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兩則》練習題與答案

2020-12-17 廣州中考網

  《世說新語》兩則  第一部分:基礎知識  1.《世說新語》是由組織編寫的。(2分)  2.解釋下列句子中詞語的意思。(6分)  ⑴俄而雪驟(俄而:)  ⑵撒鹽空中差可擬(差可擬:)  ⑶陳......

  《世說新語》兩則

  第一部分:基礎知識

  1.《世說新語》是由組織編寫的。(2分)

  2.解釋下列句子中詞語的意思。(6分)

  ⑴俄而雪驟(俄而:)

  ⑵撒鹽空中差可擬(差可擬:)

  ⑶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期日中:)

  ⑷太丘捨去(捨去:)

  ⑸尊君在不(不:)

  ⑹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委:)

  3.《詠雪》中兩個比喻哪個更好?(4分)

  4.《陳太丘與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稱謂有什麼不同?(4分)

  5."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紛",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麼?你還能說出一兩個形容飛雪的好比喻嗎?(4分)

  6.《陳太丘與友期》中,"友人慚,下車引之",而"元方入門不顧",怎樣理解元方的行為?(4分)

  第二部分:閱讀分析

  (一)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要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7.這個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誰?文章是怎樣刻畫主要人物的?(4分)

  8.從故事主人的言談中可知,做人要。(3分)

  9.釋詞:(4分)

  日中:()捨去:()

  無禮:()引之:()

  10.當友人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時,元方是如何對答反駁的?(4分)

  11.友人"下車引之"的用意是什麼?(4分)

  12."元方入門不顧"以表示。(3分)

  13.元方入門後,友人會怎樣?(4分)

  (二)

  荀巨伯(東漢桓帝時人,生平不詳)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指入侵的軍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損害,毀壞)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

  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這裡是表示輕蔑的稱呼),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

  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一郡並獲全。

  (《世說新語》)

  14、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4分)

  ⑴友人語巨伯曰(語:)

  ⑵吾今死矣,子可去(子:)

  ⑶敗義以求生(敗:)

  ⑷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委:)

  15、翻譯下列句子:(6分)

  ⑴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

  ⑵汝何男子,而敢獨止?

  ⑶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

  16、作者把人物的生活常態放在特定的環境下來寫,所寫生活常態是,特定環境是指,這樣更有利於刻畫人物。(4分)

  17、荀巨伯不肯離去的原因是什麼?(4分)

  18、荀巨伯的行為感動了胡賊,從一句可以看出。(3分)

  (二)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雋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僕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僕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主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足叔、足昔)。

  19、標題是選用文中誰的話?其中"了了"是什麼意思?(4分)

  20、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其本意是。(3分)

  2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6分)

  ⑴大未必佳(大:)

  ⑵韙大(大:)

  ⑶人以其語語之(語:語:)

  ⑷詣門者(詣:)

  ⑸奕世為通好(奕世:)

  ⑹時李元禮有盛名(盛名:)

  22、譯文:(4分)

  ⑴莫不奇之。

  ⑵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

  23、從文中找出表示人稱關係的詞。(4分)

  24、孔融是採用什麼方式來辨駁陳韙的?(4分)

  25、談談這篇短文表現孔融少年時的什麼性格特徵?(4分)

  《世說新語兩則》答案在下頁

頁次:1/2 上一頁 下一頁  

相關焦點

  • 《世說新語》三則練習題與答案
    習題精選  (一)《魏武將見匈奴使》  課堂練習題  1.本文選自        ,是  朝     和他的門客所作,分類記述了     時期許多上層人物的言談和軼事,屬於    小說。 ......
  • 2021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知識:《世說新語》兩則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知識:《世說新語》兩則,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世說新語》兩則   一、文學常識:   《世說新語》由南朝人劉義慶組織文人編寫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主要描寫從東漢到劉宋時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傳聞、軼事,以短篇為主。
  • 2018初中語文閱讀題之世說新語精選
    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閱讀題之世說新語精選》,僅供參考!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太傅( ) 俄而( ) 雪驟( ) 欣然( )     柳絮( ) 凝( ) 韞( ) 寔( )     2.《詠雪》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氣氛?
  • 《世說新語》課後練習題答案
    本文不是標準的書面體,只能算古白話,但文章不長,兩則加起來不足二百字,讀讀背背,有助於語感的培養。  1.第一問是開放性的,說「家庭氣氛」也不限於列出的那些詞語,能從整體上感知此刻的家庭氣氛更好。答案可從「融洽」「歡快」「輕鬆」中任擇一兩個。  第二問:「兒女」猶言子侄輩,指家中年輕一代人。今之「兒女」則專指子女。
  • 初中必背古詩文及翻譯之《世說新語》兩則
    《世說新語》兩則(劉義慶)   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 《世說新語》書名考辨
    其實書名本身無所謂爭議,名稱只是一種代表的符號,一本書有幾個書名也是常見之事,而重要性在於《世說新語》的原名是什麼?這是《世說新語》基礎研究的關鍵問題。關於《世說新語》的原名,歷來有三種:《世說》、《世說新書》、《世說新語》。之間爭議較大,筆者就試圖在前人的基礎上對這個問題再進行一些簡單的考辨。
  • 世說新語
    又名《世說》。 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遺失後只有三卷。 作品簡介《世說新語》又稱《世說》、《世說新書》,卷帙門類亦有不同。
  • 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資料4(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兩則. 教案【教學目標】1、積累文言字詞,掌握「俄而、欣然、擬、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顧」等詞在特定語境中的詞義。2、背誦兩篇短文。3、結合注釋,運用工具書,疏通文句,理解文意。4、結合文中人物的語言和動作的語句進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
  • 《世說新語》成語談
    而《世說新語》中成語的形成與固定以及作為固定詞彙的成語所展現出的語言特色,也成為研究這一時期語言發展的重要素材。從語言學角度來看,《世說新語》中的成語體現了中古語言的音韻之美和簡約之美。雖然《世說新語》中成語素材的來源十分駁雜,但絕非隨意而無準則,而是經過周密的選擇和思考,加以修飾和變化後才得以呈現。因此,《世說新語》中的成語呈現出一種辭約旨達的美感,也為《世說新語》一書的語言增色不少。《世說新語》中引自其他典籍的成語的沿用形式分為四種:直接引用、略作改動、提煉語句與改變意義。
  • 從《世說新語》看魏晉時代的「雅量」內涵
    從《世說新語》看魏晉時代的「雅量」內涵西華師範大學 肖夏    《世說新語》全書有上、中、下三卷,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全書共一千多則,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軼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
  • 說《世說新語》1——劉義慶
    《世說新語》到底寫的是啥?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東晉期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這是「一部名士的教科書」,魯迅如此說。《世說新語》作者是誰?說不清。劉義慶只算是編纂者。沒錯,《世說新語》是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出來的。
  • 《世說新語》之才女謝道韞「未若柳絮因風起」
    關於《世說新語》兩則昨天分享了《陳太丘與友期行》,今天就分享另一則與才女謝道韞有關的《詠雪》。內容簡介:這一則故事出自《世說新語·言語》。
  • 跟著墨媽精讀《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的閱讀之旅了。所以,墨媽《世說新語》精讀講義,補上了原文出處這一部分,原文爭取從專攻《世說》的學者大家的專著版本裡擇取最權威的出處,原文出自餘嘉錫《世說新語箋疏》(中華書局)、徐震堮先生《世說新語校箋》(中華書局)的專著;譯文出自張偽之的《世說新語譯註》(上海古籍出版社),張萬起、劉尚慈《世說新語譯註》(中華書局),為了讓小朋友們做到字字理解落實,又從各種版本專著裡選擇了最簡潔、最正確的注釋和譯文附後;又為了讓家長和小朋友們對本則故事有較為全面深入的理解
  • 我讀《世說新語》
    最近和朋友談到《世說新語》,他說當時在大學讀這本書時,就完全把它當成段子來讀了。我不置可否,當然當成段子來也讀未嘗不可,但我從《世說新語》中更讀出了中國文人雅士的風骨秀。《世說新語》一書以生動的筆觸和簡勁的筆墨勾畫出魏晉人士的精神面貌和時代性格,也渲染著傳播著魏晉的色彩和空氣。它像是一面能夠挽留光影的鏡子,飽藏了鮮活的歷史,讓人開卷後不能自已,掩卷後遐想連篇。每每坐在窗前讀此書,我的房間裡似乎蕩漾著魏晉時代清朗淡然又優雅超逸的空氣,許久不散。《世說新語》是六朝時期志人小說的高峰。
  • 寧稼雨:《〈世說新語〉與魏晉風流》
    目 錄《世說新語》的永久魅力與我三十年的授課歷程(自序) 第一講 《世說新語》的作者、成書和版本 第二講 從《世說新語》看魏晉門閥制度與觀念 第三講 《世說新語》與南北文化觀念 第四講 《世說新語》中的人物品藻風氣及其審美意義 第五講 《世說新語》與魏晉名士飲酒風氣嬗變 第六講 《世說新語》中的士族服藥活動 第七講 《世說新語》中的名士休閒生活 第八講 《世說新語》中名士服飾的文化精神
  • 古文精讀|《世說新語》選
    《世說新語》是南朝時期的志人筆記,由劉宋臨安王劉義慶組織門人所編纂。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世說新語》在文學史上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其中《詠雪》《陳太丘與友期行》《割席斷交》《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等篇目入選初中語文課本,且中考、高考常常涉及該書中的篇目,值得引起我們足夠重視。
  • 描寫魏晉名士風流的《世說新語》是依據什麼完成的?
    《魏晉世語》對於《世說新語》仍有借鑑作用《魏晉世語》的作者為郭頒,他所生活的西晉時期還處在玄學清談的發展變化過程當中,所以他還不可能對清談玄學中文人的整體精神風貌做出概括和總結,從而加以表現。由於該書至宋代已經亡佚,所以原書與《世說新語》的傳承關係已經難以知曉,但現存佚文可證《魏晉世語》對於《世說新語》仍有一定的借鑑作用。
  • 影響華夏的文學奇書《世說新語》
    唐朝修《晉書》多採《世說新語》,引用的312條約佔《世說新語》條目的三成左右[1]。對此後世的史家常有批評[2]。《唐語林》、《續世說》、《何氏語林》、《今世說》、《明語林》等都是仿《世說新語》之作,稱之「世說體」。一說晏殊刪並《世說新語》[3][4]。《世說新語》成書以後,敬胤、劉孝標等人皆為之作注,今僅存孝標註[5]。
  • 出自《世說新語》的30個成語
    【華亭鶴唳】來源:《世說新語·尤悔》:陸平原河橋敗,為盧志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釋義:表現思念、懷舊之意。亦為慨嘆仕途險惡、人生無常之詞。 【身無長物】來源:《世說新語·德行》: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釋義:指除自身外再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貧窮。
  • 駱玉明精講《世說新語》,過13個角度全景式解讀
    近日,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文學史名家駱玉明教授的作品《<世說新語>十三講》出版,該書通過13個角度,全景式解讀《世說新語》的世界,帶讀者領略個性肆意的魏晉風度。駱玉明教授近年來出版了《詩經·風雅頌》等多部廣受大眾讀者歡迎的通俗文學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