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寶寶有時候是不是特別愛粘人?分開一小會兒,就哭鼻子、耍脾氣!寶寶愛粘人,這其實和「安全感養成」有很大關係。
要想知道怎樣正確對待,首先要知道寶寶為啥愛粘人。
在寶寶1~2歲期間,尤其1歲內的寶寶粘人頻率是較高的。3-4歲後,寶寶把眼光投入到探索外面的世界了,就可以接受親人分離等狀態,粘人行為會逐漸減少。
寶寶粘人和養育環境也有一定的關係。
這是個非常重要和關鍵的發展關係,它影響著一個人的正常成長和發展。
心理學家對「依戀」的定義是:「一個人或者動物在自己與其他特定的個體間形成的一種感情紐帶——使他們在空間上並隨時間緊密相連的一種紐帶」。
父母在養育寶寶的特定環境過程中,逐漸編織了一個很重要的情感紐帶。隨著時間的增長,或時空的改變,它會發生、發展,這種關係會一直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年齡:0~3個月
階段特點:無差別的反應期。
寶寶的表現:當看見或聽到有任何人時都會朝其方向轉過去,眼睛隨著對方的移動而移動,寶寶都會向這個人靠過去,並對其發出微笑和咿呀語等,這時的寶寶認為逗TA開心的人都是一樣的,並沒有差別。
年齡:3~6個月
階段特點:有差別的社交期。
寶寶的表現:寶寶對媽媽或者養育人的反應越來越明顯,看到親人後很高興,會做出專門反應,而面對其他人時可能就會皺眉頭,甚至哭鬧。有的寶寶在夜間只能跟著媽媽才能入睡。
年齡:6個月~2歲
階段特點:依戀關係明確期。
寶寶的表現:寶寶對自己的反應開始有選擇性,在陌生人身邊會感到不安,把母親或照顧者作為安全基地,尋求安全感。一旦分開就會出現分離焦慮。
年齡:2~3歲開始
階段特點:交互關係形成期。
寶寶的表現:寶寶從前期的非常依戀父母,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關注外界的變化,這種社會性的發展會導致孩子分離焦慮下降,逐漸能夠理解影響父母或主要照顧人離開的因素。
安全依戀對於寶寶主要有兩個方面的重要性:
一旦形成安全依戀或者安全基地,寶寶就會表現出樂於積極探索外界的環境,與外界建立起較好的關係。
安全天堂能在出現問題時讓寶寶尋求一些安撫。「保護我」、「安慰我」、「讓我高興」、「調節我的情緒」,這些是寶寶的需求,父母如果可以協助做到,那就是給了寶寶一個安全的天堂。
那麼,寶寶粘人和安全依戀有什麼關係呢?想解決寶寶粘人的問題,安全依戀就像是一把關鍵的鑰匙,父母需要對寶寶進行關愛,才能形成安全型依戀。
知道了安全感建立的重要性,家長要多多關注寶寶的需求,注意養育行為,了解寶寶行為的信號,給予恰當的反應,養成良好的安全感。對待粘人寶寶,家長該怎樣做呢?
千萬不能嘲笑、訓斥寶寶,也不要生硬的拒絕寶寶。媽媽要克服分離焦慮。要告訴寶寶,媽媽的行蹤,回來後及時愛撫。也可以通過小遊戲練習(比如躲貓貓),緩解寶寶的焦慮情緒。在養育的過程中,逐漸讓寶寶有足夠的安全感。
及時關注,告訴寶寶什麼是安全的,什麼是危險的。幫助寶寶探索,多觀察,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協助。和寶寶一起玩耍,把自己當做TA的親密玩伴。讓寶寶感到開心,放下焦慮和不良情緒。
1、保護:出現問題或遇到困難時,父母不要訓斥寶寶,要及時反饋。寶寶在需要保護時,會發出信號,可能是肢體的表達或表情等,父母應及時讀懂寶寶的信號並給予回應和安撫。
2、安慰:如果寶寶得不到及時安撫,就會放大不安全感行為力度,讓父母感到頭疼,包括粘人,其實就是在提示父母,本寶寶需要安慰。
3、調節情緒:當寶寶不如意時,幼小的TA只會用情緒表達,這種情緒可能來源於飢餓、勞累、失望、沮喪、震驚、失落等,父母要讀懂寶寶的行為,及時滿足合理需求,對寶寶情緒的調節起到緩解、幫助的作用。
「寶寶粘人」是個正常的現象。證明了當TA感到不安全時,希望得到父母的保護。每一個寶寶在成長初期,都需要足夠的安全感。能獲得滿滿的正能量時,未來的TA才會形成獨立、健康的人格,成長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