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爸爸媽媽們應該都知道,寶寶們從小就很喜歡捉迷藏這個遊戲。但是簡單的遊戲裡卻蘊藏了很多知識,關於這些家長們知道多少?
相信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在寶寶小的時候,讓寶寶看著自己,用手蒙住臉說:「喵喵」,然後露出臉來逗寶寶開心。等孩子大一點,我們會和他們玩難度稍微高一些的遊戲,蒙住自己的眼睛,讓寶寶藏起來,接著去尋找他。
但是和寶寶們玩捉迷藏,會讓你哭笑不得。因為他們很天真的認為:只要蒙住腦袋,爸爸媽媽就看不到我的身體;只要我用窗簾遮住了小腦袋,就可以全身隱身;只要我藏起來了,就算我喊你過來你也不知道我藏在哪裡。
很多家長就產生疑問了:為什麼寶寶會有這樣的舉動呢?我的孩子會不會在智力方面有問題啊?甚至有些家長還會帶孩子去醫院做檢查,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寶寶2到6歲的時候,心智發育不完善,凡事都以自己的思維為中心,所以玩捉迷藏時,就有一種「掩耳盜鈴」的心態。在寶寶的認知裡,自己的眼睛被擋住就看不見任何東西了,所以他們就覺得爸爸媽媽眼睛被擋了,也會看不出來自己藏在了哪裡。於是會非常大方地提醒父母,非常可愛。所以家長不要把這當成孩子不聰明,要多學習育兒知識,了解不同年齡段寶寶的發育特點和心理情況。
捉迷藏是寶寶都愛玩的一個小遊戲,在探索發現目標的過程中,孩子會有種探險的感覺,無形中鍛鍊了探索能力和運動能力,對肢體協調和心理髮育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1、讓寶寶感知到空間關係
捉迷藏藏的時候,寶寶能在有限的空間內仔細觀察並且利用周圍環境,充分的提升寶寶們的空間思維能力,能夠分析在哪個地方藏身不容易被發現,同時在尋找藏的地方時,方位感提升,身體素質和運動技也得到了提高。
2、促進大腦發育
捉迷藏不僅能讓寶寶形成規則意識,尋找的時候,也能讓寶寶在找尋物體的過程中提升因果推理能力,學會理解事物整體與部分的關係,開發智力和心智。
捉迷藏的遊戲可以讓寶寶學會與他人合作,寶寶可以慢慢學會觀察對方的心理和動態,慢慢的自己的思辨力會提升,心理也會變得成熟。而且寶寶在找的過程中是一人,沒有爸爸媽媽陪伴,所以要獨立思考對方藏在哪裡,這個過程有利於提高自主行動的能力和邏輯思維積極性。
陪伴是教育的關鍵之舉,希望家長們能多騰出時間陪著孩子,見證他們的成長,放下身子和工作陪孩子一起玩耍做遊戲,與他們攜手展望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