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年,如果你的生活不能自理怎麼辦?聽聽兩位老人的說法吧

2020-12-20 李四說科技

人類生存,「生老病死」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也是一種社會形態,如今步入老年的人們,吃飯穿衣都不是個問題,但是生活、生活就有點麻煩了,先給孩子們錢,別期望他們像你一樣回饋給你。那麼,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我們都有離開這個世界的那一天,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希望自己能「體面地」離開這個世界。

陳大爺,六十五歲。儘管我和老伴都已年老,但我們現在身體還很健壯,而且我們倆都有養老金,雖然養老金不多,但也足以維持老兩口的生活,可以說吃穿不愁,加上以前還有點節衣縮食;

等我們生活不能自理時,我就到養老院去,不到孩子們的家裡去,因為那時孩子們都已四五十歲了,我不想給他們添麻煩,也不想給他們增加負擔。總之,現在的年輕人都是不容易的,應該多為他們考慮考慮。在他不能自理的時候不敢出手相助。

林大爺,七十了。除了孩子們的養育,我沒有任何積蓄。林大爺心裡也很清楚,人老了以後,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特別是在身體健康方面,誰也不敢為自己買票。因此,要是真有什麼事情,我只能靠自己的孩子來照顧,他出生在鄉下,一輩子也掙不了多少錢,一手把錢全拉進口袋,一手把孩子們拉大,手裡不可能有很多錢,如果時間不依靠孩子們,那麼他就不可能有第二條路走,正因為如此,現在的林大爺就努力改善自己與孩子們之間的關係,至少不要讓孩子們討厭自己。

因此說:人到老年,如果你的生活不能自理,一定要提前為自己想好後路,無論是靠孩子還是去養老院,都不能讓自己措手不及。另外,如果你到了年老的時候還不能得到別人的照顧,那麼存錢是自己最應該做的事,這也是兩天前小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你可以關注我的帳戶,查看之前寫的關於養老儲蓄的文章。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相關焦點

  • 人到晚年生活不能自理怎麼辦?提早做好準備
    唯獨就怕年紀大了,晚年生活不能自理。01叔叔今年72歲,嬸嬸幾年前已經去世,兩個兒子,一個遠在新疆定居,一個在浙江工廠打工。每次見面他都會和我說,現在身體尚好,還能自己照顧自己,很害怕哪天自己不能動了,生活不能自理該怎麼辦?!在新疆定居的大兒子不可能搬回老家,而在浙江打工的小兒子家庭壓力大,很難回來。
  • 人老後,生活不能自理,要怎麼辦?這4位老人說出自己的經歷
    童隆堡說,老伴寵愛了她一輩子,現在,輪到她來寵愛老伴! 這樣的神仙眷侶引起了網友的羨慕,可是讓我忍不住的想到了一組照片就是那些七八十歲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還有一些冰天雪地裡在外面撿垃圾,賺生活費就為了混口飯吃。 不是他們沒有兒女,只不過是沒有人願意養老。
  • 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怎麼護理
    俗話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是現在快節奏的社會下,很多年輕子女都忙著在為事業拼搏,甚至無法在身邊,沒有時間去照顧自己的父母,如果說老人身體健康還好,子女們可以踏實上班工作。抽點時間看看老人,但是家中有不能自理的老人怎麼辦?
  • 說一下如果我們老了生活不能自理時怎麼辦?
    由於我自己是腦梗患者,經過兩年多的鍛鍊已經能夠出去走步,騎自行車,所以就有條件接觸一些生活上自理很困難的人,比如說最近我發現有一名老人有一輛非常高級的電動殘疾車,無論前後左右活動,還是上比較矮一點的馬路牙子,都非常方便,休息時還可以把腿向前伸開,把後靠椅傾斜一下,對我的啟發就是老年人在喪失一些自理功能的時候
  • 「老人,還能自理,就別把自己的晚年生活放在子女的家裡」你怎麼看?
    為什麼現在的老人但凡有點自理能力,都不願意把自己的晚年生活放在子女的家裡?因為老人和子女住在一起,真的是有很多不便,他們每天早上五點就起床,六點鐘開始煮早餐,然後孩子們也別想睡了。 老年人為什麼最好不要和子女住一起呢?
  • 天津河西區不能自理老人服務推薦
    天津河西區不能自理老人服務推薦,」比喻人的態度、言語溫和柔順。 如果有專業的心理師配備的養老院當然更好。根據老人的自身情況,選擇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和特護的服務,依此程度不同,收費等級也有差別。有老人床位150多張,日託床位50多張。服務老年人、殘疾人、生活不能自理、需長期治療的病人。
  • 照顧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注意什麼?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越來越多不能自理的老人成為社會和家庭的負擔,長輩年紀大了,身體不再健康,甚至行動不便、神志不清,照顧他們,讓他們減輕疾病和衰老帶來的痛苦,安度晚年,是我們作為子女以及社會的責任。但是對於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注意什麼?怎麼才能更好的照顧他們?
  • 為什麼人到晚年,都想比自己的另一半先走?3位老人的話很心酸!
    我們都說:「少年夫妻老來伴,」但為什麼人到晚年,很多人卻表示自己想比另一半先走呢?對此我們採訪了三位老人,一起來聽聽他們的心裡話吧!劉奶奶:本以為到了晚年可以互相依靠,可如今自己卻成了拖累劉奶奶今年70歲,她在66歲那年突發了腦梗,雖然命是保住了,但如今卻癱瘓在床,完全喪失了自理能力,吃喝拉撒全都需要人照顧。
  • 人到晚年,活著還有沒有意義?3個老人給出了真實答案
    導語人到了晚年,基本上就已經半身入黃土了,對於有的老人來說,活著就是折磨,而對於有的老人來說,活著就是享受。那麼,人到了晚年,活著還有意義嗎?聽聽這3位老人真實的內心想法。楊大爺我都在床上癱瘓了5年了,生活方面真的是一點都不可以自理,我如今也到了70歲的年齡了,這樣的晚年生活對於我來說,活著真的是沒有什麼意義了。我這樣的生活不僅僅拖累了我的兒女,還連累了我的老伴,每個月要一筆不少的藥物費用不說,還沒有任何一點效果。
  • 有退休金和沒退休金的老人,晚年生活差別大嗎?2位大爺說了實話
    人們都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也是萬萬不能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哪一樣都需要錢,尤其是老年人,在上了年紀以後失去勞動能力,後半生就只能依靠退休金來生活,但是也有一些老人他們是沒有退休金的,那麼這兩類老人他們的晚年差別會很大嗎?我們不妨來聽聽這兩位老人的真實經歷。
  • 獨寵一個孩子的父母,晚年都怎樣了?聽聽2位老人怎麼說?
    無論是屬於哪一種的偏愛,對孩子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等到自己老了,晚年生活需要照顧的時候,他們雖然養你,但是對你的態度不會那麼好,所以不要做得那麼明顯。接下來我們來聽聽這2位明顯偏心的老人,晚年生活子女是怎麼對待的。
  • 一些日本老人從不「養兒防老」,晚年生活怎麼辦?
    現在國內的獨生子女父母對養老問題非常糾結,討論很多,我在日本工作了多年,對日本人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習慣都有所了解,我來說一下日本人的生活習慣及養老問題。第一點是:幾乎所有的日本老人都不「養兒防老」。這是國家之間生活習慣和文化差異問題造成的。
  • 農忙時節農村生活無法自理老人無人照看季節性養老服務是否可行?
    我們在享受美食的時候,我們可曾想過農村生活無法自理的老人可能正在「忍飢挨餓」東北農業觀察出品農忙時節農村生活無法自理的老人缺乏照料已成農村家庭養老的一大難題農民由於其所從事的生產活動有季節性要求,所以農民每年在春種和秋收的時候都是「全民皆兵」的狀態,春播季節根本就沒有多少閒置的勞動力來照顧生活無法自理的老人。
  • 「我月退休金6000,生活能自理,求愛心人士收養!」八旬老人一則街頭廣告令無數人心酸!
    「生活能自理的一個月2500元,不能自理再加3000元護理費,但有的只管收費不管護理,如果不滿意還得自己請人護理,這樣我退休金就不夠了。」養老是咱們所有中老年人需要面對的問題,這位老人求收養的事件,正是中國社會養老問題的縮影,那就是大多數人認為:老了不是和子女住,就是去養老院。
  • 人到晚年,尤其是過了70歲後,最怕什麼?3位老人道出了心裡話
    可人到了這個歲數,已經為自己、為兒女奮鬥了大半輩子,到了安享晚年的年齡,他們最怕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3位老人的說法。她兒子兒媳都有工資,兩個人加起來還不到5000塊錢,既要生活,還要養育兩個孫子,以及房貸、車貸,生活壓力非常大。王大媽說:「老伴走了20幾年了,說不孤獨寂寞是假的,有時候也想找個老伴共度晚年,可那個時候要幫兒子帶孫子,兒媳婦不願意,說如果我不幫她帶孫子,等我老了不給我養老。
  • 人到晚年,不想被兒女嫌棄,請記住這4種活法,才能避免晚年悽涼
    如果,父母毫不保留的將積蓄都給了孩子,當自己年邁沒有收入的時候,一旦生病或者著急用錢的時候,還是要跟孩子伸手拿錢。如果孩子孝順,一切都是好的;可萬一遇到了不孝順的孩子,晚年生活只會過得悽涼,無法保證自己的晚年生活。我農村老家裡面有一對老夫婦,育有兩兒兩女。
  • 陪護老人的住家保姆應該怎麼選?聽聽資深人士的說法
    近年來,老齡化加劇,在我們身邊,老人越來越多,家庭對養老的需求越來越大。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很多老人更願意留在家裡,或者住在就近的社區裡安度晚年,聘請保姆陪護,照顧老人生活起居。然而,要找到一個理想的保姆並非易事。
  • 古稀老人突發腦梗生活不能自理,兩個孩子重度殘疾急需幫助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麗12月1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接到市民張先生的求助電話:一位71歲的老人在突發腦梗之後病倒,生活無法自理。家裡兩個殘疾孩子無人照看,心急如焚,希望通過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呼籲一下,給兩個殘疾孩子一處安置地。
  • 晚年跟兒女住一起,和自己住的老人,哪種更幸福?聽聽過來人咋說
    王女士這麼講:只要生活還能自理,我就想自己住,不想跟子女住在一塊。我有一對兒女,如果和子女住在一塊,那就得輪流到兒女家去養老,我覺得那樣太麻煩和太累了。若是到子女家去養老,大多數時候還得看子女的臉色,畢竟是輪流去子女家養老,很多時候子女做東西的口味不符合我的口味,而且如果一起生活的話大家也會有矛盾的,我覺得這種矛盾還是能避免就儘量避免比較好。
  • 67歲母親:我生病不能自理,想跟第二任丈夫生活,兒女卻難和解
    兒女有兒女的生活,我總不能一直「賴」在他們家不走吧?幫帶孩子也是一時,孩子慢慢長大了,也就不需要我了,到那個時候,我越來越老,行動越來越不方便,兒女能時刻守在自己身邊嗎?我真不敢保證。所以,打心眼裡,我還是比較傾向於跟劉強在一起生活。因為,跟劉強生活才比較現實。人越老越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