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濱網訊 2月7日,天津市委網信辦組織開展的2018年「新時代、新夢想」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集中採訪活動,來到寧河區俵口鎮興家坨村,這裡的興家民俗博物館讓隨行記者讚嘆不已。
據介紹,該館佔地面積3500多平方米,由興坨村村民馬振得於2015年投資400萬元建成。館內設有「七室」「四基地」。「七室」分別是農耕文化展室、民俗用品生活用品展室、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展室、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展室、圖書閱覽室、漢族婚俗文化體驗室、中小學國學傳統文化教育綜合展室。
該館以傳統中式建築風格為一體,古香古色,飽含歷史感和年代感。據悉,這是馬振得特意找設計公司設計的。上到屋頂的青磚、青瓦,下到板門、木框等無一不是他精心挑選的。
能將這些歷史塵封的記憶重現在世人面前,就是馬振得最大的心願。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歷史、懂得歷史,興家民俗博物館專門打造了教育基地,供遊客免費參觀。
此外,該館還是天津市百名民間藝術家創作基地、天津市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微電影拍攝基地、中式婚禮微電影拍攝基地、中小學幼兒園親子教育課外實踐體驗基地。
如今,馬振得又有了新的想法。他想把當地民間藝人匯集到一起,開闢一個民間藝術創作基地。沒想到,此想法一出,當地許多民間藝術家拍手稱快,紛紛表示願意入駐創作基地。
目前,首批進駐創作基地的民間藝術家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和民俗藝術的從業者,其範圍涵蓋了書法、年畫、剪紙、泥塑、葫蘆製作、宮燈製作、毛猴製作等十餘個門類。
馬振得表示,把寧河區的民俗藝術發揚光大是他畢生的願望,而收藏這些民俗用具則是他畢生的愛好,也是他唯一的愛好。
「願這些記憶流傳於世、永放光芒!」馬振得說。(記者 王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