日常考試次數。縣(區)教育行政部門不得片面以學生考試成績評價學校或教師教育教學質量,得給學校下達升學指標,不得將升學情況與學校及教師考核、績效和獎勵掛鈎。

6.嚴控學生在校時間。規範學生作息時間,嚴格按照汕尾市教育局印發的校歷組織教學活動。小學、初中、高中學生每天教育教學時間分別不得超過6小時、7小時、8小時;原則上學校統一安排教育教學活動(含早讀)時間,小學不得早於8∶00,初中不得早於7∶40,高中不得早於7∶20。建立彈性離校制度,合理安排學生離校時間。教師不得採取"拖堂"或其他方式擠佔到學生課間休息時間。學生中午休息間隔時間不少於1.5小時。嚴禁組織學生在節假日(含雙休日和寒暑假)集體上課,或以補差、提優等形式變相組織集體上課或考試。嚴禁學校將課後服務變為集體教學或集體補課。

7.從嚴管理教材教輔。嚴格執行國家和省有關中小學教材教輔材料管理相關規定,加強中小學教材和教輔材料管理,嚴格執行編寫、評議、選用、發行、代購、使用等相關政策。嚴禁濫派、濫訂、濫發和搭載各種教輔材料,嚴肅查處義務教育學校使用境外教材行為。加強教輔材料進校園檢查管理,嚴格執行"一科一輔",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進入學校宣傳、推薦、推銷任何教輔材料。學生及家長購買教輔材料根據自願原則,不得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購買教輔材料,不得指定參考、暗示和誘導等方式搞"一科多輔"。規範校園學習類 APP 使用管理,凡未經審查備案的中小學校園學習類 APP,學校、教師不得要求學生使用。

8.指導學生實踐鍛鍊。組織學生參加文體活動,培育1-2項體育運動技能和藝術特長,嚴禁擠佔體育課時和大課間,中小學生校內體育活動時間每天不少於1小時,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安排在戶外。教育學生坐立行讀寫姿勢正確,認真做好廣播操和眼保健操。加強勞動生活技能教育,指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樂於科學探索,熱心志願公益服務。

(二)規範學校招生行為

9.規範義務教育招生。嚴格執行義務教育"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政策,為每所義務教育學校科學劃定服務片區範圍,確保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全覆蓋。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兒為招生依據,不得通過考試或變相考試(面試、評測)等方式選拔學生。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堅決整治以高額物質獎勵、虛假宣傳等不正當手段招攬生源,或者以其他任何形式提前選擇生源、對生源地招生秩序造成衝擊的行為。

10.規範普通高中招生。公辦和民辦普通高中學校要嚴格按審批機關統一批准的招生範圍、招生計劃、招生時間、招生方式同步招生,嚴禁違規爭搶生源、"掐尖"招生、跨審批區域招生、超計劃招生和提前招生,不得招收已被其他學校錄取的學生,不得錄取未參加中考的學生。落實公辦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和省一級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到校"政策。完善自主招生,嚴格按照自主招生辦法和程序組織自主招生錄取工作,並主動公開招生的各環節和錄取結果。

11.嚴格規範學籍管理。堅持人籍一致,堅決禁止空掛學籍、一人多籍、學籍造假等現象。普通高中學生轉學嚴格執行同級同類學校互轉原則,中職學校學生不得轉入普通高中,一般普通高中不得轉入省級示範性高中,高一年級上學期和高三年級下學期不得轉學,休學期間不得轉學。任何學校不得搶註學籍,不得為違規跨區域招收的學生和違規轉學學生辦理學籍轉接。

(三)管好校外培訓機構

12.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監管。各地要健全工作機制,嚴格培訓機構審批登記,落實年檢年報制度。教育、人社、民政和市場監管部門應淨化教育培訓市場,加強執法檢查,對違法違規的培訓機構,依法依規進行處理,直至吊銷辦學許可證,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13.依規登記誠信經營。培訓機構取得辦學許可證及營業執照(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後方可開展培訓。培訓機構必須誠實守信經營,嚴禁虛假宣傳,誤導、欺騙學生和家長,嚴禁誇大培訓效果。學校和教師不得推薦、暗示或要求學生到校外補課培訓,不得將校舍場地租借給社會辦學機構辦學,不得以任何名義舉辦或與社會力量合作舉辦文化課補習班。

14.嚴禁超標超綱培訓。開展語文、數學、英語及物理、化學、生物、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等學科知識培訓的內容、班次名稱、招生對象、培訓進度、上課時間等須經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審核並向社會公布;培訓內容不得超出國家課程標準,培訓班次必須與招生對象所處年級相匹配,培訓進度不得超過所在縣(區)中小學同期進度。杜絕機械訓練、強化應試等不良培訓行為。

15.嚴格聘用教學人員。培訓機構必須有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從事語文、數學、英語及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知識培訓的教師應具有相應教師資格。教育、人社部門要按照"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加強校外培訓機構師資監管和資格審查,嚴禁聘用在職中小學教師到培訓機構任教,一旦發現,堅決吊銷培訓機構辦學許可證,並對教師本人進行嚴肅處理。培訓機構聘用的教師每學年要向縣級人社或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16.嚴禁培訓升學掛鈎。嚴禁將培訓結果與中小學招生入學掛鈎,嚴禁作出與升學、考試相關的保證性承諾,嚴禁組織舉辦中小學生學科類等級考試、競賽及排名。嚴格控制培訓時間。培訓時間不得與當地中小學教學時間相衝突,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 6於 20∶30,不得留作業。

(四)落實家庭監護責任

17.樹立科學育人觀念。教育部門、婦聯組織和學校要引導家長樹立科學育兒觀念,正確認識孩子成長規律,尊重孩子個性差異和天性,把培養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作為家庭教育的首要目標,理性設置對孩子的期望值,鼓勵孩子盡展其才。家長應切實履行家庭教育職責,嚴格對孩子的教育管理,支持學校和教師正確行使對學生的教育管理權及適度懲戒權;應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的培訓,避免盲目攀比、跟風報班或請家教給孩子增加過重課外負擔,損害孩子身心健康。

18.廣泛開展家庭教育。教育部門、婦聯組織和學校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論述,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整合家庭、學校、社會多方資源,切實加強對行政區域內中小學幼兒園家庭教育工作指導,推動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家長參與、學校組織、社會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學校應統籌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家長會、家訪、家長開放日、家教交流會、家長接待日等各種家校溝通渠道,組織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

19.加強家庭交流互動。家長應注重言傳身教,培育好家風,傳承好家訓。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引導其勤奮學習、開朗自信、樂觀向上;教育孩子遇到挫折不灰心、不氣餒,遇到困難勇於面對、努力克服;幫助孩子樹立學習信心,增強學習動力;提醒孩子有事及時告訴家長,主動尋求幫助。

20.增強孩子身心健康。安排孩子每天進行戶外鍛鍊,鼓勵支持孩子參加各種形式體育活動,培育1-2 項體育運動愛好,引導孩子從小養成良好鍛鍊習慣。經常關注孩子情緒變化和心理健康,及時採取措施進行有效疏導。有意識地給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裡的事情幫著做,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鼓勵孩子參加集體勞動,提高勞動技能和勞動意識,增強勞動觀念和集體觀念。

21.引導孩子健康生活。家長應引導孩子合理使用電子產品,上健康網站,不沉迷網路遊戲,不用手機刷屏,監督孩子養成良好坐姿,關注孩子視力異常跡象;禁止孩子長時間看電視,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10個小時,初中生不少於9個小時,高中階段學生不少於8個小時;要求學生按時作息、不熬夜,少吃零食、不挑食,不攀比吃喝穿戴。

(五)強化行政管理職能

22.準確把握減負要求。減負是優化學生合理負擔,不能簡單降低課業難度和減少作業量,應按照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科學減負,有增有減,使學生負擔保持在合理、適度範圍內。各中小學校必須充分認識減負的意義,準確把握減負的內涵和外延,堅持因材施教,提供選修課程、彈性作業和幫扶輔導,保障學生達到規定的學業質量標準,克服搞"一刀切""一味的"片面減負思想。

23.加強輿論宣傳引導。各地要通過廣播電視、學校教育等多種途徑對國家、省、市中小學生減負政策進行宣傳解讀,多層次、多角度宣傳科學的教育理念,引導家長和社會轉變觀念,努力破除"搶跑文化""超前教育""劇場效應"等功利現象,營造良好育人氛圍。嚴禁各類新聞媒體炒作考試成績排名和升學率,不得以任何形式宣傳炒作中高考狀元。

24.嚴格活動競賽管理。各單位各部門不得隨意要求學校組織學生參加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活動,不得隨意要求學校增加專題教育內容。教育部門要制定中小學生各類競賽管理措施,實行競賽活動備案制,強化日常監管,對未經批准違規舉辦的活動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公安機關、民政部門要堅決查處或取締違規舉辦的以營利為目的的賽事。任何學校不得組織學生參加未經教育行政部門審批的評優、推優及競賽活動,不得為違規競賽提供場地、經費等,不得將競賽結果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依據。

25.加強"進校園"活動管理。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完善各類"進校園"活動的備案管理制度,對各類進校園或組織中小學生參加的活動,要對活動內容、具體方案、舉辦單位和參加人員等進行備案審查。對經教育行政部門批准的各類"進校園"活動進行清單式管理,在每學年初向社會公布活動清單。對未經批准的"進校園"活動,一律禁止進入校園或組織中小學生參加。

26.支持做好校內課後服務。積極構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學校主責、社會參與、家長支持的校內課後服務工作機制。各地可根據課後服務的性質,採取財政補貼、收取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方式籌措經費。學校教職工參與校內課後服務工作取得的收入,在學校績效工資總量外單列管理。

27.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公布舉報電話和信箱,暢通社會反映情況渠道,引導廣大學生家長共同監督減負工作。教育、發改、公安、民政、財政、人社、市場監管、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婦聯等職能部門應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完善中小學生減負監督和追責機制,對造成中小學生過重學業負擔的行為實行零容忍,舉報一起查處一起。

四、工作步驟

(一)安排部署(2020年 11月底前)。市教育局協調各相關部門做好有關工作,按照職責分工,落實好本方案提出的各項工作任務。各縣(市、區)、市直學校制定工作方案,完善工作組織、推進和監督機制,周密部署組織,紮實開展減負工作專項行動,並常態化推進中小學減負工作。

(二)排查摸底(2020年12月10日前)。以縣(市、區)為單位(市直中小學以學校為單位,下同),開展摸底排查工作,匯總統計中小學校課程設置、教學計劃、考試計劃等情況,並督促做好公示公開。統計校內課後服務開展情況、中小學生參加校外輔導培訓情況、面向普通中小學生開展的各類校外培訓機構基本情況等,作為規範治理的基礎性數據。統計匯總表於12月10日前報市教育局。

(三)專項治理(2020年12月11日至25日)。各縣(市、區)要按照"邊摸排、邊治理"的原則,通過全面排查、抽查等方式,集中開展專項行動。市直中小學以學校為單位開展自查和專項整改。階段性治理情況請於每月底前報市教育局。

(四)督查提升(2020 年12月底前)。對專項行動以適當方式進行督促和檢查,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安排部署下一階段工作。市教育局將會同有關部門適時進行督查。各縣(市、區)、市直中小學將減負經驗做法及時報市教育局。2020年減負工作總結於 12 月底前報市教育局。

五、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推進中小學生減負工作是回應社會關注、順應群眾期盼的重要舉措,也是全面推進教育改革的 10系列政策措施的重要一環。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嚴格落實工作責任,加快形成工作合力,確保減負措施落到實處。各中小學校要通過多種途徑加強政策宣傳解讀,使減負措施家喻戶曉,引導家長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成績觀、成才觀,糾正拔苗助長、盲目攀比的錯誤觀念,努力形成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不唯分數論的良好教育環境;要高度重視義務教育學校控輟保學工作,加強學校管理,規範辦學行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杜絕學生因厭學而輟學。

(二)加強保障,形成合力。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將中小學生減負工作作為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常抓不懈。各地要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紀委監督、部門合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切實加強工作協調及配合,明確分工、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共同落實中小學生減負工作責任。

(三)建立機制,交叉檢查。市教育局將建立中小學生減負工作縣(市、區)交叉檢查機制,成立縣(市、區)交叉檢查工作組。對於群眾舉報反映落實減負工作不力、存在違規行為的縣(市、區)和學校,將派出工作組進行檢查或核查。對於檢查出的問題,下發整改通知書,對整改不力的在全市範圍內通報,並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四)強化問責,督導減負。市教育局將嚴格按照"雙隨機、一公開"原則,每年對各縣(市、區)和市直中小學落實教育部、省教育廳減負工作的有關文件要求和本方案情況進行督導檢查,並通報督導檢查結果。教育督導部門要逐級開展減負工作評議考核,落實督學責任區制度,每學期向社會公布督導結果,對減負工作不力、群眾反映強烈的要依法依規予以嚴肅問責。各級教育部門要公布舉報電話和信箱,暢通社會反映情況渠道,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引導廣大學生家長共同監督減負工作。汕尾市中小學生減負工作舉報電話和郵箱設在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與信息化科,電話∶ 0660-3390690,郵箱∶ swjyk01@163.com。

本方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 5年。

相關焦點

  • 重磅!畢節九部門聯合發布關於中小學生減負的措施!
    內容如下:畢節市落實中小學生減負措施實施方案為進一步規範中小學辦學行為,切實減輕我市中小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根據《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教基〔2018〕26號)和《省教育廳等九部門關於印發〈貴州省中小學生減負實施方案〉的通知》(黔教發〔2019〕139號
  • 山西省教育廳等九部門關於印發《山西省中小學生減負實施方案》的...
    各市人民政府:  《山西省中小學生減負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根據《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教基〔2018〕26號)要求,結合山西省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 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
    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教基〔2018〕26號 >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中小學生減負措施》(減負三十條)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出臺中小學生減負措施 小學生睡眠時間每天至少...
    本報記者 任敏  昨天,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出臺《中小學生減負措施》,一共30條。這道「減負令」首次明確提出學生不得將手機帶入課堂,書面作業總量、學生睡眠時間,考試次數等均有明確「量表」。例如小學生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1小時,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至少10小時。
  • 九部門發「減負三十條」: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學業負擔
    九部門發「減負三十條」: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學業負擔 新聞頻道來源:央視網 2018年12月29日 14:58 A-A+ 《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切實減輕違背教育教學規律、有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過重學業負擔,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  中小學生減負措施共30條:  1.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發展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 《中小學生減負措施》出臺,「減負三十條」引發爭議,你怎麼看?
    現在的中小學生為了升學和考試,學業壓力大。教育部等九部門考慮到了這一點,聯合發布重磅文件《中小學生減負措施》,進一步明確並強化政府、學校、校外培訓機構、家庭等方面的責任。文件中的"減負三十條"引發爭議,你怎麼看?
  • 九部門印發中小學生減負三十條: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29日電(見習記者 郭森)12月28日,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全國婦聯等九部門聯合向省級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
  • 最新方案出臺:為家長減負!
    被作業逼瘋的家長們山西出臺減負方案就在昨天,山西教育廳等九部門印發《山西省中小學生減負方案》,為解決這一問題提出了具體的規定方案。……方案原文山西省中小學生減負實施方案根據《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教基〔2018〕26號)要求,結合山西省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 中小學生減負困局:素質教育與升學壓力如何平衡
    無獨有偶,近日,浙江省教育廳會同浙江省網信辦等14個部門聯合起草了《浙江省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眾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共有33條方案,對減負措施進行了進一步細化,例如規定小學生到晚上九點、初中生到晚上十點還未能完成家庭作業的,經家長籤字確認後,可以拒絕完成剩餘的作業,教師不得對有此類行為的學生進行懲罰。
  • 重磅!九部門聯合發布:一旦發現培訓機構聘用在職教師,堅決吊銷辦學...
    圖片來源於攝圖網芥末堆 12月29日訊,今日,教育部、國家發改委、公安部、民政部、財政部、人社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全國婦聯等九部門聯合向省級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共30條(以下簡稱《減負30條》
  • 安陽市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實施意見來了
    原標題:重磅!國辦發〔2018〕80號)、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教基一廳〔2017〕2號)、河南省教育廳等九部門《關於印發河南省中小學生減負措施實施方案的通知》(教基一〔2019〕329 號)和河南省教育廳等六部門《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豫教基〔2020〕56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安陽市教育局等六部門聯合制定了我市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實施意見。
  • 珠海市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公開徵求意見!
    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市教育局起草了《珠海市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普通高中學校根據課程方案和學生選課情況,合理排課編班,科學制訂選課走班指南和課程實施方案。初中學生可結合我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進行多維度評價。義務教育階段考試成績實行等級評價,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學生成績和排名。
  • 11部門聯合發布《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明確界定什麼是...
    新華網北京12月27日電 近日,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以下簡稱《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對學生欺凌做出界定,明確學生欺凌事件的處置以學校為主,對學生欺凌的不同情形明確了懲戒措施,嚴重欺凌事件可將實施欺凌學生轉送專門(工讀)學校進行教育,涉及違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學生欺凌事件,處置以公安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為主。
  • 《山東省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政策解讀
    近日, 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公安廳、山東省民政廳、山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山東省工商局聯合印發《山東省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魯教基字〔2018〕11號印發,以下簡稱《方案》),現就相關問題作如下解讀。  1.
  • 浙江省著力推進中小學生減負工作
    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減負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下設聯席會議辦公室,統籌推進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建立減負工作定期會商機制,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商會,協調解決突出問題。制定年度計劃,分解落實減負工作年度重點任務。組建減負工作專家指導團隊,提供專業對策,加強中觀指導;分析全省基礎教育生態,會診減負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
  • 重磅!二十項措施,包頭市委、市政府為中小學教師減負!
    包頭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包頭市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的二十條措施》,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單位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要充分考慮區域、城鄉、學段等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完善督查檢查考核評價方案,堅決克服重留痕、輕實績的形式主義做法,避免幹擾正常教育教學活動。二、統籌組織各類社會事務進校園4.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切實加強各類進校園活動的歸口管理,嚴格實行進校園活動審批制度,統籌把握各類進校園活動總量。
  • 河南省六部門聯合發文,事關所有中小學生!看看你家孩子該怎麼辦?
    近日,河南省教育廳等六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增強教育服務能力,破解中小學生「放學早、接送難」矛盾,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意見指出,課後服務要遵循自願參加的原則,堅持公益導向,不得營利,一般在上學日下午正常放學後進行,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晚於18:00。嚴禁將課後服務變相成為集體教學或「補課」。
  • 又有兩地發布減負方案:嚴禁超綱教學,每年不少於2次執法檢查
    繼陝西、河南、浙江等多地出臺校外治理整改政策後,11月5日,重慶市和貴州省兩地也出臺了中小學生減負實施方案,通過多項措施,進一步規範學校辦學行為和校外培訓機構發展,減輕中小學生過重學業負擔。《河南省中小學生減負措施實施方案》的通知,該通知在減負方面共有30項規定,劃幾個重點:「嚴禁節假日、雙休日補課或上新課。」
  • 「不佔用假期補課」也是為孩子們減負
    八年級升九年級。我們這邊是期末考試二百六十名以內的才能來。二百六十名以內的,其他的成績不好的不能補?嗯。現在補課的都是八年級升九年級是嗎?現在還有七年級升八年級。哦。七年級升八年級也補課。還是代課老師教的是嗎?嗯,都是老師教的。那還給他錢嗎?現在還沒說,好像聽著給錢。現在還沒給你們說是嗎?你們補多長時間了?快兩個星期了,還有二十天就補完了。下午幾點上課,下午兩點五十上課。
  • 強力減負PK瘋狂補課,最終結局如何?
    強力減負:從中央到地方事實上,從去年開始,針對中小學生學業負擔過重問題,從中央到地方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2018年12月28日,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減負三十條)。201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