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一旦不在,孩子就會哭鬧:寶寶太粘人並不是好事

2020-12-23 梅媽育兒心經

文字/梅媽

編輯/梅媽

有些孩子在小的時候很依賴自己的父母,他們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夠時時刻刻都能在自己的身邊,會讓他們覺得格外的有安全感。

但是父母的生活並不是全部圍繞著孩子轉的,一旦媽媽不在孩子的身邊,孩子就會開始哭鬧。

孩子之所以非常黏自己的媽媽,主要有三個原因:

沒出生之前就很熟悉媽媽的聲音在孩子還沒出生之前,他們總是在自己媽媽肚子裡十個月,而這個階段孩子就會形成一定的聽力,因此當媽媽開始說話的時候,孩子就能夠聽見媽媽的聲音,所以對媽媽的聲音格外的熟悉。

即便孩子之後出生了,但是只要一聽到媽媽的聲音他們就會覺得非常有安全感,願意呆在媽媽身邊。

媽媽經常照顧寶寶雖然生孩子對媽媽的身體很有影響,並且媽媽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恢復,但是很多寶媽還是會好好照顧孩子。

對於孩子來說,媽媽是陪伴最久的人,所以時間一久就產生出一定的感情,媽媽不願意離開媽媽的視線,不願意和媽媽進行分別。

母乳餵養為了孩子的健康考慮,很多寶媽都會選擇母乳餵養而不選擇奶粉,這樣能夠增強孩子的抵抗力。

而長時間的母乳餵養會致使孩子對媽媽有一定的依賴性,有時候孩子選擇吃母乳並不是因為生理上的飢餓,而是因為缺乏安全感。所以很多時候可以發現,孩子在害怕的時候也會本能地尋求母乳。

雖然孩子粘人性極強,他們想要無時不刻在父母身邊。但是作為父母應該要杜絕這種情況的出現,避免孩子性格出現缺陷,也避免寶媽的正常工作。

父母可以採用四個做法:

減少孩子與媽媽獨處的時間媽媽們是孩子作為信任的人,所以孩子對於媽媽的渴望可謂是非常的強烈。因此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父母最好一起照顧孩子,避免養孩子的重擔都在媽媽身上。

而且夫妻雙方共同撫養孩子有助於孩子變得更好,有助於減輕媽媽的壓力,甚至於孩子也不會太過於依賴媽媽。

媽媽應該嘗試與寶寶進行分離要想孩子不對媽媽產生過度依賴,那麼媽媽就不該在孩子需要媽媽的時候立馬出現,可以讓其他家人代替孩子去照顧寶寶。

其實父母可以讓其他家人來照顧孩子,而寶媽自己則選擇出去外面逛幾個小時的街,最後再回來,這樣可以減少孩子對媽媽的依賴性,讓孩子逐漸適應沒有媽媽的日子,長此以往,孩子就能慢慢不粘人了。

讓孩子獲得安全感孩子之所以依賴媽媽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安全感,而這份安全感很多時候只有媽媽能夠給予。

所以如果媽媽不想要讓孩子太過於依賴孩子的話,那麼就應該要讓孩子多去接觸新的人,通過其他方式讓孩子獲得一定的安全感。

比如媽媽可以給孩子買一些玩具,讓孩子感覺到家裡的溫馨等等。

不斷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孩子早晚都是需要長大的,他們需要離開家庭獨自去學校過群居生活,所以寶媽需要未雨綢繆,提前在孩子要上幼兒園之前培養孩子的自主獨立能力。

要是孩子能夠自己學會去做一些事情,那麼他們就相對來說不會那麼依賴父母,也能比較不粘人,這對媽媽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孩子太過於黏父母有時候會讓父母沒有自己的生活,同時孩子的自主獨立能力也會嚴重受到影響,所以作為父母應該要杜絕這種情況的發生,應該要讓孩子能夠自主面對生活。因此在很多時候,父母應該要幫助孩子獨立,讓孩子變得不再粘人!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小知識和育兒故事,可以關注我!幫助你成為一名成功的父母~

(本文內容皆是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媽媽只要一離開,寶寶就會哭鬧,寶寶太黏人不是好事
    可是有了孩子之後,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自由時間,每天24小時都要為孩子「服務」,孩子也對媽媽格外依賴,不讓媽媽離開自己半步,有些寶媽很享受這種被寶寶需要的感覺,但是孩子太黏人,會產生一些危害。小芬把寶寶照顧得很好,寶寶也特別依賴媽媽,哪怕小芬離開寶寶一會兒,寶寶就會哭鬧起來,小芬剛開始覺得寶寶需要自己,感覺很幸福。可是時間久了,小芬發現寶寶有點太黏人了,家裡有好幾個人,可是寶寶就讓她抱著,她想上趟廁所都不行,只要她一離開,寶寶肯定會哭鬧。
  • 為什麼你家寶寶那麼粘人,別人家的孩子那麼乖?和這幾點有關
    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真的快崩潰,除了他是我拿命換來的,如今把他帶成這樣,寶寶還是那個寶寶,只是變得更愛哭鬧粘人了。當媽後,覺得這世上最長的路,都比不過寶寶粘人的套路!雖然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只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寶寶就不會哭鬧了。
  • 不粘人的寶寶,才更值得父母擔心!
    家有「粘人小妖精」,媽媽真的超苦惱,這種苦惱甚至是沒有人能幫忙分擔的。以我家七小妹來說吧,她最經典的粘人行為就是不讓媽媽去洗澡。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左鄰右裡都清楚地知道我的洗澡時間,因為七小妹的哭聲實在是太過於驚天動地了。沒有任何人或物,能把七小妹引開一陣子。
  • 寶寶太粘人,「每秒鐘」都離不開家長怎麼辦?
    寶寶的表現:寶寶對媽媽或者養育人的反應越來越明顯,看到親人後很高興,會做出專門反應,而面對其他人時可能就會皺眉頭,甚至哭鬧。有的寶寶在夜間只能跟著媽媽才能入睡。年齡:6個月~2歲階段特點:依戀關係明確期。寶寶的表現:寶寶對自己的反應開始有選擇性,在陌生人身邊會感到不安,把母親或照顧者作為安全基地,尋求安全感。一旦分開就會出現分離焦慮。
  • 寶寶一旦哭鬧超過這個時間,大腦就會損傷,特別是不足6個月的娃
    很多父母會發現這樣一個情況,越哄孩子,孩子哭的越兇。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孩子哭鬧讓很多家長倍感無奈,有些家長直接放任孩子「隨便哭」,反正哭累了,就會停止了。有的家長還說哭會鍛鍊孩子的心肺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哭一哭反而是好事。
  • 寶寶太粘人只認媽,這3種表現,說明孩子已經會認人了
    當媽了才知道,孩子不僅是「小天使」,也是一塊「小狗皮膏藥」,時刻都要粘著自己。有網友表示,自家的娃真的是每一秒都要看到自己,就連自己上廁所都一定要讓他在旁邊看著,不然孩子就會開始哭鬧,真的是令人頭大。其實寶媽大可不必太過煩惱,這正是說明孩子已經是開始會認人了,是個好現象。
  • 你們家的寶寶粘人嗎?
    寶寶黏人,其實是在尋找安全感,一歲多的寶寶正好是需要媽媽高質量陪伴的時期,媽媽只要做到陪伴就可以了,黏人就黏人到了三四歲,就沒有那麼黏人了,因為隨著寶寶長大會發展出自己的社交能力。所以寶媽不要太擔心,孩子要抱抱就抱一下,讓孩子感受媽媽的愛。我兒子目前的狀態就是只要媽媽在家,其他人可以一塊玩但不能抱,媽媽幹什麼都要跟在屁股後面,出門也只讓媽媽抱著。
  • 家有愛粘人的寶寶,多是成長階段缺失了這塊兒,媽媽早些彌補才好
    「我的寶寶怎麼這麼喜歡粘我,分分鐘都我都走不開,這是甜蜜的『禁錮』嗎?」2.「我寶寶看到生人就哭,不願意讓別人抱,孩子算是綁在我身上了。」如果寶寶18個月前,有這些情況?那說明孩子缺乏安全感了。1、依戀懵懂期,寶寶0—6周,寶寶在媽媽每次的哺乳中獲取舒適感,安撫。這個時期,孩子對於依戀處於懵懂狀態,即使讓媽媽離開也不會對寶寶不安和焦慮感,並且不怕生。2、依戀形成期,6周—8個月,這個時期會發現,孩子開始區別對待熟悉的人和生人。反應不同,一旦和媽媽分離,孩子開始有焦慮表現。
  • 寶寶睡醒看到媽媽會繼續睡,如果媽媽不在就會哭你知道是原因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寶寶睡覺的時候媽媽在旁邊就會特別香,即使有時候醒來,看到媽媽在就會繼續睡。​如果媽媽不在身邊就會醒得很快。這點自己一個人帶娃的媽媽肯定深有體會,每次好不容易等孩子睡著了,想去忙點家務,結果沒過一會兒寶寶就會用他那高分貝的哭聲告訴你,我醒了!真的很無奈。
  • 孩子太粘人,一放手就哭?寶寶總粘著你,可能是「皮膚飢餓」了
    才會使得寶寶如此「粘」自己。實際上,孩子總是粘人,要抱,是因為「皮膚飢餓」了,家長的寵愛反而是好事。一、孩子太粘人,一放手就哭?「皮膚飢餓」又叫肌膚饑渴症,指的是幼兒由於缺少擁抱、缺乏身體接觸,尤其是愛撫,所帶來的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依賴、懦弱等。
  • 孩子愛哭、粘人還膽小,這幾個特點超過一半,恭喜碰見高需求寶寶
    每個媽媽都想要自己生個天使寶寶,但是孩子的脾性還真的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即使夫妻兩人都是天使型寶寶,你家孩子依然有可能是個高需求寶寶,高需求寶寶愛哭、粘人、難帶,但是父母要知道這是天生的,真的是天生的。什麼是高需求寶寶?
  • 「媽媽,我只要你」,若寶寶比502膠還粘人,「聰明媽媽」這樣做
    兒子說:「媽媽,我只要你。」聽完這句話,曉英不知道是該感到甜蜜還是憂愁。自己的兒子已經3歲多了,每次上廁所都需要媽媽進去陪著,還要拉上手,說些悄悄話或者講個故事。不光如此,媽媽走哪孩子跟哪,不管用不用得到媽媽也得在身邊陪著,如果一點問題沒有及時回應他就會哭鬧個不停。
  • 「媽媽,我只要你」,若寶寶比502膠還粘人,「聰明媽媽」這樣做
    兒子說:「媽媽,我只要你。」聽完這句話,曉英不知道是該感到甜蜜還是憂愁。自己的兒子已經3歲多了,每次上廁所都需要媽媽進去陪著,還要拉上手,說些悄悄話或者講個故事。不光如此,媽媽走哪孩子跟哪,不管用不用得到媽媽也得在身邊陪著,如果一點問題沒有及時回應他就會哭鬧個不停。
  • 孩子像考拉太粘人,和家長寸步不離,如何讓孩子性格更加獨立!
    我想問問孩子特別的粘人依賴父母,像個考拉似的對你寸步不離,這樣會不會不太好?我家孩子今年2歲,本來以為小男孩應該是很獨立很勇敢的,但是最近他粘著我和他爸根本就不放手。一到陌生的環境就緊緊抱住你的脖子不撒手,有人想要抱他馬上給你哭唧唧。雖然有的時候覺得孩子是應該和父母多親近,可是我哪怕是上個廁所他也不肯,太極端了,如果我想要單獨出門不帶著他那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 寶寶哭鬧一旦超過這個時間,大腦就會損傷,特別是不足6個月的娃
    但是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孩子的哭鬧是不能超過這個時間的,不然對孩子的傷害很大。寶寶哭鬧一旦超過這個時間,大腦就會損傷內洛普·莉赫博士通過研究發現,嬰兒長時間的哭泣,會損傷他們還在發育的大腦,引起認知障礙。當孩子連續哭鬧超過20分鐘,很可能就會損傷嬰兒的大腦。
  • 孩子特別粘人?掌握這4個方法,比啥都管用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爸爸媽媽都會發現,當寶寶到了半歲左右以後,會非常黏人。尤其是主要由媽媽照顧長大的寶寶會特別依賴媽媽,簡直時刻不能離,媽媽去洗個澡、蹲個廁所,寶寶都要哭鬧著四處尋找,而且哭得那個撕心裂肺啊,仿佛媽媽不要自己了一樣。寶寶這麼黏人是怎麼了呢?
  • 寶寶太粘人、每次分開哭鬧不止怎麼辦?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一些父母甚至成了包辦派,各方面照顧得事無巨細,寶寶缺乏動手能力,也缺少獨立空間,就會特別依賴父母,這種過分的保護和照顧也會使孩子養成膽小、害羞、依賴感強的毛病。一旦突然面對分離,焦慮症狀就會很明顯。你可以在旁邊偷偷看著,一定要確保孩子的安全,不要給他誤吞誤食的東西。 第二、引導家人多與寶寶互動 為了不讓孩子過分依賴媽媽,媽媽要適時地「放手」,適當引導家裡其他人多參與到照顧寶寶的工作中來,尤其是爸爸,儘可能跟寶寶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
  • 等寶寶自己哭累?一旦哭鬧超過這個時間,大腦極易損傷
    有的家長還說哭會鍛鍊孩子的心肺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哭一哭反而是好事。哭壞的孩子小徐的兒子今年6月剛滿4個月大,就在上個月,孩子大哭不止,小徐查看了孩子,感覺沒什麼問題,哄了一會發現孩子哭鬧的更厲害了。孩子大哭不止,哄不哄?關於孩子哭會有什麼影響,英國的一位博士研究出這樣的一個結果。當孩子連續哭鬧超過20分鐘,很可能就會損傷嬰兒的大腦。
  • 6個月產假休完,寶寶卻哭鬧著不讓我去上班!
    原來,就在她上班的上周,兒子星星突然變得超級粘人,只要媽媽一轉身,就會哭,別人都不讓抱。每次聽到婷婷要開門的聲音,星星就一直哭鬧著不讓她上門……怎麼辦?小編相信,很多讀者朋友也會有這樣的煩惱和無奈。工作是賺錢養家的必須,可是看著小寶貝的分離焦慮,又心疼極了。媽媽們到底該如何做,應對寶貝的分離焦慮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 為什麼寶寶抱著睡得香,一放下就會哭鬧?新手媽媽了解下
    很多媽媽在照顧孩子的時候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孩子在抱著的時候睡的呼呼的,然後放下來卻會哭鬧不止,久而久之讓媽媽覺得非常的疲勞和心累,同時也是非常的奇怪:為什麼寶寶抱著的時候睡得非常香,一放下來就會醒呢?新生兒缺乏安全感:眾所周知,寶寶在出生之前是生活在媽媽的肚子當中的可以說和媽媽日夜相處,而這對於小寶寶而言,往往也是有非常強烈的依賴感,但是在寶寶出生之後再來到新的世界裡,陌生的環境和空氣溫度等等一些變化,從而導致寶寶處於一種缺乏安全感的狀態當中,使孩子覺得沒有安全感,從而就會發生哭鬧不止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