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有個健康聰明的孩子,關注遺傳優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預則立,不預則廢。」優生優育也需要提前做準備。提前做好懷孕的準備,對於受孕、優生,打好遺傳的基礎都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栽樹、種花、種莊稼之前,先要施基肥、翻整耕地一樣,夫婦雙方在孕前也需要調整好生理、心理狀態,以迎接「種子」,為懷上素質優良的胎兒而努力。
慎飲食、調起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孕前3個月,要注意飲食多樣化,加強營養,養精蓄銳,為男女雙方備好良好的精子和卵子創造有利的物質條件。其次,儘量不熬夜,早睡早起;根據自己的喜好,因地制宜地進行必要的體育鍛鍊,如晨起慢跑、夫妻兩人打打羽毛球、晚間散步,呼吸新鮮空氣,以增強體質,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
繼續深化夫妻感情
夫妻間經常加強感情交流,能使愛情不斷深化,使妻子有一種幸福感、安全感和歸屬感,這對穩定妻子的情緒,培養良好的心境是十分有益的;再加上和諧美滿的性生活,使得妻子的精神、情緒等都處於放鬆愉悅、樂觀舒暢的狀態,有利於妻子排出高質量的卵子。
預先測定排卵期
預先每日測定基礎體溫,必要時配合B超測定排卵日期,以此來安排夫妻性生活,以保證在排卵期有效地受孕。當然測定好排卵期並不是就一定要馬上懷孕,掌握排卵的規律,對以後安排夫妻性生活,獲得性快感都會帶來相應的益處。
重視提高性生活的質量
排卵期前,應有計劃地減少性交次數,以保證精子的數量和質量。在排卵期期間再儘量爭取性生活時雙方有個好心情,並全身心地投入,使女方能更順利地達到性高潮,以促使子宮收縮上提,陰道後穹窿形成較大的精液池,使宮頸口與精液池有更多的接觸,有更多的、優質的精子遊向子宮、遊向輸卵管。
避免不良幹擾因素的傷害
卵子在從初級卵細胞到成熟卵子時的14天內最易受藥物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女方在懷孕前20天內不宜服用一般藥物,不宜大量飲酒,也不宜接受X線檢查及有毒化學品等不良因素的刺激。由於內服避孕藥物的排洩速度較為緩慢,採用避孕藥避孕或夫婦一方因病長期服藥的應在孕前6個月時開始停藥。特別是那些在有毒化學品等重度汙染環境下 工作的男女應提前離開這樣的環境,以免對精子、卵子造成傷害。
早產、流產後應過半年至一年後再懷孕
如果剛經歷過流產或早產,則應半年至一年後再懷孕,以便使子宮有一個休養生息的時間。如果原來使用節育環避孕,則應於懷孕前3個月取環,使子宮黏膜得到恢復,以便更好地擔負起孕育胚胎的責任。
提前學習孕育的相關知識
夫妻雙方應共同學習相關的性知識、孕育知識和胎教知識,不要輕信社會流傳的種種舊觀念和孕育謬論,要相信科學,向有經驗者求教。
做好孕育的心理準備
孩子的到來,會給夫妻雙方帶來各方面的挑戰,也會遇到很多障礙和困難。因此,懷孕之前男女雙方要將所有問題考慮周全,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夫妻雙方應認真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考慮自己的經濟能力
經濟能力應該是一對夫妻決定要孩子前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現在的年輕夫妻大多是二人都工作,大部分女性都受過良好的教育或職業培訓,職業競爭的壓力使得她們不得不為自己在職場的發展而努力,而生育一個優質的孩子必須要耗費大量的心血和財力。所以,年輕夫妻在職業生涯、養育孩子以及維持經濟來源之間如何取得平衡,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面對懷孕以後的收入減少、養育孩子的開銷等,都要提前做好經濟上的安排。
夫妻關係是否穩固
只有夫妻關係穩固才可能組建一個和諧美滿的三口之家。夫妻關係不好的家庭,不要幻想通過孩子來修復早已不協調的關係,否則最終受傷的還是無辜的孩子。
考慮夫妻關係的改變
在考慮是否要孩子時,還要想到,除了財力問題,生育一個孩子還將改變你們的夫妻關係。有了孩子以後,丈夫可能會被「冷落」,也常會因經濟壓力變得焦慮,而妻子因為既要照顧孩子,又要工作而深感疲憊。對於生活中這些無法迴避的問題,如果夫妻雙方產生異議,並且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就會產生較大的衝突,使感情受到傷害。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觀念是否能達成一致
在懷孕前,夫妻雙方就要溝通好,了解一下各種教育孩子的想法,最好是找到一個兩人都認可的方案,免得日後為教育孩子而爭吵。
是否能處理好工作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夫妻雙方在要寶寶之前要考慮一下孩子的到來是否會給各自的工作帶來過大的影響,儘量將這種影響降至最低。
在情感上做好接受寶寶到來的準備
研究人員發現,懷孕前強烈希望有孩子的母親分娩時就對孩子有一種摯愛的感情。隨著孩子的生長,在與孩子的不斷交流和心理溝通中,對孩子的愛也隨之不斷加深。而那些將懷孕視為意外,對此持消極態度的母親,可能在孩子出生3個月時仍沒感覺到孩子的可愛,以後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孩子接觸的不斷增多,母愛才逐漸產生和加強。這種差異產生的原因就是母親在孕前對胎兒的態度不同,這兩種不同的態度不僅導致對孩子關愛程度的不同,對胎兒也有影響。知道怎麼去愛孩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夫妻雙方必須在孩子出生前,就在情感上有充分的準備,然後再努力地去學習、實踐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