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收入超過公共住房租金而無法購買私人住房的人是夾心階層。
公共住房可以解決每個人都有房子的問題,但是人們的需求永遠不會因為有房子而得到滿足。
當第二套房成為共同的需求時,每個為第二套房奮鬥的家庭也成為夾層的一員。
你知道「三明治層」嗎?你是「三明治」嗎?
三明治階級是三明治階級的英文名稱,是社會學中「三明治一代」的派生。它是指那些買不起房和不符合公共住房福利標準的群體。
我第一次看到這個詞是在1987年香港立法會的會議記錄中。
同年,香港的家庭收入中位數為5200元,而購買按揭貸款需要佔家庭收入的40%至50%。在會議上,香港議員呼籲改革公共房屋制度,以解決夾心層的房屋問題。
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30年了。是有用的嗎?
《失語症的三明治》
據mreferral網站統計,2018年,一個香港家庭將收入的70%用於償還購房貸款。三明治家庭的生活更加艱難。
中國其他主要城市呢?有多少組三明治?
從2009年到2010年,中國關於三明治層的討論非常熱烈。這也是中國夾心層爆發的開始。
2007年第24號文件頒布後,我國掀起了一系列保安房建設的浪潮。2007年以前,北京保障性住房年供應量只有300萬平方米。2007年新開工保障性住房590萬平方米,2008年達到850萬平方米。
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09年3月的數據,史無前例的「4萬億」計劃中有4000萬已經投資於廉租房、棚戶區改造和其他經濟適用房。
同時,房價的快速上漲也迅速拉開了商品房與保障性住房的價格差距。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三明治層」一詞開始出現在中國媒體的討論中,中國的三明治層群體正式形成。
但是近年來,雖然三明治層並沒有完全淡出人們的視野,但是關於這一群體的討論卻越來越少。
錯了嗎?很明顯,房價正在飆升,買房子也很難說,但夾層是沉默的嗎?
似乎我們可以從住房建設和市場的情況中看到一些線索。
在這一階段,北京的統計口徑已經從原來的保障性住房建設面積轉變為目前的保障性住房銷售面積。在銷售方面,規模逐步擴大。2019年上半年,保障性住房銷售面積為14.2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4倍。
但現實情況如何呢?2008年,西三旗的限價房僅以每平米6350元的價格出售,而到2019年12月,西三旗70%的私房總價為43600元。
與新加坡相比,2018年第一季度經濟適用房價格在中部地區最高,可達47000元/平方米,在彩厝港、三巴望等地區最低,可達16000元/平方米。
與區位、人均收入、價格相比,西三旗43600套共有產權住房是否屬於保障性住房?
夾層中聲音的逐漸消失是由於安全外殼系統的改進嗎?或者是高昂的房價把夾層這一群體推到了保障房的水平,從而掩蓋了夾層的存在?
"紐約沒有三明治層"
夾心層很殘酷,但畢竟是保障性住房建設高度發展的產物。
紐約是一個通過制度平等和缺乏公共住房資源來消除夾層的城市。
制度平等是指紐約將經濟適用房的機會分為五個層次:極低收入(0-30%的地區中等收入AMI)、極低收入(31%-50%的AMI)、低收入(51%-80%的AMI)、中等收入(81%-120%)、中等收入(120%-165%)。
一般來說,紐約的經濟適用房是指租金佔家庭收入三分之一或更少的住房。
例如,在紐約公共租賃住房網站上,曼哈頓同一公寓的月租金,年收入253-29800美元的群體為659美元,年收入781-97100美元的群體為2200美元。
也就是說,即使你的收入明顯高於一般人,你仍有機會申請租住公屋,以確保你的房屋開支佔你收入的合理比例。
在某種程度上,這種制度上的公平消除了夾心層。紐約的中產階級不必像香港的年輕人那樣為了申請公共住房而找一份薪水較低的工作。
但與此同時,制度公平並不意味著公共房屋資源足以滿足社會需求。
一個紐約人向經濟適用房搖喇叭的概率是多少?
2016年,這一概率約為千分之一。2018年,隨著紐約市公共住房項目的啟動,中彩票的概率上升到592%,有460萬人申請了7857套公寓。
面對如此低的公共房屋中標率,你根本不知道誰會先中彩票,誰會先中公共租賃房。
難道這個城市不努力工作嗎?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紐約政府一直在資助公共住房的建設。
在《做生意的藝術》一書中,川普曾自豪地記錄了父親的實踐案例:1949年,弗雷德·川普從美國政府獲得低息貸款1040萬美元,用於開發低端公寓。但他並沒有把所有的錢都用來開發公寓。相反,他通過向建設方施壓,直接套現了100萬美元。
根據最新的計劃,紐約市將在2026年建成30萬套經濟適用房。然而,與巨大的需求和老房子的迅速消失相比,紐約人離解決住房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