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浙江之聲」設為星標,更容易找到我們哦~
來源:寧波晚報(ID:nbwanbao記者 孫美星 通訊員 李湘蘭)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再不開學,我就要瘋了!」一大早,看著網課開始了十分鐘還在磨蹭起床的孩子,一位初三孩子的家長忍不住在朋友圈裡吐槽。
點擊播放 GIF 0.2M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孩子們送上一個超長寒假,雖然學校都已開始上網課,但線上學習的不可控性,使得不少家庭親子衝突不斷——
案例一
上班忙得雞飛狗跳,下班吵得大哭小叫,這是最近半個多月來,小瑞媽媽生活的真實寫照。
小瑞(化名)今年上初三,原本孩子就愛打遊戲,學習不是很自覺。隨著開學時間一延再延,小瑞也過上了日夜顛倒的日子,白天睡到11多才醒,晚上12點還不肯睡。剛開始孩子和大人都窩在家裡,作業壓力不大,母慈子孝,偶爾一起追追劇,日子還過得不錯。
但自從學校開始上網課,母子倆的矛盾就多了——
班級作業是抽查制,班上50個同學被抽到的概率很低,小瑞開始經常不寫作業,就算寫作業也是開著電腦一邊寫作業一邊看遊戲。
上網課的效率就更差了,常常是早上8點開始上課了,小瑞人還在被窩裡,遇到不喜歡的老師,他直接把網課聲音關掉,和同學在QQ上聊天。
老媽要管,兒子不聽,溺愛兒子的老爸跟著添亂,從此家裡大吵小鬧不斷,一次衝突中,兒子還對著老媽推搡起來。
正值這段時間開工後,小瑞媽的單位又特別忙碌,這讓她心力交瘁。「我們現在是兩看兩相厭,初三有多重要大家都知道,看著他每天混日子我心急啊!管了就吵,不管又不行,我該怎麼辦?」
案例二
同樣初三的肖震(化名)最近在家很窩火。本來初三住校,與父母距離產生美,天下太平,但因為疫情,不得不朝夕相對,這就免不了吵架。
「鬱悶,新仇舊恨,以前你們忙工作陪我少,還看我的日記。現在,監管學習無孔不入,生怕在家上網課的時候我看小說打遊戲,和同學微信多聊了會兒都看我不順眼,還能有點信任嗎?」肖震說,如今聽到老爹尤其是老媽的聲波,頭皮發麻。
案例三
今年15周歲的初二少女簡瑜(化名)與媽媽之間簡直就是《青春期遇到更年期》的升級版。
簡瑜說:「如果媽媽是大蒜,我就是朝天椒;如果她是芥末,我就是鞭炮!如果我還像小時候一樣乖乖女,她就更加不聽我說什麼了!早上起不來,她就說我懶……」
去年夏天期末考試前,簡瑜與同學發生衝突,父母竟發現孩子有抑鬱傾向。疫情期間孩子生活作息也不規律,父母一度很緊張,甚至連話都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說。
醫生支招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心理邊界
最近寧波市康寧醫院的心理熱線接到了好幾個孩子家長的求助,其中關於親子衝突升級的問題最多。
「家有青春期的孩子,疫情期間的親子衝突問題更突出,要想改善親子關係,父母和孩子都要努力。」寧波市康寧醫院心理治療師崔靜靜說,從父母的角度來說,要充分理解孩子的感受,畢竟對成年人來說此次疫情都會引發強烈的焦慮,何況青春期孩子的情緒管理和安全感更容易受到周邊環境的擾動。
圖文無涉 圖片來源:包圖網
父母要試著共情,「如果我是孩子,我會有什麼感受?」復工後工作壓力容易轉化成「踢貓」(踢貓效應是指對弱於自己或者等級低於自己的對象發洩不滿情緒,而產生的連鎖反應,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傳染),父母要維持情緒穩定,避免信息過載後回家肆意宣洩。
家長還要注意抓大放小,大事上有原則,小事上有邊界。像有些生活小事,比如襪子是捲起來放還是捋直了放,就睜隻眼閉隻眼吧。
尊重孩子的心理邊界,不去過度管控他。進屋之前敲個門,不強制孩子開著門學習,開著門是方便父母監視了,可是犧牲的是信任,孩子覺得背後冷颼颼有刀,耗竭著的是心理資本。
孩子要給父母信任和放手的理由
對於孩子來說,崔靜靜建議,要儘可能地維持良好地作息習慣,這樣自律的體現,可以給父母信任和放手的理由,也可以為自己爭取進一步的尊重和獨立贏得空間。
還要學會按暫停鍵。熱血好兒郎,和父母發脾氣算什麼本事,先去陽臺冷靜一下?先進自己書房獨處個5分鐘?總之,肯定有辦法讓戰火不再升級,甚至這種息戰的能力比以戈止戰更強大。同樣,這也對父母適用。
處理好情緒,再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次的疫情是很好的生命教育,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思考的,家長孩子同舟共濟,安度疫情,定能乘風破浪。
有抑鬱傾向的,藥物不能停
對於抑鬱症患者家屬,寧波市康寧醫院心理專家胡珍玉提醒,疫情期間,家長要確保抗抑鬱藥物按照醫生的醫囑持續服用,不能自行停藥或者減藥,避免因藥物中斷或者作息紊亂服藥不規律等引發病情失控。
要警惕家中衝動性高的抑鬱症患者。高衝動性的抑鬱症患者往往更容易受挫折,更容易衝動,以往可能出現過過激的行為。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避免與孩子發生正面衝突或者使用過激的言語,也不要冷漠對待孩子。
對於像簡瑜這樣的抑鬱症患者,心理專家建議,要學會給情緒一個出口,哪怕去大叫大喊也好。要真誠、負責地表達你的憤怒,不要用暴力的方式。可以試著告訴別人是什麼讓你感到憤怒或受傷害,告訴他們你真正希望他們做的是什麼。
此外,堅持鍛鍊對緩解抑鬱情緒有好處。一般來說,每天鍛鍊1個小時左右,心跳加速,有些氣促,感到身上比較熱,額頭有一點點出汗,但是不要大汗淋漓,注意避免過度勞累和受涼。還可以試著記情緒日記:記下一天中你的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以及帶給你的情緒和想法,記日記的本身,其實就是一種情緒的宣洩,同時也可以幫你梳理和認識自己的情緒,以便更好地進行心理調節。
往期更多資訊回顧
小編邀你收藏浙江之聲
微信又改版啦!
完成以下三步,將我們設置成星標!
這樣,就能每天及時收到新聞推送啦!
▼
點擊播放 GIF 0.5M
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浙江之聲,一路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