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行星塵埃帶回地球—新聞—科學網

2020-12-20 科學網

 

科學家希望研究小行星「龍宮」上的塵埃能幫助人們加深對太陽系形成的理解。圖為降落在南澳大利亞沙漠中的「隼鳥2號」。(圖片來源:AP / Shutterstock)

本周,日本航天探索局(JAXA)確認完成了將小行星塵埃帶回地球的任務。近日降落在澳大利亞沙漠中的「隼鳥2號」太空艙中,裝有小行星「龍宮」上的黑色顆粒。

JAXA太空系統專家津田雄一(Yuichi Tsuda)表示,這一操作對項目組和JAXA而言都具有裡程碑意義。據《自然》報導,這是科學家們第二次從小行星中帶回有關物質。JAXA公布的聲明中,提到了科學家已經觀察到收集室入口處的沙質物質,但目前還未向收集室內部查看。

「龍宮」是富含碳的小行星,科學家認為該小行星上可能有來自46億年前的有機和水合礦物質。從「龍宮」獲得的樣本可以幫助研究人員進一步理解行星早期演化,以及解釋地球早期為什麼會有水產生。

大英國協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的坎培拉深空通信中心在該任務中幫助追蹤太空飛行器機器與小行星的相遇,該中心主任克魯金斯(Ed Kruzins)表示,「隼鳥2號」帶回的塵埃非常珍貴,這將為科學家提供有關太陽系形成的關鍵信息。

早在本月6日凌晨,「隼鳥2號」化作一團明亮的火球穿過澳大利亞南部天空,降落在沙漠裡。這一降落好比打響了比賽的發令槍——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希望獲取小行星「龍宮」上的塵埃。

本次任務的負責人之一中澤悟裡(Satoru Nakazawa)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根據「隼鳥2號」著陸期間拍攝的圖像可以確認,太空飛行器已經成功收集到小行星樣本。但直到最終打開收集塵土的膠囊前,團隊無法百分之百地確認。

確認膠囊位置後約57小時,研究小組將其運回了日本。迅速的運送有利於保持樣品的純淨,儘可能避免其少受地球大氣層汙染。膠囊完全開封後,JAXA的科學家將測量小行星塵埃的質量並研究其結構。科學家表示,他們希望至少收集到0.1克物質。

此次收集的樣品中,大約有十分之一會在2021年12月送到美國宇航局,以換取小行星貝努(Bennu)的樣本,另外15%的材料將提供給國際研究小組,40%的樣品將被存儲下來,以供日後科學家進行調查研究。

「隼鳥2號」目前已經開始了下一段旅程,這段旅行為期11年,太空飛行器最終將降落在一顆快速旋轉的小行星1998 KY26上。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日本「隼鳥2號」成功將小行星樣品帶回地球
    前蘇聯曾先後發射「月球16號」、「月球20號」和「月球24號」,完成了三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總共帶回326克月球地質樣品。我國於今年11月24日發射了「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它將在升空23天後把大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到地球。小行星採樣返回活動日益受到重視。日本通過「隼鳥」和「隼鳥2號」成功完成了對「系川」和「龍宮」兩顆小行星的採樣。
  • 小行星主帶的小行星有幾多,總質量超過了地球嗎?
    研究認為,小行星帶總質量過去很大,現在很小。有研究認為,早先的小行星帶加起來,質量和地球相當,現在沒有了,只有地球的0.1%。這就實際上還沒有一個月球大了,月球質量約地球的1/81。小行星帶本來會形成一顆與地球差不多大小的類地行星,可惜這個位置不好,它夾在木星和火星之間,受到它們的引力攝動過大,這樣就不但沒有凝聚起來,反而有許多被甩了出去,小行星帶的質量就越來越小了。
  • 小行星龍宮塵埃送達地球,美國宇航局的天體生物學家準備探測它
    當地時間12月6日(美國12月5日),日本太空船「隼鳥2號」(Hayabusa2)從地球表面上方約200公裡(120英裡)處將一個太空艙降落到澳大利亞內陸地區。該艙內有一些太陽系中最珍貴的貨物:飛船今年早些時候從小行星龍宮(Ryugu)的表面收集的塵埃。
  • 讀英語文章 日本探測器回收了小行星上的塵埃
    日本將小行星塵埃帶回地球的任務取得了成功。12月14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證實,上周降落在澳大利亞沙漠的隼鳥2號飛船的太空艙中含有來自小行星Ryugu的黑色物質。JAXA在一份聲明中說,他們透過收集裝置觀察到了沙質物質,但還沒有往裡面看是否有更多的小行星塵埃在那裡。這是科學家第二次從小行星上帶回物質。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挖土」 將帶回地球
    按照任務計劃,嫦娥五號將獲取2公斤左右的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若成功將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對人類而言有多重要?這將是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首次將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他還表示,「當收集到的月球樣品送到地球後,希望每個人都能對這一珍貴的物品進行研究、從中受益,並最終推動整個國際科學界的進步」。中國或成第三個帶回月球樣品的國家如果一切順利,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三個帶回月球樣品的國家,也將是近半個世紀以來首個帶回月球樣品的國家。
  • ...隼鳥2號|地球|日本|jaxa|小行星|探測器|奧西裡斯-rex|龍宮|月球
    北京時間12月6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著陸。該回收艙攜帶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微量塵埃和巖石樣本,JAXA將對其展開後續研究。
  • 解讀日本將太空巖石帶回地球壯舉的背後隱藏了哪些挑戰
    「隼鳥2號」探測器準備著陸在小行星「龍宮」表面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23日消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014年發射的一艘小行星探測器日前成功著陸在一顆高速飛行的近地小行星表面,它收集到了樣本並準備帶回地球用於研究
  • 日本宇宙飛船帶回的禮物:像木炭一樣的小行星碎片
    日本帶回的小碎石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太空飛行器(宇宙飛船)最近從太空帶回來的小行星上的碎片看起來就像木炭的小碎片,但日本太空飛行器從小行星上收集並帶回地球的土壤樣本並不令人失望。隼鳥2號宇宙飛船去年從距離地球3億多公裡(1.9億英裡)的小行星——龍宮的兩個地點分別獲得了兩組樣本。該飛船將這些樣本從太空投放到澳大利亞內陸的一個目標點上,並於12月初將樣本帶回了日本國內。日本航空航天探索機構上周所描述的沙粒是2019年4月該太空飛行器首次著陸小行星時獲得。
  • 攜帶40億年前塵埃的日本太空艙返回地球:兩項技術直追嫦娥五號
    第二次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已經實現,日本JAXA的隼鳥2號任務在12月5日返回地球,降落在南澳大利亞州阿德萊德西北約500公裡的沙漠中。降落南半球的原因在於隼鳥2號的軌道比較特殊,要前往一顆叫做Ryugu的小行星,澳大利亞的沙漠為此提供了天然的降落場。
  • 日本隼鳥2號密封艙成功返回地球,結束6年旅程!帶回小行星樣本
    日本隼鳥2號密封艙成功返回地球,結束6年旅程!帶回小行星樣本日本雖然並非所謂的「太空大國」,但是近年他們也有專注比較小型的探索項目。六年前他們發射升空的隼鳥 2 號密封艙今日成功返回地球,科學家之後將會分析小行星樣本。
  • 日本確認帶回了小行星樣本,原目標是取樣100毫克
    12月15日,當地時間周一日本宇航局(JAXA)確認其小行星探測任務「隼鳥二號」(Hayabusa2)已經將太空巖石樣本帶回地球。據悉,日本宇航局的工程師們在此次小行星探測任務的樣本容器中發現了黑色的沙子,他們認為這些沙子來自一顆名為「龍宮」的小行星。
  • 小行星,彗星和流星——小天體蘊藏的大奧秘
    在我們太陽系的最初,在地球、木星、冥王星存在之前,一個由塵埃和氣體組成的巨大旋渦狀雲層環繞著太陽。在它塵埃盤中的塵埃顆粒互相碰撞,形成了更大的巖石塊。這個過程延續著一直到它們變成巨石的大小。最終,這個聚積層的演化形成了我們太陽系的行星。數十億的小太空巖石從沒發生過演化。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 樣本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消息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12月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
  • 除了「嫦娥」,還有誰帶回太空「土特產」
    在總計2.5小時的月面出艙活動時間裡,2名太空人先後完成了3次月面採樣,共採集21.6千克月球巖石和土壤樣本,隨後帶回地球。此後的阿波羅12、14、15、16、17號均成功實現了載人登月、月球巖石及土壤採樣和返回,且一次比一次採得多。特別是1972年的阿波羅17號任務,太空人們不僅在月面艙外活動了22個小時,採回110.5千克月球樣品,同時還把地質學家送上了月球。
  • 小行星撞地球了,就在青海
    2013年,一顆20米左右的小行星掉落在俄羅斯的車里雅賓斯克。這顆小行星衝入大氣層,在空中碎裂解體。後來,大約有數百千克的隕石被搜集到,還有些流入隕石收藏市場。那麼,我們有沒有可能撿到青海火流星留下的隕石呢?恐怕非常困難。
  • 如果小行星撞向地球,我們如何絕地求生?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最新發現一顆近地小行星:2020 VA1。該小行星目前正在向地球靠近,預計在11月20日飛掠地球。本次飛掠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據悉,這顆小行星最早由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於11月6日發現。
  • 小行星到底是怎麼「砸死」恐龍的?科學家:它是以60°角轟擊地球
    沒有什麼事情,比小行星滅絕恐龍更加可怕的事情了。直到6600萬年前,地球還被恐龍統治著。這些恐怖的怪物在地球上橫行了1.6億年,卻被一顆小行星給「砸死」了。當然,這麼說是有點誇張,但小行星的確是有這個威力的。
  • 日本與NASA合作,分享隼鳥二號帶回樣本
    現在,該機構下屬詹森航天中心的研究人員正期待著接收小行星龍宮(Ryugu)的樣本,後者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隼鳥二號探測器剛剛送回地球的。上周末,隼鳥二號向地球發送了其從小行星龍宮上採集的樣本。根據JAXA和NASA之間達成的協議,NASA可獲得部分樣本。
  • NASA探測器對小行星採樣地點進行考察,明年夏天將採集樣本並帶回
    摘要:NASA的OSIRIS-REx探測器,在對1999RQ36近地小行星進行了為期一年的探測後,考察了四個備用採樣點,現在將進一步縮小為兩個,計劃在2020年夏季「降落」在小行星上,然後採集50~2000克的小行星樣本,並於2023年9月帶回到地球。
  • 小行星「龍宮」結構揭秘:輕盈多孔蓬鬆 就像「凍幹咖啡」
    「龍宮」小行星外形類似鑽石(也有說像螢石或八邊骰子),距離地球很近,含有水和有機物質的痕跡。作為一顆古老的富含碳的巖石小行星,「龍宮」被認為是太陽系歷史的時間膠囊。也有科學家認為,可能最初正是這種巖石小行星在與地球的碰撞中,將生命的基本構成元素送到了地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