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寶寶說話,父母要牢記3做3不做,寶寶口齒更伶俐

2020-09-03 璐璐育兒記

家長們在擁有寶寶之後很關注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們會在什麼時候開口講話,會在什麼時間清晰地喊出爸爸媽媽。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曾講過:父母是孩子語言啟蒙的最好教師。

也許家長們由於想要孩子們早一點開口講話的想法過於急切,也許會犯一些失誤。那我們在教寶寶講話的過程中,什麼事情是可以做的,什麼事情需要注意呢?

父母要做到「3不做」

1、不說兒化音

大部分父母為了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增加孩子們內心的安全感,大多數時間會選擇在一句話末尾加入兒化音。這些兒化音聽起來很可愛,或許很容易被理解。但其實對於孩子們的語言能力發展是有阻礙性的。一旦兒化音使的說法在他們的耳邊形成了「慣性」,就埋下了兒化口音的種子。在未來的交流與談話中,孩子們會很難改掉這樣的兒化口音。

2、不打斷孩子說話

當孩子們處於語言的敏感時期中,經常會前言不搭後語的咿呀一些語句。部分家長朋友們認為這些聽不懂的語句可以忽視,所以時常打斷他們這樣的「無頭腦」式發言。這恰好阻礙了孩子們的語言發展能力,同時剝奪了他們大腦之中神經元的連接機會。當家長們打斷孩子說話的次數變多,孩子們講話的興趣就會衰減。

3、不能搶話

在孩子們開口講話的過程中,時常會發生孩子們很著急表達自己的想法,卻無法清晰地講出口的行為。家長們要做的是不要猜測、搶答孩子們的想要表達的語句。在孩子們無法表達出口的時候,他們的大腦正在飛速的運轉。如果家長時常搶話就等同於切斷了孩子們的思路。

家長要做到這「3做」

1、和寶寶互動

孩子們的語言能力培養需要一個很好的環境。因此,家長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增加與寶寶互動的頻率,利用豐富的語言詞彙刺激孩子們的語言中樞發展。即使寶寶們不能夠清晰地回答,家長們也要儘可能的使用一些新鮮地詞彙。讓寶寶們通過聽覺系統來接收這些神奇的語言詞彙。為開口講話打好一個基礎。

2、讓孩子模仿自己說話

在與孩子們交流的過程中,建議家長們使用普通話。同時保證自己的發音口型準確。與孩子們面對面而立,通過家長講一句孩子們跟讀一句的方式,模仿家長們的讀音。在這樣重複的步驟中,慢慢地掌握一些字詞的讀法,積累詞彙量。

3、用繪本引導孩子說話

同時購買豐富的繪本來引導孩子們講話,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繪本利用插圖與文字結合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們更加形象地認識到一些字詞的發音與意義。同時,繪本中具有形象並且顏色絢麗的繪畫。通過這些豐富的色彩刺激孩子們的視覺系統,這這會幫助孩子們更加具體形象的理解一字一句背後的內涵。

語言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文字。若想要講好一種語言,我們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那對於孩子們來說,更不是一件易事。因此,家長們要把精力用在每一天。在一點一滴之中,提升孩子們的語言能力,孩子們才有可能儘早的開口。

同時幫助孩子們提升語言能力的方式多種多樣。家長們不可操之過急,但也不能對於提升孩子與能力這件事情置之不理。謹記三做三不做,就有可能收穫一位語言「小天才」。

提升寶寶語言能力,父母可以試試下面這兩套繪本,幫助你家的寶寶早早開金口,讓孩子變得口齒更伶俐。

點擊下方「去看看」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教寶寶學說話,家長牢記9做3不做,寶寶早說話更聰明
    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這9做3不做,引導寶寶更早開口說話,讓寶寶的發展贏在起跑線上。家長不能做這三件事1.所以在寶寶最初試著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時候,父母一定要讓寶寶自己說出來。讓寶寶早開口說話,家長要多做這9件事語言上1. 和寶寶說話或者和家裡人說話時都要發音標準、咬字清晰,給寶寶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在寶寶身邊形成正確的語言氛圍,寶寶就能更早的開口說話。
  • 0~3歲是寶寶開口說話的關鍵期,這3個技巧,能讓寶寶說話更伶俐
    我有一個親戚家的孩子就是錯過早期教育導致6歲孩子說話還沒有3歲孩子說的全,我這個親戚一共生了3個孩子,生第一個的時候沒有時間有精力去管,孩子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到第二個有點時間了但是不多,然後就開始瘋狂的工作養孩子,陪孩子的時間很少,孩子周圍也沒有多少說話的人,久而久之這孩子三歲時候性格就變得內向了,不愛和其他小朋友交流
  • 寶寶說話口吃怎麼辦?找到原因,父母可以這樣做幫助寶寶
    寶寶說話口吃怎麼辦?找到原因,父母可以這樣做幫助寶寶語言交流是人們使用最廣泛的交流方式,口齒清晰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指導他人想表達的意思。影響口齒清晰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口吃,寶寶口吃,家長該怎麼辦?李女士的寶寶今年三歲了,在教孩子講話的時候,李女士總是會發現寶寶會反覆說幾句話,李女士擔心寶寶從小就會口吃,趕緊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李女士這是正常現象,在寶寶2到3歲期間,口吃不是真正的口吃,是學習語言期間的正常現象。這個年齡的嬰兒會出現口吃的現象。例如,重複聽得多的詞彙、音調,例如說話前長期思考,說幾個詞後再想一會兒等。
  • 寶寶開口說話時,媽媽堅持4個引導方式,孩子「口齒清晰」又流利
    但是很多家長都沒有對孩子說話有正確的引導過,總是認為孩子長大自然就能說話了,正是家長的這種錯誤思想才讓很多孩子說話晚、說話慢,甚至口齒不清晰。一般在7到8個月以後,大部分孩子就能逐漸的發出一些簡答的音,比如「爸」、「媽」。等到一周歲以後就能清楚的說出幾個字,例如我要喝、我要玩等等。
  • 2歲寶寶不會說話怎麼辦?父母掌握3要3不要原則,讓寶寶出口成章
    放下包袱,教孩子學說話也許沒有那麼難孩子學習說話是一個自然發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一定不要給孩子太多地壓力,這樣孩子才能掌握更多地發音和詞彙。很多父母看到孩子都2歲了還不說話,心理就非常緊張,開始不停地讓孩子模仿自己說話。
  • 2歲寶寶不會說話怎麼辦?父母掌握3要3不要原則,讓寶寶出口成章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都2歲了還不說話,心理就非常緊張,開始不停地讓孩子模仿自己說話。其實這樣會給孩子相當大的壓力,這樣孩子反而不敢張口說話了。其實孩子語言發育遲緩,不僅孩子有壓力,媽媽壓力也很大。孩子2歲了還不會說話,很多家人就開始質疑媽媽帶娃的能力,已經有很多媽媽來找我哭訴過這個問題了。
  • 寶寶說話口齒不清楚,二胎寶媽總結原因給方法
    一、 嚴重的口齒不清會對寶寶語言的發展產生不良影響,造成學習上的障礙,或招來其他小朋友的嘲笑,傷害他的自尊。二、如果寶寶已滿3歲,語言發展仍滯後,比如陌生人很難聽懂室寶說的話,家長就要引起重視,及時帶寶寶到醫院檢查,排查是否存在聽力障礙等問題。三、錯誤的模仿大人不正確的發音也會影響寶寶的口齒不清。
  • 寶寶早說話,父母要做到這3點
    1~3歲是寶寶語言發展最快、也是最為關鍵的階段,細心的父母在實踐中不難發現,寶寶在這個時期的語言發展速度相當驚人,只要稍加引導,寶寶就能說出一些多詞句的話語,並學會使用各種基本類型的句子,說話時還會出現一些複合句。  這個時期的寶寶還非常渴望能與父母交流,對此,父母可利用以下方法,因勢利導地對寶寶的語言能力進行訓練。
  • 想要寶寶說話早,抓住語言高峰期,2招讓寶寶口齒清晰又流利
    球球都3歲了還停在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層次,每當球球媽看到別人家孩子能和大人對話,羨慕得要死,那時我一邊安慰球球媽媽,一邊也為球球擔心,3歲還不會說話當真是有點晚了。語言是每個人表達自己感受的最直接的方式,根據條件的不同,人在嬰幼兒時期開始說話的時間都有區別,涉及的不只是先天條件,也有後天條件的影響。在不考慮先天條件的情況下,越早教會孩子說話,越有利於寶寶的大腦發育。
  • 寶寶說話早晚和智商高低有關?你家孩子幾歲開口說話的?
    寶寶出生以後,媽媽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長發育的很快,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會爬了,會走了,會說話了,就總害怕自己家孩子落後於別人。麗麗最近就在為寶寶說話的事情發愁,她家寶寶已經1歲半了,還只能說一些簡單的詞彙,看見鄰居家的小孩子口齒那麼伶俐,麗麗甚至懷疑自己家寶寶智商有問題。
  • 寶寶說話咬字不清怎麼破?8個妙招,讓寶寶口齒變伶俐!「悅寶課堂」
    2、家長的錯誤示範和影響家中成人尤其是父母說話沒有節奏感,或過快或過慢,或氣息控制不好,孩子長期受影響,甚至跟著模仿。並且有時家長在孩子說話時不能耐心傾聽,導致孩子擔心表達不清,於是不自覺地加快語速,總是搶著說。
  • 寶寶說話晚,責任在父母?學會「3勤1懶」,寶寶早說話並不難
    但有時候孩子開口說話晚,很有可能是父母的問題。我同事家的孩子,2歲還只會說爸爸、媽媽。去醫院做了檢查之後,醫生給出的建議是:要多和孩子交流。因此,寶寶說話的時間晚責任不全在於父母,但想要寶寶早點說話卻離不開父母的引導。學會「3勤1懶」,寶寶早說話並不難。
  • 寶寶說話晚,責任在父母?學會「3勤1懶」,寶寶早說話並不難
    但有時候孩子開口說話晚,很有可能是父母的問題。我同事家的孩子,2歲還只會說爸爸、媽媽。去醫院做了檢查之後,醫生給出的建議是:要多和孩子交流。一般的寶寶在7-12個月左右大的時候就可以開口說話了。在保證孩子健康的前提下,這個時間早晚取決於家庭環境和家長的教育。
  • 寶寶說話晚?父母別著急,教你6招幫助娃開口說話,加速大腦運轉
    但是除了這些愛說話的孩子,還有一部分孩子,卻在一旁默不作聲,即使父母問他們要做什麼時(4)孩子發音錯誤家長未及時糾正孩子在剛開口說話時,都會表現的口齒不清晰,比如「爸爸」,很多孩子一開始可能會說「怕怕」,但是很多家長只覺得孩子說話可愛,卻並沒有及時糾正孩子錯誤的說法,最後導致孩子開口說話慢
  • 寶寶3個月叫媽媽,是說話早嗎?2歲前,教寶寶說話要分3個階段
    3個月寶寶會叫媽媽,是說話早嗎?「寶寶快3個月了,有一天奶奶抱著他,嘴裡一直哼哼唧唧的,像是餓了想吃奶。我正在上廁所,奶奶抱著他在門外面等。突然,聽見寶寶一聲清脆的「媽媽」,特別清晰特別著急的聲音,把我嚇了一跳。寶寶這算是會叫媽媽了嗎?
  • 寶寶說話晚?原因不在寶寶,而在於你
    為什麼別家寶寶都會喊爸爸媽媽了,為何你的寶寶還在咿咿呀呀?為什麼別家寶寶口齒清晰,你的寶寶還在說火星語?是因為「貴人語遲」,還是因為寶寶學得慢?NO,原因不在寶寶,而在於你!寶寶說話晚是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看到別人家的寶寶1歲左右就開始咿咿呀呀地學說話了,自家的寶寶還是一句話都不說,真是又著急又擔心。
  • 為了避免寶寶說話晚,表達不清楚,家長最好別做這幾件事
    教寶寶說話是一個家長和寶寶雙方不斷學習的過程,在寶寶可以開口說話之前,就已經在注意傾聽和模仿大人的語言了,而家長同樣也要學會寶寶的語言,才更有利於雙方的交流。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即這個月大的寶寶含糊不清地與他人說話時,我們基本聽不懂在說什麼,但媽媽或每天陪著寶寶的親人卻知道他的意思。
  • 寶寶咬字不清怎麼破?8個妙招讓寶寶口齒變伶俐!「悅寶園課堂」
    但事實上,孩子說話口齒不清,危害遠比你想像中要大得多。 2、家長的錯誤示範和影響 家中成人尤其是父母說話沒有節奏感,或過快或過慢,或氣息控制不好,孩子長期受影響,甚至跟著模仿。並且有時家長在孩子說話時不能耐心傾聽,導致孩子擔心表達不清,於是不自覺地加快語速,總是搶著說。
  • 說話晚的寶寶是「貴人語遲」嗎?父母該如何引導才好呢?
    若發現寶寶有語言發育明顯異常現象,應努力查找病因,及時就醫。3歲之前是腦發育最快的時期,這個時期腦的可塑性最強,因此兒童語言障礙治療越早越好。現在因為寶寶都要定期去指定醫院體檢,所以,一般化遇到疑似類型的寶寶醫生都會及時給出專業建議和指導,父母只有謹遵醫囑就行了,不要私用偏方,以免貽誤病情。
  • 寶寶說話晚?可能全「賴」父母,學會「3勤1懶」,寶寶說話快
    影響孩子說話有很多因素,像男孩普遍比女孩說話更晚,雙語家庭的寶寶也會更晚開口,但有的時候,寶寶說話晚,完全是父母的「鍋」。可能全「賴」父母專家表示,只要寶寶聲帶沒有問題,即使說話晚也不用害怕,因為寶寶沒開口說話前也是在默默積累詞彙。但如果超過了3歲就要去醫院檢測,不能盲目等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