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誠可貴,面子價更高,若為性命故,二者皆可拋。 ——溥儀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之後,偽滿洲國自然也土崩瓦解,而溥儀作為戰犯被蘇聯抓去,直到1950年才送回中國,繼續在監獄裡進行勞動改造。而這段時間裡,他也寫成了自己的「懺悔錄」——《我的前半生》。
而在這本自傳之中,溥儀就大肆檢討認錯,為的就是要保住自己的性命。這個時候的溥儀早已沒有了任何作為皇帝的驕傲與自尊,就像文首溥儀自己作的打油詩一樣,為了活命,自由跟面子都不重要了。
從這點看來,溥儀雖然曾經身為皇帝,但是從來沒有作為一國之君的傲骨,顯得頗為懦弱怕死。而事實上,在勞改之前的溥儀,也的確是一個色厲內荏的人。
內荏溥儀的內荏是基於他的身世而產生的。溥儀作為中國最後一個皇帝,雖然有過皇帝的名,卻從來沒有過皇帝的實。他自1906年出生開始,命運就已經掌控在了慈禧的手中。
本來溥儀是沒有資格當皇帝的,按照封建王朝的繼承制,在1908年時,最應該當皇帝的,其實是「溥」字輩中最年長的溥偉,溥偉是道光帝的曾孫,當時也已經26歲,完全有能力成為一國之君。
但是慈禧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自然不能讓已經羽翼豐滿的溥偉當皇帝,因此才選了年僅兩歲的溥儀做皇帝,繼續為此慈禧自己的權力。結果沒多久慈禧就去世了,溥儀年幼,自然不可能上朝,因此攝政王載灃成為了無名有實的皇帝。
等到溥儀開始記事了,他之後的一生就幾乎是在受他人的欺負中過來的。1911年,5歲的他被袁世凱欺負,在次年就宣布退位不當了皇帝。1917年,已經11歲的溥儀在無數清朝遺老的追捧下對皇帝夢越發執著。
好不容易在張勳的扶持下坐上了皇帝的位置,結果沒多久段祺瑞就把他趕下了臺,僅僅做了11天皇帝,溥儀又成了紫禁城裡的囚犯。1924年,馮玉祥也來欺負他,直接把他趕出了紫禁城,溥儀痛失自己的「皇宮」。
甚至在1931年的時候,他的妃子文繡都要欺負他,以他的生理缺陷和軟弱無能為由,登報公開宣布和溥儀離婚,這對還以「皇帝」自居的溥儀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
到後來,他又在偽滿洲國當了皇帝,結果卻遭日本人控制,連出行都要受到各方面的監視。好不容易從偽滿洲國逃了出來,結果又被蘇聯抓了去,身為一個皇帝,溥儀可以說是最慘的皇帝之一了。
色厲也正是因為溥儀上半輩子都受盡了欺辱,所以就需要找一些地方發洩。惹不起段祺瑞、馮玉祥還有日本人等等,但他難道還惹不起宮裡的太監和丫環麼?
因此,在溥儀還住在紫禁城的時候,他就經常以虐待太監取樂,不僅沒事就打罵太監,打太監的板子,甚至還讓太監去吃「米田共」,可謂是惡趣味到了極點。
而在偽滿洲國的時候,他就更氣了,這個時候的溥儀已經30幾歲了,卻還是一事無成,受盡了日本人的欺辱和脅迫。因此,他就常常把氣撒在下人身上,甚至連自己的侄子都不放過。
那時候溥儀的工作大多就是以皇帝的名義坐在「龍椅」之上,在日本人的要求之下不斷蓋章授命各種行動。久而久之,身為「皇帝」的溥儀也得了個十分尷尬的病——痔瘡。
沒辦法,溥儀也只好命人去買痔瘡藥,結果這痔瘡藥卻被溥儀的小侄子看到了。小侄子年少嘴裡每個把門的,連連高聲說:「這痔瘡藥好像子彈啊!」
這一下子就把溥儀惹惱了,貴為天子,得痔瘡這種病本身就很是不好說了,這小侄子卻大肆放言,讓溥儀相當沒面子。而且這是在咒溥儀要「吃子彈」啊,完完全全是大不敬!
於是溥儀立即下令,讓人將小侄子拖出去打了一頓,這才解了自己心頭之恨。只是沒多久之後,溥儀就成了戰犯進行了改造。十幾年的改造生活也讓溥儀終於放下了做皇帝的執念,慢慢變成了一個普通人,最後也收穫了普通人的生活和普通人的愛情,過上了安安穩穩普普通通的日子了。
溥儀雖然前半生的確做了很多錯事,但很多時候也是身不由己,經過十幾年的戰犯改造之後,他已經完全放下了皇帝的執念,開始跟普通人一樣地生活。而在戰犯歲月時,所有戰犯都被要求以「我的前半生」來回顧自己的罪行。
而溥儀作為末代皇帝,他的前半生自然受到了各界重視,因此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也就應運而生了,是我國歷史研究的珍貴資料。而這本書到現在也是十分暢銷的數目,因此也在這裡推薦給大家,這本書原價是128元,現價只要75元,如果感興趣的話,就趕緊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