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30日電 (記者鮑聰穎)隨著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性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其中,腰椎退行性疾病是威脅老年人生活健康的疾病之一,由於該疾病保守治療周期長、效果不確定,導致很多患者最終要面臨手術治療,這無疑給同時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雪上加霜。
6月29日,全內鏡下腰椎微創減壓椎間融合技術(PE-TLIF)及系列產品發布會暨多中心臨床研究啟動會在京召開。會上,眾多國內外脊柱外科專家對PE-TLIF的設計理念、研發歷程及產品展望進行深入探討。記者了解到,融入「精準醫療,細緻入微」的微創理念,PE-TLIF技術力求通過最小的創傷達到和開放腰椎減壓融合手術同樣的臨床效果,同時減少併發症,實現病人快速康復的目的。該技術及融合器已經通過前期臨床應用,獲得了滿意的療效。
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併發症少、臨床效果好以及治療周期短等優勢。但由於現有的腰椎微創手術技術治療效果還有改善空間,所以積極創新和推廣脊柱微創技術,對改善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生活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此背景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骨科海湧、楊晉才團隊自主研發了一項新的微創技術:全內鏡下腰椎微創減壓椎間融合技術(下稱PE-TLIF)。該技術通過最小的創傷既能達到和開放腰椎減壓融合手術同樣的臨床效果,同時可減少併發症,實現病人快速康復的目的,並已在臨床上取得成功。
13家醫療機構正式加入臨床研究中心,將為PE-TLIF的臨床研究提供詳盡、科學的數據。
楊晉才教授在會上介紹PE-TLIF技術。
楊晉才教授在會上介紹了PE-TLIF,該技術屬微創椎間融合技術。手術方案為經椎間孔入路,使用上關節突導向切除裝置定向磨除上關節突,擴大椎間孔區域,在10mm脊柱內窺鏡輔助下進行腰椎的減壓、椎間植骨及融合器植入,最後輔以經皮置入椎弓根螺釘。
術中使用的通道工具和內植物高度可調融合器由上海銳植醫療和北京朝陽醫院脊柱微創團隊共同研發生產,其中高度可調融合器除了能夠植骨外,還可將腰椎撐開最高至5mm。
這種微創手術具備創傷小、風險低且融合率高的特點,此外,該融合器融入了「精準醫療,細緻入微」的設計理念,具有操作簡易,能同時適用於微創手術及開放手術。值得一提的是,該融合器完全由國內自主研發和生產,研發團隊擁有多項相關專利。
除此之外,該融合器採用鈦合金材質,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抗腐蝕性和生物及力學相容性,能夠促進骨細胞在其表面黏附和成骨分化,能更好與周圍骨組織結合,達到更加穩定的融合。
PE-TLIF技術的臨床應用及推廣,將為脊柱醫生帶來更適用的微創技術。多中心臨床研究的正式啟動,標誌著PE-TLIF開始採用國際上先進的多中心前瞻性非隨機對照研究。該研究方法適用於在前期工作中已經完成了新技術的初步可行性研究和臨床初步應用,並獲得了令人滿意的臨床效果的新技術。據悉,共有13家醫療機構加入臨床研究中心,將為PE-TLIF的臨床研究提供詳盡、科學的數據。
啟動會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主辦、上海銳植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協辦、骨科在線承辦。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童朝暉教授、海湧教授、楊晉才教授;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周躍教授;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呂國華教授出席了會議。
臨床研究中心名單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海湧
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周躍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呂國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宋躍明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戎利民
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錢濟先
山西省人民醫院宋潔富
內蒙古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銀和平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楊群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李利
北京市海澱醫院蔣毅
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趙紅衛
陝西省寶雞市中醫醫院王少飛
(責編:鮑聰穎、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