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湘大》之袁亞湘:在湘大的四年

2021-01-10 華聲在線

拿著大學錄取通知書來湘大報到,至今已經過去36個年頭了,可在這裡度過的四年,在我的記憶中卻依然是那麼清晰,一切仿如昨天。

1977年恢復高考之後,我有幸考上了湘潭大學。在湘潭大學的四年時光,我從一個小男孩變成了一個大小夥子,從一個無知的農村孩子成長為中國最高學術機構的研究生。湘潭大學是我人生軌跡的轉折點,是我走向學術道路的起點。湘潭大學給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讓我永生不忘。

(袁亞湘院士回母校講座)

黃土地上的大學

我進校時,湘潭大學復校還沒多久,學校還處於建設初期。我來報到時,從湘潭火車站坐學校接新生的大巴來到湘大後,一下車就踩到了黃泥巴裡。第一次遠離農村老家,我特意穿的一雙新「解放」鞋,馬上就變成了泥巴鞋。那時,學校的第一教學樓還沒有蓋好,學校僅有的建築是一個學生食堂和六棟學生宿舍(男生住西一棟至西四棟,女生住東一、東二棟)。我住在西二棟205,一個十多平方米的宿舍住了十二個同學。六個高低床靠牆一邊擺了三個,中間還放了十二個小桌子,把宿舍擠得連插腳的地方都沒有。

第一個學期,沒有教學樓,我們很多課都是在食堂上的。吃完飯,趕緊把食堂布置成簡易課堂就開始上課。有時,我們還得走上近兩裡路,去學校大門外6路公交車的終點站旁邊的一排小平房去上課,這排平房的最南端是一個小郵局。

據說,湘潭大學是在學習「抗大」的指導精神下復校的。傳說,當時的湖南省主要領導為湘大復校選址,來到羊牯塘北邊的荒郊野嶺,指著腳下說:「這裡草都不長,廢物利用,正好可辦大學!」不過,湘大建在當時草都沒有的黃土地上,這的確是事實。我們進校後,學校除了已有的六棟宿舍和一個食堂,以及正在施工的第一教學樓,其他就是一大片黃土地。學校後山的樹都是我們學生們栽的。現在一片綠蔭的秀山,當時是一座光禿禿的山。除了搞綠化,我們還撿石頭,鋪球場,回首過去,我很有幸參與了學校的基礎建設。

(參加校園建設)

優秀的老師

當年,老師們的條件比我們學生更為艱苦。由於沒有教師宿舍,老師們都借住在學校周邊村民們的家中,每天來學校上課都得沿著田埂,穿過農田,走上好幾裡路。即使在這麼艱苦的條件下,他們還是帶著極大的熱情,鼓足幹勁為我們上課。我記得最深的是李壽佛老師給我們講《數學分析》和唐佑華老師給我們講《線性代數》。這兩門最基礎的數學課的主講老師都非常認真負責。特別是李老師的數學分析講得非常好,引人入勝,這是我們班後來有不少同學愛上數學的直接原因。我的同班同學、目前任教於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的國際著名數學家許進超教授曾說過:「李壽佛老師講數學分析是全世界最好的!」

所以,我們非常幸運,學校把最好的老師給我們上基礎課,讓我們得到了最好的培養。學校還專門安排老師給我們幾位學習好的同學開小灶,讓我們學習更多的知識。老師們還輔導和帶領我們參加湖南省高校數學競賽。我記得在我參加的那次湖南省大學生理科數學競賽中,一等獎獲得者一共有四位,我們湘潭大學就佔了兩位。畢業考研時,我們班考研錄取率很高。我考到中科院,許進超考到北京大學,還有不少考到其他學校,可見湘潭大學當時的教學水平是非常高的,教學效果是非常好的。

母校的老師不僅是在學習上精心培育我們,在生活和職業規劃等各方面也給我們提供幫助。我記得和我考研有關的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是我畢業考研時,當時學校復校不久,急需補充師資隊伍,規定凡在湖南省數學競賽中獲獎者都不讓考到外校。當時數學系的系主任郭青峰教授去和學校爭取,讓我報考中科院,讓許進超報考北京大學,事實證明這個決策對我和許進超的成長、對擴大湘大在外的影響都是有利的。第二件事是大學的最後一個暑假,我為了考研複習沒有回家,系主任郭青峰自己回了長沙,就讓我在他的公寓裡住了整整一個暑假,給我提供了一個安靜的環境複習。這個暑假我還認識了住在郭老師家對門的中文系系主任王勤教授一家。他們看我一個人住在郭老師家裡,在生活上給了我很多的照顧。王老師的愛人在學校宣傳部工作,他們的兩個女兒一習、再習當時還是中學生,我還給一習輔導過數學。

我們是文革之後恢復高考的第一批大學生,英文基礎都非常差,來到湘潭大學之後,從最基礎的ABC開始學英語。學校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們的英語水平,在全校範圍內選拔學生組成了一個英語提高班,特地安排外教給我們上口語課。記得在提高班有一個有趣的經歷,一次上課,外教請班上的陳華同學回答問題,指著她說:「The lady in the second row, please answerthis question.」陳華站起來,漲紅著臉說:「I am not a lady, I am a girl.」惹到大家哄堂大笑。

在英語提高班,還讓我有幸結識了不少文科的同學,比如,中文班的張效雄就是其中之一。

暗戀的女生

在湘大我所在的班級——77級計算數學班是一個非常有凝聚力的班級,是學校的優秀班級。我們的班長侯德明是全國政協副主席侯鏡如的女兒,她非常關心我,多次找我談話,鼓勵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我們的另一位班長曹暢橋是一位和藹的老大哥。我們畢業時,是唱著「再過二十年我們再相會」離開的。畢業二十年之後,我們班同學回湘大聚會,全班四十多個人只有幾個人沒來,可見班級的凝聚力非常強。

那個時候,大學不允許學生談戀愛。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熱愛運動的我暗戀日語專業的一位女生,她是學校的女子百米冠軍和排球隊主攻手。據說,學校知道此事後還讓外語系領導去找該女生談話,要她不要和我談戀愛,不能影響我的學習。八字沒有一撇的事居然還鬧得滿城風雨。若干年之後,依然有不少校友好奇,問當年我到底是否和該女生談過戀愛。還是和我同宿舍的老同學胡建的回答最權威:「在學校時,他們兩個手都沒碰過。那個年代大家保守得很!他們兩個從來就沒有單獨見過面,每次見面不是晨跑就是打排球,我都在場。」我們班長侯德明大姐也不讓我談戀愛,她當時還給我說:「亞湘,你現在的任務是好好學習,將來考研考到北京,等你到了北京,我在北京有好幾個侄女,你隨便挑一個!」現在回想,這種鼓勵我好好學習的方法真是很有特色。

成長和收穫

在湘大的四年,我先後擔任過班上的學習委員、團支部書記、宣傳委員,積極參加組織班級活動,培養和鍛鍊了我的組織領導能力,為後來我在中科院擔任計算數學所所長、數學院副院長等職打下了基礎,感謝湘大給我成長鍛鍊的機會。

在湘大的四年,我非常熱愛體育鍛鍊。我每天早上長跑5000米(從學校到羊牯塘一個來回,有幾次還跑到了雨湖公園),風雨無阻。每天下午晚飯之前還要打半小時的排球。所以,打小身體虛弱的我,通過這四年的鍛鍊之後變得非常健康,我在學校運動會上還曾獲得過1500米和5000米的第五名。

湘大的四年是我人生成長最為關鍵的四年,不僅是身高從1米69長到1米77,更重要的是世界觀的形成和基礎知識的積累。湘大的四年是我人生中非常幸福的四年,不僅是有鮮花榮譽,更重要的是有許多良師益友!我感謝母校培育了我。無論走到哪兒,我都會自豪地說,我是湘潭大學畢業的!

(袁亞湘與同學席地演算數學題)

作者簡介:

袁亞湘,男,1960年出生,湖南資興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981年畢業於湘潭大學,1986年在英國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曾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所長。現任國際運籌學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科學:數學》主編、《運籌學學報》主編。曾獲首屆「馮康科學計算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陳省身數學獎、蘇步青應用數學獎、發展中國家科學院數學獎、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傑出貢獻獎等。

[責編:胡孟婷]

相關焦點

  • 湘大,那一抹鄉愁
    劉老師在《我與湘大》一文中談到她當初的選擇。她說1976年春趁工作之便來看看:一看,這裡除了幾座茅草棚外,幾乎一無所有。遠處矗立著幾座黃土高山,還是一片不毛之地呢!唯有周圍沒有下種的水田在太陽下閃著耀眼的光亮,那散布在村落的農舍偶爾傳來幾聲雞啼。但我還是下了決心:「來!」這決心是怎麼下的,自己也說不清,是故鄉情的牽繫,還是一股創業的衝動在內心升騰?
  • 湘大校友|旋梯張雷:我有一個夢
    當時女朋友在上海,他跟她商量:如果就這樣結婚,他內心會不快樂,也許兩個人也不會有好的結局,還是讓我去闖闖吧!就這樣,2015年5月,他回到了湘大。為了一個夢,文學之夢,旋梯之夢,也是因為一份湘大情結。大學四年,這位朋友寫了四年詩,我相信正是這段詩性的時光讓他能在文科樓上看到自己心中的布達拉宮。於世俗中見神聖,這大概正是詩歌存在的意義,也正是旋梯存在的意義。這是作為詩社的「旋梯」存在的意義,也是旋梯書苑存在的意義吧!一個大學,沒有一個好的書店,很難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學。張雷不光辦書店,他還收集湘大大師們的資料,用自己的心去感悟曾經的大師,包括湘大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 我們的湘大:野史無文自蒼茫
    這是學長們「嗜讀如命」的故事,也是湘大的精神之一,我們後來者,折服之餘唯有多多讀書方不枉湘大本色,如果讀書太少,出去以後都不好意思講你是湘大畢業的。從照片上看,清華的反而較內斂,湘大更有幾分豪氣,有一張直接在合影上書:或許可補天!  一個獨行俠。  潘友林,湘鄉人。當年從湘鄉一中以差北大九分的成績來到湘大,就讀哲學系,著有《一個人的奧運》。  曾請王佑貴為校歌譜曲,曾冒天下之大不韙置湘大名於北大清華之上者!文可上天攬月雲遊我遊,武可球場騰挪下海捉鱉。
  • 2020,感謝湘大有你,溫暖冬風十裡
    因為湘大,我們遇到了那些會讓自己的心情明媚起來的事,遇見了讓自己在這個陌生的遠方有歸屬感的夥伴。因為湘大,所以遇見;因為遇見,所以感謝。2020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我們歷經戰疫,我們抗擊山火,我們櫛風沐雨,然後推杯換盞,觥籌交錯。適逢辭舊換新之際,許多xtuers都在此抒發了他們對湘大的感謝之情和想說的話。
  • 美文|湘大旋梯書苑紀事
    文|張雷 2015年6月,我從上海回到母校湘潭大學創辦旋梯書苑。她承載著我的理想和情懷,在我的心裡,一直有一個文學夢,更有一個湘大情懷。 旋梯得名於旋梯詩社,上世紀八十年代由著名詩人彭燕郊先生創辦,自由奔放,狂飆突進,螺旋上升,極一時之盛, 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湘大人。2008年3月31日,彭先生去世。
  • 湘商需要的大數據思維都在這裡 湖南湘商會講二度開講
    4月12日,以「大數據與湘商發展」為主題的湘商會講第二講在長沙舉行。紅網時刻4月12日訊(記者 易添麒)當前,大數據正從經濟業態、管理、傳播等各個層面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每一個單元。為幫助湘商湘企認識大數據應用、掌握大數據思維,4月12日,以「大數據與湘商發展」為主題的湘商會講第二講在長沙舉行,湖南湘商文化研究會會長鄭佳明主持會講。
  • 「我們的大師——蕭艾篇」專題展覽在湘大舉行
    蕭艾(1919-1996),湖南寧遠人,古漢語文字學家、中國文學史家,被譽為湘大「中文四老」( 姜書閣、羊春秋、蕭艾、彭燕郊)之一
  • 湘大校友雷宜遜與豎版中國地圖的故事
    海外媒體也對豎版地圖十分關注,6月25日,路透社、美聯社、美國之音電臺網站、美國 《紐約時報》、美國 《華爾街日報》等發布相關報導;6月26日,法新社、菲律賓 《馬尼拉今日旗幟報》網站等發布相關報導。雷宜遜說,豎版地圖能引起國內外這麼高的關注度,是他沒有想到的。湖南地圖出版社和雷宜遜成為了輿論的中心點。
  • 美文|在南山的階梯裡人來人往:「湘大八記」之五
    我往南走,學生卻紛紛北上,時光仿佛在倒流,勾起許多感慨,然後有了那篇《南山南北山北》。1979年來湘大讀書時,一教是唯一的一棟教學樓。據說原來的設計是六層,但那時流行「朝農」模式,把大學辦到廣闊天地去。受其影響,湘大也準備在全省辦14個分校,總校的規模,則由原計劃的3000人降為1000人,於是,當1978年建成的時候,這教學樓就被「瘦身」,只剩下四層了。
  • 湘大社區:用肯定的言語 與孩子建立心靈連接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莫穎老師在活動開始前埋下了惹人深思的三個大問題。近日,湘大社區黨支部、團支部、湘大社區關愛未成年人協會聯合開展「用肯定的言語與孩子建立心與心的連接」為主題的心理健康輔導講座活動。活動還沒開始,偌大的活動室早已座無虛席,家長和孩子用最飽滿的熱情迎接了老師的到來。課堂氣氛輕鬆愉悅,用一個個真實的事例講述了中國式父母的常見現象。
  • 湘大「師道大講堂」開講 校長周益春作首場報告
    報告現場校長周益春作報告新湖南客戶端12月21日訊(通訊員 王廣林 王成奇)12月20日下午,湘潭大學「師道大講堂」在逸夫樓第一報告廳開講,校長周益春作了「心有大我,至誠報國,做新時代的好老師」的首場報告。副校長劉長青主持報告會。
  • 湖南省簡稱為「湘」,湘的本義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湖南的簡稱是「湘」,湖南人傑地靈,無論是美味的湘菜還是一代賢臣曾國藩創立的湘軍,都聞名遐邇。但湘的本義並不是湖南,而是湘水、湘江。湘水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湘水的文化內涵廣為人知,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屈原的文學創作。
  • 有緣千裡來湘聚,相聚故事大放送
    沒想到一周後在公司樓下等車回家就碰到了,他看了我幾眼,我覺得他可能認出我了,我不好意思say了聲嗨。中間過程略去不表,反正他現在是我男朋友,在一起四年了哦!結論:單身的妹子一定要主動一點(主動主要是指社交)!Ps:顏值太高就不露臉了。
  • 60周年校慶 | 一畢業,就建樓,湘大成了別人家學校!
    那是湘大人努力向上的姿態 那是湘大人展望未來的眼睛 南門提質改造——Xtuers專屬記憶符 走過許多的路,看過許多校門,最終令我無法忘懷的還是湘大的三拱門~ 轟!一聲巨響,昔日宏偉氣派的出版大樓倒下了!什麼情況?原來是湘大南門的提質改造工程的先手棋!
  • ...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湘大捐贈200萬 設立「展辰新材獎助學金」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5訊(通訊員 文林波)5月11日, 湘潭大學78級化學專業校友、展辰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陳壽生代表集團向學校捐贈200萬元,用於獎勵資助優秀學生,並受聘為湘大客座教授。湘潭大學副校長鄭赤建與陳壽生籤訂捐贈協議,並為其頒發聘書、佩戴校徽。
  • 新生特輯 | 小湘帶你提前參觀學生宿舍區
    本篇特輯小湘將帶萌新們瀏覽各大宿舍 了解每個宿舍區的特色感興趣的話一起看下去吧~想要看到各大宿舍區內部實景圖的萌新們在未來的大學四年裡,宿舍將會是同學們的另一個「家」。在這裡,你們會遇到來自天南海北的室友,並且,你們也將一同開啟美好的大學生活……祝願同學們在湘大的四年生活愉快!
  • 「湘農薈大直播」帶你走進湘西苗寨 邂逅保靖黃金茶
    為提升農業品牌、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全省農業農村事業高質量發展,在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委網信辦的指導下,由湖南省農業農村廳主辦,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保靖縣人民政府執行的「『湘農薈』大直播——保靖黃金茶」,於4月13日上午9點38分與廣大網友見面。
  • 湖南「十分低調」的3所重本,難度不及湘大,優勢專業卻深受認可!
    若從報考熱度上統計,湖南省的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湘潭大學這5所全國一流大學自然是報考的熱點,它們名氣大,實力強,但難度也不低。而筆者今天想換個角度談湖南高校,跟同學們介紹3所「十分低調」的大學,它們都是省屬重點大學,優勢專業深受認可,但難度卻比湘大低,中等考生可重點關注。
  • 湘妹子彭喻暄:打造一個愛心的麵包王國
    湘妹子彭喻暄:打造一個愛心的麵包王國新湖南客戶端 通訊員 袁路華 記者 王茜近日,長沙一款名「髒麵包」走紅網絡,並被網友戲稱為史上「最髒」的麵包!但就是這麼一個麵包,竟然有人從湘潭開車前來購買。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做「髒麵包」的師傅是一名90後的湘妹子,她叫彭喻暄。因為喜歡朝九晚五的工作,大學畢業後,彭喻暄開啟了長達半年多的遊學生活,向全國各地的西點師傅學習製作工藝,而「髒麵包」的做法是她從上海學到的。彭喻暄告訴記者,店名借鑑民國時代的風格,比如洋火、洋炮,而那個年代的產品也是無添加、無汙染,她做的歐式麵包低糖低油,符合健康的理念。
  • 餐飲湘軍強勢出湘(組圖)
    如今到了湖南,才知道湘菜這麼有文化底蘊,這麼有規模、上檔次,湘菜「正規軍」如果借兩地合作之機「強勢出湘」,一定會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與會代表品嘗湖南美食。這十來年,湘菜發展太快了,呈現出「發展快,規模大,市場活躍」幾大特點。長沙餐飲業特別火爆,湘菜規模比以前大大發展了,並且融合其他菜系之長,不再只是單純的辣,感覺湘菜的口味與魯菜「鮮、鹹」有相通之處。長沙火熱的餐飲消費市場給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長沙消費者消費熱情很高,各大餐廳都出現排隊等候吃飯的火爆現象,這種市場火爆是其他地方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