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AI應該翻譯成機器智能,智能時代千萬不要把精力花在技術設備上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馬雲26日表示,智能時代千萬不要把精力花在技術上、花在設備上,而是要花在人的進步身上、人的感受身上。

馬雲在當天重慶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開幕式上稱,他堅信AI應該翻譯成為機器智能,翻譯成人工智慧是人類把自己看得過大、過高。

智能時代應該是讓人類更加懂得人類本身

馬雲表示,智能世界三要素是網際網路、大數據和雲計算,而網際網路是生產關係,雲計算是生產力,大數據是生產資料,未來是網際網路大數據以及大計算這些生產關係、生產力和生產資料的。智能是改變世界的工具,智慧是改變智能的思想,引領未來的不是智能,引領未來的是智能背後人類的智慧。

馬雲稱,工業時代技術讓人類向外探索得更遠、更廣闊,我們一直探索月球、探索火星,但是人們特別關心的是技術、產品和服務,而事實上,智能時代應該是讓人類更加關注自己、關注內心,更加懂得人類本身。

智能世界不是讓萬物像人,而是讓萬物像人一樣去學習

馬雲認為,智能時代要解決的是人解決不了的問題,了解人不能了解的東西。

馬雲表示,很多事情對人類來講很難,但機器非常容易,很多事情對機器很難,對人類來講卻非常容易。蒸汽機從來沒有模仿過人的雙臂,汽車從來沒有模仿過人的雙腿,計算機絕對不能模仿人腦的思考。過去我們把人變成了機器,未來機器會變成人,但最終人應該更像人,機器更應該更像機器。

智能時代千萬不要把精力花在技術設備上

馬雲稱,技術設備應該花在人的進步身上、人的感受身上,智能時代不應該也不能讓人失業,而是讓人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

馬雲表示,1G、2G是以個人電腦PC為主,3G、4G以手機為主,而5G開始只要通電的都是端,所有通電的都會連接起來。網際網路時代是人與人、人與機器的關係,5G時代是機器與機器、端與端之間的關係,5G時代會把很多企業永遠留在4G和3G時代,包括BAT,往往這個時代做得最好的會被下一個時代所淘汰,只有用好5G、尊重5G,並且擔當起5G時代的創新和責任,才有可能進入5G時代。

馬雲稱,現在講的很多5G,其實現在討論的大部分都是跟5G的通訊有關,其實5G時代通訊最多不會超過20%,物聯網將佔80%以上,智能世界每個東西都會有一個晶片,而這些晶片之間會講話、會計算、會付費、會交流。所以對未來的認識絕不能停留在今天。

相關焦點

  • 馬雲:AI應該翻譯成為機器智能 人類把自己看得過高
    7月9日,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席主席馬雲在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發表的AI(愛)主題演講中表示,隨著新冠疫情的蔓延,技術變革提前並且加速,這也是今年人工智慧大會與去年相比所面臨的最大不同。如果說去年人們還在爭論機器會不會取代人,就業怎麼辦;那麼現在最令人著急的是,怎樣才能讓機器儘快取代人類的很多工作,比如在病毒傳播的領域,要讓機器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讓人衝在最前面。
  • 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 馬雲:AI應該翻譯為機器智能
    開幕式上,來自人工智慧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大咖等紛紛發表了精彩演講,闡述了對人工智慧發展現狀與未來的深度看法。李彥宏:AI發展分為三大歷史階段,目前正處於從經濟智能化前半段向後半段過渡的時期百度公司CEO李彥宏在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AI的發展會經歷三個大的歷史階段。
  • 馬雲表示不贊成將「AI」翻譯成人工智慧,而應該是機器智能
    以「人工智慧賦能新時代」為主題的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17日至19日在上海舉行,來自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圍繞人工智慧技術前沿、產業趨勢和熱點問題開展對話交流。展望未來,中外「大咖」們一致同意,人工智慧會延展人類的能力,放大並提升人類智能,但並非取代人類。馬雲表示不贊成將「AI」翻譯成人工智慧,而應該是機器智能,並強調機器必須有自己的獨特思考和邏輯。「汽車比人跑得快,但是汽車不是去模仿人的雙腿;未來的計算會釋放人的腦力,但計算機不是像人腦一樣思考的」。
  • 馬雲談 AI:機器有晶片,但人有心
    IT之家9月17日消息 9月17日至19日,上海舉辦主題為「人工智慧賦能新時代」的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今日的大會現場上,阿里巴巴馬雲做了演講,馬雲表示,機器有智能,動物有本能,人有智慧。人類擁有的智慧是機器永遠無法獲得的。
  • 馬雲:讓機器模仿人是對智能的膚淺理解
    6月29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天津舉行的世界智能大會上發表主題為「智能改變世界」的演講,他表示,未來的社會應當想辦法讓人活得更像人、機器更像機器。人類必須去發現、去做更多有價值的事,機器則應去做人做不到的事情,去發展自己智能的力量,人們應尊重機器、敬畏機器。
  • 馬雲演講:BAT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中國應有幾十家這樣大的企業
    談AI:讓人更像人,機器更像機器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馬雲表示,智能時代千萬不要把精力花在技術上、花在設備上,而是要花在人的進步身上、人的感受身上。馬雲一直堅信,「AI」應該翻譯成為「機器智能」,而不是「人工智慧」。
  • 智能設備的覺醒,不依賴網絡也能進行翻譯
    本網8月4日訊 隨著國家全球化進程不斷加速和共建國家倡議的引導,出國務工、對外交流、商務往來人員日益增多,溝通翻譯需求越發凸顯。機器翻譯的商業化應用也迎來了爆發期,越來越多的智能場景被解鎖。然而,這項技術在的應用上卻有著很大局限性——受限於網絡。因此,在線翻譯之後的離線翻譯技術則被視為機器翻譯應用新的增長引擎。
  • 科技巨頭加速布局智能翻譯設備 離線翻譯仍成制約因素
    隨著境外自由行的火爆,人們對即時翻譯的需求也日趨旺盛,而眾多科技網際網路巨頭踏入智能翻譯領域,推出的智能翻譯設備正成為出境商旅一族的新寵。對於大多數出境商旅群體來說,過去的翻譯設備已經不能滿足多變的外語環境。電子詞典翻譯語種少,翻譯APP準確度不夠,而翻譯耳機需要依託智慧型手機上的APP翻譯功能,再通過藍牙功能傳輸到耳機中,在實際交流使用時很尷尬。
  • 離線翻譯SDK,讓智能小設備如虎添翼
    無網環境下翻譯機用不了、信號不穩定翻譯筆不工作、連不上WiFi翻譯字典不能用、偏遠地區翻譯設備總罷工……在人們的工作與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各種突發狀況,而在智能小設備的使用中,多數問題與網絡相關,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智能設備不受限於網絡呢?離線翻譯SDK就可以輕鬆搞定。
  • AI同傳引爭議,智能翻譯就這麼難?
    一位同傳譯員在網絡上發表文章質疑科大訊飛造假,稱科大訊飛在上海的一場會議中使用的翻譯並非AI人工智慧翻譯,而是將同傳譯員的翻譯識別成文本,再由機器合成聲音並朗讀。在科大訊飛回應中反覆出現的「人機耦合」是指通過機器與人的協作,探索培養譯員、輔助譯員工作的新方式。科大訊飛智能會議體系共有兩種翻譯方式,一種是離線翻譯,現場全自動翻譯並同步展示在屏幕上,沒有任何人工同傳參與;另一種則是訊飛「聽見」設備提供語音識別技術,轉寫譯員口譯內容並在會場大屏呈現。
  • 在翻譯智能時代,苦練英語還有什麼用?
    最近發布的2018年全球AI十大突破性技術,排在第一位的是:基於神經網絡的機器翻譯。入選的理由是:翻譯是「自然語言處理」的最重要分支,也是比較難的一支。以前機器翻譯還被認為是「低級翻譯」被看不起,如今神經網絡的機器翻譯準確性大大提高,堪比專業人工翻譯。
  • 聚享新科智能張兵權:智能時代的機器更懂產品
    為了解決這一行業難題,聚享新科智能科技將主要業務重心放在微米級及微米以下更高精度加工成型設備的研發和生產上來,該公司自主研發的聚享智能數控雙端面研磨設備系列產品可廣泛應用於汽車零部件、製冷壓縮機零部件、高精密軸承、密封件、活塞環、量刃具、硬質合金刀片、陶瓷閥芯、磁性材料等產品的雙端面精研加工。
  • 人工智慧太汙了:把馬雲說的nationally翻譯成「男生弄亂」
    摘要:對於同步語音識別產生的這些小錯誤,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博士笑著解釋說,機器翻譯的錯誤其實也是一種智能。有意思的是,馬雲和王堅博士的杭州普通話演講結束之後,臺灣鴻海董事長郭臺銘也帶著他的臺灣腔普通話出場了。
  • 每周AI應用方案精選:視頻字幕翻譯技術;智能治理城市技術等
    解決方案均選自機器之心Pro行業資料庫。方案1:視頻字幕翻譯技術解決方案簡介:網易見外在AI技術加持下,支持一鍵生成雙語字幕。用戶可以瀏覽海外熱門短視頻,通過人工智慧聽寫英文、同步翻譯成中文。也可以自己上傳中/英文短視頻進行翻譯,一般等上3-4分鐘,機器就能把一段20分鐘左右時長的視頻翻譯完成。集成語音識別、機器翻譯、智能斷句、字幕生成全維度功能並同時滿足直播和錄播視頻翻譯場景。其視頻翻譯功能,主要體現在上傳視頻之後,通過AI自動完成字幕聽寫、翻譯和時間軸切分等最耗時的環節,可以在平臺上進行人工校對後,自動把字幕壓制在視頻裡,便於批量製作字幕,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產出效率。
  • 一眾科技廠商競相推出「翻譯蛋」「翻譯機」等各色智能翻譯設備
    記者了解到,在AI技術日臻成熟以及廣闊出境遊市場等利好推動之下,實時翻譯目前儼然已經成為耳機的「新賽道」。同時,一眾科技廠商也競相推出「翻譯蛋」「翻譯機」等各色智能翻譯設備。 耳機智能化帶翻譯功能 繼「數位化」「無線化」之後,作為配件存在的耳機產品,又走到了「智能化」的時代。而AI(人工智慧)翻譯,無疑就是耳機智能化的最大應用。
  • 華為中央研究院展示AI機器狗智能技術 用於全場景AI技術方案
    原標題:華為中央研究院:試點使用 AI 技術,增強機器狗的行動智能   8月23日消息 據微博博主@鵬鵬君駕到 爆料,華為今天公布了有趣的「機器狗」產品。   在深圳華為店線下交流活動中,華為中央研究院展示了一個據稱為華為和宇樹科技合作的AI機器狗智能技術,用於全場景的AI技術方案。
  • 搜狗翻譯寶Pro:智能翻譯引領消費升級,背後AI科技功不可沒
    作為最早發布AI翻譯機的公司之一,近年來,搜狗以融入血脈的智能網絡搜索基因為根基,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加大AI科技研發力度,極大提升AI翻譯技術在翻譯硬體中的交互和認知能力,最終研發出的強大AI語音互譯技術與AI離線翻譯技術獨放異彩,多年來始終處於行業領先水平,引領著AI智能翻譯界的潮流和發展。
  • 華為首次投資國內AI公司,多模態深度語義理解技術成競逐焦點?
    該公司最突出的技術是「多模態深度語義理解引擎(iDeepwise.ai)與人機互動技術」,該引擎技術可同時理解文本、視覺圖像等多模態非結構化數據背後的深度語義,其中以「長文本的機器閱讀理解技術、自由跨域的多輪人機對話技術、對多種模態信息的語義理解技術」三大技術,搶佔了市場的先發優勢。
  • AI 賦能字幕翻譯:我譯網 WiiSub AI 智能多媒體本地化平臺上線
    多年來,我們陸續推出了智能語義匹配系統、WiiCAT在線翻譯工具、WiiTM語言資產管理系統和WiiConnector敏捷本地化解決方案。  如今,基於AI技術的不斷發展及我們的多年字幕翻譯經驗,我譯網全新上線自主研發的AI智能多媒體本地化平臺——WiiSub。
  • 智能翻譯設備的發展情況怎樣
    巨大的市場需求和智能語音技術的快速發展催生了智能翻譯設備的興起。科大訊飛翻譯機作為目前市場上技術含量最高、市場口碑最好的智能翻譯設備,相對其他產品更有競爭優勢,一經上市便引起了行業的廣泛關注。 科大訊飛翻譯機之所以倍受歡迎,得到諸多用戶的喜愛,是因為這款設備身上綻放出了很多閃光點,是普通的智能翻譯不能媲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