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 王碩
2009年創立META-工作室(META-Project)森之舞臺 © 松花湖滑雪度假區
王碩:建築設計就像編排歌劇一樣,你要在腦子裡想像,這個人應該怎麼走入這個建築。森之舞臺 © 是然建築攝影王碩:比如我們做森之舞臺,你會想像,一個人要先穿過一片小樹林,隱隱地看到這個房子顯現出來,然後從棧道上鑽到一個很黑的窟窿裡,眼前先是一黑,接著有一個豎向的亮光對著雪道。森之舞臺 © 是然建築攝影王碩:你再轉身上一個樓梯,眼前還被一個牆擋著,但等你再回身的時候,一個朝向松花湖的橫向長卷在你眼前突然一下鋪陳開來。那種戲劇性的變化,都在你的腦子裡,你其實是要在腦子裡去想像走的這個過程。森之舞臺 © 是然建築攝影王碩:我並不是一個戲劇愛好者,流動性的日常本身就有很多很鮮活的東西,我覺得戲劇性更多來源於鮮活的日常。王碩:建築師想做一個設計,需要感知到的信息量的維度,是特別廣的,你必須要親臨現場之後才會有感覺。燕京裡 © Eric王碩: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在過去的三四十年裡,生長出了很多在建築學整個學科的教科書裡面,都找不到的東西。比如胡同裡面的混雜、城中村的現象等等,那些筒子樓裡的人是怎麼共居在一起的?這裡面有很多特別鮮活的,甚至有點野性的質量。所以我們要想,能不能在我們的空間裡面,通過一些方法,找到這種空間質量。燕京裡 © 方淳,陳溯王碩:比如我從筒子樓或者城中村中,人與人互動共融的生活方式裡面學到了一些東西,運用到了燕京裡這樣的設計方式裡面。我們三個合伙人都在大院裡生活過,我們也把共同的生活經驗運用到了這種共享的社區裡面,把它做成一個「新大院」的生活方式。燕京裡 © ELSEWHERE王碩:比如社區裡有公共客廳和公共廚房,他們會在一起做飯,成立燕京裡美食協會,還會一起做話劇社,排練一些話劇,在健身房裡一起健身等等。這些設施的共享,就有點像當年大家在大院裡一起去公共澡堂子和公共食堂一樣,你提著暖壺一起去打熱水,老是要打照面,這就形成了一個熟人社會,大家互相之間低頭不見抬頭見,然後就很熟。燕京裡 © 方淳,陳溯燕京裡 © META-Project王碩:所以燕京裡是通過這種方法幫助這些年輕人很快進入到一種狀態,很多燕京裡的社員會覺得住到這兒以後,有一種溫暖感,到燕京裡,他很快會覺得他是在一個大的家庭裡,這可能是讓他有勇氣留在一個給他很大壓力的城市裡的一個理由。《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專輯封面
新青年公社© 是然建築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