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在擁有寶寶之後很關注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們會在什麼時候開口講話,會在什麼時間清晰地喊出爸爸媽媽。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曾講過:父母是孩子語言啟蒙的最好教師。
也許家長們由於想要孩子們早一點開口講話的想法過於急切,也許會犯一些失誤。那我們在教寶寶講話的過程中,什麼事情是可以做的,什麼事情需要注意呢?
1、不說兒化音
大部分父母為了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增加孩子們內心的安全感,大多數時間會選擇在一句話末尾加入兒化音。這些兒化音聽起來很可愛,或許很容易被理解。但其實對於孩子們的語言能力發展是有阻礙性的。一旦兒化音使的說法在他們的耳邊形成了「慣性」,就埋下了兒化口音的種子。在未來的交流與談話中,孩子們會很難改掉這樣的兒化口音。
2、不打斷孩子說話
當孩子們處於語言的敏感時期中,經常會前言不搭後語的咿呀一些語句。部分家長朋友們認為這些聽不懂的語句可以忽視,所以時常打斷他們這樣的「無頭腦」式發言。這恰好阻礙了孩子們的語言發展能力,同時剝奪了他們大腦之中神經元的連接機會。當家長們打斷孩子說話的次數變多,孩子們講話的興趣就會衰減。
3、不能搶話
在孩子們開口講話的過程中,時常會發生孩子們很著急表達自己的想法,卻無法清晰地講出口的行為。家長們要做的是不要猜測、搶答孩子們的想要表達的語句。在孩子們無法表達出口的時候,他們的大腦正在飛速的運轉。如果家長時常搶話就等同於切斷了孩子們的思路。
1、和寶寶互動
孩子們的語言能力培養需要一個很好的環境。因此,家長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增加與寶寶互動的頻率,利用豐富的語言詞彙刺激孩子們的語言中樞發展。即使寶寶們不能夠清晰地回答,家長們也要儘可能的使用一些新鮮地詞彙。讓寶寶們通過聽覺系統來接收這些神奇的語言詞彙。為開口講話打好一個基礎。
2、讓孩子模仿自己說話
在與孩子們交流的過程中,建議家長們使用普通話。同時保證自己的發音口型準確。與孩子們面對面而立,通過家長講一句孩子們跟讀一句的方式,模仿家長們的讀音。在這樣重複的步驟中,慢慢地掌握一些字詞的讀法,積累詞彙量。
3、用繪本引導孩子說話
同時購買豐富的繪本來引導孩子們講話,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繪本利用插圖與文字結合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們更加形象地認識到一些字詞的發音與意義。同時,繪本中具有形象並且顏色絢麗的繪畫。通過這些豐富的色彩刺激孩子們的視覺系統,這這會幫助孩子們更加具體形象的理解一字一句背後的內涵。
語言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文字。若想要講好一種語言,我們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那對於孩子們來說,更不是一件易事。因此,家長們要把精力用在每一天。在一點一滴之中,提升孩子們的語言能力,孩子們才有可能儘早的開口。
同時幫助孩子們提升語言能力的方式多種多樣。家長們不可操之過急,但也不能對於提升孩子與能力這件事情置之不理。謹記三做三不做,就有可能收穫一位語言「小天才」。
提升寶寶語言能力,父母可以試試下面這兩套繪本,幫助你家的寶寶早早開金口,讓孩子變得口齒更伶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