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把《神州帝皇圖》寫成一本書。這本書以皇帝為主線、用典故做串聯,幽默地講述中國兩千兩百年的帝王史。本篇是這本書的 第28章。截止至上一章,本書已完成 47,921 字,收錄典故 67 個。請掃文末二維碼關注,點擊公眾號下方的 目錄 閱讀所有已完成章節。
再次聲明:本書各章節標題上的典故,在正文裡面講的就是它們的出處。諸位有誰不服儘管上網去搜。
劉長跟審食其並沒有仇。
一切的一切,都源自於二十多年前的那場白登之圍。
當年,劉邦在匈奴人那裡吃了癟。為了抒發胸中的憤懣,他半路上拐到趙國,把女婿張敖臭罵了一頓,給這個可憐的孩子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心理陰影(參見《貫高保王 |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 捷足先登》一節)。一年後,當劉邦再次路過趙國的時候,張敖學乖了。為了不再挨罵,他主動找了一個叫趙姬的美女全程三陪,結結實實地堵上了他老丈人的嘴。
又過了一年,貫高謀殺案發,趙姬也被牽連入獄。與其他人不同的是,這時她已經懷了劉邦的孩子。結果不知怎的,劉邦沒理會這事兒。趙姬在獄中花錢託關係,求到了審食其,希望審食其能通過呂雉來把她保出去。也不知道這個趙姬是真的不了解情況呢,還是孕傻。求呂雉救她出去,那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審食其收了錢,頂多也就是把話帶到,其它的他也確實什麼都幹不了。
結果趙姬在獄中等不到消息,心一窄,生完孩子就自殺了。哪知道她自殺後沒多久,貫高就被特赦了,所有受牽連的人也都無罪釋放了。你說這玩意兒到哪兒說理去?趙姬只要當時稍微一忍,就能到後宮做嬪妃了。不過話說回來,假如趙姬真當了嬪妃,搞不好到後面也會被呂雉給做成人彘。所以就像加措活佛說的那樣,「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很多看似遺憾的事情,其實沒有必要後悔。
趙姬在獄中生的那個孩子,就是劉長。因為一出生就沒了媽,劉邦把他交給呂雉撫養。這就跟《蕭規曹隨 | 臨朝稱制》那一章講的接上了。劉長長大之後,通過多方打探,了解了情況,然後就把這筆帳算到了審食其頭上。呂雉活著的時候他不敢發作,現在呂雉死了,他就沒什麼顧忌了。審食其給劉邦戴了半輩子的綠帽子,到最後栽在劉邦兒子的手裡,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到底如何處置劉長,劉恆費腦筋了。經過一番利弊權衡之後,他決定,恕劉長無罪!
一片譁然。
免劉長一死大臣們都能夠理解,但是直接無罪釋放,可就有點過了。不過絕大多數人只是敢「譁然」一把,真要問他們有什麼看法,估計也就只會說一些「吾皇英明」之類的話。敢跳出來提出意見的,只有一個叫作袁盎(àng)的傢伙。
袁盎之所以有這個膽量,是因為他在最開始的時候豁出去了。那一次,他勇敢地攔下了劉恆的馬車。
那天,興致勃勃的劉恆準備從一個山坡上面向下飆車。袁盎為了勸劉恆不要這麼做,橫身攔在了劉恆的車前,並說出了一句特別有名的話:「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意思是說,但凡有錢有身份的人,連坐都能不靠近屋簷,怕被瓦片掉下來砸著。陛下作為一國之君,怎麼可以做飆車這種危險的事呢?
劉恆感動於袁盎的忠誠,從此對他另眼相看。
袁盎從此也開始蹬鼻子上臉。
在某個君臣同樂的活動當中,他擅自把慎夫人的坐席給撤到後面去了。
《美人心計》當中的慎夫人
慎夫人因為得寵,平時的座位都是跟皇后竇漪房平齊的。袁盎這麼一搞,不僅惹怒了慎夫人,連劉恆都惱了。然而他自始至終就堅持四個字:「尊卑有序」。於是在劉恆氣消了之後,他又一次得到了嘉獎。
這回劉恆特赦劉長,袁盎跳出來指出這樣做的壞處:「如此驕縱,今後必生禍患」。
沒想到,這次劉恆給了袁盎一個白眼。
袁盎似有所悟……
劉長回到他的封國以後,果然變得無法無天。所有用品都使用皇帝的規格不說,連籤發個文件都要說成是聖旨。就這麼折騰了兩三年,終於有一天,他糾集了七十個人、四十輛車,公開造起了反。
就這麼一點兵力,這反造的,可以說是相當荒誕,荒誕到讓我懷疑它的真實性。不過劉恆總算是等到了這一天。他把劉長抓起來之後,召集大臣們開會討論怎麼辦。
大臣們說:依律當斬!
劉恆說:不行。劉長是我現在唯一的親弟弟,我不忍心。
大臣們說:你是皇帝你說了算!
於是劉恆將劉長削去王爵,用一個貼了封條的囚車,把他發配到四川。
袁盎又一次直言相諫:「淮南王(劉長之前被封淮南王,參見《商山四皓 | 羽翼已成 | 白馬之盟》)為人剛烈,陛下您這麼搞恐怕他會受不了」。
劉恆又給了袁盎一個白眼。
袁盎終於明白了……
沒過幾天,消息傳來,劉長因忍受不了如此的屈辱,在半路上絕食而死。
史載,劉恆「哭甚悲」。
悲痛之餘,劉恆拿出那根多年未動的竹簡,在劉長的名字上面,畫上了最後一個叉。如今的皇位,再也沒有任何人可以撼動了。
在處理劉長這個問題上,劉恆可以說是煞費苦心①。按道理,這個事兒不應該有什麼非議。哪知道,不久之後,民間就流傳出來這麼一句童謠:「一尺布,尚可縫;一鬥粟,尚可舂(chōng);兄弟二人不相容!」
劉恆差點吐血了。
這個時候,袁盎又蹦出來了。不過這一次,已經搞清楚狀況的他並沒有直言進諫,而是委婉地提醒劉恆:「淮南王有三個兒子,陛下可以看著辦」。
於是劉恆把劉長的這三個兒子都立為王。悠悠眾口,算是給塞住了。
經過劉長這件事,袁盎從此「名重朝廷」。
相比之下,有另外一個人,卻是越混越慘。他就是之前被劉恆連升六級的賈誼(參見上一章《直言極諫 | 雷霆萬鈞 | 背本趨末 | 各食其力》)。
因為感覺自己受到了重視,賈誼火力全開,針對時局提出了各種建議。一時之間,他把所有人都比了下去。也正因如此,他遭到了所有人的排擠。劉恆也頂不住壓力,只好把賈誼調離中央,下放到長沙,去當長沙王的太傅。
雖然被貶謫,賈誼依然沒有放棄。幾年的時間裡,他寫了大量的奏疏和文章,試圖翻盤。其中有一篇叫《過秦論》的,長年在高中課本裡被列為全篇背誦,已然成為了高中生的噩夢。除此之外,他還寫了一篇《論政事疏》。在這篇文章裡面,他用了一個「投鼠忌器」的典故來倡導一項重要改革。而後面發生了一件事,促使他倡導的這項改革順利地實施了。
賈誼倡導的這項改革是什麼?後面又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呢?
注①:劉恆捧殺劉長的說法並不是我的原創。這個是河南大學的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講壇裡面講的,我覺得很有道理。
關於作者:
清華貴系學渣,現某高科技外企底層碼農,業餘歷史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