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是十四五開局年。未來五年,江蘇經濟的增長點不在南京,不在蘇州或無錫,而是在南通!
不看別的,只看江蘇境內的七條350的高速鐵路,有三條在南通。接下去,就看南通人的智慧與魄力了!全市人民能不能齊心合力擰成一股繩,是關鍵因素之一。
南通的問題是太大。舉個例子,從海安縣城到啟東縣城,高速公路長達160公裡,所以,海安、啟東的普通百姓恐怕都不知道雙方竟然是「同城人」!
方言當然是不同的,習俗也是不一樣的......所以,要形成合力,最好有文化方面的融合。文化融合取決於往來是否方便快捷。從經濟上來看,南通的增長點當然在通州灣,意味著南通的未來在大海,不在長江。
據此,通州灣僅僅作為一個碼頭園區來考慮是不夠的。把自己做小了!而是要拿出魄力,在海邊建立一座南通新城。
100多年前,張謇為南通擘劃了一城三鎮的城市格局。南通因這一格局,被吳良鏞先生稱之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如今,三鎮早已融入主城,江邊也已經十分擁擠,不如趁通州灣發展機遇,將市政府遷往通州灣,讓南通以濱海城市的面貌成為真正的「北上海」。不要再躲在崇明島的背後了!
新的市政府選址哪裡?從南通城到海邊的最短距離就是通呂運河,全長不到60公裡。與通呂運河伴行的是一條條筆直的S355省道,正好要進行改建提速。
這條線路的沿線有通州城區、新機場、呂四港,未來地鐵城郊線路可以由此直達南通新城(大概在海門、啟東交界處),將造福沿線密集的鄉鎮和企業。
更重要的是,通呂運河兩岸原本就屬於南通縣治的範圍。南通未來的環城高速,將不再是以月牙形地將南通舊城區包圍在江邊,而是以橢圓形將新舊二城與六縣區連通。甚至以城郊輕軌方式,加快南通人民之間的往來與融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