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北京蓮花池公園內,一個遛彎大媽看到水上漂著一人,第一時間找到管理人員,管理者用上鉤子引導女子成功上岸。
問了後才知事情的來龍去脈,女子的手機掉落,本想撿起來,自己掉入其中。
儘管女子不會遊泳,可她平時看過如何自救,照著書中所說的讓身體處在完全放鬆狀態,張開雙臂,漂浮在水上等待救助。可以說,這個女子很是淡定,自救能力強,在水上不敢吱聲,讓自己身體處在平衡狀態。
此前也有一個新聞,就讀4年級的女孩,因弟弟書包掉水裡,她幫忙撿起來,誰知掉落下去,女孩回想老師所說的話,落水時全身別亂動,保持放鬆狀態,等別人來救。正因如此,這個小女孩得救了。
自救方式包括除了上述女子的大字型外,也包括水母飄式自救法,當掉入水裡後,一定別驚慌,保持鎮定,別大喊大叫,更別掙扎,這只會讓自己嗆水,溺水而亡。
水母飄有2種形態:
一是抱膝式:雙手抱著膝蓋,緊貼著胸部,頭部縮起來,換氣時用腳踢一下,雙手朝前放開,抬頭呼吸,隨後再保持水母狀。
二是垂直式:四肢向下伸直,和水面呈現出垂直狀態,面部埋入水裡。換氣時,用壓水,再用雙腳夾水,用上反作用力抬頭,吸氣後再保持垂直式漂浮狀態。
這種自救方式,需要大家全身放鬆,內心要平靜,讓自己和水有最大化的接觸,從而更好的漂浮起來,也別憋氣,自然吐氣即可,這樣人的身體就能漂浮起來。一旦緊張,可能身體就會直接下沉到水裡,溺水的可能性加大。
父母平日裡也要懂得去教導孩子,讓他們注意安全問題,別因身外之物落入水裡就去撿拾,這是最容易出事故的,什麼都沒有生命更重要。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讓孩子學習遊泳,關鍵時就可以起到保命的效果。
即便掌握了遊泳方法,也別讓孩子輕易下水遊泳,要知道「淹死的都是會遊泳的」,水下的情況誰也不清楚,看似水面平靜,水下可能有暗流、旋渦、苔蘚等,輕易別去水下玩。
父母也要學會培養孩子的心態,告訴他們遇事別慌張,可多訓練孩子,看他們應對突發事件怎麼解決,鍛鍊孩子們的求生技能,這樣真出現什麼事情才不會慌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