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2歲」到底多讓人崩潰?父母別光顧著打罵,這3招更有用

2020-09-15 育兒神器測評

很多家長在有了孩子之後才知道,最可怕的不是青春期,而是孩子兩歲的時候,因為寶寶在兩歲的時候將迎來人生中第一個叛逆的階段。

孩子不聽家長的話

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擁有著較強的獨立意識和獨立人格,他們會對家長的所有決定和行為持反對的態度,堅決要和大人對著幹。關鍵孩子這麼小,講道理不聽,打罵更是不行,所以不少新手爸媽都覺得快崩潰了。

調皮的小女孩

其實面對「可怕的兩歲」光靠打罵教育是遠遠不夠的,掌握了這三招才是關鍵,還在為孩子調皮而哭鬧的家長們,快來一起看看吧!

更換表達方式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不情願或者不作為時,往往會採用強硬的手段或者堅決的語氣來命令孩子。如果是在其他時期可能孩子還會願意聽,但是對於兩歲的孩子來說,父母的這種命令式的態度只會換來他們更加強烈的反抗。

家長安慰哭鬧的孩子

所以家長要學會更換自己的表達方式,就比如孩子如果總是想要違背家長的意願,那家長就可以學會說「反話」。想要讓孩子不要看電視,就要會說「你繼續看吧」,這樣做孩子反而會拒絕繼續看下去,乖乖去睡覺。

讓孩子自己進行選擇

兩歲的孩子其獨立自主的意識逐漸形成,因此家長們就要學會讓孩子自己進行選擇,而家長的作用就是將寶寶的選擇或者決定進行優化。

孩子跟媽媽去買菜

孩子參與到選擇中就會增加自身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不僅能夠有效緩解孩子的不聽話,也能鍛鍊小孩獨立自主的能力,對孩子未來的發展也是有著頗多益處的。

家長要堅守自己的底線

孩子的叛逆與家長的溺愛緊密相連,因此家長在一些事情上一定要堅守住自己的底線,不能因為孩子的哭鬧或者撒嬌而隨意更改。如果父母不能堅定自己的立場,小孩嘗到甜頭之後便會一次又一次的打破你的底線。

孩子哭鬧著買玩具

就拿逛商場的例子來說,孩子有自己想要的東西,家長就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判斷是否應該為孩子購買這樣東西,如果這件物品太過昂貴或者不是這個階段的孩子應該擁有的,那就一定要嚴詞拒絕,並堅守住自己的底線。讓孩子知道什麼東西該買,什麼東西不該買。

調皮的孩子玩電源插座

想要平穩度過「可怕的兩歲」,上面三個方法家長們一定要牢記在心,用最正確最合適的方法來教育孩子才能讓他們得到更好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寶寶2歲就到了叛逆期,別再發脾氣打罵他了,聰明媽媽會用這兩招
    對於初為人母的寶媽來說,剛享受一兩年多的親子時光,很難想像到寶寶才2歲的年齡就要進入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光聽別人說不管用,只有自己親身經歷才能真正的感同身受,不愧是可怕的兩歲。我很生氣開始吼他,既然好好講道理沒用,於是叫老公把小尺子拿過來打手心……寶寶才2歲就到了叛逆期?確實,經歷過的人都知道寶寶到兩歲左右會迎來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寶寶「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從剛開始認為媽媽和自己是一體的,到逐漸意識到「我是我,媽媽是媽媽。」 他們便會有自己的小情緒,不再是聽父母話的乖寶寶。
  • 就用這4招,「可怕的2歲」變成「可愛的2歲」
    導讀:就用這4招,「可怕的2歲」變成「可愛的2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就用這4招,「可怕的2歲」變成「可愛的2歲」!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星期一,我的同事方先生來晚了。
  • 寶寶2歲是個「小魔頭」?發脾氣、打罵、講道理都沒有這兩招管用
    對於初為人母的寶媽來說,剛享受一兩年多的親子時光,很難想像到寶寶才2歲的年齡就要進入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光聽別人說不管用,只有自己親身經歷才能真正的感同身受,不愧是可怕的兩歲。因每個孩子生長發育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有的寶寶可能在1歲10個月是叛逆期,還有的寶寶會延後到2歲多,這都沒有關係只要寶媽經常和寶寶接觸。知道他正在經歷兒童自我意識階段,雖然表面上事事不如大人意,但實則是寶寶學會分化、區分以及接受的過程。
  • 寶寶「可怕的2歲」叛逆期,善用這4個方法,比你打罵更管用
    在有寶寶之前,我一直認為叛逆期只有青春期那一期。在大寶2歲那年,他的叛逆期打得我是猝不及防。感受一個乖乖的寶寶突然變成小惡魔,蠻不講理、亂發脾氣,我還以為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現了方式。翻了很多育兒書才知道是寶寶「可怕的2歲」到了。
  • 寶寶「可怕的2歲」叛逆期,善用這4個方法,比你打罵更管用
    在有寶寶之前,我一直認為叛逆期只有青春期那一期。在大寶2歲那年,他的叛逆期打得我是猝不及防。感受一個乖乖的寶寶突然變成小惡魔,蠻不講理、亂發脾氣,我還以為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現了方式。翻了很多育兒書才知道是寶寶「可怕的2歲」到了。
  • 面對孩子的"叛逆期",父母不妨試試這3招,比「打罵教育」更管用
    面對孩子的&34;,學會這3招,比打罵更管用孩子的&34;幾乎是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孩子叛逆的時候,家長又生氣又無奈。很多家長對孩子又打又罵,可是孩子的叛逆越來越嚴重了。家長面對孩子的叛逆期,首先要正確看待,孩子出現叛逆,很可能跟家長和外界環境因素有關,家長首先要明白孩子產生叛逆的原因。
  • 「我不買了,媽媽別打了」,6歲女兒跪地求饒,失控家長多可怕?
    在我國古代封建思想中存在著「不打不成才」以及「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觀念,但是在人們思想已經發生了很大進步的今天,依舊有很多家長在用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尤其是當孩子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哭鬧的時候,沒有耐心的家長更是會對孩子動手。
  • 「可怕的兩歲」,到底有多恐怖?建議父母收好這份「保命指南」
    《可怕的兩歲》一書中提出: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出現在1.5-3歲之間,2歲最為典型。父母經常把孩子的叛逆期和「青春期」聯繫在一起,但是孩子的第一次叛逆期從2歲就開始了。3、孩子很叛逆一般2-3歲的孩子是叛逆期,兩歲時許多孩子都會很鬧騰,尤其是"小惡魔",經常因為小事就大哭大鬧,沒滿足孩子的需求,特別想要得到父母的關愛,沒完沒了的哭鬧,父母給孩子講道理他們不聽,要是打罵孩子會鬧得更兇。
  • 可怕的兩歲到底有多可怕?JoJo媽用2歲JoJo實例來證明
    JoJo長成2歲的小姑娘了,卻也長到了大家口中的可怕的2歲。可怕的2歲到底有多可怕呢,相信很多父母都見識過了,今天JoJo媽也跟大家分享一下JoJo的可怕2歲。唱歌時,不讓別人跟著她唱,只要有人跟著她唱一句,她立馬從頭開始重新唱一遍。
  • 熬過可怕的2歲,卻敗在3歲,叛逆期家長做好這一點,比打罵更管用
    大家好,我是橙橙媽媽,一位一線小學教師,也是一個3歲寶貝的媽媽。最近橙橙出現了3歲危機,這讓我非常苦惱,所以想借著這篇文章,拋磚引玉,大家一起探討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其實從小我的橙橙寶寶就是朋友圈大家眼裡的乖孩子。
  • 家有「髒話大王」,父母先別犯愁,3招幫他們快速糾正!
    家有「髒話大王」,父母先別犯愁,3招幫他們快速糾正!引言:曾經乖巧可愛的孩子,如今變成了「髒話大王」,時不時還會揮起自己的小拳頭,用暴力來解決問題。面對這種孩子,父母該如何拯救?鄰居家的銘銘6歲,原本活潑可愛,非常討人喜歡。但是,現如今,銘銘卻成為我們小區名副其實的「髒話大王」,很多原本一起玩的小朋友,現在也不怎麼跟他一起玩了,原因是這些小朋友的父母,害怕銘銘給自己孩子帶來不良影響。為此,銘銘媽媽又著急又生氣,期間用了很多方法來幫助銘銘糾正。
  • 「可怕的兩歲」,到底有多恐怖?建議父母收好這份「保命指南」!
    「學霸札記」一個分享學習資料的平臺 中午12:00與你相約~ ▼ 《可怕的兩歲》一書中提出: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出現在1.5-3歲之間,2歲最為典型。
  • 失控的父母有多可怕?5歲女兒哭求放過:媽媽,別打了
    一直以來,父母給孩子的印象,都是比較慈祥的,偶爾會有嚴厲的時候,但是也不會動不動就打孩子了,然而因為工作壓力,以及其他的一些事情,會造成父母情緒壓抑,所以,有時候當孩子惹怒父母的時候,他們的情緒就會在一瞬間爆發出來,情緒也會宣洩到孩子的身上,這樣的情況是非常可怕的!
  • 家庭中要杜絕冷暴力,這對孩子的傷害不可估量,比打罵孩子更可怕
    雖然父母不能因為孩子犯錯誤就打罵孩子,但是「冷暴力」往往也是不可取的,「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句話用在這裡再合適不過了,有些時候爸爸媽媽們往往會忽略,不說話才是最尖銳的武器。 01冷暴力到底有多可怕?刷消息的時候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一個13歲的小男孩從二十多層的樓縱身躍下,原因是因為自己犯了錯,父母對他很冷漠,雖然沒有打罵他,但是不跟他說話,不給他做飯,就仿佛根本沒有他這個人一樣,男孩由於受不了這樣的無視,於是乎就發生了這樣的悲劇。
  • 懲罰男孩這招最有效,不要打罵,父母用過後表示:以前我咋沒想到
    讓男孩更加自卑一般而言,男孩會比女孩更難管教,因此許多父母覺得講道理沒用,就開始打罵。但這種暴力方式,會讓男孩子更自卑。2.疏遠親子關係在打罵中長大的孩子,跟父母不會親近。因為內心自卑害怕,所以他們沒辦法跟父母說出心裡話。
  • 孩子愛頂嘴,父母要改變教育方式,學會這3招比打罵更有用
    有研究發現,那些和爸爸媽媽有矛盾、頂嘴的,長大之後也能更冷靜的面對工作中的壓力,做事情也更加獨立、有自己的意見。而那些從來都不會和父母頂嘴,乖巧順從的孩子,長大以後在工作和生活中往往也都是唯唯諾諾、從來不敢發表自己意見的人。
  • 別再吼罵孩子了!孩子犯錯後,父母只需說這1句話,比打罵更管用
    別再吼罵孩子了!孩子犯錯後,父母只需說這1句話,比打罵更管用疫情期間,鄭州的一位大姐被兒子氣得幾近崩潰。「我裝一袋水泥是1塊錢,4萬多塊錢,我得裝4萬袋子水泥啊!」原來,大姐是做水泥生意的,每天都起早貪黑地工作。
  • 別總是打罵孩子,父母懂得這3點,對孩子嚴厲更有方法更有效
    在傳統的中國家庭中,很多父母都會給孩子樹立一個嚴厲的父母形象,讓孩子尊師長有規矩,在生活中會顯得更有教養。但是往往也有很多父母在對孩子嚴厲的這件事情上沒有把握好一個度,常常把嚴厲理解為對孩子責罵和指責。
  • 2歲寶寶「天使變惡魔」?3招讓「可怕的2歲」變「可愛的2歲」
    大部分人(其中又以寶媽為主)都認為是孩子出生之後的第一年,也就是從孩子出生到孩子1歲這一年。但是,我自己的感覺,最難熬的不是孩子1歲以內,而是孩子2-3歲這一年。可怕的2歲,恐怖的「叛逆期」2歲,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分水嶺。這是兒童身心發展的轉折,是符合心理發展規律的正常現象。2歲之前,孩子沒有獨立意識,對父母「唯命是從」。
  • 「可怕的2歲」,孩子做出這些折騰父母的行為,都是有原因的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父母3個小時給孩子餵次奶,2個小時給孩子換次尿布,勞心勞力。當父母覺得孩子長大一點就好了,可是,孩子長到2歲,經歷「可怕」的2歲,才更令人抓狂。2歲」是形容2歲孩子難帶的專用名詞,指孩子長到2歲,一改往日乖寶寶的形象,開始脫離父母的控制,拒絕父母的指令,還動不動把家裡折騰得雞飛狗跳,一次又一次地破壞父母的心情,摧毀父母的耐心,讓父母瀕臨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