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來和大家聊些「有色有味」、但需要家長有恰當引導以不損害寶寶發展的話題------「便便駕到」。我們分「肛欲期的表現、家長正確支持肛欲期寶寶的原則、能幫助到此發展階段幼兒心理需求的活動遊戲」三個部分來說明
一,寶寶肛欲期的表現
什麼是肛欲期
肛欲期通常發生在2-3歲的寶寶中。是寶寶在學會自己脫褲子大小便後,反覆出現的憋大便或小便,並將大便或小便解在褲子裡的現象,有的寶寶還會出現尿頻、研究大小便或大小便節律發生變化的現象。在過度良好的前提下,肛欲期一般存在半年左右。並非每個寶寶都有非常明顯的肛欲期表現。在肛欲期,寶寶會感受到肛門和尿道括約肌的收縮和放鬆帶來的性快感。肛欲期時,如果家長對寶寶大小便的訓練太嚴厲,或者經常責罵、笑話寶寶,寶寶就會感覺緊張,心理壓力大,會擾亂寶寶控制大小便的自然節律,寶寶把大小便解在褲子裡的次數就越多,拖延的時間就越長。
肛欲期寶寶的表現
寶寶原來已經學會了自己脫褲子上衛生間。有的寶寶在肛欲期是出現憋小便的現象。寶寶每次憋尿的時候,都很緊張的樣子,臉發紅,夾緊腿,說想尿尿。家長帶寶寶上衛生間後,他又尿不出來,轉眼又尿在褲子裡了。肛欲期時,有的寶寶會出現憋大便的現象。寶寶憋大便的時候,總是蹲在家長不能看見的角落,滿頭大汗、一動不動地呆著。這時家長如果走過去,叫寶寶上衛生間,寶寶會拒絕家長靠近。可是過一會兒,寶寶就把大便解在褲子上。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是寶寶在反覆體驗尿道括約肌的收縮,學習如何控制大小便。所以,當寶寶出現尿頻的現象時,如果排除了疾病的因素,可以歸為是肛欲期的表現。寶寶本來已經學會自己解大小便的本領,為什麼又會倒退,出現尿溼褲子、將大便解在褲子裡、尿頻的現象呢。家長這時一般都會非常生氣,認為是寶寶不聽話、貪玩,故意不願意上廁所引起的,甚至責罵寶寶。但是家長的教育和責罵,會讓寶寶更緊張,更加頻繁地尿溼褲子、把大便解在褲子裡。
二,需要您這樣做,才不負面強化,進而又延長了寶寶肛欲期,又讓寶寶備受壓力
平靜且不動聲色地將寶寶的褲子換下,不打亂寶寶正在進行的活動。
家長要明白,肛欲期是寶寶的性發展的一個階段,是寶寶練習自主掌控肛門和尿道括約肌的階段,要從內心接納和尊重寶寶的發展。當孩子出現肛欲期的表現時,家長最明智的做法是平和地告訴寶寶這不是什麼問題,給寶寶換上乾淨的褲子就可以了。
寶寶肛欲期,出現尿溼褲子、解大便在褲子上,或者尿頻的現象時,家長不要責備、恥笑寶寶,不要將寶寶尿溼褲子作為家人的談資,也不要說「記得下次去衛生間」之類的話。因為,寶寶已經知道大小便要去衛生間,現在他是在練習自己控制的時候。家長的責備,或者只是提醒,都會加重寶寶的心理壓力,讓寶寶更加緊張,使結束肛欲期的時間延長。
不要打斷寶寶正在進行的憋尿或者憋大便,不要打攪寶寶對排洩物的研究。
家長發現寶寶正在有意識地憋大便、憋尿的時候,不要隨意打斷這一過程。因為,這時寶寶正在體驗糞便摩擦直腸肛門黏膜帶來的快感,還有對糞便的排出與控制。當寶寶對自己的排洩物進行研究的時候,家長不要訓斥寶寶不講衛生,而是溫和地告訴寶寶,不要將大小便到處塗抹,大小便裡面有細菌,如果不洗乾淨手上的大小便,就會得病。不過,家長要記得協助寶寶把手洗乾淨。
家長要與其他照料者積極溝通,幫助寶寶順利度過這個時期。
3歲的孩子,正值幼兒園時期,如果寶寶在幼兒園尿溼褲子或將大便解在褲子裡,就可能會受到老師的責罰和羞辱。家長要和老師進行溝通,在老師的配合下,幫助寶寶順利度過這個階段。老師要理解寶寶「肛欲期」的現象,允許寶寶按照自己的需要自由地上洗手間,如果寶寶弄髒褲子了,平靜地給他換上乾淨的褲子即可。
三,搖籃兔針對肛欲期寶寶興趣,打造「便便駕到」系列課程活動
在搖籃兔課堂上,我們因為了解幼兒肛欲期對身體掌控的學習需求、對如廁物品的探索需求,進而打造了一系列活動,來正面讓家長們了解肛欲期的重要性,也讓幼兒可以大方的探索這些活動和物品,進而帶來掌控感和被尊重的感覺。掌控感、被尊重,都是幼兒安全感中的重要細分變量,是福澤寶寶一生的積極早期經驗。
便便操------體智課
「小便小便,噓噓噓」-----用輕一點兒甩手的方式表達
「大便大便,咚咚咚」-----用大力跺腳的方式表達
衛生紙藝術------藝術課
在將衛生紙浸潤後,造型成火烈鳥的身體形態和羽毛紋路,再用稀釋後的紅色顏料來著色,觀察火烈鳥的特徵。
照顧布偶穿拉拉褲------生活能力課
除了給布偶穿脫拉拉褲之外,還會用溼紙巾來模仿給布偶擦屁股做清潔,讓家長和幼兒都明白,擦乾淨就好了,大便很正常。
怎麼樣,搖籃兔帶給您的啟發,是不是很驚喜呢?只有支持幼兒順利和安心地度過必然出現的肛欲期,寶寶的性心理發展和人格發展才會得到好的呵護。作為養育者,我們務必掌握支持寶寶肛欲期心理需求的方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