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周子荑)作為眾乳企紛紛涉足的領域,巴氏鮮奶對我國實現國產奶業振興至關重要。在普及推廣下,巴氏鮮奶已經成為公認的「優質乳」。不過,目前針對我國巴氏鮮奶市場的管理措施僅有行業標準,國家標準仍然缺失,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巴氏鮮奶的發展。11月26日,在首屆中國奶業新鮮峰會上,巴氏鮮奶市場龍頭企業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明乳業)提出,將活性物質指標作為巴氏鮮奶的「第一標準」。
因「優質」受追捧
隨著消費者對高品質乳製品需求的日益增加,眾多龍頭乳企搶灘巴氏鮮奶市場。據介紹,新希望、長富等乳企先後召開新鮮論壇,光明乳業、衛崗、燕塘、風行、中墾、三元等乳企早已就發展巴氏鮮奶達成共識,大力發展巴氏鮮奶成為國內乳企未來奮進的方向。
巴氏鮮奶因「優質」的優勢受到眾多乳企的追捧。據介紹,巴氏鮮奶為100%優質純生牛乳,不含復原乳,同時巴氏鮮奶富含原奶中的可溶性鈣等活性營養物質,並具有原奶的天然風味和口感。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王俊勳在首屆中國奶業新鮮峰會上表示,巴氏鮮奶等低溫乳製品既可保證安全飲用,又可最大限度保留牛奶中的活性物質和天然營養,堪稱完美的乳製品。大力發展巴氏鮮奶等低溫乳製品對推動我國奶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鞏固奶牛養殖基礎具有重要意義。
從世界發達地區的巴氏鮮奶消費情況看,數據顯示,各個國家巴氏鮮奶在其液態奶產業中佔比表現為:加拿大99.9%、美國99.7%、英國99.5%、日本98%、韓國98%、澳大利亞92.6%,而我國佔比僅為14%,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
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劉亞清在「首屆中國奶業新鮮峰會」介紹,目前,我國總體具備生產巴氏鮮奶的基礎和條件。發展巴氏鮮奶有利於推動我國奶源基地建設,有利於促進奶牛養殖,有利於提升奶業一體化程度。經驗證明,發展巴氏鮮奶是我國奶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動力。
國家標準缺失
出於對巴氏鮮奶產業前景的看好,以普及巴氏鮮奶為重點的國家優質乳工程項目自2016年開始啟動。據介紹,國家優質乳工程從創建優質乳標識制度、推動奶牛養殖技術升級、全面實施乳製品加工工藝標準化監管三方面入手,以高於歐美地區的行業標準,從巴氏鮮奶品類切入全產業鏈的角度,在我國全行業範圍內展開。
目前,優質乳工程在我國的推廣如火如荼,並帶動我國巴氏鮮奶市場的發展。數據顯示,今年共有25個省份50家乳品企業加入優質乳工程,巴氏鮮奶年產量已經達到31.7萬噸,佔規模以上乳品企業總產量的60%以上。而2017年,我國市場供應的巴氏鮮奶僅有6.4萬噸。
在2017年第一屆中國優質乳工程發展論壇上,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首次將國家優質乳工程的核心標準明確為天然活性營養。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副理事長顧佳升表示,巴氏鮮奶是優質乳工程最具代表性的牛奶品類,這是因為所有品類中,巴氏鮮奶對奶源的品質要求最高。若要生產優質巴氏鮮奶,原料奶需要達到優質乳工程制定的「特優級」標準,即乳脂肪≥3.3%,乳蛋白≥3.1%,體細胞數≤30萬個/ml,菌落總數≤10萬CFU/ml。
值得注意的是,該標準僅是巴氏鮮奶的行業標準。目前,我國仍沒有針對巴氏鮮奶市場出臺的國家標準,這成為限制我國巴氏鮮奶發展的一大障礙。
活性物質指標或將成「第一標準」
在首屆中國奶業新鮮峰會上,包括光明乳業、新希望、衛崗在內的巴氏鮮奶生產企業呼喚針對巴氏鮮奶的國家標準出臺。就目前而言,活性物質指標或將成為巴氏鮮奶的「第一標準」。
光明乳業董事長濮韶華在該峰會上介紹,歐盟的巴氏鮮奶標準明確要求巴氏鮮奶中的乳過氧化物酶為陽性,即必須要檢測到乳過氧化物酶。乳過氧化物酶是一種對人體有益的活性營養物質,也是巴氏鮮奶過熱程度與否的重要標準;美國的巴氏鮮奶標準則包含了巴氏殺菌等溫度組合。其中,殺菌溫度最高的組合是100度0.01秒。
在參考了其他國家巴氏鮮奶標準,光明乳業最終選擇了75攝氏度15秒的殺菌工藝,以及4攝氏度7天的鮮奶保障組合。據介紹,在75攝氏度的條件下,牛奶中最耐熱的致病菌可被清除,同時可最大限度保留牛奶中的活性物質。不過,當溫度逐漸超過75攝氏度時,牛奶中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活性物質將逐漸變性。溫度達到80攝氏度時,牛奶中具有調節免疫、抗氧化等功能的乳過氧化物酶將幾乎完全失活。
此外,濮韶華聯手中國農科院副院長梅旭榮、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政策體系處處長竇鵬輝、農業農村部農墾局農業處處長王林昌、中國農墾乳業聯盟主席馮豔秋、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辦公室主任莊嚴、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副理事長顧佳升、農業農村部奶及奶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常務副主任鄭楠發布了七個優質巴氏鮮奶的團體標準。
王加啟表示,「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系列團體標準體系的發布,是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對光明乳業所生產的巴氏鮮奶產品進行評估的結果,這個標準的發布是突破性的,給乳企提供了提升鮮奶品質的重要手段和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