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潮汕,我們首先想到的便是潮汕的美食,大部分人來到這裡以後,恐怕也是先以吃為主,等到吃飽喝足後,才會慢悠悠的拿起手機,尋找一些景點遊玩觀看,仿佛來到這個地區吃美食才是主要的事情,其他的都是贈品。其實,這樣想的人才是大錯特錯了,潮汕的景觀,不輸給任何其他地方。潮汕,古時被稱作潮州,是我國南邊的一個城市,從宋元開始,潮汕當地的人便經常的與南洋就行交流,大量的人員外遷。泰國、柬埔寨、印尼、新加坡乃至歐洲的法國、英國,美洲的美國等,都能見到祖籍廣東潮汕的華僑存在。潮汕最早發跡於唐朝,開闢海上絲綢之路時,它便是對外的一個門戶所在。如今的潮汕,其實是由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四個市共同組成,統稱為潮汕民系。我們今天的目的地,便是位於潮汕的一個著名景點「陳慈黌故居」。
陳慈黌故居位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隆都鎮前美村,是由旅外僑胞陳慈黌的家族建立而成的。這座建築至今已經有了一百多年的歷史,其最早建立於清朝宣統二年,現如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旅遊景點,每年都會吸引大批的遊客前往旅遊。澄海區曾經是所有潮汕人想要前往南洋的必經之路,因此在這個地區,仍保有不少那個年代的古建築。
講回正題,陳慈黌故居中,包含了郎中第、壽康裡、善居室和三廬書齋等景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是1922年的時候修建的,直到1939年,日軍侵略到當地,仍然還未完工,共計佔地面積六千八百六十一平方米。由於受到西方文化影響,陳慈黌故居的所有建築大多都帶有中西合璧的風格特色,「善居室」更是以典型的「駟馬拖車」為主體,兩種風格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所住的廂房是仿造著北京的東西宮殿建築形象,四周則是以雙層洋樓的風格建造。在每座院落內部都是大院套著小院,大屋配著小屋,獨具當時社會的風格特色。
這所獨一無二的豪宅,佔地兩萬五千四百平方米,共有廳房五百零六間,是一個超大型的宅院,與故宮相比,也不遜色幾分,因此被人稱為「小故宮」。後期,隨著時代的發展,陳慈黌故居中又額外的增加了例如陳慈黌家史館、紅頭船雕塑、潮汕戲曲館、木偶館、潮汕新娘房、潮汕功夫茶館、老潮州小食館、書畫廊、微雕展館、潮汕工藝禮品館、古廚房等潮汕獨特的符合民國時期文化風貌的景觀,是由混亂的時代早就了這樣一個神奇的風格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