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玩「捉迷藏」為啥只藏小腦袋,真不是笨,背後原因太可愛

2020-09-24 冠軍媽咪育兒記

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爸爸媽媽們應該都知道,寶寶們從小就很喜歡捉迷藏這個遊戲。但是簡單的遊戲裡卻蘊藏了很多知識,關於這些家長們知道多少?

相信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在寶寶小的時候,讓寶寶看著自己,用手蒙住臉說:「喵喵」,然後露出臉來逗寶寶開心。等孩子大一點,我們會和他們玩難度稍微高一些的遊戲,蒙住自己的眼睛,讓寶寶藏起來,接著去尋找他。

但是和寶寶們玩捉迷藏,會讓你哭笑不得。因為他們很天真的認為:只要蒙住腦袋,爸爸媽媽就看不到我的身體;只要我用窗簾遮住了小腦袋,就可以全身隱身;只要我藏起來了,就算我喊你過來你也不知道我藏在哪裡。

很多家長就產生疑問了:為什麼寶寶會有這樣的舉動呢?我的孩子會不會在智力方面有問題啊?甚至有些家長還會帶孩子去醫院做檢查,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寶寶玩「捉迷藏」只遮擋小腦袋,不是笨,真實原因很可愛

寶寶2到6歲的時候,心智發育不完善,凡事都以自己的思維為中心,所以玩捉迷藏時,就有一種「掩耳盜鈴」的心態。在寶寶的認知裡,自己的眼睛被擋住就看不見任何東西了,所以他們就覺得爸爸媽媽眼睛被擋了,也會看不出來自己藏在了哪裡。於是會非常大方地提醒父母,非常可愛。所以家長不要把這當成孩子不聰明,要多學習育兒知識,了解不同年齡段寶寶的發育特點和心理情況。

捉迷藏是寶寶都愛玩的一個小遊戲,在探索發現目標的過程中,孩子會有種探險的感覺,無形中鍛鍊了探索能力和運動能力,對肢體協調和心理髮育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捉迷藏對孩子生理方面有什麼好處?

1、讓寶寶感知到空間關係

捉迷藏藏的時候,寶寶能在有限的空間內仔細觀察並且利用周圍環境,充分的提升寶寶們的空間思維能力,能夠分析在哪個地方藏身不容易被發現,同時在尋找藏的地方時,方位感提升,身體素質和運動技也得到了提高。

2、促進大腦發育

捉迷藏不僅能讓寶寶形成規則意識,尋找的時候,也能讓寶寶在找尋物體的過程中提升因果推理能力,學會理解事物整體與部分的關係,開發智力和心智。

捉迷藏對孩子心理方面有什麼好處?

捉迷藏的遊戲可以讓寶寶學會與他人合作,寶寶可以慢慢學會觀察對方的心理和動態,慢慢的自己的思辨力會提升,心理也會變得成熟。而且寶寶在找的過程中是一人,沒有爸爸媽媽陪伴,所以要獨立思考對方藏在哪裡,這個過程有利於提高自主行動的能力和邏輯思維積極性。

陪伴是教育的關鍵之舉,希望家長們能多騰出時間陪著孩子,見證他們的成長,放下身子和工作陪孩子一起玩耍做遊戲,與他們攜手展望美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只藏腦袋不藏腳?孩子捉迷藏的背後,藏著你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
    你們有沒有發現孩子對於遊戲真的是百玩不厭,特別是捉迷藏遊戲,寶寶時期開始就已經玩得不亦樂乎。但是有網友問,寶寶那麼小,怎麼玩抓迷藏呢?其實這種捉迷藏是家長用手捂著臉,打開時再配上一些聲音,孩子就會特別開心。相信大家在很多小視頻上都看到過,寶寶會發出很可愛的笑聲。
  • 只藏腦袋不藏腳?孩子捉迷藏的背後藏著你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
    為什麼小朋友捉迷藏總是只藏腦袋不藏腳所以,孩子才會出現捉迷藏時「只藏腦袋不藏腳」的有趣行為。心理學家們也認為,幼兒的感知世界是雙向的:我看不到你,你就看不到我。如果你就此認為孩子「只藏腦袋不藏腳」是因為孩子智商不高,那就太冤枉他們了。
  • 寶寶玩躲貓貓,為何只把藏腦袋藏起來,背後藏著你不知道的隱情
    喜歡自己玩,喜歡和父母玩,喜歡到處玩,很是不安分。捉迷藏是孩子很喜歡的一種遊戲形式,每當和爸爸媽媽玩起這個遊戲時,總會被逗得嘎嘎笑。因而,捉迷藏成為了親子間互動的一種絕佳形式。但在玩捉迷藏的時候,家長們從中發現了一絲不同尋常之處。
  • 為啥寶寶捉迷藏喜歡「暴露自己」,只擋小腦袋,背後隱情並不簡單
    相信很多家長都這麼覺得,雖然孩子傻乎乎的很可愛,但是捉迷藏的時候,為啥這麼喜歡暴露自己呢,捉迷藏時還喜歡只擋小腦袋「暴露自己」,只擋小腦袋,背後隱情並不簡單1.6歲前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孩子每次只藏「小腦袋」,或者躲在柜子裡激動的讓大人找。
  • 孩子捉迷藏只藏腦袋不藏腳?背後藏著你所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
    背後藏著你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但其實,這種可愛錯誤的背後,藏著孩子認知發育的小秘密,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聊一聊。玩躲貓貓的過程,則是小朋友提升認知的一個過程,他們在學習「客體永久性」。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小朋友捉迷藏只藏頭
  • 為何小寶寶「捉迷藏」的時候只藏小腦袋,其中的樂趣,你知道嗎?
    捉迷藏這個遊戲,相信是很多人童年時的最有趣的遊戲了,因為有些人可以藏很久很久,直到遊戲結束時,還是沒有找到他,這種人最讓人氣惱了。所以,捉迷藏這個遊戲是每個人童年不可缺少的遊戲。隨著曾經的我們如今已經為人母、為人父,有了自己的寶寶,勢必很多人都會帶自己的寶寶體驗一把捉迷藏的樂趣吧。
  • 為何寶寶「捉迷藏」時,只喜歡藏住腦袋?看似簡單的遊戲並不簡單
    我們都熟悉的躲貓貓,更是讓寶寶百玩不厭。爸爸看她可愛的樣子,就猜到小傢伙一定又是在玩躲貓貓了,便積極配合,假裝自己是只大老虎,嗷的一聲撲上前去但家長們總會發現,寶寶在躲貓貓遊戲中,似乎又玩得不太認真,要麼就是考慮不全,特別喜歡藏腦袋,仿佛藏起了頭,就藏起了自己的全部。
  • 寶寶「捉迷藏」時為啥只藏住腦袋?看著簡單的遊戲,其實並不簡單
    今日問題:你家寶寶愛玩捉迷藏嗎?"分分分,孩子的小命根兒",這大概就是老一輩帶娃的真實寫照,新時代父母已經不像以往那樣只注重素質教育,他們同時也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讓孩子努力學習,也認真玩耍。01陪寶寶玩也是有學問的西遊記是家長們永遠也看不膩的連續劇,而捉迷藏就是孩兒們永遠也放不下的遊戲。
  • 寶寶"捉迷藏"時為啥只藏住腦袋?看著簡單的遊戲,其實並不簡單
    今日問題:你家寶寶愛玩捉迷藏嗎?&34;,這大概就是老一輩帶娃的真實寫照,新時代父母已經不像以往那樣只注重素質教育,他們同時也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讓孩子努力學習,也認真玩耍。那怎麼能讓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學習成長呢,記住一句話: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 寶寶玩「躲貓貓」時,為何只藏腦袋?無聊的遊戲卻藏著兒童心理學
    每次和寶寶玩捉迷藏的時候,寶寶總是只藏腦袋不藏腳,或用窗簾蓋住頭,或頭鑽進被子,但是屁股和腿一點也不遮掩,樣子看起來滑稽極了。不過面對寶寶的自欺欺人,媽媽們還要佯裝不知,時刻要維持一副努力尋找的模樣:寶寶在哪裡啊?
  • 孩子捉迷藏好似小鴕鳥,只藏腦袋不顧腳的背後,隱藏著兒童心理學
    也有很多寶寶媽媽反映說,不只嬰幼兒時期喜歡躲貓貓,現在到了三四歲也超級愛躲在家裡的沙發、廚房、衣櫃、房間的各個角落裡,而且還喜歡藏頭不藏腳,就像一隻小鴕鳥。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玩躲貓貓是認知發展的最後階段,也會通過躲貓貓完成走、爬、跑、跳等動作的協調能力。而6歲前孩子躲貓貓有意思的是都有一個共同點——只藏腦袋不藏腳。孩子只藏腦袋不藏腳?背後隱藏著什麼秘密?‍‍
  • 小孩子演的恐怖片總是更加恐怖,可愛的片名可怕的電影《捉迷藏》
    小孩子演的恐怖片總是更加恐怖,可愛的片名可怕的電影《捉迷藏》艾米麗(達科塔·范寧)的媽媽死在滿是血泊的浴缸裡,小女孩深受打擊,陷入了孤僻。為了讓女兒儘快走出陰霾,大衛(羅伯特·德尼羅)帶著女兒搬到了鄉村。在這裡,艾米麗結識了她的新朋友——查理,他們一直在玩捉迷藏。
  • 孩子玩捉迷藏時為什麼只藏腦袋?看起來很無釐頭,其實大有學問
    家裡有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孩子小時候最喜歡玩的一個有戲,就是捉迷藏。即使是還不會走路、不會說話的寶寶,也很喜歡。每次媽媽藏起來再出現,總能逗得寶寶咯咯大笑。天天吵著要跟堂姐一起玩捉迷藏,但是女兒每次都只把自己的眼睛遮起來,或者是站在窗簾後露出一雙小腳。掩耳盜鈴般地認為只要自己看不到別人,別人就也看不到自己。 堂姐說完之後,家裡其他親戚也附和說,自家孩子也是一樣,捉迷藏時只懂得捂住眼睛,蠢萌蠢萌的。有的家長就會奇怪,為什麼孩子躲貓貓時,只懂得把頭藏起來?
  • 為啥寶寶玩「躲貓貓」時,只擋小腦袋?你以為的無聊遊戲並不簡單
    今日問題:你家寶寶喜歡玩躲貓貓嗎?小孩子最喜歡大人陪著一起做遊戲,即使是一些簡單的遊戲,孩子玩起來都會特別高興,家長看著也覺得孩子很可愛。而躲貓貓就是很多小寶寶特別喜歡玩的遊戲,即使是小月齡的寶寶也能跟家長互動起來。
  • 《捉迷藏遊戲》作文400字,捉迷藏小遊戲作文
    小夥伴們四處散開了。小夥伴們有的藏在柜子裡,有的藏在桌底下,有的藏在紙箱裡。我開始找了,我四處找找,都沒找到,這時我看了看那個籃子,想了想,那裡面一定有人,我故意說:「先在籃子上休息一會兒再去找他們。」「別坐,別坐,我在裡面。」我大笑起來:「我只是騙騙你而已,沒想到『大魚』真的上鉤了。」王婷摸著腦袋笑了。  輪到陳歡捉了。
  • 為什麼孩子對捉迷藏情有獨鍾?內心動機很有趣,父母可順勢做引導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很多小孩子都非常喜歡玩捉迷藏,這是家長們都發現的一個特點。小孩子總是喜歡躲起來讓爸爸媽媽來找自己,而且總是樂此不疲。那麼小孩子們為什麼那麼喜歡捉迷藏這個遊戲呢?家長們可以思考一下背後的原因。
  • 無敵小可愛
    孫子雖然長的小鼻子小眼兒,但虎頭虎腦也甚是可愛。這孩子生來嘴很笨,都兩周歲了只會說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這樣的疊聲詞。又過了半年,似乎時間停滯一般,一點長進也沒有。這一天,他爺爺應該是實在看不下去了,開始給他上課:「你就說說你吧,都多大了,多長時間了,就會說兩個字,實際上就是一個字,你多會兒能說三個字的,這不讓你笨死嗎?」
  • 孩子只藏腦袋不顧腳丫,就像一隻小鴕鳥,背後隱藏著什麼秘密?
    也有很多寶寶媽媽反映說,不只嬰幼兒時期喜歡躲貓貓,現在到了三四歲也超級愛躲在家裡的沙發、廚房、衣櫃、房間的各個角落裡,而且還喜歡藏頭不藏腳,就像一隻小鴕鳥。為什麼孩子如此喜歡躲貓貓?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玩躲貓貓是認知發展的最後階段,也會通過躲貓貓完成走、爬、跑、跳等動作的協調能力。而6歲前孩子躲貓貓有意思的是都有一個共同點——只藏腦袋不藏腳。孩子只藏腦袋不藏腳?背後隱藏著什麼秘密?不知道你家孩子有沒有藏頭不藏腳的經歷,我是親身經歷過。
  • 你家寶寶愛玩捉迷藏嗎?寶爸:真不忍心拆穿她…
    如果在童年裡少了捉迷藏的遊戲,就像花沒有了芬芳,留下一絲遺憾。很多人有些困惑,捉迷藏為什麼有如此大的魔力,讓每一個寶寶在童年裡為之著迷。寶寶們天真的行為背後,又藏著什麼秘密?前些天,朋友給我看了幾張照片,並說了一件有趣的事,是關於他4歲女兒的。他說:「前兩天和女兒玩捉迷藏,她假扮成了一朵花,看著她可愛的模樣,發現後我真不忍心揭穿她」。
  • 孩子玩捉迷藏時藏頭露腳,可不是「傻」,背後原因很有趣
    其實除了玩具,還有一個很好的哄娃的方法,那就是玩遊戲,我家淘淘最喜歡的遊戲就是捉迷藏。記得今年夏天和他捉迷藏,我數到10,孩子告訴我藏好了。結果我走進臥室一看,直接笑噴了。只見孩子低頭撅著小屁屁(屁屁對著門,門沒關),還捂著眼睛,他以為他看不到我,我也看不到他,真是太可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