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高校轉向應用型,升級還是降格?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本科高校轉向應用型,升級還是降格?
  專家表示:應用型轉向也能辦成高水平大學

  ■南方教育智庫特邀專家

  盧曉中: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

  馮增俊:中山大學教育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

  凌靖波:廣東技術師範大學黨委書記

  劉明貴:嶺南師範學院黨委書記

  張清華: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黨委書記、校長

  喻世友: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校長

  近日,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明確未來5—10年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規劃,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要向應用型轉向。

  這份方案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討論:本科高校為何轉、怎麼轉?轉向應用型後,本科高校是升級還是降格?廣東作為職業教育大省,從2016年開始探索普通本科高校轉型試點,目前進展如何,有什麼機遇與挑戰?14日,南方教育智庫獨家採訪省教育廳、試點高校負責人和專家學者,解讀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廣東行動。專家表示,應用型轉向也能爭創一流,辦成高水平大學。

  哪些會轉向?

  「國家把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這對於以培養職業教育師資為辦學目標的廣東技術師範大學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看過《方案》後,廣東技術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凌靖波驚喜地說。

  就業結構失衡,倒逼高校改革,地方本科轉向應用技術型大學也被視作結構調整的切入點。2015年11月,教育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關於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向的指導意見》,明確推動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次年,廣東也開始試水,明確要求全省大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含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原則上均要通過學校整體轉型或部分二級學院、部分學科專業轉型的方式,主動向應用型高校轉向。同時遴選了廣東金融學院等14所轉型試點高校,其中包括8所公辦高校,6所民辦高校,引導本科高校分類發展、內涵發展、特色發展。

  嶺南師範學院黨委書記劉明貴認為,作為地方高校一員,要站在高等教育發展全局謀劃發展,為高校應用型轉向提供成功樣本。

  怎麼轉向?

  廣東試點兩年多來,試水成效如何?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表示,轉向後的應用型本科高校要轉變辦學思路、調整辦學模式,圍繞我省產業轉型升級、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振興發展等重大戰略,加快建立人才培養、科技服務、技術創新、萬眾創業的一體化發展機制,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譬如,試點高校廣東金融學院明確應用型金融品牌大學的發展定位,大力推進學科專業建設向應用型轉向,開辦了全國首批、廣東首個網際網路金融專業和廣東首個精算學專業。試點高校吉林大學珠海學院成立珠海市吉珠中小企業先進技術研究院,這是珠海首家為解決中小微企業共性技術而成立的新型研發機構。

  「應用型大學同樣可以辦到一流。」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黨委書記、校長張清華表示,學校轉型發展的目的就是提高學校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學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校長喻世友說,該校通過轉型試點,多個院系逐步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學校投入近1400萬元,用於支持商科和工科2個重點學科建設、7個應用型專業課程群建設、會計學等3個專業進行專業認證,「一帶一路」跨境電商創新發展研究中心等產學研用平臺建設。

  是「降格」嗎?

  多年來,普通本科高校對向應用型轉向的重要性逐漸達成共識,但社會上「職教不如本科」「轉型是降格」「應用型就要拋棄科研」的觀念還需要努力扭轉。

  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直言,目前部分本科高校、教師、學生及公眾對「轉型發展」存有疑慮,人為設置了障礙,未能從「要我轉型」到「我要轉型」發生實質改變。

  中山大學教育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馮增俊說,此次《方案》提到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型轉向,是大勢所趨。「早在2014年曾提出全國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轉向應用技術型,就業質量低倒逼部分地方本科『非轉不可』,《方案》更加系統全面提出改革要求。」

  也有專家認為,討論應用型,應該看到本質,應用型最重要的內涵是讓培養的學生更符合社會的需要。大學的辦學水平不是體現在辦學定位上,而是體現在服務於定位的水平上。

  「向應用型轉向當然不是降格,相反是在推動學校直面現實,考慮自身如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如何更好回應產業需求。」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盧曉中認為,應用型轉向是社會發展的客觀需求,更涉及到普通本科高校自身生存發展。

  ■專家聲音

  職業教育改革是廣東的一場「及時雨」

  「《方案》是廣東職業教育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場『及時雨』。」馮增俊說,此次改革「動真格」,將進一步優化廣東作為職業教育大省的辦學格局。他認為,廣東職業教育要抓住改革機遇,克服「重文憑輕技能」的慣性模式,並逐漸探索符合職業院校辦學規律的發展通道。「要暢通升格渠道,讓辦得好的職業院校沉澱基礎、凝練特色,升級成為技術大學,紮實提升廣東職業教育質量。」他還建議,廣東要發揮產業與高校合作優勢,鼓勵企業辦學,培養行業急需的技術人才。

  盧曉中認為,「可能有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向、打通現有高職院校升格通道兩種途徑,廣東職業院校迎來發展機遇。」他還提到,《方案》明確要向社會多元辦學的格局轉向,向企業社會參與、專業特色鮮明的類型教育轉向,這一做法將更有利於產教融合,使職業教育真正深入生產一線解決實際問題,培養需求人才。

  南方日報記者 杜瑋淦 姚瑤 吳少敏

相關焦點

  • 高校入選應用型大學是降格嗎?
    &nbsp&nbsp&nbsp&nbsp■《14所本科高校轉為應用型高校》新聞追蹤&nbsp&nbsp&nbsp&nbsp南方日報訊(記者/吳少敏)9月22日,本報報導了《14所本科高校轉為應用型高校》的消息,引發廣泛的關注。
  • 本科向應用型轉變就是「降格」?專家:對「應用型」理解有偏差
    本科向應用型轉變是「升格」、「更名」?是「降格」、「拋棄科研」?   這些理解的偏差會造成怎樣的蝴蝶效應?   在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方面,廣東又應該如何在原有的建設基礎上思考自身定位與謀求新的突破,找到區域、城市發展的立足點?
  • 一大批普通本科學校向應用型轉變 廣東14高校提前試點
    >   金羊網訊記者周聰報導: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要向應用型轉向。本科高校為何轉、怎麼轉?轉向應用型後,本科高校是升級還是降格?事實上,廣東從2016年開始,已有14所普通本科高校試點轉型。  試水  14所本科院校向應用型轉變  《方案》提出了進一步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的具體措施。保持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
  • 學科設置一窩蜂 江蘇本科院校如何轉向應用型
    「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這是前不久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布的指導意見。當下,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型高校轉變的必要性何在、著力點在哪?作為高等教育大省,江蘇需要對這些問題作出回答。
  • 應用型高校學科頻調整 「矮化」還是更接地氣?
    這是應用型大學過去一年在地方院校逐步落地的縮影。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等三部門發布《關於引導部分地方本科高校面向應用型轉變的意見》,要求在各地建立一批適應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應用型大學」。文件出臺一周年,魯浙粵鄂豫等省結合各自經濟發展情況,已陸續出臺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的實施方案,促進部分地方高校面向經濟和產業的「應用場景」。
  • 應用型高校≠職業院校,90%高校都應向應用型轉型
    廣東召開本科院校轉型發展與特色應用型院校建設研討會金羊網訊 記者王倩、通訊員粵教研報導:應用型高校轉型,是近年來讓不少高校心裡「打鼓」的一件事,好好的本科院校難道要「降級」去做職業培訓嗎?近日,由廣東省教育研究院主辦、廣東白雲學院承辦的廣東本科院校轉型發展與特色應用型院校建設研討會在廣州召開。
  • 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轉型之路該怎麼走
    為更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高校轉型勢在必行。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曾表示,「未來90%的高校都應該轉向應用型」。但是具體怎麼轉型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路徑。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轉型之路該怎麼走?
  • 王軍勝教授新著《創業型大學:應用型本科高校轉型之路》出版
    隨著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面對經濟結構的深刻調整,新理念、新動能的深入發展,以及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大學已從社會的邊緣地帶成長為社會的核心力量,許多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已經無法適應經濟轉型升級的要求
  • 一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芻議
    摘 要:「一流應用型本科高校」是當前正在轉型或即將轉型的地方本科院校普遍關注的話題。關於什麼是一流應用型本科高校和如何建設一流應用型本科高校,眾說紛紜。地方性是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基本屬性,這一屬性規制著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服務範圍、發展目標和發展路徑,乃至組織特徵。
  • 《應用型高校的未來》出版 揭示應用型本科教育發展邏輯
    近日,孫愛武教授的著作《應用型高校的未來》出版。這部專著應用實證研究方法,對中國應用型高等教育的歷史沿革、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辦學定位、人才培養、學科專業建設、社會服務、師資隊伍建設、創新創業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等專題深入研究,回答了高校向應用型轉型發展「為何轉」「轉什麼」「怎麼轉」等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為應用型本科高校制訂「十四五」規劃勾勒出一個可資借鑑的最近的未來。
  • 廣東14所本科院校要轉成應用型大學
    在向社會公示14所本科轉型試點高校名單後,廣東省教育廳日前又以「急件」方式公布了《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公布廣東省普通本科轉型試點高校名單的通知》,要求各試點高校進一步修改、完善轉型發展方案,並於11月30日前報省教育廳高教處備案。據悉,今年9月,包括廣東財經大學、廣東金融學院等在內的14所本科高校被明確要求「向應用型本科高校轉變。」
  • 甘肅將半數省屬本科高校轉為應用型本科高校
    ,來支持職業技術高等教育的發展,比如升級部分專科職業技術高校為本科高校等措施,除此之外,還有一系列的政策也在實施中。在近期,甘肅有一個比較特殊的政策出來,引發了外界比較多的關注,在甘肅的這個政策中將支持將甘肅省半數的省屬本科高校轉型為應用型本科高校,這個政策意味著什麼呢?
  • 乘風破浪的龍外——黑龍江外國語學院入選特色應用型本科示範高校
    2019年初,根據黑龍江省教育廳的要求,黑龍江外國語學院積極組織並參與了特色應用型本科示範高校的申報工作最終,經過專家組的評審、審定和公示,黑龍江外國語學院從眾多優秀高校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全省特色應用型本科示範高校」。 作為中國頂尖民辦大學,龍外一直致力於培養國家亟需,富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應用型、複合型、高層次國際化人才。
  • 廣東一些本科院校要轉型為應用型大學 轉型名單未定
    網傳24所本科院校轉向職業教育  省教育廳稱轉型是改革大方向但名單不實,多家高校稱未接到通知但支持轉型  近日,一則題為「高校大轉型,廣東哪些本科高校將轉為職業技術學院?」的微信消息被瘋傳,其中列舉了廣州美術學院、星海音樂學院、廣東金融學院、廣東藥學院等24所廣東本科院校名單,稱這些院校要轉為職業教育。  省教育廳權威人士表示,一些本科院校要轉型為應用型大學的消息是確鑿的,但轉型名單尚未確定。而上述名單中提及的多數高校也表示,目前沒有接到通知。教育專家則認為,本科院校轉型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改革存在相當難度,不宜一刀切。
  • 廈門理工學院等8所院校被確定為福建省示範性應用型本科高校
    廈門網訊 日前,省教育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下發《關於公布示範性應用型本科高校和專業群建設名單的通知》。
  • 全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現場推進會在成都工業學院召開
    為實現四川高質量發展和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提供有力支撐,11月21日,四川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現場推進會在成都工業學院召開。  副省長楊興平出席會議並做重要講話,省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廳長朱世宏作工作報告。省政府副秘書長劉全勝主持了會議。
  • 構建地方本科高校應用型課程體系
    地方本科高校通常都將「培養應用型人才」作為學校的辦學定位,但卻不同程度地存在辦學定位與人才培養實際不契合的現象。其主要原因在於部分高校課程設置沒有真正實現圍繞職業能力及崗位需求構建,且缺乏科學長遠的規劃,難以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課程是高校人才培養方案中最基層的單位,是人才培養的基礎和保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必須在應用型課程體系構建及課程教學中才能得以落實。
  • 同學,「應用型本科」,你關注過嗎?
    ,越來越凸顯出其發展的極端重要性,近年來,教育部先後出臺多項政策與要求,來全力推進部分本科高校專業由學術型本科向應用型本科轉型,並要求今後新設本科院校在發展定位上,除少部分院校外,其他都應以應用型本科為主。
  • 教育部:300所地方本科高校將向應用型轉變改革
    材料稱,廣東、河南等20多個省(區、市)出臺了引導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文件,300所地方本科高校參與改革試點,大多數是學校整體轉型,部分高校通過二級學院開展試點,在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教師隊伍建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改革、學校治理結構等方面積極改革探索。
  • 陽江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漠陽大地終圓本科高等教育夢!
    本報記者多方採訪,訪談了相關高校領導、職能部門、企業負責人及業內專家學者,旨在呈現陽江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光明前景及其將帶來的系列積極影響。有著多年高等教育經驗的陽江職院院長李德豪告訴記者,建立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主要作用之一,就在於吸引、集聚人才。「對陽江整個教育格局都是一個質的提升,通過這樣一個形式的『人才驛站』,吸引、集聚一大批人才。」他說,高校是創新的源頭,尤其是應用型高校的課題都和當地產業緊密結合,更能有效解決陽江相關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