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梅媽
編輯/梅媽
有些孩子在小的時候很依賴自己的父母,他們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夠時時刻刻都能在自己的身邊,會讓他們覺得格外的有安全感。
但是父母的生活並不是全部圍繞著孩子轉的,一旦媽媽不在孩子的身邊,孩子就會開始哭鬧。
孩子之所以非常黏自己的媽媽,主要有三個原因:
沒出生之前就很熟悉媽媽的聲音在孩子還沒出生之前,他們總是在自己媽媽肚子裡十個月,而這個階段孩子就會形成一定的聽力,因此當媽媽開始說話的時候,孩子就能夠聽見媽媽的聲音,所以對媽媽的聲音格外的熟悉。
即便孩子之後出生了,但是只要一聽到媽媽的聲音他們就會覺得非常有安全感,願意呆在媽媽身邊。
媽媽經常照顧寶寶雖然生孩子對媽媽的身體很有影響,並且媽媽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恢復,但是很多寶媽還是會好好照顧孩子。
對於孩子來說,媽媽是陪伴最久的人,所以時間一久就產生出一定的感情,媽媽不願意離開媽媽的視線,不願意和媽媽進行分別。
母乳餵養為了孩子的健康考慮,很多寶媽都會選擇母乳餵養而不選擇奶粉,這樣能夠增強孩子的抵抗力。
而長時間的母乳餵養會致使孩子對媽媽有一定的依賴性,有時候孩子選擇吃母乳並不是因為生理上的飢餓,而是因為缺乏安全感。所以很多時候可以發現,孩子在害怕的時候也會本能地尋求母乳。
雖然孩子粘人性極強,他們想要無時不刻在父母身邊。但是作為父母應該要杜絕這種情況的出現,避免孩子性格出現缺陷,也避免寶媽的正常工作。
父母可以採用四個做法:
減少孩子與媽媽獨處的時間媽媽們是孩子作為信任的人,所以孩子對於媽媽的渴望可謂是非常的強烈。因此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父母最好一起照顧孩子,避免養孩子的重擔都在媽媽身上。
而且夫妻雙方共同撫養孩子有助於孩子變得更好,有助於減輕媽媽的壓力,甚至於孩子也不會太過於依賴媽媽。
媽媽應該嘗試與寶寶進行分離要想孩子不對媽媽產生過度依賴,那麼媽媽就不該在孩子需要媽媽的時候立馬出現,可以讓其他家人代替孩子去照顧寶寶。
其實父母可以讓其他家人來照顧孩子,而寶媽自己則選擇出去外面逛幾個小時的街,最後再回來,這樣可以減少孩子對媽媽的依賴性,讓孩子逐漸適應沒有媽媽的日子,長此以往,孩子就能慢慢不粘人了。
讓孩子獲得安全感孩子之所以依賴媽媽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安全感,而這份安全感很多時候只有媽媽能夠給予。
所以如果媽媽不想要讓孩子太過於依賴孩子的話,那麼就應該要讓孩子多去接觸新的人,通過其他方式讓孩子獲得一定的安全感。
比如媽媽可以給孩子買一些玩具,讓孩子感覺到家裡的溫馨等等。
不斷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孩子早晚都是需要長大的,他們需要離開家庭獨自去學校過群居生活,所以寶媽需要未雨綢繆,提前在孩子要上幼兒園之前培養孩子的自主獨立能力。
要是孩子能夠自己學會去做一些事情,那麼他們就相對來說不會那麼依賴父母,也能比較不粘人,這對媽媽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孩子太過於黏父母有時候會讓父母沒有自己的生活,同時孩子的自主獨立能力也會嚴重受到影響,所以作為父母應該要杜絕這種情況的發生,應該要讓孩子能夠自主面對生活。因此在很多時候,父母應該要幫助孩子獨立,讓孩子變得不再粘人!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小知識和育兒故事,可以關注我!幫助你成為一名成功的父母~
(本文內容皆是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