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你每天吃的鹽、油、糖超標了嗎?這樣做遠離慢性疾病……

2020-12-19 飛夢雨花

國家衛生和健康委員會7月17日發布的調查顯示,我國居民的鹽油糖攝入量超標,存在不合理膳食現象。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倡導「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而實際生活中,不合理生活方式引發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已成為影響居民健康的大敵,居民慢性疾病負擔日益加重。

今年,雨花區將迎接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驗收,創建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既離不開每一位市民的努力,又關係每一位市民的身體健康。雨花區衛健局提示:健康生活方式從減鹽、減油、減糖開始,讓我們一起遠離慢性疾病。

01

「減糖」

1.各人群均應減少添加糖(或稱游離糖)的攝入,但不包括天然水果中的糖和主食中的天然碳水化合物。

2.添加糖是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類,具有甜味特徵,包括單糖和雙糖。常見的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等。日常生活的白砂糖、綿白糖、冰糖、紅糖都是蔗糖。

3.飲食中的糖是齲齒最重要的危險因素,過多攝入會造成膳食不平衡,增加超重、肥胖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風險。

4.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糖攝入量控制在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

5.含糖飲料是兒童青少年攝入添加糖的主要來源,建議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6.嬰幼兒建議喝白開水為主,製作輔食時,也應避免人為添加糖。

7.建議減少餅乾、冰淇淋、巧克力、糖果、糕點、蜜餞、果醬等在加工過程添加糖的包裝食品攝入頻率。

8.家庭烹飪過程少放糖,嘗試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為食物提味以取代糖,減少味蕾對甜味的關注。

9.在外就餐時適量選擇糖醋排骨、魚香肉絲、紅燒肉、拔絲地瓜、甜湯等含糖較多的菜品。

10.人體補充水分的最好方式是飲用白開水。在溫和氣候條件下,成年男性每日最少飲用1700mL(約8.5杯)水,女性最少飲用1500mL(約7.5杯)水。

02

「減鹽」

1.食鹽攝入過多可使血壓升高,可增加胃病、骨質疏鬆、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風險。

2.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2-3歲幼兒不超過2克,4-6歲幼兒不超過3克,7-10歲兒童不超過4克。65歲以上老年人應不超過5克。

3.少放5%-10%的鹽並不會影響菜餚的口味。使用定量鹽勺,嘗試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為食物提味。

4.少吃榨菜、鹹菜和醬制食物。建議每餐都有新鮮蔬果。

5.少吃熟食肉類或午餐肉、香腸和罐頭食品,建議選擇新鮮的肉類、海鮮和蛋類。

6.減鹽需要循序漸進,味覺對鹹味的需求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降低。

7.在超市購買食品時,儘可能選擇鈉鹽含量較低的包裝食品,和具有「低鹽」、「少鹽」、或「無鹽」標識的食品。

8.儘可能減少外出就餐,主動要求餐館少放鹽,儘量選擇低鹽菜品。

9.建議選擇低鈉鹽、低鹽醬油,減少味精、雞精、豆瓣醬、沙拉醬和調料包用量。

10.一些方便食品和零食裡雖然嘗起來感覺不到鹹味,但都含有較多的不可見鹽,建議少食用「藏鹽」的加工食品。

03

「減油」

1.烹調油有助於食物中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利用,是人體必需脂肪酸和維生素E的重要來源。但過多脂肪攝入會增加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發病風險。

2.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烹調用油量不超過25-30克。

3.把全家每天應食用的烹調油倒入帶刻度的控油壺,炒菜用油均從控油壺中取用,堅持家庭定量用油,控制總量。

4.烹調食物時儘可能選擇不用或少量用油的方法,如蒸、煮、燉、燜、水滑熘、涼拌、急火快炒等。

5.建議少用煎炸的方法來烹飪食物,或用煎的方法代替炸,也可減少烹調油的攝入。

6.少吃或不吃如炸雞腿、炸薯條、炸雞翅、油條油餅等油炸食品,在外就餐時主動要求餐館少放油,和少點油炸類菜品。

7.建議減少動物性脂肪的使用數量和頻次,或用植物性油代替,食用植物性油建議不同種類交替使用。

8.建議每日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不超過2g。

9.烹飪菜品時一部分油脂會留在菜湯裡,建議不要喝菜湯或湯泡飯食用。

10.學會閱讀營養成分表,在超市購買食品時,選擇含油脂低,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來源 |區衛健局 區融媒體中心陳文美

責編 | 顏開 校對 | 謝旺 編輯 | 史超

相關焦點

  • 你每天吃的鹽、油、糖可能都超標了!
    國家衛生和健康委員會17日發布的調查顯示,我國居民的鹽油糖攝入量超標,存在不合理膳食現象。世界衛生組織鼓勵人均每日添加糖的攝入量控制到5%以下,或者不超過25克,但目前我國人均每日添加糖的攝入量約為30克。3至17歲常喝飲料的兒童、青少年,僅從飲料中攝入的添加糖提供的能量就超過總能量的5%。由此帶來的超重肥胖問題也日漸突出。
  • 關於鹽、油、糖的這些小常識,你知道嗎?
    進入移動版,省流量,體驗好日前,河北日報記者對推出河北居民鹽油糖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走訪顯示,河北人均吃鹽量超標一倍多!2017年4月,河北省出臺《河北省「三減三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實施方案(2017-2020)》,倡導居民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形成健康生活方式。鹽、油、糖,是我們生活飲食中必不可少的三種調味品,關於它們的小常識你又了解多少呢?趕緊補習一下↓↓↓
  • 油、鹽、糖這些調味料,一天最多吃多少?
    今天小薄荷就帶你來認識一下:「一天可攝入油、鹽、糖的限度是分別是多少?」 01 控糖:每日攝入<25g 「糖吃多了,不僅容易老、容易胖,還容易皮膚差哦!
  • 吃慣了重口味,如何減鹽減油減糖,但不減味?
    所以狗狗一定要說這個知識,幫助你們從心理上真正遠離高油、高鹽、高糖。另外,如何勸說長輩進行三減,也是一個技術活,畢竟他們吃過的鹽比我們吃過的米還多,習慣一時半會很難改掉。就像開篇的那位精分男友,論據那麼單薄,爸媽一定會秉著虛心接受,堅決不改的態度堅持到底的。
  • 幾種調料比糖和鹽的危害還大,我們卻每天都在吃,你在其中嗎?
    我們的身體就好像是一個房間,而血管就是這個房間裡的水管,一旦血管裡的某個部位堵了,就會影響整個房間和整個身體的血循環,這樣也會導致血管內部的壓力過大形成破裂,就好比人的血管,因為我們血壓的升高而發生了破裂,並且導致出血。
  • 這7類家常菜看似健康,其實高鹽、高油、高脂,吃多小心發胖!
    人們總說:叫外賣、下館子不健康,倒不如自己做的家常菜好。那麼,家常菜真的夠健康嗎? 一道家常菜是否健康,關鍵在於烹飪的方式。如果食物不經過合理的烹飪,可能會導致這個家常菜成了「三高菜」,即高油、高鹽、高糖。可想而知,長期吃這樣的家常菜,不僅容易長肉,還隱藏著健康隱患!
  • 多油食物的危害大 怎麼吃油鹽糖才健康?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對油的攝入量推薦是每人每天20至30克,而目前我國的水平是每人每天42克左右,全國大約80%的家庭都是超標的。 從總消耗量來看,中國人均消耗糖並不高,這和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或者是飲食文化非常密切相關,尤其是在北方,過去沒有大量糖的攝入。但是現在消耗量越來越大。
  • 減肥飲食都說要少油少鹽,少油可以理解,少鹽是為啥你知道嗎?
    在減肥的時候大家都知道要少油少鹽,保持低熱量的飲食攝入。關於少油,我們都能夠理解,因為這會導致我們的脂肪攝入量過多,但少鹽是為什麼?有位小夥伴說:「為什麼我在某app上看到鹽的熱量是0,既然熱量是0,為什麼我還要少吃鹽呢?
  • 比糖和鹽還「可怕」的調味劑,你若不忌口,「糖尿病」或提前上崗
    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的觀點思想也發生了轉變,健康養生成為大家意見一致的話題,而且我國一直來都提倡少鹽少糖,這兩味調味劑是會引發很多疾病的,像高血壓、心臟病、腦血栓等。很多老年人並不知道蠔油是什麼,其實它的興起並沒有多長時間,但是在40歲以下的人,是經常會用的,蠔油是一種鮮味調料,是用有「海底牛奶」之稱的牡蠣做成的,本身營養價值挺高,但是含有大量添加劑和食鹽,吃多了可能會升糖致癌。醬油。
  • 傷血管的「元兇」找到了,不是鹽和糖,而是它,很多人幾乎每天吃
    但對張阿婆的血管產生傷害的元兇卻不是鹽、糖,而是過量的油脂。不僅是張阿婆,很多人每天吃,但是對它的危害卻知之甚少。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樣的食物都有哪些吧。並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水分,糖類等,經常吃能促進消化,改善便秘,有益健康。而雞蛋,物美價廉,是營養小寶庫。含有維生素A,蛋白質,葉黃素,鈣鐵鋅等營養元素,每天吃上一兩個雞蛋,對身體有好處。
  • 油、鹽、糖過量攝入易影響健康 日常烹調應減少用量
    油、鹽、糖作為我們生活中最常用到的三樣烹調用品,除了能增加菜品風味之外,對健康的影響也不可小覷。如果這些烹調用品的攝入量過高,可能就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那麼,油、鹽、糖的攝入量過高,到底對身體有何危害?每天食用量應該控制在多少範圍?怎樣才能控制好調味品的攝入量呢?
  • 寶寶輔食的靈魂拷問——油、鹽、醬、醋、糖到底該不該放?
    這油鹽醬醋糖到底該放嗎?該放多少對寶寶來說才是健康的呢?適時適量加鹽才健康&34;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咱們平常吃鹽其實就是相當於補充日常所需的鈉。鈉離子對於維持人體組織液滲透壓平衡、調節神經與肌肉的刺激感受性相當重要。所以老一輩兒的人說&34;並不無道理。
  • 廚房這1種調味料,或比鹽和油還傷血管,勸你儘快遠離,少吃幾口
    據調查顯示,我國目前有3億人的血管疾病患者,並且有60%的患者都是因為飲食不注意導致的。因此想要血管健康,血液流動暢通無阻,平時飲食要非常注意。廚房這1種調味料,或比鹽和油還傷血管,勸你儘快遠離,少吃幾口說到傷害血管的調味料,不少人都覺得是鹽和油。因為油吃多了會讓血管內脂肪含量升高,血液變得粘稠;而鹽中含有較多的鈉,常吃會讓血管壁受到較大的壓迫,誘發高血壓。
  • 每天吃個鹹鴨蛋,鹽攝入量會超標嗎?若超標了,會有什麼危害?
    人生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和鹹鴨蛋一樣,閒得剛好,富得流油。天天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沒關係,天天吃個鹹鴨蛋問題就大了。鹹鴨蛋顧名思義就是用鹽醃製過的蛋,儘管從營養價值上,鹹鴨蛋和新鮮的鴨蛋沒有太大區分,僅僅是為了彌補養分,鹹鴨蛋和鮮鴨蛋都可以吃。
  • 中國人吃油吃太多了,這樣危害很大
    這裡提到的幾樣菜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離不了那一大鍋熱油。確實,說起中國菜給人留下的印象,炒菜多、油大也算是一種。當你只吃菜也發胖的時候,可能會懷疑,平常吃得飯菜裡油是不是太多了?吃了這麼多油,健康嗎?沒有油吃的日子現在食用油是每家必備的調味品,如果下館子或者吃食堂,菜裡的油更是多到好像不要錢。
  • 孩子2歲之前都不吃鹽和糖,這樣真的好嗎?孩子這麼吃鹽糖更健康
    菁媽有一次在外面帶孩子玩的時候,碰到一個家長,聊天的時候說她的孩子在兩歲之前都沒有給過鹽和糖,我當時覺得很詫異,為什麼孩子在兩歲之後才吃鹽和糖呢?家長說孩子小的時候吃的淡一點,長大以後會口味會淡一些。事實上我們是建議一歲之前的孩子不需要攝入鹽,儘可能不攝入糖。
  • 一瓶飲料含幾勺糖辣醬也含糖 你一天究竟吃了多少糖?
    添加糖與肥胖和慢性疾病風險有關。尤其是通過飲用含糖飲料攝入「添加糖」會增加總能量攝入,可能會造成膳食不平衡,導致體重增加,並加劇慢性疾病風險。  泰國10月起將對含糖飲料加倍徵稅,旨在減少民眾對糖量的攝取。而嗜喝含糖飲料在我省兒童青少年人群中也極其普遍,營養專家提醒公眾警惕身邊的高糖飲料及食品。
  • 油鹽醬醋糖!寶寶該不該吃,怎麼吃?
    你家有沒有寶寶該不該吃鹽的紛爭?老一輩念叨的「不吃鹽,沒力氣」,到底有沒有根據呢?今天我們說一說寶寶什麼時候能吃鹽。「鹽」的成分是氯化鈉,真正起關鍵作用的是「鈉」。鈉離子對維持人體組織液滲透壓平衡、調節神經與肌肉的刺激感受性很重要,而寶寶 1 歲前,所需的「鈉」完全可以從母乳、配方奶和自然食物中獲取。如果再加鹽,就超標啦!
  • 減肥期間做到這3減,「減鹽減油減糖」,讓你遠離肥胖和疾病
    很多人的口味都是比較偏向於重口味的,比如麻辣火鍋的重油和重鹽,或者是偏愛喝飲料或者是吃一些糖分比較高的食物,甜食是多數人的最愛,而對於清淡的食物卻「嗤之以鼻」,如果讓一個平時吃習慣重口味的人,改成吃水煮的蔬菜和肉類,估計很多人都會受不了的,反而會加重暴飲暴食。那麼該怎麼樣做才能夠讓我們遠離肥胖和疾病呢?
  • 讀懂營養標籤,選擇低鹽少油低糖食品
    為引導人們選擇鈉含量較低食物,營養標籤可根據食品鈉含量聲稱「低鈉(低鹽)」、「無鈉(無鹽)」。我國規定,低鈉食品的要求是鈉含量≤120mg/100g(或100ml),無鈉食品的要求是鈉含量≤5mg/100g(或100ml)。為了預防高血壓,我們大家應該吃清淡少鹽的膳食,儘量不要選擇鈉含量很高的食品。六、如何選擇低脂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