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06:43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朱銀燕 通訊員 袁偉江
12月15日,上虞區召開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1+9」政策體系新聞發布會。
「1」,即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意見,聚焦企業最關心最關注的降本減負、融資難等問題,著力補齊高質量發展短板,包括減輕民營企業稅費負擔等七大方面「42條」政策內容。「9」即九大政策,包括工業政策、服務業政策、人才政策等。就人才政策而言,主要在去年人才3.0版的基礎上作了提升,重點加強高層次人才集聚、人才創業扶持等四方面的政策力度,積極引導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以及院士專家、博士後等工作站落地。
上虞區相關負責人介紹,「1+9」政策體系,是以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涵蓋九大類專項的全新體系,也是涉企扶持政策的主要組成部分。
今年疫情期間,為加快涉企扶持資金兌現進度、緩解企業燃眉之急,上虞區創新採用預兌現、分類分批兌現、容缺受理等方式,對以「1+9」政策為代表的扶持資金快兌快補,在紹興市內率先完成兌現目標,進度比往年提前7個月,速度從平均1個月提升到7個工作日,為全區廣大企業送上了及時雨。接下來,上虞區將聚焦政策「快落地、快兌現」,同時精準掌握企業政策申報辦理需求,更好地提升政策兌現精準度、滿意度。
浙江新聞+:
九大政策
工業政策包括特色產業體系、優質平臺體系、現代企業體系建設等六大方面24條,整合了原數位化、隱形冠軍等11個工業政策,及「個轉企」、「兼併重組」、軍民融合、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等內容,避免了政策的碎片化,從產業、平臺、管理、投資、創新、綠色等方面對企業進行全面扶持,重點強化特色產業體系構建,引導企業創新體系建設,設立畝均效益領跑者激勵,擴大「雄鷹企業」、產業集群等獎補政策受眾面。
服務業政策體現了「大服務」理念,是商貿、教育、體育、旅遊、民生等政策的大集成,包括促進消費升級、推動休閒旅遊業發展、推進高技術服務業發展等九大方面32條。重點強化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引導新興業態培育,在商貿業做大做強、促進休閒旅遊業發展、服務業企業人才引進和電子商務產業園培育發展等方面,進一步提高了獎勵標準。增加了加快培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加大服務業重大項目招商引資、加強服務新興業態培育等方面扶持政策。比如對新設科技服務、信息服務等企業,年度新增區域效益20萬元以上的,最高給予新增地方貢獻部分70%的獎勵。
「三農」政策包括農產品生產保供、新型業態和主體培育、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等六大方面42條,整合了原農業產業提質、農業保供等4個政策。重點強化農產品穩產保供,引導數字農業發展,培育壯大新型主體等。在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方面,增加水產工廠式養殖項目補助;加大規模豬場建設和生產扶持力度;加大智慧農業補助力度;增加鼓勵提前報廢本籍變型拖拉機。在加快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方面,增加「2020計劃」扶持事項;修改農產品展示展銷兌現細則。在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方面,增加農業企業銷售上臺階獎。優化農業企業技改補助標準,由市級8%提高至20%;在深入推進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方面,增加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在著力深化農村改革方面,增加上虞區級土地流轉獎勵細則。
建築業政策包括「強化政策激勵,推動建築業改革創新」和「加強服務保障,促進建築業持續發展」兩大板塊,第一板塊包括「推行新型管理模式,助力行業轉型發展」、「依託新技術、新標準,鼓勵企業創新發展」、「打造『上虞建造』品牌,支持企業做優做強」等七個方面22條政策,第二板塊包括優化行政審批服務、規範建築市場秩序等5條政策。整合了原促進建築業持續發展、推進綠色建築和建築產業現代化發展等3個政策。重點強化了工程建設領域建造方式、組織方式、管理方式的革新,引導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開拓國內國際市場,著力做大做優做強。比如對企業成功承攬境外工程發生的項目投標保函、履約保函等給予最高100萬元的補助,同時按照年度完成的境外業務給予最高50萬元的獎勵。
人才政策主要在去年人才3.0版的基礎上作了提升,重點加強高層次人才集聚、人才創業扶持等四方面的政策力度,積極引導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以及院士專家、博士後等工作站落地。對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企業可享受100-500萬的薪酬補助(團隊500-1000萬);人才個人可享受50-200萬房票補貼或相應租金補貼。企業招錄高校畢業生,人才個人可享受10-50萬元房票補貼和為期5年每年1.5-5萬的安家補貼。對高層次人才(團隊)來虞創業,可享受100-500萬的創業資助(團隊500-1000萬),同時可享受貼息、創業場所和銷售獎勵等創業發展支持。
科技創新政策包括推進創新資源集聚、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支持研發機構建設等七大方面24條。重點聚焦八大產業集群和新興產業培育,加快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引導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推進研發機構建設,鼓勵企業研發投入,獎勵實效明顯的創新項目。其中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將大幅擴面,增加獎補資金1.06億元。重點強化項目研發、成果獎勵等,比如設立「揭榜掛帥」專項,對獲國家、省科技獎項目進行重獎。
文化產業政策包括支持文化產業集聚發展、推動文化企業發展壯大、加大文產項目扶持力度等五方面33條,整合了原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民辦博物館、城市書房建設等3個政策,重點扶持文化產業集聚發展、推動文化企業壯大。加大力度推動歷史文化街區文創業態發展、培育地域特色文化產業,比如每年將安排500萬元資金用於三大文化帶專項研究推廣。
金融政策包括加強金融要素保障、強化擔保增信、激勵金融機構和地方金融組織加強發展支持等五大方面18條,整合了原資本市場發展、企業重組等16個政策,進一步強化金融保障和支持,引導區內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降低綜合融資成本,推動企業股改上市和直融併購,創新基金髮展模式。提高了上市公司併購項目的獎勵力度,對境內A股首發上市獎勵由300萬元提高至500萬元;同時包含了促進優勢企業重組合作、推動基金投資項目產業園建設、推進「一江兩岸」金融機構集聚、應對新冠疫情金融機構專項獎勵等4個我區特有支持政策。
開放型經濟政策包括加大外資、內資利用支持、鼓勵發展對外貿易、鼓勵發展貿易新業態等五大方面43條,整合了原開放型經濟、跨境電商、內外資利用等政策。重點加大了境外參展、出口信用保險、外貿風險防範等政策條款,同一展覽會每家企業最多資助標準攤位由3個提升至4個,每家企業參展補助總額上限由50萬元提至60萬元;提高了對進口及出口信保的補貼力度,並新增「鼓勵發展跨境電商」和「加大外資、內資利用支持」等政策條款。
16080721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