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由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指導,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構建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標準信息平臺(以下簡稱信息平臺)」暨「標準化中英雙語智能翻譯雲平臺(以下簡稱翻譯雲平臺)」正式上線。
「信息平臺」以「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以加強標準化交流與合作為宗旨,以滿足快捷無障礙了解和使用標準需求為目的,首次對「一帶一路」國家有關標準信息進行分類和翻譯,全面展示包括中國在內的「一帶一路」108個共建國家的標準化概況,針對35個國家及ISO、IEC、ITU等5個國際組織的標準題錄信息進行數據集成,並提供精準檢索服務,使標準信息有序可達,且努力實現優質的用戶體驗。
信息平臺還應用可視化手段,分析「一帶一路」各國標準的特點和數量情況,包括標準熱詞、標準領域分布、標準發布趨勢等;同時設有國內外標準化動態欄目,及時跟蹤各國及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標準化動態要聞,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標準化信息支撐。」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標準信息平臺為「一帶一路」國家間架起了一座標準互聯互通的橋梁紐帶。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翻譯雲平臺」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質量基礎的共性技術研究與應用」(NQI)專項的一項重要成果。平臺構建了4200萬中文字符和2200萬英文單詞的權威標準化英漢語料庫,採用最先進的神經網絡翻譯技術和計算機輔助譯後編輯技術,可提供多種格式標準文本、標準化文件資料以及其他各領域資料的快速中英互譯,支持在線拆分和組合詞彙,用戶可在線建立個人記憶庫和術語庫,翻譯後的文本完整保留原文排版格式。平臺融入了「共建共享」的理念,每位用戶即是使用者,也是平臺語料的貢獻者;同時,配套的獨立英文界面為國外用戶查看和使用中國標準提供了快速翻譯通道。
此外,網絡在線翻譯方式不僅省去了更新環節,還提供了即時翻譯標準文本和標準化文獻的問題。作為標準國際化的基礎設施,為標準聯通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重要的語言支撐。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藺麗爽
責任編輯:向勤如(EN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