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很多孩子和父母心中的痛,孩子什麼都好,唯獨數學考不好,實在令人頭疼。其實孩子跟父母都知道,數學不管在應試教育中還是在對人思維的提升上都有很大幫助。但是,無論孩子怎麼參加補習班數學成績還是難看。
今天給大家講講新加坡的數學教育,新加坡的教育大量借鑑西方的教育方法,中西結合,在國際上排名很靠前,常年第一,在亞洲更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他們的應試教育一流,能在應試教育中「因材施教」,實在令人佩服。
經過深度研究,我們發現,其實新加坡的數學教育和中國的數學教育差別不是很大,差別最大的有兩點。
其一:新加坡數學教育特別注重孩子學習數學的三個黃金期,系統化、針對性是他們的秘訣。
3-6歲是孩子的具象化思維時期,這個年紀的孩子,他們對形象的、抽象的數學不感興趣,而且也很難理解。在孩子具象化思維時期,就要因材施教,因時而定,教孩子具象化思維的數學,不僅能引起孩子的興趣,還能讓孩子對數學有深刻的理解。
如上面圖片所示,在對孩子進行加法教育的時候,採用實際圖形和顏色區分,讓孩子深刻理解,1+1為什麼等於2;在孩子6-9歲的時候,這時候孩子處於形象化思維,指代、替代的圖形有一定理解能力,這時候不能讓孩子停留在粗淺的具象化思維,也不能讓孩子接觸對他們來說太高深的抽象化思維,通過畫圖生動形象解決孩子的形象化思維問題;到了孩子9-12歲時期,孩子已經具備接受抽象化思維的能力,這時候叫教他們抽象化思維再合適不過。
其二:新加坡的數學重在「過程」二字。
我們前面說過,新加坡的教育也是應試教育,但是同時它又不是那麼功利的應試。比如數學答題,新加坡在應試教育得分中引入「答題過程」。我們的應試教育很多情況下寫下標準答案,答題過程就可以。
但是新加坡不僅僅是答案、答題過程,還需要他解答的過程、溝通、交流,這些都是加分項。我們發現,新加坡對孩子解決問題的所用到的各種辦法,比如和老師交流,和同學交流,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更重視,重過程而不是結果。
除了以上兩點,新加坡數學教育重視教師的培訓和研究成果,這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點。
這是新加坡數學教育的一套圖書,觀察細緻的朋友會發現,新加坡到底有多誇張,他們已經細分到3-4歲、4-5歲、5-6歲學什麼數學知識,他們真的細緻到誇張。
這是一套數學題,我們發現新加坡數學除了有方程式解答,還有一個特別有趣的模型解題法,不管你的孩子多麼笨,看到這個模型解題,馬上懂得這個怎麼算,在抽象思維上建立形象思維模型,更好理解抽象思維,實在太棒了。
看看這張,其實我們中國的數學教育在給孩子做題中,就缺少這些具體化,形象化的東西,直接讓孩子懵懵懂懂接觸抽象思維,很容易讓孩子討厭數學、望而生畏。學習從來都是遞進式的,讓孩子真正有所成長,有所收穫,比一大堆難題不明不白突然拷問他的腦子有用多了。
為什麼是說新加坡的數學教育既應試又不「硬」呢,你看看他們多軟,一個數學題考問孩子太多問題,除了教會孩子用具象、形象、抽象思維解決問題,還教孩子怎麼把數學應用於生活,真正做到學而有用。
其實新加坡的數學被全球60多個國家引用,我們很早也有過,不過那時候是英文版的,即使是英文版,很多人還是使用。現在好消息來了,中文版強勢來襲,如果您對新加坡數學感興趣,可以考慮入手一套,給孩子讀。
這套書分為學前套裝、小學1-3年級,小學4-6年級,需要的家長,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