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先鋒|居委會裡的「長者食堂」開飯啦!社區黨支部牽頭修建日...

2020-12-22 身邊24小時

9日11:40,陣陣飯菜的香氣從槐蔭區玉清湖街道北八裡社區居委會的一間屋子中飄來。一推開屋門,幾十名老人正在一起用餐。工作人員把熱氣騰騰的土豆燉雞塊、饅頭和熱粥依次分發給每名老人,讓70歲的村民鄭兆華忍不住連連誇讚:「比我們自己煮的飯還要軟爛,特別適合老年人!」

這就是位於北八裡社區居委會的日間照料中心,它包括了「長者食堂」、澡堂等,由社區黨支部、居委會牽頭並出資修建。隨著它近期投入使用,社區眾多老年人面臨的就餐、洗浴等難題迎刃而解。

破解村裡老人「將就」吃飯的難題

「我們社區僅70歲以上的老年人就有80多人,兒女基本都在外面工作,老人自己在家,年齡大了行動不便,不少只能等兒女晚上回來做飯,因此午飯都是將就著吃。」槐蔭區玉清湖街道北八裡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郭聖恩說,去年七一前,在村裡召開的黨小組會議上,有幾名黨代表提出要給村裡的群眾辦些實事,當時郭聖恩心裡一下冒出了這個在村裡開辦日間照料中心的想法。

「我們社區的七八十個老人中,需要來日間照料中心吃飯的,少說也有六十多人」「咱們每年的土地流轉費收入,就能維持日間照料中心運轉」「我看可以直接對咱原來居委會房屋裡進行改建」……郭聖恩的提議剛一說出口,會上的44名黨員就你一言我一語地,展開了熱烈討論。

一個社區要自力更生建設日間照料中心,似乎並不是一個小工程。於是,北八裡社區又召開了居民代表大會。會上,多數居民舉雙手贊成,但也有居民發出了不同的聲音。「建設日間照料中心投入較大,咱們社區是不是能夠負擔得起呢?」當時,居民代表王偉和孫超就心存疑慮。

「我們社區黨支部全體成員和這部分居民進行了座談,詳細給他們講解了國家在養老設施建設方面的補貼政策。」當了解到社區實際支付款項將只佔總投資額的三分之一左右時,王偉等幾名居民的疑慮終於被打消了。

選址、設計圖紙、招投標.....今年5月,投資140餘萬元的北八裡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正式動工。今年10月底,佔地1000平方米、三層樓高的日間照料中心就這樣在社區居委會原來的舊房子上「拔地而起」。

走出家門幾百米就能吃上熱飯

北八裡居居民楊茂祥今年75歲,由於子女都在外工作,平時只有他和老伴兒兩人在社區居住。從11月30日這天起,楊茂祥突然覺得比之前輕鬆了不少。這天,社區的日間照料中心正式啟用,以前每個工作日都要自己動手烹飪一日三餐的他,現在只需走到離家上百米遠的日間照料中心,就能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午飯。「有了社區食堂,我們不用自己做飯,吃完飯還能散散步。」除此之外,更讓楊茂祥滿意的還有,「飯菜的口味好,每天不重樣,吃飯的時候還有工作人員盛到碗裡。」

以前,每逢身體不適或者家裡有事來不及做飯時,「吃個饅頭」就成了楊茂祥最常用的「打發」午飯的方式。如今,無論家裡有啥事他都能按時吃上香噴噴的飯菜。最近,楊茂祥也正在打算著,等到明年天暖和起來,就去社區的廣場上跳跳舞、拉一會兒二胡,過上真正「老有所樂」的日子。

最近,北八裡社區居民武桂芳的生活也起了一些變化。她的公公眼睛為一級近視,日常無法自理;婆婆有慢性病,腿腳也不好。因此,以前每到中午11:30,她就要急匆匆地趕回家給老人做飯。「做好了還要端到公公面前,看著他吃完了才能走。」下午的上班時間為13:30,這讓武桂芳一丁點兒休息時間也沒有。「現在婆婆帶著公公去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吃飯,我不僅有了午休時間,遇到單位有急事還能拿回家來做呢!「

趁熱打鐵也把社區澡堂建起來

9月,眼看著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就要建成了,社區黨支部成員馬德昌一下有了新想法。在一次社區黨支部會上,他提出建議:「日間照料中心快建好了,不如趁熱打鐵,把咱的社區澡堂也一起修好吧。」沒想到,這個建議居然和郭聖恩「不謀而合」。這是由於,在北八裡社區,多數居民家裡都是用壁掛爐取暖,室內的溫度最高也就在在十七八攝氏度上下,老年人基本無法在家洗澡。社區多年前修建的澡堂已經破舊不堪,老人們不得不去鄰村洗澡。「他們不會開車,騎車來回的路上很容易被風吹感冒。」郭聖恩說。

為繼續給居民辦更多實事,今年10月,北八裡社區黨支部再次出資十幾萬元,對社區原有的澡堂啟動重建。如今,佔地四五十平方米的澡堂就在日間照料中心旁邊,能容納二十多人同時洗浴。「通過使用空調取暖,浴室內的溫度能達到35℃左右,對本社區老人免費開放。」

「現在我們洗澡不用出社區,一周來一次,別提有多方便了!」 以前,每次洗澡,75歲的居民張元良和鄰居們都得騎車到離社區兩公裡遠的長旗屯村。「一到雨雪天,很容易滑倒。哪像現在這麼方便,離家不過幾百米遠,走著就到了。」

社區修好了澡堂,感到開心的,除了張元良這樣的老人,還有很多晚輩。在武桂芳印象裡,之前,帶家裡老人去洗澡,是一個「大工程」。「好不容易把老人帶到澡堂,裡面那麼多人,又擔心老人透不過氣暈倒;有的老人怕麻煩,一整個冬天幾乎都不洗澡!」現在,用不了5分鐘就能走到澡堂,大家的洗浴時間還能錯開,讓武桂芳鬆了一口氣:「社區黨支部真是為我們百姓做了實事!「

目前,每天中午到北八裡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就餐的老人有50人左右;再加上洗澡,一年下來,想維持整個日間照料中心的運轉至少要十幾萬元,目前全部由社區進行投入。「作為基層黨組織,我們就是不斷要給百姓辦實事、辦好事!「郭聖恩樂呵呵地表示。

原標題:融媒·先鋒|居委會裡的「長者食堂」開飯啦!社區黨支部牽頭修建日間照料中心解決老人生活難題

值班主任:田豔敏

【來源:舜網-濟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日照東港這個社區真宜當!長者食堂,開飯啦~~
    >利群社區福彩長者便民食堂開茶、嘮嗑、就餐「每天我們姐妹們都會相約來開茶、聊天,小孩兒的爸媽工作忙,我帶著她就直接在這吃午飯,非常方便。」10月25日,普天安泰福彩養老綜合服務中心揭牌啟用。作為東港區主導成立的社區養老綜合服務中心,中心內設利群社區福彩長者便民食堂,主要解決社區周邊的老年人吃飯問題,為周邊老年居民提供生活的便利,打造智能養老服務新模式。
  • 開飯啦!肇慶長者公園長者飯堂正式啟用~
    開飯啦! ��星標「西江網」,與肇慶相約開飯啦!10月25日,長者公園飯堂開始營業。
  • 終於開飯啦!天河區興華街5個長者飯堂重啟
    終於開飯啦! 「終於開飯啦!」8月3日上午天河區興華街5個長者助餐點恢復正常配餐熟悉的「煙火氣」又回來啦目前5個長者助餐服務點只供長者取餐不提供堂食服務01做足防疫措施 保證用餐安全
  • 修建自行車棚~社區邊角兒地有用啦!
    修建自行車棚~社區邊角兒地有用啦!」龍泉鎮中門寺南坡一區社區合理規劃社區內邊角地,為居民新建3處非機動車停車棚,徹底改善非機動車亂停亂放情況,不斷提升人居環境。
  • 包頭一社區建「爸媽食堂」,老人驚呼「這麼好的飯真的免費吃」
    「這麼好的飯真的免費吃?真的不要錢?」11月23日中午,拿著飯盒走進青山區幸福路2號街坊青山區老少樂園北嘉站的幾位老人看著香氣撲鼻的飯菜,連聲發問。幸福路2號街坊居委會主任劉春麗熱情地說。看著熱氣騰騰的飯菜,老人們有序刷卡、打飯,然後坐在整潔的餐廳裡吃著可口的飯菜,幸福蕩漾在每個人的臉上。吃完飯,還有老人拉住劉春麗問:「劉主任,這麼好的飯咋就讓我們免費吃呢?不會是就這一天吧?要不我們拿些錢吧!」劉春麗笑著安撫老人們,告訴大家放心,以後每天都會換著花樣給大家做午飯。
  • 社區|社區牽頭建「社區食堂」,為老人定製菜品還能「包月」
    乾淨的後廚排隊打飯的居民雪白的饅頭、金黃的豆包、鬆軟的麻花……上午11點,在食堂內,美味的食物被一籠接一籠從蒸箱中取出,面案前的劉大姐已經數不清自己做了幾個紅糖餅。還沒到開餐時間,食堂內外就已經聚集了許多聞訊而來的老人們。此次富強路街道辦事處在轄區內共啟動了兩座老年食堂,分別為位於鄰圃道錦林菜市場東門的錦林社區食堂、位於富強路一號街坊內的富達社區食堂。兩座食堂均由街道辦事處選址出資建設,服務團隊來自於熊媽媽主食廚房。由於兩個食堂空間不足,經過辦事處與兩個社區商量後決定,富達社區食堂提供菜品,錦林社區食堂提供主食,再由專人負責轉送雙方的食物。
  • 全市長者食堂工作現場會召開,今年底長者食堂將達到30處
    大眾報業·魯中晨報淄博7月31日訊 「有了這個食堂可好了,我出來遛彎順道就把午飯捎回家了。」今天臨近中午,張店區房鎮鎮頤豐社區長者食堂內,一名60多歲的老人說,這裡的飯菜品種多還能享受補貼,現在自己在家基本不開火煮飯了。
  • 融媒·見證|社區裡來了「雙報到」單位——老舊院落變變變
    甸南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萬紅霞介紹,作為曾經的單位宿舍,燕子山路32號院建成年代較早,房屋面積普遍較小,目前居住的多是退休老人。小區內衛生死角多,樓道內雜物亂擺亂放等情況較為突出。今年,藉助創城契機,甸南社區下決心解決這個難點。
  • 五裡橋街道長者食堂「老少鹹宜」可持續
    「我們老人每天吃飯是一樁麻煩事,之前吃過上門配送的助餐,但是飯菜單一,不合口味。現在街道這個食堂菜品豐富,我可以自己點菜,以後吃飯的問題就解決了。」在五裡橋街道社區長者食堂,70歲的金阿姨點了小河蝦、炒鱔絲、木耳山藥、蛋羹……這頓飯,吃得開心。
  • 來看寶山這個社區長者食堂菜色如何
    來看寶山這個社區長者食堂菜色如何 2020-07-23 14: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臺江蒼霞街道:長者食堂怎麼建?居民說了算!
    福州日報記者 顏瀾萍 通訊員 林言枝 蔡欣萍「長者食堂將提供哪些菜,如何收費?」「除了用餐時間,其他時段開放嗎?」「小區其他居民可以在食堂內用餐嗎?」……11日下午,一場關於臺江區蒼霞新城嘉和苑5號樓架空層長者食堂建設方案的議事會在社區內舉行。從嘉和苑61個梯位中選出的「梯長」,作為居民代表就自己關心的細節逐一提出疑問。
  • 網上訂餐、共享高校食堂 今年廣州長者飯堂將這樣建
    截至2018年2月底,全市共有長者飯堂928個,比2016年底增長4倍。這是記者從3月27日上午召開的2018年廣州市養老大配餐服務提升工程第一次現場會上了解到的。實例一足不出戶,網上訂餐3月27日中午,在廣州市天河區居家養老服務示範中心的飯堂裡,邱阿姨和老伴正在打飯。這天是周二,邱阿姨點了香芋燜花肉、木耳芹菜炒肉末、綠豆蒸飯、青菜和皮蛋芥菜湯,還有飯後水果,十分豐盛。而這樣一餐飯,邱阿姨只花了8元。
  • 「走向小康生活」長者飯堂:「食」有所依,老有所「樂」
    對於家住新市街縱橫檳城社區的譚姨來說,一日三餐,熱菜熱湯就是小康生活。譚姨到長者飯堂就餐譚姨說,自從新市街長者飯堂設立以來,幾乎每天都定時定點過來「搭食」。「以前午餐很隨便的,因為我一個人住,中午不知道吃什麼,隨便買個麵包、吃個粥粉面又一餐。現在開了長者飯堂以後三餐正常。
  • 【走向小康生活】長者飯堂:「食」有所依,老有所「樂」
    對於家住新市街縱橫檳城社區的譚姨來說,一日三餐,熱菜熱湯就是小康生活。▲ 譚姨到長者飯堂就餐譚姨說,自從新市街長者飯堂設立以來,幾乎每天都定時定點過來「搭食」。「以前午餐很隨便的,因為我一個人住,中午不知道吃什麼,隨便買個麵包、吃個粥粉面又一餐。現在開了長者飯堂以後三餐正常。這裡的米飯分軟硬,有菜又有湯,很合口味。
  • 又一「幸福食堂」開飯 廣州從化帝田村民樂呵呵
    又一「幸福食堂」開飯 廣州從化帝田村民樂呵呵金羊網  作者:張豪 李燁威 譚秀妹  2020-09-16 9月16日上午,從化區鰲頭鎮帝田村
  • 【市民身邊看變化】市民政局:「長者食堂」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吃上...
    【市民身邊看變化】市民政局:「長者食堂」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吃上「熱乎飯」 2020-12-24 1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社區會所變「長者照護之家」引質疑 街道業主回答不一致
    另一位業主劉女士稱,10月5日,自己發現有施工人員在會所內做施工準備,經詢問了解到會所要改建。在會所內居民們還找到一張告示,上面寫著「本會所除三間物業用房外,其餘已被滬東街道為老服務項目租用,請在8月13日24點前搬離,如不配合,後果自負。」並蓋有居委會、居委會和物業公司的公章。
  • 白雲長者飯堂「開」酒樓,最低僅5元!
    均禾街社區居家養老綜合服務中心人員說,此舉是為了彌補轄區內自建長者食堂、配餐點覆蓋不足的問題,將長者飯堂的實惠更多惠及長者,同時也為長者提供多一個選擇,「酒樓裡可以免費嘆茶,老人們聚在一起圍餐更開心!」
  • 把社區食堂開到市民心坎上!至2019年底全市已建設社區食堂55處,日...
    今日上午11點多,住在芝罘區翡翠社區的賀業豐和老伴兒在家門口的翡翠社區食堂剛剛打完飯。記者看到,他們兩人點了一份米飯、一條炸舌頭魚和兩小碟蔬菜,還有一碗湯。5月1日,陳飛市長來到芝罘區翡翠社區食堂和萊山區遲家社區食堂,詳細了解食堂疫情防控、日常經營、老人就餐等情況。社區食堂是市委、市政府實施的一項惠民工程,面向社區居民,主要服務老年人。
  • 社區食堂上海走紅 讓老人享受「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濰坊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8月10日社區食堂試運營以來,截至目前,已經辦理老年就餐卡近5400張,日均服務1000餘人次,每天提供近50個品種的三餐餐食。社區食堂為何一開就火?滿足老人就餐需求是首要因素。截至今年8月底,濰坊街道戶籍老年人約3.18萬人,佔戶籍總人口的33.8%左右,老齡化程度比較高而且日益加深,老年人的助餐服務需求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