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海洋旅遊年」,記者在第五屆旅博會現場看到,海洋旅遊商品佔據了最主要的一塊展區。在3000多平方米的展區裡,可以看到各種型號的皮划艇、遊艇、賽艇、摩託艇等水上交通工具,這其中有一輛橙色的特種車尤其引人注目——這是義烏商人賈文良與與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聯合研發的水陸兩棲特種車,名叫「西貝虎」。
問起造車的動機,「西貝虎」之父賈文良直言不諱:「我是頭腦發熱,才會搞出這麼個車。」
早在2003年,賈文良就已是當地一名十分成功的商人。一直喜歡各種車的他,忽然萌生了自己「造車」的想法,他稱這是「男人的本性」。
「結果我之前賺的錢,全扔進造車世界裡了。」賈文良說,當年,他並沒有意識到造車有多麼複雜,「後來我才知道,這裡面都是高科技」。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國外買回來一輛水陸兩用車,拆了,然後裝回去,再拆,再裝……就這樣反覆研究、琢磨,造出了第一輛「西貝虎」。
經過多年不懈努力,賈文良逐漸從「借鑑」走向「創新」,並最終通過與裝甲兵工程學院的合作,實現了自主研發高科技產品的夢想。
現在,因頭腦發熱誕生的「西貝虎」已經能在水上、山丘、沼澤、沙漠、雪地、森林等各種惡劣地形中自由行駛,能滿足各種特殊作業需要,也適用於野外旅遊、水上垂釣等休閒活動。
2007年開始,「西貝虎」跟著「雪龍」號先後4次登陸南極、北極,接受了極端氣候測試,成功配合我國科考隊完成了物資運輸任務。
2008年汶川大地震,賈文良捐了兩輛車到災區。「當時不少救援車掉到水裡溝裡熄火了,全靠這個車給拉上來。」2011年泰國水災、2012年8月的浙江暴雨,都有「西貝虎」救災的身影。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對「西貝虎」這個名字產生了疑問,畢竟,這名字總會給人不好的聯想——「西貝虎」正好是「西貝貨」(『賈』貨)的諧音,在嫉「假」如仇的年代,給自家產品起這樣名字,讓人不得不佩服賈文良的勇氣。賈文良本人卻一笑置之:「我姓賈,拆開來就是『西』和『貝』,我又是屬虎的,我的車就像我一樣,虎虎生風!」
10年間,賈文良的「西貝虎」更新了十幾代,產能也從每年120臺提升到如今的2000臺。「按每臺均價8萬元計算,今年的產值可以突破億元。」賈文良說。明年,他將上馬一條年產1萬臺新車的自動化生產線。
如此突飛猛進,市場能消化麼?我有些擔心。「國外訂單來了不少,70%以上銷往俄羅斯、瑞典、英國等國家。」賈文良說,「但正真的市場還在國內。」
今年1月,賈文良已與海南10多家五星級酒店和旅遊公司達成合作意向。「海南只是第一步。」賈文良說,隨著國內金融環境的好轉,他有信心帶領團隊搶灘海洋旅遊市場,開著「西貝虎」去野外旅遊、垂釣,讓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騎虎而行」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