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型高校≠職業院校,90%高校都應向應用型轉型

2020-12-13 金羊網

廣東召開本科院校轉型發展與特色應用型院校建設研討會

金羊網訊 記者王倩、通訊員粵教研報導:應用型高校轉型,是近年來讓不少高校心裡「打鼓」的一件事,好好的本科院校難道要「降級」去做職業培訓嗎?近日,由廣東省教育研究院主辦、廣東白雲學院承辦的廣東本科院校轉型發展與特色應用型院校建設研討會在廣州召開。來自教育部、廣東省教育研究院、省教育廳、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等多個部門專家、校長和職能部門負責人,圍繞「創新·融合·優質:廣東普通本科院校轉型發展與特色應用型院校建設」這個主題,深入探討新時代中國特色世界水平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相關議題。

「十三五」支持100所高校轉型

2015年,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聯合發文,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教育部認為,當前,我國已經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體系,但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人才供給與需求關係深刻變化,面對經濟結構深刻調整、產業升級加快步伐、社會文化建設不斷推進特別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高等教育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質化傾向嚴重,畢業生就業難和就業質量低的問題仍未有效緩解,生產服務一線緊缺的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機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養結構和質量尚不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要求。

辦好應用型高校關鍵是強化實踐教學,加強實習實驗實訓條件。為改善產教融合的辦學條件,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啟動了教育現代化推進工程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設項目。『十三五』期間,將在全國範圍內支持100所高校加強實習實驗實訓平臺和基地建設,通過項目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本科院校轉型不是「降格」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在會上表示,不少院校對轉型的真正意義沒有吃透,「升學型教育還是就業型教育的爭論本身就是個偽命題,」陳鋒說,「現代教育體系應該是終身教育體系,伴隨人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無論是碩士還是博士都應該為終身職業教育服務。」

陳鋒還舉例說,不是一聽說職業教育就是職業院校該做的事,就是單純的技能培訓,比如EMBA就是職業教育。「對於已經就業的人來說,非常渴望得到不斷地學習提高,但目前已有的學校教育無法滿足這種需求。比如瑞士很多銀行行長都是中職畢業,但他們中職畢業後往往先從櫃員做起,再不斷回爐進行高水平的職業教育,一直達到行長的能力要求。我們的學校還提供不了這些服務,學生畢業出來就回不去了是不行的。」

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處長鄭文也表示,本科轉型不是降為職業院校,而是把職業教育納入本科教育,不是本科向職教靠攏,變成純技能型培訓。據了解,近年來廣東一直進行的新工科建設,引發了幾乎所有高校的專業結構調整,乃至牽動高考招生計劃的變動,也是應用型轉型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九成高校都應向應用型轉型

據了解,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啟動實施教育現代化推進工程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項目,「十三五」期間,在全國範圍內支持100所應用型高校建設,並在全國進一步擴大試點範圍。

陳鋒表示,應用型高校轉型並不只是在試點高校這麼小的範圍開展,「我們只是在全國600所新建高校中進行了分析,因為他們面臨最緊迫的轉型發展需求,但其實並不只是他們有需求,從國家發展需求來看,未來90%的高校都應該轉向應用型。」

陳鋒還舉了矽谷的例子,「史丹福大學是創新創業型的一流大學,他們的目標就是服務好矽谷,和矽谷一起成長。所以本科高校的目標應該很簡單——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廣東有很多世界一流的企業,一流的高校卻遠遠不夠,這是不匹配的,高校和經濟發展應該是同頻共振的。」

與會專家都表示,目前無論是經濟還是教育發展機遇和空間都非常好,關鍵在於是不是找準定位,是不是真心實意地把自己的發展建立在服務這片土地的目標上,紮根大地辦教育、辦大學。

「產業學院」學科融合服務產業

記者了解到,廣東省已經遴選出14所轉型試點高校,其中8所公辦高校、6所民辦高校。鄭文表示,試點轉型對高校來說是一次加快發展的機遇,省裡已經為試點高校提供上億元資金,並在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科研機制體制改革、科技成果轉化、配套經費支持等多個方面給予靈活的政策支持。

應用型高校如何「應用」?記者了解到,對於本科院校來說,和職業院校的教育教學有著很大不同。鄭文表示,應用型人才培養不能等同於職業人才培養,絕對不能放鬆和削弱知識體系和理論基礎,只強調操作能力。「一些高校為了轉型,取消了一些本科專業的基礎課,或學術性不夠,結果導致不能通過專業認證。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為了讓本科院校與企業有更深層次的合作,廣東已聯絡了600多個企業項目「築巢引鳳」——政府搭臺、企業出力、學校唱戲。目前已在網上開放項目查詢,供學校選擇,和企業對接。

作為專業對接產業的一大創新,廣東再次發揚先行先試的精神,在試點高校建設學科融合服務產業的「產業學院」,比如今年多所高校新建的機器人學院,需要自動化、計算機、人工智慧等多學科交叉融合,學院打通傳統專業的壁壘,培養出的學生可以跨學科直接為新興複合產業服務,也就架起了高校和產業對接的橋梁。


編輯:木東

相關焦點

  • 市屬高校轉型建設應用型大學的路徑選擇
    從應用型大學的起源、特色標準、國外先進應用型大學辦學經驗以及我國市屬高校轉型應用型大學的方案等方面入手,為市屬高校轉型建設應用型大學提供科學的思路和方向。關鍵詞:應用型大學;市屬高校;國外應用型大學;轉型建設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決策部署,推動高校轉型發展,教育部聯合多部委於2015年制定《關於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1]。
  • 定位: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與內涵建設丨公開課筆記④
    ■ 應用研究型部分主要是研究型大學中的專業學院、研究型行業高校(雙一流高校)、行業特色或專業應用特色鮮明的省屬重點大學;■ 應用型部分則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為主體(包含職業本科院校);■ 應用技能型主要是專科層次的高職院校。本報告重點的討論是應用型教育體系中的中間層次,即由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轉型而來的應用型院校。
  • 一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芻議
    摘 要:「一流應用型本科高校」是當前正在轉型或即將轉型的地方本科院校普遍關注的話題。關於什麼是一流應用型本科高校和如何建設一流應用型本科高校,眾說紛紜。地方性是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基本屬性,這一屬性規制著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服務範圍、發展目標和發展路徑,乃至組織特徵。
  • 一大批普通本科學校向應用型轉變 廣東14高校提前試點
    >   金羊網訊記者周聰報導: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要向應用型轉向。近日,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明確未來5-10年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規劃。本科高校為何轉、怎麼轉?轉向應用型後,本科高校是升級還是降格?事實上,廣東從2016年開始,已有14所普通本科高校試點轉型。  試水  14所本科院校向應用型轉變  《方案》提出了進一步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的具體措施。
  • 本科高校轉向應用型,升級還是降格?
    這份方案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討論:本科高校為何轉、怎麼轉?轉向應用型後,本科高校是升級還是降格?廣東作為職業教育大省,從2016年開始探索普通本科高校轉型試點,目前進展如何,有什麼機遇與挑戰?14日,南方教育智庫獨家採訪省教育廳、試點高校負責人和專家學者,解讀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廣東行動。專家表示,應用型轉向也能爭創一流,辦成高水平大學。
  • 廣東一些本科院校要轉型為應用型大學 轉型名單未定
    的微信消息被瘋傳,其中列舉了廣州美術學院、星海音樂學院、廣東金融學院、廣東藥學院等24所廣東本科院校名單,稱這些院校要轉為職業教育。  省教育廳權威人士表示,一些本科院校要轉型為應用型大學的消息是確鑿的,但轉型名單尚未確定。而上述名單中提及的多數高校也表示,目前沒有接到通知。教育專家則認為,本科院校轉型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改革存在相當難度,不宜一刀切。
  • 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轉型之路該怎麼走
    為更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高校轉型勢在必行。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曾表示,「未來90%的高校都應該轉向應用型」。但是具體怎麼轉型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路徑。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轉型之路該怎麼走?
  • 應用型高校辦出特色要從四個方面發力
    當前,我國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數量和結構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已是不爭的事實。發展應用型高校和高等職業教育,培養應用型和技術技能型人才已列為國家戰略,這也是國家和地方經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需要。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出臺以後,部分本科高校或本科高校中的部分專業正在有序地開展向應用技術型高校的轉變。但總體轉型較慢,效果並不理想,究其原因在於沒有很好地回答三個問題:應用技術大學的使命是什麼?辦學形態標準是什麼?實行怎樣的體制、機制?
  • 教育部攜手甘肅省合力打造「技能甘肅」支持半數省屬本科高校轉型為應用型本科高校 集中力量建設10所高水平高職院校
    教育部攜手我省合力打造「技能甘肅」支持半數省屬本科高校轉型為應用型本科高校 集中力量建設10所高水平高職院校每日甘肅網8月3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梁峽林)近日,教育部和甘肅省政府印發《關於整省推進職業教育發展打造「技能甘肅」的意見》,《意見》提出,將支持甘肅把現有半數左右省屬本科高校轉型為應用型本科高校
  • 汪元宏:應用型高校的創新之路
    高校擴招以後,高等教育辦學功能呈現多樣化。大力發展應用型教育,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是眾多區位型高校需要深入研究探索和加強建設實踐的一個新課題。  建設應用型大學  我認為,關於建設應用型大學,從內涵上應強化幾個特徵。
  • 加快推進應用型高校智庫建設
    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推動高校轉型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根據教育部2019新春發布會介紹,現在有300所地方本科高校參與改革試點,教育部接下來還將多措並舉,進一步引導、支持和推動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型高校轉變。應用型高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思考建設智庫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推進建設。
  • 王軍勝教授新著《創業型大學:應用型本科高校轉型之路》出版
    近年來,國家開始實施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戰略決策,推動高等教育轉型發展。在應用型本科高校對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促進經濟發展高質量的現實回應中,對區域創新、提振市場、人才培養和經濟發展發揮智力中堅作用的創業型大學,就為應用型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提供了成功範式。
  • 高校分類對新建地方應用型大學的啟示
    本文通過對高校分類與辦學定位的關係梳理和對國內外頗具代表性的高校分類進行評析,概括提煉了我國應用型大學的應然職能和主要特徵,在此基礎上,嘗試提出應用型大學建設的基本方略,為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和應用型大學零基礎籌建提供決策依據和實踐參照。
  • 本科向應用型轉變就是「降格」?專家:對「應用型」理解有偏差
    定位   「院校的研究型與應用型可以多元並存交叉融合」   本次研討會由廣東省教育研究院主辦,主題為「創新·融合·優質:廣東普通本科院校轉型發展與特色應用型院校建設」。
  • 構建地方本科高校應用型課程體系
    地方本科高校通常都將「培養應用型人才」作為學校的辦學定位,但卻不同程度地存在辦學定位與人才培養實際不契合的現象。其主要原因在於部分高校課程設置沒有真正實現圍繞職業能力及崗位需求構建,且缺乏科學長遠的規劃,難以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課程是高校人才培養方案中最基層的單位,是人才培養的基礎和保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必須在應用型課程體系構建及課程教學中才能得以落實。
  • 一半以上省屬本科高校如何向應用型大學轉型?來看山東答卷
    在今年山東省委重點工作改革攻堅年中,特別提到「推動一半以上省屬本科高校向應用型大學轉型」,如何轉?11月17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省教育廳副廳長白皓對此表示,近年來,我省積極引導省屬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型發展,促進山東省高等教育分類發展、特色發展,不斷增強高等教育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加強應用型專業建設。
  • 山東多所地市學院轉型:缺席省「雙高」計劃,謀建應用型高校
    2012年,這7所學院連同臨沂大學,作為原屬各市人民政府管理的普通本科院校,調整為實行省與所在市共建、以省為主的管理體制,由省教育廳主管,成為山東省屬高校。今年10月11日,山東省教育廳、財政廳聯合印發《關於推進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的指導意見》,在省屬非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全面推進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
  • 投34億元建高水平應用型專業群 山東一半省屬高校要向應用大學轉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杰 呂樂 濟南報導在今年省委重點工作改革攻堅年中,特別提到「推動一半以上省屬本科高校向應用型大學轉型」。目前進展怎麼樣了?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今天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省財政先後投入建設經費34億元,立項建設了60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群)和40個培育專業(群)、55個專業對接產業項目。
  • 《應用型高校的未來》出版 揭示應用型本科教育發展邏輯
    這部專著應用實證研究方法,對中國應用型高等教育的歷史沿革、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辦學定位、人才培養、學科專業建設、社會服務、師資隊伍建設、創新創業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等專題深入研究,回答了高校向應用型轉型發展「為何轉」「轉什麼」「怎麼轉」等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為應用型本科高校制訂「十四五」規劃勾勒出一個可資借鑑的最近的未來。
  • 廈門理工學院等8所院校被確定為福建省示範性應用型本科高校
    廈門網訊 日前,省教育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下發《關於公布示範性應用型本科高校和專業群建設名單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