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只還一期,逾期後銀行說騙貸?刑事指控與民間借貸的重大不同

2020-09-22 勻楓財技大兜底

貸款只還了一期,後面就未還逾期了,銀行貸款不能安全回收。但是僅僅從這一個特徵來說,是無法構成騙貸(也就是貸款詐騙罪)的結論。其實是否貸款屬於騙貸,最主要的特徵是:申請的貸款目的是不是真實存在的?得到貸款資金後的真實用途是怎樣的?逾期不還款的理由成立不成立?申請人是否失聯、貸款金額是否足夠大?

從上面可以看到,如果借款人向有資格發放貸款的金融機構借款後,只要未全部歸還本息,不論是否「只還一期」還是多期,同貸款逾期的期限沒太大關係。正確看到騙貸和還款能力不足,正常貸款逾期之間的區別。下面給金融消費者普及下騙貸構成的幾個要素。

申請貸款目的是真實存在的?虛假用途、虛假材料構成金融騙貸

從借款人第一步的借款申請開始看起來,借款人是否有騙取貸款的主觀故意,並且還積極實施了這種行為。如果其中構成了完整的證據鏈,即使借款人如期將貸款還清,假如事情被揭發之後,也仍然構成騙貸,事後也將繼續被追責。

例如借款人根本沒有購買房子,卻同他人串通一氣,偽造了房屋買賣合同,向銀行申請房屋按揭貸款。銀行在房屋按揭貸款發放給賣家之後,申請人再從賣家將款項取回,另作他用。這就是一種典型的騙貸行為。

虛假的貸款目的肯定伴隨著虛假的各項證明材料,這兩者是連接在一起的。這種主觀故意的行為已經單獨構成了騙貸罪,同是否按時還款還是逾期無關?只不過如果貸款還逾期了,可能會加重處罰。

拿到貸款資金後挪作他用,並且隱瞞欺騙,拒不還款構成騙貸

如果申請人的貸款目的是真實的,但是在資金拿到之後並沒有按照貸款目的進行使用,而是挪作他用,尤其是供個人生活消費和揮霍。在逾期後或者事發後,拒不歸還銀行資金,有可能構成騙貸。

例如借款人本來是以裝修店鋪門面作為貸款申請理由,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在資金批覆下來之後。借款人拿銀行資金進行了個人奢侈消費,在貸款逾期後又編造理由不繼續還款。後來銀行經過查證,發現沒有用於裝修門面,同時涉案金額比較大,那麼有可能構成了騙貸。

這種僅僅是有可能構成騙貸,假如貸款目的是真實的,但是資金挪作他用後又及時歸還銀行,並不構成騙貸罪。貸款逾期後經過銀行催收,最終了結此事的,也不構成。如果最後逾期的金額比較小,也不構成騙貸。關鍵在於資金挪作他用有著多種可能,只要不產生嚴重後果,一般還是寬鬆為主。

澄清錯誤概念,借款人失聯、金額大小、貸款資質相關,不可騙貸擴大化

在很多金融借貸糾紛中,借款人發生了逾期後,經常會被金融機構指責騙貸。但是要知道騙貸是一個刑事罪名,有著法律上嚴格的規定,在此給大家澄清幾個錯誤概念。

借款人在獲取資金後失聯,金融機構無法查實情況,一般都會以騙貸罪向公安機關報案。不論是否有經濟能力還清貸款,但是借款人不要失聯,還是要正常保持同金融機構聯繫。最少1~2個月中,能讓金融機構聯繫到自己一次。

騙貸是要達到一定的貸款金額,才能構成刑事指控罪名的。目前有很多網貸借款人向銀行借款,涉及的逾期金額僅僅有幾千元,這完全夠不上刑事標準。所以借款人不用擔心,保持同金融機構正常協商即可。

被騙貸款的一方是必須具有貸款資質的金融機構,否則都屬於民間借貸,屬於民民法管轄範圍而非刑事管轄範圍。所以目前很多網貸機構是沒有金融機構貸款資質的,那麼網貸逾期後,是不構成刑法上的騙貸罪名的。

信用卡逾期不在騙貸罪中,因為它是一種特殊的透支。我國專門有信用卡詐騙罪來管轄此類行為,當然構成要件會更嚴格。

總結下:貸款只還了一期或N期,同是否構成騙貸罪沒有關聯。但是如果一旦被刑事定罪為騙貸罪,那麼逾期的總金額大小就會成為量刑的一個標準。另外無放款資質的網貸是不屬於騙貸的管轄範圍。

相關焦點

  • 首例銀行貸款利率超LPR4倍被判敗訴,法院參考民間借貸利率保護上限判決銀行借貸糾紛
    近日,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披露一份判決文書,內容為平安銀行溫州分行與個人洪某的借款合同糾紛案。平安銀行按年化利率24%主張收取洪某的利息、罰息和複利,而法院予以駁回,最終以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計算。而此案是最高法院發布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下調至4倍LPR新規後首例判決。那麼金融機構的利率是否要參考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這引起業界較大討論。
  • 《新民間借貸規定》對逾期利息計算的影響
    其核心在於:民間借貸的利率上限與LPR掛鈎,即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4倍為標準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取代原先「以24%和36%為基準的兩線三區」的規定,從而大幅度降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
  • 平安銀行訴訟案逆轉後 民間借貸新規下的融資仍面臨僵局
    11月12日,沸沸揚揚的「平安銀行溫州分行與洪某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再次引發關注,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判決認為,「一審判決將本案金融借款合同中約定的利息、複利和逾期利息參照上述司法解釋的規定按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進行調整,屬適用法律錯誤,應予糾正。」這讓《民間借貸新規》再度成為焦點。簡要回顧下該起案件。
  • 民間借貸利率大調整!民間借貸糾紛如何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表示,經院審判委員會討論後決定: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為標準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取代原《規定》中「以24%和36%為基準的兩線三區」的規定,大幅度降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促進民間借貸利率逐步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水平相適應。
  • 民間借貸利率大大下調,金融貸款利率沒變,銀行是合法的高利貸?
    此外,新司法解釋還對如何妥善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進行詳細規定。當然,新司法解釋的重要部分是以民法典中「禁止高利放貸」的原則精神為指導,對民間借貸利率相關條款進行大幅度調整:一是繼續執行更加嚴格的本息保護政策,本息之和不能超過期初本金與4倍LPR計算的利息之和;二是當事人約定的逾期利率也不得高於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三是當事人主張的逾期利率
  • 民間借貸利率重定後,平安銀行一借款糾紛案利率參照4倍LPR判決
    判決書顯示,就平安銀行溫州分行與洪某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判決,洪某向該行應償付的借款以及利息、逾期利息,應按同期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四倍計算,而非是平安銀行溫州分行主張的月利2%,即年化24%。這意味著,新規出臺後,在審理持牌金融機構與個人的借貸糾紛案件時,地方法院參考了民間借貸新規的司法保護利率上限。
  • 民間借貸利率重定後,平安銀行一借款糾紛案利率參照4倍LPR判決
    判決書顯示,就平安銀行溫州分行與洪某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判決,洪某向該行應償付的借款以及利息、逾期利息,應按同期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四倍計算,而非是平安銀行溫州分行主張的月利2%,即年化24%。這意味著,新規出臺後,在審理持牌金融機構與個人的借貸糾紛案件時,地方法院參考了民間借貸新規的司法保護利率上限。
  • 對「360借條」的法律分析,金融貸款or民間借貸?
    平臺撮合借款人與金融機構籤訂借款合同,金融機構下款到平臺後,支付到用戶的帳戶錢包。 所以,基於360借條產生的借貸,出借方大多是銀行或者消金公司,法律性質上屬於金融貸款。在個別情況下,如果出借方不是金融機構,而是其他第三方單位,法律性質上則屬於民間借貸。
  • 最高法民間借貸利率上限不約束持牌金融機構?法院:金融機構的貸款收益不應高於民間借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2015年、2020年兩版民間借貸司法解釋中所指「民間借貸」均不包括從事貸款業務的持牌金融機構,但各地法院審判包括銀行在內的持牌金融機構借貸糾紛案件時,往往參照民間借貸利率上線24%的規定,在判決中明確表示「金融機構的貸款收益不應高於民間借貸」。
  • 民間借貸新規對民營企業家借貸的影響
    《民間借貸新規》將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由原來的年利率以24%和36%的二線三區為基準,調整為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4倍」。根據最新一期的一年期貸款利率3.85%的4倍計算,民間借貸利率保護上限為15.4%,相較於原規定的24%和36%有較大幅度的下降。民營企業家未來在進行民間借貸時,作為借款方,借款成本將大幅降低;作為出借方,能夠獲取的利率收益也同時下降。
  • 平安銀行24%借貸利率超LPR4倍被駁回!金融機構受民間借貸利率約束?
    按照雙方籤訂的合同,一旦逾期發生,銀行有權要求提前歸還已發放的全部貸款本金及利息,並對未歸還本金按合同約定利率上浮50%計收罰息。然而借款後,洪某某隻還到第10期(即2018年5月4日)便發生逾期,第11期僅支付利息2138.39 元、複利227.11元。
  • 民間借貸新司法解釋(2020年民間借貸新規)
    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新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民間借貸是除以貸款業務為業的金融機構以外的其他民事主體之間訂立的,以資金的出借及本金、利息返還為主要權利義務內容的民事法律行為。
  • 民間借貸糾紛新司法解釋實務問題解析
    民間借貸糾紛舊司法解釋總共33條,此次修訂後的新司法解釋刪除一條後變為32條,另外其他修訂條款高達25條,也就是說絕大多數條款均涉及到修訂。但是在修訂條款中,又有絕大多數條款屬於立法用語的非實質性條款。
  • 《民間借貸新規》對逾期付款責任的影響
    2020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於修改<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決定》(以下簡稱《司法解釋》),對2015年頒布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進行了修訂,回應了社會對民間借貸的關切。
  • 雙遼吉銀村鎮銀行300萬貸款催收無果,公安機關主動挖掘線索,發現企業騙貸
    11月13日,吉林雙遼市人民法院披露一份刑事判決書,顯示雙遼市一家糧貿企業騙貸300萬元。令人拍手稱快的是,此案被查處源於該市公安機關的主動出擊。2018年9月下旬,雙遼市公安局國保大隊為拓寬案件線索來源,主動出擊,深入到該市多家企業進行走訪排查。
  • 竹木市場老闆套用聯保方式騙貸1.09億!華融湘江銀行再現貸款風控漏洞
    近日,裁判文書網披露的一則一審刑事判決書顯示,因竹木市場資金鍊斷裂,法人熊某便組織多名社會閒散人員及該案被告人黃某等共計50餘人,冒充邵陽市湘瓷竹木市場經營戶的身份、採取虛構採購合同申報資料的行為,套用五戶聯保的方式詐騙華融湘江銀行邵陽分行貸款共計1.09億,至今仍有4650萬元逾期不能歸還。聯保貸款為何存在如此大的風控漏洞?小微企業貸款用途究竟該如何監管?
  • 頂名貸款480萬多年未還,騙貸人近日獲刑,5名濱州農商銀行員工涉案其中
    9月18日,山東省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披露一份刑事判決書,顯示濱州市兩人通過頂名貸款方式騙取濱州農商銀行貸款近500萬元,5名銀行員工涉案其中。判決書顯示,劉某振因投資經營需要大量資金,遂預謀通過辦理頂名貸款的方式騙取銀行貸款。之後,劉某振找到趙某忠,並讓其遊說濱州市信用聯社下多名信用社主任,在頂名貸款時給予照顧。
  • 調研集萃第6期|無約定情形下民間借貸逾期利息的計算標準
    》(以下簡稱《民間借貸意見》)第九條:「公民之間的定期無息借貸,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償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無息貸款經催告不還;出借人要求償付催告後利息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的利率計息。」如前所述,有關逾期利息的規定,是從1991年《民間借貸意見》到2011年《民間借貸通知》,再到2015年的舊《民間借貸司法解釋》。而關於逾期付款違約金,早在1984年,國務院《工礦產品購銷合同條例》就有「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有關延期付款的規定償付逾期付款的違約金」的規定。
  • 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施行後5種借貸利率的計算方法
    最高人民法院近期通過發布新修訂的《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決定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為標準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取代原《規定》中「以24%和36%為基準的兩線三區」的規定,大幅度降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促進民間借貸利率逐步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水平相適應。
  • 新民間借貸案件司法解釋施行後,借貸利息怎麼計算?方
    新規明確,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為標準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新的民間借貸案件司法解釋實施後,借貸的利息該如何計算呢?第二十六條 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約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是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除外。前款所稱「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是指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