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開學,我要瘋了!」家長朋友圈吐槽!《青春期遇到更年期》正在...

2020-12-20 騰訊網

把「浙江之聲」設為星標,更容易找到我們哦~

來源:寧波晚報(ID:nbwanbao記者 孫美星 通訊員 李湘蘭)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再不開學,我就要瘋了!」一大早,看著網課開始了十分鐘還在磨蹭起床的孩子,一位初三孩子的家長忍不住在朋友圈裡吐槽。

點擊播放 GIF 0.2M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孩子們送上一個超長寒假,雖然學校都已開始上網課,但線上學習的不可控性,使得不少家庭親子衝突不斷——

案例一

上班忙得雞飛狗跳,下班吵得大哭小叫,這是最近半個多月來,小瑞媽媽生活的真實寫照。

小瑞(化名)今年上初三,原本孩子就愛打遊戲,學習不是很自覺。隨著開學時間一延再延,小瑞也過上了日夜顛倒的日子,白天睡到11多才醒,晚上12點還不肯睡。剛開始孩子和大人都窩在家裡,作業壓力不大,母慈子孝,偶爾一起追追劇,日子還過得不錯。

但自從學校開始上網課,母子倆的矛盾就多了——

班級作業是抽查制,班上50個同學被抽到的概率很低,小瑞開始經常不寫作業,就算寫作業也是開著電腦一邊寫作業一邊看遊戲。

上網課的效率就更差了,常常是早上8點開始上課了,小瑞人還在被窩裡,遇到不喜歡的老師,他直接把網課聲音關掉,和同學在QQ上聊天

老媽要管,兒子不聽,溺愛兒子的老爸跟著添亂,從此家裡大吵小鬧不斷,一次衝突中,兒子還對著老媽推搡起來

正值這段時間開工後,小瑞媽的單位又特別忙碌,這讓她心力交瘁。「我們現在是兩看兩相厭,初三有多重要大家都知道,看著他每天混日子我心急啊!管了就吵,不管又不行,我該怎麼辦?」

案例二

同樣初三的肖震(化名)最近在家很窩火。本來初三住校,與父母距離產生美,天下太平,但因為疫情,不得不朝夕相對,這就免不了吵架。

「鬱悶,新仇舊恨,以前你們忙工作陪我少,還看我的日記。現在,監管學習無孔不入,生怕在家上網課的時候我看小說打遊戲,和同學微信多聊了會兒都看我不順眼,還能有點信任嗎?」肖震說,如今聽到老爹尤其是老媽的聲波,頭皮發麻

案例三

今年15周歲的初二少女簡瑜(化名)與媽媽之間簡直就是《青春期遇到更年期》的升級版。

簡瑜說:「如果媽媽是大蒜,我就是朝天椒;如果她是芥末,我就是鞭炮!如果我還像小時候一樣乖乖女,她就更加不聽我說什麼了!早上起不來,她就說我懶……」

去年夏天期末考試前,簡瑜與同學發生衝突,父母竟發現孩子有抑鬱傾向。疫情期間孩子生活作息也不規律,父母一度很緊張,甚至連話都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說。

醫生支招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心理邊界

最近寧波市康寧醫院的心理熱線接到了好幾個孩子家長的求助,其中關於親子衝突升級的問題最多。

「家有青春期的孩子,疫情期間的親子衝突問題更突出,要想改善親子關係,父母和孩子都要努力。」寧波市康寧醫院心理治療師崔靜靜說,從父母的角度來說,要充分理解孩子的感受,畢竟對成年人來說此次疫情都會引發強烈的焦慮,何況青春期孩子的情緒管理和安全感更容易受到周邊環境的擾動。

圖文無涉 圖片來源:包圖網

父母要試著共情,「如果我是孩子,我會有什麼感受?」復工後工作壓力容易轉化成「踢貓」(踢貓效應是指對弱於自己或者等級低於自己的對象發洩不滿情緒,而產生的連鎖反應,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傳染),父母要維持情緒穩定,避免信息過載後回家肆意宣洩。

家長還要注意抓大放小,大事上有原則,小事上有邊界。像有些生活小事,比如襪子是捲起來放還是捋直了放,就睜隻眼閉隻眼吧。

尊重孩子的心理邊界,不去過度管控他。進屋之前敲個門,不強制孩子開著門學習,開著門是方便父母監視了,可是犧牲的是信任,孩子覺得背後冷颼颼有刀,耗竭著的是心理資本。

孩子要給父母信任和放手的理由

對於孩子來說,崔靜靜建議,要儘可能地維持良好地作息習慣,這樣自律的體現,可以給父母信任和放手的理由,也可以為自己爭取進一步的尊重和獨立贏得空間。

還要學會按暫停鍵。熱血好兒郎,和父母發脾氣算什麼本事,先去陽臺冷靜一下?先進自己書房獨處個5分鐘?總之,肯定有辦法讓戰火不再升級,甚至這種息戰的能力比以戈止戰更強大。同樣,這也對父母適用。

處理好情緒,再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次的疫情是很好的生命教育,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思考的,家長孩子同舟共濟,安度疫情,定能乘風破浪。

有抑鬱傾向的,藥物不能停

對於抑鬱症患者家屬,寧波市康寧醫院心理專家胡珍玉提醒,疫情期間,家長要確保抗抑鬱藥物按照醫生的醫囑持續服用,不能自行停藥或者減藥,避免因藥物中斷或者作息紊亂服藥不規律等引發病情失控。

警惕家中衝動性高的抑鬱症患者。高衝動性的抑鬱症患者往往更容易受挫折,更容易衝動,以往可能出現過過激的行為。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避免與孩子發生正面衝突或者使用過激的言語,也不要冷漠對待孩子

對於像簡瑜這樣的抑鬱症患者,心理專家建議,要學會給情緒一個出口,哪怕去大叫大喊也好。要真誠、負責地表達你的憤怒,不要用暴力的方式。可以試著告訴別人是什麼讓你感到憤怒或受傷害,告訴他們你真正希望他們做的是什麼。

此外,堅持鍛鍊對緩解抑鬱情緒有好處。一般來說,每天鍛鍊1個小時左右,心跳加速,有些氣促,感到身上比較熱,額頭有一點點出汗,但是不要大汗淋漓,注意避免過度勞累和受涼。還可以試著記情緒日記:記下一天中你的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以及帶給你的情緒和想法,記日記的本身,其實就是一種情緒的宣洩,同時也可以幫你梳理和認識自己的情緒,以便更好地進行心理調節。

往期更多資訊回顧

小編邀你收藏浙江之聲

微信又改版啦!

完成以下三步,將我們設置成星標!

這樣,就能每天及時收到新聞推送啦!

點擊播放 GIF 0.5M

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浙江之聲,一路相伴!

相關焦點

  • 「神獸」終於要回學校了!再不開學,這屆家長要被逼瘋了
    再不開學家長就瘋了春雷滾滾,是神獸歸籠號角在吹響。百花齊放,是家長重獲自由的歡暢!作為家長很多人坦言從沒如此渴望著開學為什麼要放假?因為再不放假,老師就要瘋了!為什麼要開學?現在再不開學,家長就要瘋了!跟孩子24小時高濃度、全方位、環繞立體聲黏膩2個多月下來,一大批父母仿佛都蒼老了10歲!
  • 你40米的大刀剛好削我15米的鉛筆,再不開學,家長要瘋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抗疫戰爭」不知不覺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雖然抗擊疫情的行動已經到了「撥開雲霧見月明」的決勝階段,但是廣大中小學生的網課卻正在進入「白熱化」階段。釘釘小學生們空歡喜,家長們也終於忍不住爆發了——再不開學,家長們就要瘋了!家長們紛紛通過各種渠道打聽,想知道哪天開學?再這樣下去家庭關係就要不和諧了。
  • 再再再不開學,真的要瘋了!!!
    這在家待久了,大家都要「瘋」了。當全世界都盼望著學校能快點開學,但沒有誰的意願會比孩子更強烈。首先,早上根本起不來,就算勉強被家長拽起來了,可一上起網課,瞌睡啊,它為什麼總是圍繞著我呢?,老師真的要瘋了!
  • 家長朋友圈吐槽!青春期遇上"禁足期",中年家長知彼解危機
    比如,孩子拖拉、不想寫作業、上網課卻玩遊戲……家長忍不住訓斥幾句,家庭關係就陡然緊張。真是『相愛相殺』。有位家長朋友圈吐槽:眼見著馬上就10點了,還在用龜速爬行!你以為快寫完了,他竟然還在寫名字!你以為可以關燈睡覺了,他說才剛寫完一科!你一催,他就煩!你一吼,他也吼!來來來,包郵9塊9,誰要誰領走!!!
  • 幼兒園再不開學,老師沒崩潰,家裡的神獸先把家長逼瘋了
    疫情漸散,最近身邊同齡孩子的家長普遍都在反映一個問題: 老天吶,幼兒園趕緊開學吧,在家快被孩子煩死了,逼瘋了!
  • 當更年期遇上青春期:專家建議家長要理性看待孩子的叛逆,開啟良好...
    □楚天都市報記者 鄭晶晶 通訊員 胡弘 劉姍姍 王喆隨著結婚生子時間的不斷推遲,如今不少家長進入更年期時,孩子正處在青春期。「兩期」如何相處,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家庭面臨的現實難題。昨日,江城心理專家提醒,處於更年期的家長一定要多關注自身的身心健康,如有必要可向醫生求助,調試好身心狀態。要學會和孩子建立「界限感」,同時親子之間也要多理解溝通。
  • 更年期女性遇上青春期孩子怎麼辦?
    女性從40歲開始就或多或少地出現脾氣暴躁、心煩意亂,記憶力下降的現象,這說明更年期症候群就出現了。這個年齡段的女人恰巧遇到了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很多女人都處理不好母子(女)間的關係,通過各種資料了解到這個階段女人該如何面對孩子的問題。1、首先作為母親應該改變自己的心態,調整自己的情緒。
  • 大齡二胎媽媽,當青春期遇到更年期,抓一個興趣點事半功倍
    孩子到了青春期,抓一個興趣點作為溝通的紐帶。二胎政策放開之後,湧現出了很多的大齡媽媽。孩子尚小,這時媽媽們面對的挑戰是和年輕的媽媽拼體力,雖然自己人到中年身體狀況不如從前,但是為了孩子要打起精神。孩子一天天天長大,而媽媽一天天變老,當青春期遇到了更年期,那碰撞的能量無亞於火星撞地球。最近孩子自我感覺長大了,開始有了自己的見解,不像以前那樣對父母是仰視的,現在會時不時的冒出:媽媽你不懂!婉轉一點兒:媽媽你不懂我我們現在的小孩兒!
  • 青春期孩子的58分,更年期媽媽千萬不能不及格
    我的孩子從一個乖乖虎,變成一頭咆哮的大怪獸。並且,在開學後的第一次數學月考中,榮幸的以58分落在了班級的後面。當我看到成績單的那一瞬間,我的眼前是黑的,很驚訝,很憤怒,真想那一刻就狠狠的揍他一頓,但是看著和我一般高的孩子,理智告訴我,即使揍他一頓,也是徒勞,並不能收到成效。
  • 青春期遇上更年期,又該如何緩解?
    更年期原本是指圍絕經期症候群,在現實裡泛指到達一定的年齡,上有養老下有孩子中間還有職場危機的一種生活壓力巨大的中年時期。這個時期的主要特徵體現為:焦躁、煩悶、易怒,深感疲憊。當孩子的青春期,遇到父母的更年期,一次毀滅性的火星撞地球在所難免。
  • 當父母更年期遭遇子女青春期 專家介紹如何相處
    一位40多歲的母親,進入更年期後,變得多疑、心煩意亂、好發脾氣。這時,她在北京某重點中學的15歲的女兒進入了青春期,表現得非常叛逆。於是,更年期的母親與青春期的女兒戰事不斷。母親很痛苦,但又不知該怎樣處理此事。諮詢學校的心理諮詢師後,母親給女兒寫了封「道歉」信。
  • 父母:再不開學我就瘋了!老師:別急,讓我先瘋……
    張一辰 攝 花式打卡逼瘋家長 「大家,去給我朋友圈第一條點讚,現在立刻馬上!!!!」 於花花這麼急著號召工作群裡的小夥伴點讚,不是為了集贊抽獎,也不是為了贊多送雞蛋,而是為了讓兒子在班級評比中拿個好名次。
  • 兒子不做作業媽媽氣得跳江,青春期battle更年期,老母親該咋做?
    學校放假,遭殃的往往是家長,既當老師輔導作業監督學習,又當爸媽管吃管住管生活,還要和孩子上演各種鬥智鬥勇的戲碼,實在是太難了!尤其是當青春期遇上更年期,勢必會有無數場「世界級大戰」爆發。更有甚者,有的家長明明年紀輕輕,卻因為家裡「神獸」遲遲不開學,被氣得更年期提前。在青春期和更年期的battle之中,參與其中的人深受其害,雙方都在叫苦連天。
  • 被「青春期」撞成「更年期」?
    一個溫潤如玉、彬彬有禮的知識青年,分分鐘被氣出「更年期」,我們自己也很無辜。只是生氣也就罷了……可往往與「青春期」同時進行的還有孩子們的「學習困難期」。日益加重的學習壓力碰上逆反、自我中心等問題,孩子們很可能從單一的困難走向全面的沉降,這也正是我們老師和家長最為擔心的問題。
  • 再不復工,我真的要瘋……
  •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家長該怎麼辦?
    「我家孩子一點都不聽話,我說什麼他(她)都不聽,怎麼辦啊?」「青春期的孩子真難搞,不僅不聽,還要跟你對著幹!糟心!」「我們家小孩不跟我吵架,但一回到家關上自己的房門,不跟我們交流!」家長常常會問:孩子進入青春期就叛逆了,家長應該怎麼辦?
  • 開學啦!家長欣慰加焦慮 開學前忙瘋產科大夫
    記者邱偉榮  開學前忙瘋產科大夫  準媽媽:很捉急  今天是9月1日,是中小學生秋季開學報到的日子,也是孩子上小學的分界線。為了不讓他們晚一年上學,許多準媽媽們主動要求提前剖腹產。這兩日,一條來自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某產科醫生的微信在「朋友圈」裡廣為流傳,微信吐槽單日分娩量讓醫生和護士都忙瘋了。深圳8月底迎來分娩小高峰,全市各公立醫院產床床位連日來持續爆滿。來自教育界的人士則認為,將每年8月31日作為分界線不夠人性化,應該彈性設定入學比例。
  • 當青春期遇上更年期,如何平穩度過?
    家長的更年期,遇上孩子的青春期,是親子雙方都很棘手的問題。如何使家庭平穩度過這個特殊時期?  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  家長了解孩子是一個重要的前提。青春期是人大腦發育的又一個高峰期,為了孩子有更好的身心成長,家長需從安全、營養、睡眠、運動、情緒等方面滿足孩子的需要。而愛是一切的根本,要在生活中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充盈的愛,給予他們一個安全的成長環境和良好的親密關係。青春期會有很多明顯的生理變化,也會有很多的第一次,這些都是美好的成長裡程碑,家長應該主動為孩子送上一份祝福。
  • 當更年期鬥不過青春期
    前幾天康達鋼球發了個帖子,有關與閨女吵架的事兒,昨晚看了下大家給我的留言,真是感覺有些許安慰,原來與我同樣境遇的是那麼多,原來不只是我的閨女青春期那麼難管教,很多家長的都是如此。 當這種更年期鬥不過青春期成為普遍現象時,我們在其他家長那裡找到些許安慰的同時,是否要靜下心來想想,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普遍現象
  • 旅日華人父母與子女矛盾衝突:更年期遭遇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自有青春期的衝動和叛逆,而孩子處於青春期時,很多家長也正好處於更年期,更年期的煩惱加上工作的身心疲憊,很容易與青春期的孩子發生衝突。這個問題不管是在中國還是日本,都是子女教育中一個突出的問題,而華人家長面對接受異國教育的青春期子女,在正常的兩代人之間的隔閡以外,還要加上中日兩國文化的衝突,語言交流的障礙,因而使得這一矛盾更加突出,所受困擾更加深刻,青春期遭遇更年期的矛盾是華人社會子女教育中一個繞不開的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