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太陽餅其實就是麥芽糖餅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2021-01-14 今日臺灣



去臺灣要買什麼土特產呢?最常見的選擇莫過於太陽餅了,機場一定有賣,方便你現買現帶回去給親友。那麼,太陽餅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叫太陽餅呢?

  

太陽餅是一種甜餡薄餅,一般內餡是麥芽糖,源起於臺中市的麥芽餅,是中臺灣的名產之一。根據2013年的統計,太陽餅的年流水可達11億臺幣。每年十月底還有太陽餅文化節,可見太陽餅在臺灣有多火了。

  

它基本上是圓形,以前的比較大,一般食用前多會均分成四塊,現在都比較小,大約三四口就吃完。它的內餡麥芽糖很甜,我通常不會單獨吃,配杯濃茶挺好的。太陽餅有個壞處就是,餅皮太容易掉屑了,所以有很多人會置餅於碗內,衝泡熱開水,把它當甜粥吃。

  

其實說白了就是大陸的酥餅,只是酥餅是以豬油製作,而太陽餅是將傳統酥餅中的餡心改為以麥芽糖及奶油為主的糖餡,因此又稱「麥芽餅」。傳統酥餅是以前作為提親及婚嫁喜慶的囍餅,因此又稱「帶路餅」,但由於後來也常用來款待訪客的點心,因此演變為臺灣的伴手禮首選。原本只是地方上的名產,但後來因為臺灣的縱貫鐵路開通了,藉由車上販賣將知名度傳到全臺,進而成為臺灣特色名產。

  

某一個食品營銷公司於2000年起,將太陽餅推廣至量販店、便利超商等現代通路、國際機場販賣部、國道服務區販賣部銷售, 並外銷至美國、加拿大、澳洲、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大陸。太陽餅由知名的「臺中名產」,搖身一變成為國際知名的「臺灣名產」。

  

那麼,太陽餅的名稱怎麼來的?其實說法很多,比較靠譜的是在臺灣光復初期1949年,創始人魏清海先生,十三歲起即在有名的「昆派餅店」學習制餅技藝,學成昆派餅藝後即著手改良早期的麥芽酥餅,這種以麥芽為餡,金黃色的酥餅形狀渾圓、形似「太陽」,因而取名為「太陽餅」。也有說法是:原本並沒有專屬名稱,後來因在「太陽堂」打出名氣,才經太陽堂創辦人林紹崧命名為太陽餅。

  

現在太陽餅在臺中滿街是,到底哪一家才是第一家?其實也是各有說法,有的從麥芽餅時代開始算,有的是各種遠近親戚開的店。不過我們又不是考古學者,就不去計較了,反正都挺好吃的。

  

還有人會把太陽餅和奶油酥餅及老婆餅搞錯,這邊也澄清一下:外觀來說好了,都圓圓的,但直徑大概15公分的奶油酥餅最大,老婆餅第二大,最小的是太陽餅,奶油酥餅下層的皮比較厚,太陽餅上面的皮比較厚,老婆餅最好認,它的皮上面有很多小洞。吃的感覺呢,奶油酥餅最甜,至於太陽餅的內餡吃的時候會微微的牽絲,老婆餅就跟老婆一樣口感很軟,又有彈性,吃起來QQ的。這樣你會分辨了嗎?

  

至於另一個和太陽餅齊名的臺灣特產鳳梨酥,這次來不及介紹了,下次再好好說下它吧。


【作者簡介】到尾,70後的川籍臺灣人,2008年赴京。資深媒體人,做過電臺DJ,幹過《FHM男人幫》主編和《男人裝》資深編輯,還出過兩本書《遇見臺灣》和《臺灣的臺》。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太陽餅其實就是麥芽糖餅嗎?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去臺灣要買什麼土特產呢?最常見的選擇莫過於太陽餅了,機場一定有賣,方便你現買現帶回去給親友。那麼,太陽餅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叫太陽餅呢?太陽餅是一種甜餡薄餅,一般內餡是麥芽糖,源起於臺中市的麥芽餅,是中臺灣的名產之一。根據2013年的統計,太陽餅的年流水可達11億臺幣。每年十月底還有太陽餅文化節,可見太陽餅在臺灣有多火了。它基本上是圓形,以前的比較大,一般食用前多會均分成四塊,現在都比較小,大約三四口就吃完。它的內餡麥芽糖很甜,我通常不會單獨吃,配杯濃茶挺好的。
  • 臺灣臺中太陽餅行業「登陸」廈門問路大陸市場
    已有五十多年歷史的臺灣臺中太陽堂食品有限公司首次登陸廈門設立第一家旗艦專賣店,這是臺灣太陽餅行業進入大陸市場的第一家公司。八月三日,太陽堂(廈門)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魏耀文(左)與臺灣制餅師傅對外展示產品。
  • 【我在大陸看臺灣】你知道臺灣的這些「怪字」嗎?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在大陸稱呼對方,只會用「你」這個字,不管對方是男是女,都是用這個字。但是在臺灣,除了用「你」,我們還會用「妳」以及「禰」。前者是針對女性,當然,女性我們也會用「你」。後者只針對「神明」(幾乎只針對基督教,其他道教佛教似乎也是不用的),例如,「上帝我愛禰」。
  • 我在大陸看臺灣:你知道臺灣人不用漢音拼音嗎?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打字是不用漢音拼音的,而是用ㄅㄆㄇㄈ,也就是注音符號。而且它的歷史更久。「ㄅㄆㄇㄈ」很多大陸朋友以為是日文字,看起來很像,但它其實和漢語拼音一模一樣,只是前者是用「符號」,後者是用英文字母。例如ㄅ就是b,ㄆ就是p,ㄇ就是m,ㄈ就是f……全都都有對應的。差別就如此而己,和什麼日本阿拉伯韓國甚至閩南都沒什麼關係。「ㄅㄆㄇㄈ」是1918年就制定了的,但漢語拼音則是1958年才制定的。
  • 臺灣人看大陸:橫掃臺灣土特產一點也不手軟
    全文摘編如下:  「你們臺灣那個賣面膜的,什麼『我的美麗日記』,下次你來的時候,拜託幫我帶上幾盒好不好?」、「聽說『糖村』的牛軋糖很好吃,上海有沒有店面在賣的啊?」、「牛樟芝很厲害是不是?只有臺灣的山區找得到,別的地方有錢也沒得買?」、「下個月我要跟團去臺灣玩了,『佳德菠蘿酥』在哪裡?我該怎樣才能買得到?」。
  • 臺灣太陽餅來廈門「探路」(圖)
    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 點擊進入>>>   本報訊昨日上午,臺灣臺中市特產太陽餅、鳳梨酥品嘗推介會在廈門SM商業城舉行
  • 你知道臺灣的「航空級總統座」是什麼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你知道臺灣的「航空級總統座」是什麼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1月24日 16:39:12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
  • 你知道臺灣人不用漢音拼音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人打字是不用漢音拼音的,而是用ㄅㄆㄇㄈ,也就是注音符號。而且它的歷史更久。「ㄅㄆㄇㄈ」很多大陸朋友以為是日文字,看起來很像,但它其實和漢語拼音一模一樣,只是前者是用「符號」,後者是用英文字母。例如ㄅ就是b,ㄆ就是p,ㄇ就是m,ㄈ就是f……全都都有對應的。差別就如此而己,和什麼日本阿拉伯韓國甚至閩南都沒什麼關係。
  • 你知道臺灣的溫泉有多優質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你知道臺灣的溫泉有多優質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1月24日 16:12:06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現在愈來愈冷了
  • 給大陸人做太陽餅 郭永宗:不習慣被稱為臺商
    生活感悟    來廈門我學到了很多,以前我看的都是一個結果,一個完整、固定的東西,前輩所創造的這個結果從零到一,從無到有是怎麼一個過程,這些都是我們從小看不到的,也不曉得其背後是如何形成的,我認為這個過程才是最應該去學習的。
  • 臺中市長北京推銷「臺灣遊」 先嘗太陽餅再遊阿里山(圖)
    這位市長在記者會上大力推銷臺中的旅遊產品,記者會也就變成了一次「臺灣遊」的推介會。  談起到大陸推銷臺中市的初衷,胡志強說,大陸宣布開放民眾赴臺旅遊以來,相關單位做了一系列的民意調查,除了愛去日月潭、阿里山,大陸民眾最喜歡購買的臺灣商品,是太陽餅、鳳梨酥和高山烏龍茶,這些都是臺中特產。所以,此  次來大陸開會,胡志強夫婦帶了很多太陽餅和鳳梨酥,極力推銷這兩種點心。
  • 你知道牛肉麵在臺灣被發揚光大成什麼樣了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說到臺灣的吃,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牛肉麵。雖不至於臺灣滿街都是牛肉麵,但每條街至少都有一家,甚至還有條「牛肉麵街」。  大陸上不是有什麼「加州李先生牛肉麵大王」嗎?我不太懂吃,說不出有什麼不一樣,但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臺灣的牛肉麵就是有一種臺味,一吃就能感覺出來。  臺灣牛肉麵,號稱「川味」,但其實四川根本就沒有這號面,唯一勉強對得上號的,是成都小吃「小碗紅湯牛肉」──將小碗紅湯牛肉配上面,就成了傳說中的「川味紅燒牛肉麵」。這也就是為什麼臺灣牛肉麵絕大多數都是「紅燒」,清燉的很少。
  • 你知道臺灣人還看報紙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在大陸,已經很少有人看報紙了。但在臺灣,卻還是有很多人在看報紙,當然,比起以前也是少很多了。那麼,關於臺灣的報紙,你知道多少呢?首先,臺灣人不「訂」報紙的,都是零售。但臺灣是沒有書報攤的,想零買報紙,就去便利商店。大街小巷滿滿的便利商店,要買報紙太方便了,而且你每天都可以選擇,不用一年都被一家報紙綁死,今天沒啥新聞你就不用買了。臺灣最大的報紙是什麼呢?答案是《蘋果日報》。《蘋果日報》,簡稱「蘋果」,是臺灣的第一大報,不管發行量和廣告量以及傳閱率上都是。
  • 你知道臺北去高雄只要一個半小時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你知道臺北去高雄只要一個半小時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0月12日 14:51:33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很多人覺得臺灣很小,但到底有多小?
  • 你知道臺灣人用「機車」來罵人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很多大陸朋友去臺灣玩,都會驚呼於臺灣馬路上的機車大軍。特別是等紅綠燈時,每次綠燈一亮,一大群機車便如猛虎出閘,那情景真像是一陣大浪襲來,聲勢驚人。事實上,我自己在臺灣,也有多年自己騎機車。在大陸,不叫機車,叫摩託車。現在街頭上也挺多了,但比例上還是沒有臺灣多。
  • 一口太陽餅,滿嘴酥脆香,中國臺灣美食推薦第二彈
    如果你去中國臺灣旅遊,相信很多朋友都會讓你帶太陽餅。太陽餅是臺中美食,因為口感酥脆清香,甜而不膩,不僅本地人多次購買,大陸的遊客也是絡繹不絕,有些名店甚至要提前好幾天進行預約。
  • 你知道臺灣有家「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大陸有一家「上海銀行」,還有一家「上海商業銀行」,但臺灣竟然也有一家「上海商業儲蓄銀行」,這三家到底是什麼關係呢?答案是,大陸的兩家一點關係也沒有。但這家臺灣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和大陸的「上海商業銀行」原來是同一家,可是現在卻不是了。這話怎麼說呢?1915年,陳光甫先生在上海創立了「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並在大陸和香港廣設分行。新中國成立後,陳光甫既不願意去臺灣,也無意回大陸,只是派出自己的代理人處理在內地的事務。1950年,陳光甫將香港分行更名為「上海商業銀行」,從此與大陸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脫離關係。
  • 臺灣特色小吃太陽餅,酥脆香甜,怎麼吃都合適,快來看看吧
    導讀:臺灣特色小吃太陽餅,酥脆香甜,怎麼吃都合適,快來看看吧小吃的種類是特別多的,而且每一個地方都有他們自己的特色。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臺灣的一種特色美食,它的名字叫做太陽餅。把它叫做這個名字也是因為它的外形看起來是圓的,而且是金黃色的。
  • 你知道臺灣的「長安街」是哪條路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忠孝東路是全臺灣最熱鬧的道路,一共七段,全長約十多公裡長,走一遍就要花上半天的時間,可謂「臺灣的長安街」。「動力火車」有一首熱唱歌曲《忠孝東路走九遍》,讓很多大陸朋友對這條路產生好奇──這是一條什麼樣的路?它是全臺灣最熱鬧的路嗎?真的有人走九遍嗎?它到底有多長?
  • 你看過臺灣人的身份證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畢竟臺灣人在大陸的越來越多,所以你可能看過臺灣人的臺胞證,也就是「臺灣同胞來往大陸地區通行證」,但你應該沒看過臺灣人的身份證。因為在大陸,我們臺灣人根本沒有機會使用這個玩意兒。可是它在臺灣卻是非常重要的,重要度就像是大陸人的身份證一樣,做什麼事都需要它。當然也不是每個臺灣人都有,像小孩如果不滿14歲,那麼也可以戶口簿或戶籍謄本代替。但14歲之後就一定要申請身份證了。臺灣的身份證字號和大陸的不一樣,除了寫法不一樣:臺灣的「身分證」,是分手的「分」這個字。大陸的是有提手旁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