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寶廉院士:可利用西南、西北、東北可再生能源來電解水制氫

2020-12-24 澎湃新聞

衣寶廉院士:可利用西南、西北、東北可再生能源來電解水制氫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 陳凌瑤

2020-07-24 23:27 來源:澎湃新聞

7月24日,中國石化在京舉辦氫能發展戰略研討會,八位特邀院士、專家圍繞氫能技術、氫能經濟、氫能產業鏈等問題進行交流。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幹勇認為,我國在氫能產業核心材料、零部件、裝備重大工程等方面仍有很大發展空間。中國應該開創氫能的「重卡時代」。鋼鐵行業可以發展氫循環經濟。固態儲氫已經有一定商業模式,經濟可行性高,技術路線也已經出現。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衣寶廉提出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可以利用西南、西北、東北豐富的水電與風電、太陽能來電解水制氫,利用天然氣管網把氫和天然氣一起運到全國各地。他建議國家儘快明確用天然氣管網輸送氫氣的標準規範。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彭蘇萍就化石能源制氫解決清潔化問題發表了看法,認為化石能源做氫能源是最得心應手的,石化企業可以發揮制氫優勢、終端布局優勢、管網優勢,真正把氫能源和化石能源結合在一起。

2019年,氫能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作為二次能源,氫能具有來源多樣、終端零排、用途廣泛等多重優勢,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推進能源產業升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技術日趨成熟、成本大幅下降,氫能正迎來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30多個省市出臺氫能發展規劃,紛紛在氫能產業戰略布局上搶佔先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91)

相關焦點

  • 衣寶廉: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衣寶廉在視頻連線中做了以「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為主題的報告。  在能源轉型中,氫能的利用可以實現大規模、高效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在不同行業和地區間進行能量再分配;充當能源緩衝載體提高能源系統韌性;降低交通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降低工業用能領域的碳排放;代替焦炭用於冶金工業降低碳排放,降低建築採暖的碳排放。
  • 觀察|衣寶廉: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7月24日,氫能發展戰略研討會在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下稱「中國石化」)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衣寶廉在視頻連線中做了以「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為主題的報告。
  • 衣寶廉院士丨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氫能網訊:前言:北極星氫能網獲悉,衣寶廉院士在題為《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的演講中提到: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可以解決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並分析了目前3種電解水制氫技術的特點、難點及未來發展方向。
  • (PPT)衣寶廉院士: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衣寶廉在會上(視頻連線)做了主題演講,內容如下:各位院士和專家上午好,我的報告題目是「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人類能源是一個逐漸的減碳過程,從木材、煤炭、石油、天然氣到氫,這是逐漸來減碳的。
  • 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氫能經濟」理想路徑
    而要想養肥這頭「犀牛」,如何實現規模化工業制氫就成為能源界關注的焦點。 實際上,包括海水在內的水資源就是地球上最大的「氫礦」,電解水制氫被認為是製備氫氣的有效方法。而針對可再生能源面臨的時空波動性和併網困難等問題,利用光伏發電、風電和水電等可再生能源大規模製備氫氣被認為是一條理想途徑。 但受現有電解水制氫技術的制約,實施上述途徑面臨諸多挑戰。
  • 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或達到商業化應用要求
    如果利用當前可再生能源棄電制氫,棄電價格按0.1 元/千瓦時計算,制氫成本可下降至10 元/公斤,與煤制氫、天然氣制氫的價格相當,但目前棄水、棄風、棄光率均呈現下降趨勢,棄電制氫只是過渡。  近日,由國家能源集團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規模風/光互補制氫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項目正式獲得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的立項批覆,並進入啟動階段。
  • 如何降低電解水制氫的成本?
    西南地區、西北地區的大工業用電價格普遍在全國平均線以下,對於發展電解水制氫節約能耗更為有利。 西北地區棄風棄電可用於電解水制氫。 我國棄風棄電問題突出,利好電解水制氫。
  • 電解水制氫經濟性難題怎麼解?
    「從電解水設備來講,其造價比其他制氫方式都要高。」周明強說,同等規模的制氫系統,電解水制氫的造價約為天然氣制氫的1.5倍、煤制氫的3倍,相較於其他制氫方式,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方式不具價格優勢。  「針對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實踐的數量和體量近年來快速增長,來自各行各業的熱情正在升溫,但規模和探索尚處起步階段。」楊小珂說。
  • 康明斯:解讀PEM電解水制氫技術和成本降低空間
    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主要由兩個電極和電解質組成,是純水發生電化學反應分解產生氧氣和氫氣的過程。電解水的能源則利用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發電等零碳能源,制氫過程無汙染排放,是最清潔環保的「綠氫」。  相比其他電解水技術,PEM能在高電流密度下工作,體積小、效率高,生成的氫氣純度可高達99.999%,被認為是目前最有發展前景的水電解技術。
  • 造價是煤制氫3倍、天然氣制氫1.5倍!電解水制氫經濟性難題怎麼解?
    「從電解水設備來講,其造價比其他制氫方式都要高。」周明強說,同等規模的制氫系統,電解水制氫的造價約為天然氣制氫的1.5倍、煤制氫的3倍,相較於其他制氫方式,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方式不具價格優勢。「針對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實踐的數量和體量近年來快速增長,來自各行各業的熱情正在升溫,但規模和探索尚處起步階段。」楊小珂說。
  • 造價是煤制氫3倍、天然氣制氫1.5倍!電解水制氫經濟性難題怎麼解?
    「從電解水設備來講,其造價比其他制氫方式都要高。」周明強說,同等規模的制氫系統,電解水制氫的造價約為天然氣制氫的1.5倍、煤制氫的3倍,相較於其他制氫方式,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方式不具價格優勢。「針對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實踐的數量和體量近年來快速增長,來自各行各業的熱情正在升溫,但規模和探索尚處起步階段。」楊小珂說。
  • 電解技術使可再生能源制氫成本下降40%
    過去的五年裡,在歐洲和北美,電解技術生產可再生能源制氫的成本下降了40%,而中國製造的系統比西方國家的價格便宜了80%。報告強調,如果電解槽的部署規模進一步擴大,成本還將繼續下降。當前,全球很多知名企業都在積極布局氫能,日本汽車製造商豐田正尋求建立氫動力的城市和交通運輸,而德國的石油巨頭和公用事業公司則在計劃建造工廠和管道。
  • 兩會聲音丨李燦院士:發展可再生能源才能從根本實現碳減排
    近期徵求意見的《能源法》,將可再生能源列為能源發展的優先領域,對其重視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是符合我國能源可持續發展國情的正確方向。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推動低碳轉型,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燦反覆提及可再生能源的重要作用。為何如此重視?
  • 創多項國際、國內第一 寶豐能源開建電解水制氫綜合應用項目
    零汙染零排放,「終極能源」或成碳環保戰略落地抓手 氫能具有能量密度大、燃燒熱值高、來源廣、可儲存、可再生、可電可燃、零汙染、零碳排等優點。不論是氫燃燒還是通過燃料電池的化學反應,產物只有水,沒有傳統能源利用所產生的汙染和碳排放。生成的水還可以繼續制氫,反覆循環使用,真正實現零排放。
  • 電解水制氫將成主流氫源?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為了使得電解水整體設備進一步適應可再生能源制氫。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的成本有望大幅下降。目前電解水制氫技術主要有鹼性電解水、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和固體氧化物電解水三類。
  • 電解水制氫有了長壽命廉價催化劑
    (觀察者網訊)觀察者網4月2日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近日,該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太陽能研究部韓洪憲研究員和李燦院士團隊與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Ryuhei Nakamura教授研究團隊合作,在酸性條件下非貴金屬電催化分解水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
  • 電解水制氫到底有啥優勢?聽聽張久俊院士怎麼說?
    所以目前我們利用可持續的電解水能源制氫,比如說通過太陽能、風能、水利能等等,或者是氣電來制氫的話,目前已經成為一個新的熱點,尤其是在科學研究領域,或者是在我們前期的產棉化的階段,我們用可持續能源的電解水制氫,也正在興起,並且也是我們未來的必由之路。
  • 中日學者研發電解水制氫新型催化劑:便宜,能用8千小時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韓洪憲研究員和李燦院士團隊與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合作,研發出一種可在強酸條件下長壽命電催化分解水的廉價電催化劑,並有望在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中應用。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
  • 科學網—讓電解水制氫變得更容易
    (2018—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計劃》指出,探索可再生能源富餘電力轉化為熱能、冷能、氫能,實現可再生能源多途徑就近高效利用。 電解水制氫實現富餘電力轉化 氫能和電能都是重要的二次能源,也是未來主要的綠色清潔能源。氫氣無汙染、零排放,在未來人類生活生產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 氫能具有遠距離輸送、大規模存儲和氫—電互換的特性,目前主要的生產方式包括化石燃料制氫、電解水制氫、工業副產氫等。
  • 電解水制氫產業成熟、安全可靠
    目前,氫氣製備方法主要有:熱化學法制氫(如煤制氫和天然氣重整制氫等)、工業副產氫提純制氫、水電解制氫和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等。水電解制氫技術已有一個多世紀歷史,目前有鹼性水電解制氫、質子交換膜水電解制氫和固體氧化物水電解制氫。鹼性水電解制氫最為成熟,目前應用最為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