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版權屬於作者,請轉發並分享。
介紹
我們都希望我們的生活可以是順順利利,但是沒有人生活可以是非常順利的。生活總是充滿未知,沒人知道明天是驚喜還是意外。一輩子,一個人的生活中總會有挫折和挫折,這是不可避免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面對和處理他們。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相信佛教,人們常常買貢品到寺廟裡燒香拜佛,希望自己和家人好運和厄運。佛陀確實用了慈悲為懷,希望普度眾生。這並不意味著他能幫助每個人避免傷害和收益。注重因果關係,認為人從自己的「因緣」中得到「結果」。一位99歲的和尚曾經告訴我,如果出了問題,記住三句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一、因果不為空,諸惡不為空
佛曰:「諸法皆空,因果不空。意思是說,雖然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是「空的」,但由自己的身體和嘴所創造的業力因果並不是「空的」。我們說好人有好報,壞人有自己的命運。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做了什麼,所以那些做了壞事的人自然會倒黴,這會導致事情不順利。如果我們敬畏因果關係和諸惡不這樣做,就不會有報應。
如果我們不做諸惡,我們不僅要做壞事,而且要惡毒。佛教禁止任何危及他人生命的行為或思想。說不做容易,做卻難。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可能會有消極的情緒,因為我們嫉妒別人所擁有的,或者因為我們得不到我們想要的,所以我們很容易衝動地做事,當我們衝動地做某事時,我們很容易做壞事,因此我們要時刻牢記「因果不虛,禍不單行」這句話,時刻喚醒自己。
二、心地善良,心地善良
善良是最好最純潔的東西在這個世界上。這也是最困難的東西,因為沒有多少人可以變得非常純潔和善良。好心人即使不小心踩到螞蟻也會後悔,會有迫害他人生命的念頭和行為。好心人對別人好,能想到別人,所以會有好人緣。即使他們有時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也會有達官貴人來幫助他們。
老一輩的人經常告訴我們,我們一定要過上好日子,寧可被別人騙,也不願欺騙別人。其他人做壞事將受到其他人的懲罰,我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們可以嚴於律己。佛曰:「善心生善心。「心靈之善可能不會立即具有好報,但堅持心靈之善一定會具有好報」。做有利於他人和社會的事,不觸犯法律,不僅不擔心報應的到來,而且要得到祝福。
三、移情,滿足
有時我們覺得我們的生活和治療無法與他人相比,事實上是我們內心的貪婪讓我們覺得別人想要的是我們擁有的,但我們什麼都沒有,一切都不對。我們不妨學習佛陀的換位思想、換位工作、換位生活。當我們送花給別人時,第一個聞到花香氣味的人是我們自己;當我們把泥撒在別人身上時,第一個弄髒手的是我們自己。因此如果你想使自己受益,最好讓別人先受益;如果你想避免不幸,就不能先作惡。
只有當我們知道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思考時,我們才能享受我們自己。看到別人所擁有的,不僅讓我們羨慕嫉妒,也讓我們快樂,只有看到我們擁有的,才能知道我們有多幸福。也許我們遇到的只是一點挫折,我們看不到別人有多努力,所以我們認為我們的事情進展得不好。如果我們理解同理心,許多困難不是困難。因此我們說,我們應該知道如何考慮換位,以便滿足和快樂。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請留言並感謝閱讀,生命祝您,生命吉祥,生命福慧已完成。阿彌陀佛。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者與更多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