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寶寶說話早,抓住語言高峰期,2招讓寶寶口齒清晰又流利

2020-12-16 小婷老師育兒觀

球球都3歲了還停在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層次,每當球球媽看到別人家孩子能和大人對話,羨慕得要死,那時我一邊安慰球球媽媽,一邊也為球球擔心,3歲還不會說話當真是有點晚了。

語言是每個人表達自己感受的最直接的方式,根據條件的不同,人在嬰幼兒時期開始說話的時間都有區別,涉及的不只是先天條件,也有後天條件的影響。在不考慮先天條件的情況下,越早教會孩子說話,越有利於寶寶的大腦發育。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研究中心研究顯示,7-9個月是孩子兩歲前語言發育的一個高峰期。爸爸媽媽要抓住這一時期用下面這些合適的方法幫助寶寶進行語言能力的培養,可以讓寶寶更早學會說話。想要寶寶說話早,抓住語言高峰期,2招讓寶寶口齒清晰又流利。

一、及時回應

「初生兒對人類聲音的音高範圍非常敏感。他們有一種驚人的能力,即能在任何一種人類語言的聲音中辨別出細緻的區別。」

因此在寶寶尚未學會說話,僅以哭鬧錶達自己情緒的時候,父母要及時用語言給予回應,幫助孩子建立溝通意識。讓寶寶知道他的哭鬧錶達,爸爸媽媽是知道的,父母聲音中細微的變化讓寶寶能夠察覺到這是一門語言進而刺激大腦主動學習。

二、創造語言環境

環境是能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和日後的性格特點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現在的育兒教育多半都強調環境的重要性,簡單的例子,孟母三遷就是指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但是這裡家長們要注意,創造合適的環境包括了一對一語言環境的營造以及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氛圍兩方面。

1、一對一語言環境

「兒童複雜的語言登記往往在很大程度上由兒童自己的模仿決定。」

因此構建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對孩子的語言學習有一個很大的促進作用。最簡單的就是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父母會在他的旁邊對著他,教他說簡單的句子,在和寶寶溝通的時候,父母也會將相對複雜的句子簡化,讓寶寶更好地理解,這就是一個非常常見的構造語言學習環境的方法。

除了我們上述說過的,要及時給孩子回應,建立起溝通意識之外,每天早上醒來之後多和孩子聊天,用正常的語法語序和寶寶多交流,孩子就會有一個潛意識的學習過程。語言是應用出來的,而不是死記硬背學出來的,所以說多給寶寶交流語境是很有利於語言學習的。

2、家庭成員間的交流

有學者進行過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嬰幼兒有一種獨特的語言學習機制,這種獨特的機制可以讓他在很小的時候很迅速的去學習一些外界的語言,但這種語言機制在四歲後就消失了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發現一些多語種家庭的孩子,家庭成員會什麼語言、成員間交流用什麼語言,不用刻意教,寶寶自己就基本都能學會。而像後天的一些自主去學習多門語言的人,學習過程也好,語種之間的翻譯轉換也好,都相對於要困難一些。

因此給孩子構造一個適合語言學習的家庭交流環境是非常有利的,家長不僅僅要停留在與寶寶面對面的語言教授,也要當著寶寶的面進行家庭其他成員間的交流,構造這樣的語言交流豐富的家庭氛圍,可以更好幫助寶寶進行語言理解。

除此之外,父母也可以適當教授寶寶一些英語的語法以及單詞,孩子特有的語言學習機制會很輕易地分辨出語言的不同不會出現語言混淆,也能很好地幫寶寶打下英語學習的基礎。

璐璐家孩子說話就比較晚,可能與我們家平時人比較少,給孩子創造的語言環境不夠有關。只有我跟孩子嘮嗑,但時不時地還會玩手機!

直到我發現自己的孩子說話比較晚,在1歲半左右,我才開始重視起來,還好有一套《寶寶語言啟蒙讀本》幫助我,讓我陪孩子開了金口!這套書是針對0-3歲的兒童,針對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設計,從發音、到簡單的詞彙、再到複雜的詞彙、到最終的詞彙運用!個人覺得幫助很大,分享給說話比較晚的孩子!

相關焦點

  • 寶寶開口說話時,媽媽堅持4個引導方式,孩子「口齒清晰」又流利
    但是要想讓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強、口齒清晰,在孩子開口說話後父母的引導是必不可少的。媽媽堅持4個引導方式,孩子「口齒清晰」又流利1.用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引導開口說話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讓他開口說話其實是很難的,這時家長就可以通過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來引導孩子說話。
  • 教寶寶說話,父母要牢記3做3不做,寶寶口齒更伶俐
    家長們在擁有寶寶之後很關注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們會在什麼時候開口講話,會在什麼時間清晰地喊出爸爸媽媽。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曾講過:父母是孩子語言啟蒙的最好教師。也許家長們由於想要孩子們早一點開口講話的想法過於急切,也許會犯一些失誤。
  • 3歲寶寶說話結巴,被診斷語言障礙,我用1招讓孩子口齒清晰,打臉眾人!
    不知道這是第幾次被身邊的人說我孩子結巴,我想衝上去抓住她們,說我孩子是正常的。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在學說話這件事情上,寶寶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呢? Q:寶寶快2歲了還不會說話,是貴人語遲嗎? A:老人們常說,寶寶說話晚是貴人語遲,說話越晚的寶寶,長大後的命運越好。但這種說法完全沒有科學依據。
  • 父母想要寶寶早說話,在掌握寶寶發育規律前提下,要有針對性開發
    其實當寶寶出現這種情況時,就是寶寶語言發育的啟蒙階段了,父母在掌握寶寶發育規律的前提下,如果抓住這一黃金期,對寶寶有針對性的開發,那寶寶就會比同齡孩子會說話早一些。,就要有針對性開發,這樣寶寶說話既早還聰明1.
  • 寶寶說話發音不標準怎麼辦?想讓寶寶說話變清晰,可以試試這3招
    寶寶發音不標準,家長要重視家長首先要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什麼情況屬於語言發育遲緩,可以參考下面美國兒科學會公布的國際兒童語言發育標準。1、2-3個月:寶寶在哭的時候,可以發出單音節,比如「啊」、「哇」等等。
  • 寶寶說話晚?別讓「貴人語遲」耽誤了,早說話的寶寶更聰明
    寶寶語言能力的發展,可以促進記憶能力,注意能力,觀察能力,理解能力,想像能力,概括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抽象思維能力的提高和拓展。正因如此,所以,早開口說話,就是對寶寶大腦智慧的早期開發;早開口說話,就會比晚說話,大腦刺激更充分,寶寶更加聰明伶俐。 02早說話有如此多的好處,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更好的引導寶寶早開口說話呢?
  • 想讓寶寶早說話?語言啟蒙是關鍵,3個小技巧助寶寶「早開金口」
    寶寶出生的時候,表達情緒的方式是咿咿呀呀的聲音,想要寶寶說說,想聽那第一聲爸爸或者媽媽都是很激動的事情。所以做爸爸媽媽的對孩子的語言啟蒙就要重視起來,父母們一定要好好把握機會教育孩子,與孩子一起成長的機會。
  • 寶寶不會說話怎麼辦?如何訓練寶寶早開口說話
    一般情況下,孩子長到二三歲就能比較好地表達自己的意圖,四歲時能基本掌握本民族語的口語了,到五歲以後能較清楚地複述聽過的故事大意、看圖說話或自己編簡單的故事。正常情況下,發育晚的孩子與發育早的孩子相比有4-6個月的差異,超過這個時限,父母就要多加注意了。
  • 8月大兒子首次叫媽媽:要想寶寶說話早,抓住這個語言發育關鍵期
    ,但父母要注意的是,還需要抓住寶寶的語言發育關鍵期,以免錯過娃開口說話的時機。其實,每個寶寶的語言發育情況並不一樣,由於個人的差異,開口說話的時間也相同,有些孩子說話早的四五個月就會冒出來一句,而有些說話晚的一歲多了也不會叫「爸爸、媽媽」。
  • 寶寶說話晚?父母別著急,教你6招幫助娃開口說話,加速大腦運轉
    小劉終於慌了,她帶孩子到了專業的醫院做檢查,才發現孩子是語言發育遲緩,幸虧她來的早,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終於也能慢慢的開口說話了。(2)父母「剝奪」孩子說話的權利有些父母因為對孩子的照顧太細緻,當看到孩子想要吃東西或者喝水時,孩子還沒來得及開口表達自己的意思,父母已經把東西送到他們手上,這樣就讓孩子缺少了語言的鍛鍊,久而久之孩子也就變得不愛說話了
  • 想要寶寶說話,說好話,抓住三點,別犯三錯
    當寶寶開始對聲音有了反應,媽媽們就要開始為寶寶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每天對著寶寶,說一些簡單的話,哼唱一段簡單的歌,讓寶寶開始發現聲音的變化和奇妙。隨著寶寶日漸長大,媽媽們會發現,當你有意無意的對著寶寶說話簡單的詞語時,寶寶已經開始有了回應,並且開始模仿,媽媽們一定要抓住機會,趁熱打鐵。
  • 寶寶說話越早,代表智商越高?很多家長都白高興了
    寶寶到了一定年齡就會自己學會說話,父母也很樂意教。通常孩子到了八九個月,大概就能發出「爸」「媽」這樣的單音節詞了。當他們一歲半的時候,他們幾乎可以說一些簡短的句子來表達他們的需求。一些快速成長的孩子在兩三歲時就能背誦簡單的詩歌。但是,寶寶早說話真的是因為智商高嗎?如何教寶寶正確說話?家長要注意。
  • 想要寶寶說話早,家長可以這樣做
    在語言、大動作、手部精細動作等發育指標上,家長其實沒有必要一直和其他寶寶攀比。有的寶寶可能說話晚,但是大動作發展快;反之有的寶寶可能說話早,但是手部精細動作發展慢。只要寶寶的發育水平是處在正常的月齡水平,家長就不用過度擔心。
  • 為啥寶寶說話有早有晚?抓住3表現做好4引導,你娃也能早開金口
    「文/暮沐媽咪育兒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後臺收到了一位寶媽的提問:我家孩子快3歲了,一個完整的句子都說不出來;可朋友家的孩子2歲多說話都特別流利,都說男孩說話晚是真的嗎?為什麼寶寶說話還有早有晚?對於這個問題,想必很多家長都聽過「貴人話語遲」的解釋,面對自家孩子說話晚,總是用以此來安慰自己,難道寶寶說話早晚真的分男、女嗎?
  • 寶寶表達能力差,罪魁禍首是家人,這3種家庭的寶寶說話遲
    寶寶說話有早有晚,有的寶寶一歲多的時候已經能清楚地說一些句子,並能聽懂大人說話,能很好的進行溝通,而有的寶寶兩歲多了可能也才開口說一些簡單的常用詞語。其實寶寶開口說話早晚和智力沒有太大關係,並不是開口說話晚、表達能力差的寶寶就不聰明,只是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阻礙了他們表達的欲望,或者父母沒有給他們足夠的機會去鍛鍊說話的能力,從而導致他們跟同齡人相比語言交流能力較差,說話不夠清晰,因此父母要學會給寶寶創造說話的機會。在寶寶開口說話方面,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來自和寶寶朝夕相處的家人,這3種家庭的寶寶普遍說話比較晚。
  • 早說話的寶寶智商會更高!抓住這8個階段,全面提升寶寶語言能力
    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帶著孩子認識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了,指著鏡子說鏡子,指著桌子說桌子,說話的時候吐字清晰一些,說的時候慢一些,有利於孩子模仿。12-18個月孩子變成一個小話癆,很喜歡說話,雖然有些時候吐字不是很清晰
  • 想要寶寶說話又順又溜,語言發展規律必須知道
    寶寶怎麼才能說話流利?當寶寶還小的時候,擔心他說話晚;等稍微長大了點,又怕他說不好,寶爸寶媽們對寶寶的說話產生擔憂。其實,寶寶可能比你想像的更早說話,讓家長們回憶寶寶說的第一個詞,往往說的是「爸爸」「媽媽」等這種標準的詞彙。
  • 寶寶說話晚?原因不在寶寶,而在於你
    為什麼別家寶寶都會喊爸爸媽媽了,為何你的寶寶還在咿咿呀呀?為什麼別家寶寶口齒清晰,你的寶寶還在說火星語?是因為「貴人語遲」,還是因為寶寶學得慢?NO,原因不在寶寶,而在於你!下面有一份語言發育時間表,媽媽們快來參考一下吧:2~3個月哭聲逐漸分化,不同需求時有不同的哭叫聲;笑的時候張嘴發出「a」的聲音,另外會出現「o」、「e」這樣的元音。
  • 早說話的寶寶智商會更高!抓住這8個階段,全面提升寶寶語言能力
    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帶著孩子認識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了,指著鏡子說鏡子,指著桌子說桌子,說話的時候吐字清晰一些,說的時候慢一些,有利於孩子模仿。9-12個月孩子能夠用語言表達一些自己的需求了,雖然吐字不清晰。
  • 寶寶剛出生就會說話,清晰喊出「媽」,醫護人員聽樂了:小人精
    但是前段時間有名寶寶剛出生就會說話,清晰地喊出&34;,把醫護人員聽樂了,直呼:小人精。根據網上流傳的視頻可以看到,寶寶躺在床上,想伸手抓住什麼東西,並且開口喊起了:&還有網友腦補了寶寶當時的心理活動,寶寶因為不想要醫護人員給他洗澡換衣服,所以連忙向媽媽求助。不得不說網友們的腦洞真是太大了吧。其實像這個寶寶一樣剛出生就能喊出&34;的並不多見,一般來說孩子的語言發育分為好幾個階段,要想徹底學會說話需要經歷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