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教孩子狀告家長?從韓國「過火」的人權教育說起

2020-12-15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曹溪路】韓國媒體最近的一則報導引起了筆者的注意。根據該報導,韓國某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三年級教科書裡,在有關「人權」問題的部分,列舉了一些在家庭、學校或當地社會可能發生的「侵犯人權」的例子。對於家庭裡的「侵犯人權」行為,該教科書給出的例子是「父母偷看我的電子郵件」和「只使喚女兒洗碗」。接著,教科書告訴學生如何制訂計劃來解決這些問題——向國家人權委員會申訴或者找當地報紙曝光。

對此,韓國家長們紛紛表達不滿。他們認為,教科書應教育學生如何跟父母商量著解決問題,結果卻是向孩子灌輸「這是侵犯人權」的觀念,還教孩子去狀告父母,實在是無法理解。於是,家長們上告法庭,請求法院裁決禁用這一教科書。

筆者在韓國居住生活已有多年,一直在觀察當地的社會現象,這則報導之所以引起筆者特別關注,是因為它典型地反映了當前韓國社會越走越遠的人權本位思維。比如教科書向孩子傳輸家長「侵犯人權」的觀念,而家長們不滿,但他們將此事訴諸法庭的正式理由是該教科書侵犯了父母的教育權。也就是說,家長一方的思維和行動同樣是基於人權邏輯。

近些年來,尤其是「左派」或曰「進步派」的文在寅政府上臺之後,以個人主義為導向的人權本位思維變得愈發活躍。最具爭議的例子莫過於2018年11月初,韓國大法院判定以個人信仰(比如出於宗教原因或秉持非暴力、和平主義信念者)為理由而拒絕入伍服兵役的人不再受刑事處罰,而2004年7月韓國大法院曾判定這些人應該受到刑事處罰。這一判決甫一公布就引燃韓國輿論,反對者認為這將導致兵役制度的公信力危機,而且是對已經服過兵役或即將入伍服兵役者的極大不公平。

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曾提出「諸神之爭」命題,它是權利本位思維下現代社會遭遇的最根本困難之一。具體而言,就是存在著許許多多有關權利的原則,這些原則都聲稱自己神聖不可侵犯,但彼此間卻是衝突的,有關是非善惡好壞對錯的價值判斷變得不再可能,社會生活由此變得日益困難。

韓國社會已然出現這種情況。韓國社會的左右之爭本就激烈,而「諸神之爭」使情況變得更加複雜。結果就是整個社會的「思想內戰」變得更加激烈,社會撕裂,人們的視線因此被轉移,掩蓋了真正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消耗了本來可以用來關注和解決那些真正嚴重問題的寶貴資源與精力。

其實,這種「諸神之爭」不僅在韓國表現得明顯,在其一向崇尚的「先進思想」來源地——西方,社會分裂同樣越來越嚴重。看看最近美國激烈的墮胎與反墮胎之爭吧!

相關焦點

  • 家長質疑老師的教學方法,校長:把孩子帶回家自己教育
    結果孩子尿於褲中。家長狀告教育局:該老師違反人權,剝奪學生上廁所的權利,應嚴懲;又一日上課,又一學生要求上廁所,老師批准。誰知該生在廁所滑倒受傷。家長聯名狀告教育局:該教師上課期間擅離工作崗位,致使多名學生打鬧受傷,應嚴懲;又一日上課,又一學生要求上廁所,於是該老師帶領全班學生一起去廁所。家長狀告教育部門:該教師上課期間不傳授學業,工作態度有嚴重問題,玩忽職守,不務正業,應嚴懲。
  • 華春瑩:美國讓世人看到了什麼是教科書般的虛偽人權
    中新網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 梁曉輝)就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單日死亡人數超過9·11事件遇難人數,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美方在人權問題上的所作所為,讓世人看到了什麼是教科書般的虛偽的人權。有記者提問,12月10日是世界人權日。
  • 韓國國家人權委員會:應該承認韓國華僑學校學歷
    直屬韓國總統的諮議機構「國家人權委員會」9月13日指出,不承認華僑學校的學歷,是侵犯了華僑們以自己的言語接受教育的權利和追求幸福的基本人權,是因出身國家差別的歧視行為,因此他們認為,應該承認華僑學校的學歷。
  • 華春瑩:美方讓世人看到什麼是教科書般的虛偽人權
    的確,美方在人權問題上的所作所為,讓世人看到了什麼是教科書般的虛偽的人權。我們的確需要好好的思考一下,究竟什麼是人權?究竟應該由誰來定義人權?我們認為,生存權和發展權是最基本的人權,特別是在當前的疫情的形勢下,人的生命權就是最大的人權。
  • 蔡當局為「去中國化」亂編教科書,韓國瑜:中華文化不能斷,若當選要調回來
    有臺灣教育團體就曾提出希望延後一年上路,但臺「教育部」依舊決定如期實施,引發學校老師、家長的恐慌。根據臺「教研院」的最新的公告,到5月15日為止,已有295本教科書通過審查,佔總數約七成,另一百多本未通過的教科書,絕大多數已進入二審、三審修正階段,包括初中、普通高中的社會及信息科技等領域。臺「教研院」卻依然聲稱本月底一定可如期審完公告,學校絕不會沒書可選。
  • 孩子,老師其實「不愛你」!(轉給家長、學生)
    結果孩子尿於褲中。家長狀告教育局:該老師違反人權,剝奪學生上廁所的權利,應嚴懲。又一日上課,又一學生要求上廁所,老師批准。誰知該生在廁所滑倒受傷。家長狀告教育局:課堂期間該老師擅自讓學生離開課室,導致學生受到傷害,教師未盡到監護義務,應嚴懲。
  • 美國、日本、韓國的歷史教科書中如何寫中國?差距太大
    美國、日本、韓國的歷史教科書中如何寫中國?差距太大。無論是對於中國歷史,還是世界歷史,我國對於學生歷史知識的教育都是很看重的。如今,我國作為一個世界大國,我國五千年的歷史,也被各個國家編寫到歷史書中。但每個國家對於中國歷史的描述都不同,其中以美國、日本和韓國的歷史教科書最具有代表性,而這幾個國家對中國歷史的描述卻是大相逕庭。在美國,對於學生的教育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所以,在美國的歷史書上對中國歷史部分的描寫是非常客觀的、中立的。美國的歷史書也曾參照過中國的歷史資料,所以和我國的歷史書上的描寫是相差無幾的。
  • 外交部:美方讓世人看到什麼是教科書般的虛偽人權_新華報業網
    在今天(11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昨天是世界人權日。與以前人權日最大不同是,當前全世界面臨著疫情考驗。美國當前疫情形勢發展令人震驚,12月9日單日死亡人數超過了「9·11」事件的遇難人數。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注意到美國駐華大使館卻在微博上號召中國人「大膽說、站出來」,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 天賦人權是毒教育
    二三十年前,一對夫妻想要生一個孩子,需要繳納800塊錢。800塊吶,一筆不小的數目。交不起這筆錢的家庭,就只能有一個兒子/女兒。連你的出生都是需要花錢購買的。過了這麼多年以後,這個價格漲到了9.9萬。這是山東省一個不太富裕的小鎮上的情況,那裡的人均收入兩千元左右。9.9萬,要不要生?為什麼要生?
  • 著眼韓國高維產品,昂立教育布局教培分層
    韓國的娛樂、電子產業具有全球競爭力,這是我們熟知的;而韓國的K12教培產業也同樣競爭激烈、高度發達。這是因為教培業在韓國出現時間早,理念成熟、模式先進,所以國內有人說「韓國教培業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  前幾日,昂立教育披露將投資收購CDL公司部分股權,該公司就是韓國大規模的教培業上市公司之一。
  • 李國慶親生兒子狀告父親,網友感慨:失敗的教育,再有錢也白搭
    而在他們看似成功的事業背後,他們的生活則完全是「支離破碎」,對孩子的教育,更是失敗的一塌糊塗。而這一點在李國慶親生兒子狀告父親這件事上體現得淋漓盡致。01李國慶兒子狀告父親,成功的教育和家境沒有太大關係近期,噹噹創始人李國慶被親生兒子一紙訴狀告到法庭。
  • 「困在廁所裡的老師」,一則笑話道出當前教育的尷尬
    結果孩子尿於褲中。家長狀告教育局:該老師違反人權,剝奪學生上廁所的權利,應嚴懲。又一日上課,又一學生要求上廁所,老師批准。誰知該生在廁所滑倒受傷。家長狀告教育局:課堂期間該老師擅自讓學生離開課室,導致學生受到傷害,教師未盡到監護義務,應嚴懲。又一日上課,又一學生要求上廁所,老師害怕他在廁所滑倒,前往陪護,誰知老師離開課堂期間,大量學生在教室打鬧,多人受傷。
  • 「困在廁所裡的老師」,一則笑話道出當前教育的尷尬
    結果孩子尿於褲中。家長狀告教育局:該老師違反人權,剝奪學生上廁所的權利,應嚴懲。又一日上課,又一學生要求上廁所,老師批准。誰知該生在廁所滑倒受傷。家長狀告教育部門:該教師上課期間不傳授學業,工作態度有嚴重問題,玩忽職守,不務正業,應嚴懲。02笑話當然是笑話,但當老師的都知道,笑話中說的就是真事。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 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韓國又開始爭論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張靜】韓國小學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據韓國《朝鮮日報》21日報導,近日圍繞小學教科書是否應該並用漢字(韓漢混用)再次成為爭議焦點。本月2日,包括國民力量黨金睿智在內的10名國會議員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主張「教育用圖書使用韓文書寫,但為了更容易並明確表達含義,可以根據教育部長官的命令在教科書中同時使用漢字」。作為韓國國會首位有視覺障礙的女性國會議員,金睿智在談及發起該修正案的初衷時表示:「韓語中有70%的詞彙是漢字詞,因此會漢字對於理解韓文是必須的。為了提高學生們的思考能力和語言能力,有必要韓漢混用」。
  • 飯桌上的中國孩子、美國孩子、韓國孩子、日本孩子:這是教育差距
    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鏡子,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教育之一,因為如果你不好好教育他,這個世界就會替你狠狠教育他。就單單在吃飯問題上,我們的孩子就和美國、韓國、日本的孩子差了一大截。這真的不是在貶低我們自己,而是大眾的教育確實出了問題。
  • 父母是孩子的教科書,這4件事最好別當著孩子做,會影響孩子一生
    父母是孩子的教科書,這4件事最好別當著孩子做,會影響孩子一生在現在這個社會上,孩子的教育是每個家庭的重中之重,孩子的品德也反映了自己的家庭狀態,很多父母認為自己在教育孩子上是沒有問題的,可是還是經常接到學校老師的問候。
  • 小學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韓國又開始爭論了
    韓國小學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據韓國《朝鮮日報》21日報導,近日圍繞小學教科書是否應該並用漢字(韓漢混用)再次成為爭議焦點。本月2日,包括國民力量黨金睿智在內的10名國會議員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主張「教育用圖書使用韓文書寫,但為了更容易並明確表達含義,可以根據教育部長官的命令在教科書中同時使用漢字」。作為韓國國會首位有視覺障礙的女性國會議員,金睿智在談及發起該修正案的初衷時表示:「韓語中有70%的詞彙是漢字詞,因此會漢字對於理解韓文是必須的。為了提高學生們的思考能力和語言能力,有必要韓漢混用」。
  • 韓新教科書被批美化親日和獨裁 樸槿惠被指為其父編盡孝書
    新歷史教科書還大幅增加貶低朝鮮的內容,「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被改為「朝鮮政權建立」,把韓戰明確定性為朝鮮非法南侵,並下設小標題,對朝鮮軍事挑釁、人權問題、核開發等內容進行詳細表述,篇幅有所增加。「天安」艦事件也明確表述是朝鮮所為。新歷史教科書還大幅增加韓國經濟起飛和「新村運動」等保守陣營的觀點,引發不小的社會爭議。
  • 歷史教科書,在多國引發爭議
    韓國國內部分,則涉及獨裁和民主化之間的鬥爭、懲處前總統腐敗、金融危機等。根據《朝鮮日報》等媒體的報導,使用這一版歷史教科書的韓國高中最多,有759所,佔所有高中的1/3。校方負責人員介紹說,教材選定的程序為:首先由校內教師選出3種候選教科書,由家長、老師和地方人士組成的學校運營委員會從中選出一種,最後由校長敲定。
  • 韓國「光州事件」紀念基金會褫奪頒給翁山蘇姬的人權獎
    近日,韓國一家人權組織基金會宣布,將撤回2004年頒發給翁山蘇姬的人權獎,理由是她對羅興亞族受到的暴行「漠不關心」。 值得注意的是,這家人權組織本就是為紀念韓國1980年「光州事件」而建立。而當時下令血腥鎮壓民眾的韓國前總統全鬥煥,是在美國政府的默許下調兵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