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小李家中最近出現了一些意外,孩子的爸爸在上班的時候出了車禍,不幸去世,小李不知所措,不知道應該如何面對自己7歲的孩子。
看著年幼的孩子好奇的神情,小李就跟女兒說爸爸暫時要離開我們一段時間,即使爸爸不能呆在我們身邊,貝貝也應該乖乖聽話。
小李看著女兒懵懵懂懂的樣子,覺得暫時就先保持現狀,但是兩個星期過後,小李發現女兒貝貝總是喜歡鑽進床底下。
小李說自己明明看著女兒在床上睡著了,一轉眼,孩子又跑到床底下去了。
小李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天,貝貝跟她說:&34;
小李頓時慌了,急忙詢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
沒想到的是,貝貝指著床底說,她在底下發現了一張爸爸的照片,就想和爸爸一起睡。
小李這才反應過來,但是心裡好像被什麼東西堵住了一樣,究竟要不要跟孩子說實話呢?
7歲的小朋友還不理解什麼叫做&34;,就像小編小時候迷迷糊糊地在一旁玩耍,看到奶奶給別人回復電話,說&34;,然後開始抽泣,我不懂是什麼意思,奶奶沒告訴我,我就跑去問自己的哥哥。
老哥說就是給你買娃哈哈的那個大伯公以後都不會來了。
我聽了之後很傷心,不知道是在哭我失去了那麼多的酸奶,還是在為再也見不到那個人了而難過。
不過,現在的我比較能淡定地面對&34;,因為生老病死是人世間的常態,自己無法改變,只願能在有限的人生裡給到周圍的人更多的溫暖。
貝貝的媽媽和奶奶一樣,都不喜歡直接跟孩子說&34;、&34;,在她們看來,這些話對小朋友來說太過殘忍,而且說了孩子也不一定能夠理解,只會追問個不停,給家人增添煩惱。
但是&34;並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而孩子的死亡教育家長也不應該逃避。
家長們不能逃避孩子的死亡教育,因為缺乏對死亡的敬畏,孩子就很難擁有同理心、同情心,並漠視死亡。
即使是將來遇到什麼事情,也不會對他人伸出援助之手,變得很冷漠。
這不是爸爸媽媽應該教給孩子的東西,相反,父母可以用巧妙的方式教會孩子感知&34;和&34;,讓他們想哭就哭,哭完了之後一步步走向懂事和成熟,這才是對孩子負責的表現。
&34;就好比是&34;,家長總是難以啟齒,礙於各種各樣的因素和理由,最終讓孩子錯失最佳的教育機會。
其實爸爸媽媽太可不必低估小朋友的理解能力,只要你認認真真、充滿耐心地跟孩子解釋,即便現在不懂,也會有個概念,有個心理準備,等再長大一點也就自然可以理解你說的話。
另外,別企圖用謊言瞞住孩子,要知道,一味地欺騙孩子,只會消磨你和孩子之間的信任,讓孩子陷入無盡的迷茫之中。
當然,在和孩子談及&34;這個話題的時候,也要注意別說得太沉重,以免令孩子對生死問題留下陰影。
&34;並不完全是悲傷,更是希望與新生,家長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告訴他爸媽會陪在他的身邊。
小朋友不可能永遠都是小朋友,爸爸媽媽也要有面對現實的那一天,千萬不要逃避&34;哦!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C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