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椒雙膜種植技術是反季節生產的一項技術措施,保溫、保肥、保水,降低冬季或早春線椒種植風險,確保線椒提早上市,增產增收。基於此,介紹線椒雙膜種植技術要點,供線椒種植戶參考。
1 播前準備
1.1 土壤選擇及物資準備
1.1.1土壤選擇 應選擇有機質含量高、土層深厚、保肥保水能力強的砂壤或壤土為好,2~3年未種植茄科蔬菜的地塊,前茬作物最好是水稻或玉米、大豆。
1.1.2物資準備 每667㎡大田用線椒種子20~30g、100孔塑料穴盤30張、育苗基質100L、80cm地膜4kg、育秧薄膜8kg、竹拱條160~180條、充分腐熟的農家有機肥2000~3000kg(或商品生物有機肥75~100kg)、45%長效緩釋硫酸鉀複合肥100kg。
1.2 種子處理
種子最好簸箕曬2~3h後,用50~55℃溫水浸種15min,邊浸邊攪。也可用福馬林100倍液浸種20~30min。
2 線椒塑料穴盤育苗技術要點
2.1 播種時間
線椒可作反季節種植,可選擇錯開其他地方線椒上市旺季,合理安排種植時間,冬季播種可在11月上中旬。
2.2 播種方式
採用塑料穴盤育苗,育苗基質中摻入少量的有機質含量高、肥沃的細土拌勻備用。先將摻拌勻的基質淋足水,將基質裝入塑料穴盤中,刮平,用另一張塑料穴盤重上往下壓,使其形成播種穴,播一兩粒種子,蓋上一層基質輕壓。按兩盤對擺放在經平整好的畦面上,塑料穴盤壓實與畦面土壤充分接觸,不架空,淋足水,蓋上拱膜防寒。
2.3 苗期田間管理
2.3.1水分管理 線椒的根系不發達,紮根淺,採用塑料穴盤育苗基質育苗根系生長好,但基質保水性差,要經常檢查苗床,必須注意保持穴盤中基質潮溼,本著小水勤灌的原則,嚴禁大水漫灌及田間漬水,中午炎熱不能澆水,可減少線椒疫病的發生。發現基質表層返白應及時淋水,確保出苗、齊苗。
2.3.2施肥 由於採用基質育苗,基質中的肥效不能滿足線椒苗期需肥,出苗後有2片真葉後衝施一次「苗襁褓」水溶肥,間隔10d再「苗襁褓」水溶肥,視苗情長勢,可噴施兩三次根多多和葉面肥。
2.3.3苗期病蟲害防治 線椒苗期蟲害主要有地老虎、食心蟲、蚜蟲、薊馬等。地老虎可用3%毒辛顆粒撒施膜內毒殺,也可在出苗期用敵殺死或功夫等藥劑防治;蚜蟲、薊馬等用吡蟲啉、敵殺死或功夫、封功等藥噴霧。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等,可用敵磺鈉加50%多菌靈進行土壤消毒處理,發病初期用瑞苗清、甲霜·惡黴靈、立枯靈、硫酸鏈黴素等噴霧兩三次。同時及時防鼠害。
3 線椒雙膜移植技術要點
3.1 選地整地
應選擇有機質含量高、土層深厚、保肥保水能力強的砂壤土或中壤為好,2~3年未種植茄科作物或蔬菜的地塊,前茬以水稻、玉米作物為好。翻耕耙碎,按溝寬40cm,畦面寬70cm起畦,畦面中間留施肥溝。
3.2 施底肥、噴除草劑、蓋地膜
667㎡用45%長效緩釋硫酸鉀複合肥50kg、生物有機肥50~100kg(或充分腐熟的農家有機肥2000~3000kg)混合施於畦面中間預留施肥溝內,耥平畦面,均勻噴施甲草胺除草劑封殺雜草。用80cm寬地膜拉平蓋在畦面上,邊緣用土壓實。
3.3 移植、加蓋天膜
當苗有七八片真葉(約60d)即可移栽。667㎡用苗2400株左右,在地膜邊緣往裡10cm打孔,每畦種兩行,株距50~55cm。淋足定根水,加蓋150cm寬天膜保溫。
3.4 天膜內噴藥管理
觀察膜內線椒長勢,發現病蟲害應及時防治。主要發生的是病毒病(花葉病)、霜黴病、疫病等。防治方法:在天膜上打一小洞,把噴頭伸入膜內環繞噴霧。病毒病需提前預防,選用吡蟲啉、吡蚜酮、功夫等防治傳毒蚜蟲,發病初期可用吡蚜酮、蚜蝨一遍淨等+1.5%植病靈乳油或病毒靈或病毒A等噴霧,每隔5~7d噴一次,連噴兩三次;防治霜黴病、疫病可用72%霜脲.錳鋅10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600~800倍液或64%殺毒礬800~1000倍液或快淨1000倍液噴霧,每隔7~10d輪換或混合用藥噴霧,連噴兩三次。
3.5 揭開天膜
春季視氣溫回暖和天氣情況揭開天膜。
3.6 肥水管理
揭開天膜後加強田間管護,線椒結果期對肥需求量較大,在花期應噴施保花保果葉面肥,每次收椒後視植株長勢每667㎡追施45%硫酸鉀10~15kg,缺氮的地塊可配合追施少量的尿素,將肥料均勻撒入畦溝內,為讓其儘快溶解利用,最好噴少量水。線椒需水較多,天氣乾旱,要及時放「跑馬水」保持土壤墒情,切忌大水漫灌和田間積水。
3.7 揭天膜後病蟲害防治
氣溫回升後要加強對病害蟲的防治。線椒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病毒病、霜黴病、疫病等,主要的蟲害有地下害蟲、蚜蟲、薊馬、蟎類、果實鑽蛀性害蟲等。病蟲害以預防為主,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藥物防治相結合。
3.7.1病害防治 病毒病、霜黴病、疫病等用藥同天膜內防治相同;炭疽病是為害線椒果實最嚴重、損失最大的病害,要加強防治,防治採用75%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或福星-氟矽唑或唑醚.代森聯1500~2000倍液噴霧,連噴兩三次。
3.7.2蟲害防治 防治地老虎、金龜子等地下害蟲,每667㎡用5%毒死蜱.辛硫磷顆粒劑2kg穴施或撒施,也可用90%晶體敵百蟲製成葉菜毒餌誘殺和人工捕殺。防治果實鑽蛀性害蟲,藥劑有阿維菌素、甲維鹽、氯蟲苯甲醯胺、蘇雲金桿菌和菊酯類等農藥,按農藥使用方法和濃度用藥防治。防治蚜蟲、薊馬可用吡蟲啉、吡蚜酮、菊酯類農藥。特別在花期後至幼果期就要加強各種害蟲的兼顧用藥防治。藥劑宜選用高效低毒殘留農藥,用藥要嚴格按農藥安全使用。採收期用藥注意安全間隔期。
4 線椒的採收
線椒為無限花序,分次採收。採收青椒上市的,線椒長度15cm以上、光澤度好,即可採收。採收時應將有病蟲危害的線椒分開採摘,或將病蟲椒留紅椒後採收。
5 結語
線椒是南方地區人們普遍喜愛的菜品,種植面積較大,但反季節種植因氣候條件限制原因,生產地域有限,採用雙膜種植技術,能錯開其他區域上市旺季,提高賣價,增加收入,帶動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