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三峽生意學院特聘創業導師 vol.003 殷之輅
殷之輅從十歲起,因家庭的原因就開始接觸律師行業了。殷之輅成長在一個較開放式的家庭中,父輩從事律師行業多年,殷之輅從小耳濡目染,以至於即將真正步入社會的時候——他發現自己的思維已經是一個律師的思維了。
『做別的事情都有做律師的影子,
也只能做律師了。』
民基律師事務所律師 殷之輅
律師是個艱辛的行業,生產資料是自己。
殷之輅並不甘於只做一名律師,基於對這個行業20年的思考,他想要做一些變革。在武漢念完法律本科後,殷之輅去到北京念碩士,專業是民商法。一線城市的氛圍和平臺都是極好的,殷之輅跟著導師潛心做學術研究,在象牙塔裡累積了不少法律素養。
殷之輅心中有個執念:回家創業,在民基所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構建一體化律師事務所。一體化的困難點在於,怎樣把一個個猶如單獨作戰特種部隊的律師整合成一個正規軍部隊?
『我想腳踏實地,
做出一些真正的法律產品來。』
做大夢
團隊協作對於90後是一個趨勢
『民基律所基本都是90後,我最大,89年。』
關於創業,殷之輅有自己的想法。青年人從小玩魔獸世界、打王者榮耀,適應隊伍匹配模式,所以團隊協作對90後來說是一個趨勢。他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群人在一起只做三件事——做大夢、幹髒活、找樂子。
我國自90年代初開始有合夥制律師事務所,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律師開始走專業化路線。先專業分工,再流水化管理,以長板理論形成專業壁壘,給客戶提供更深度的服務。
專業的結果是越來越專業,它所形成的市場壁壘、知識壁壘是你沒辦法一個人單獨打破的。路看似越走越窄,但實則越來越寬。
在民基團隊裡,達成如下共識:對法律產品的研發與理解較為深刻,適宜與客戶交流;對具體的法律檢索較為細緻,適合後臺研究——每個人都紮實做自己細分領域的事情,合在一起才發揮1+1>2的整體效應。
『整合這事兒,得看領導人的魄力,
和他對一個事情的認準度。』
幹髒活
評論多了自然就編成了書
《民基法律評論》集
一群有夢想的年輕人開始來事兒,在微信公眾號創辦了民基法律評論,初衷是給宜昌法律界圈子裡帶來一些正能量。後來,事務所一年將事務所律師的評論文字化,出一集《民基法律評論》。
後來,又一起創辦民基法學院。民基所將100多家常見法律顧問服務內容提取公因式後發現:所有企業發展需求均有規可循,提煉出合同、人力資源、公司治理、企業合規四個需求量較大的版塊。而後創辦民基法學院,組成了講師團,第一期就邀約了100家顧問單位的法顧人員前來聽課。17年開課4個月,綜合應用案例式教學、頭腦風暴、結構性研討等授課方式,給宜昌的企業工作人員帶來了新型的法律分享。
民基法學院
現代法律,需將法律技術與商業思維相結合,把法律服務做的有溫度。
法商公開課:邀請企業高管授課,給企業在法律、融資、管理等多方面帶來許多靈感。
民基法學院進百企:將法律帶到最前線。律師不僅僅有訴訟律師,還應當有商業律師。商業律師更能深入企業服務,推動企業經濟發展。
……
『法律對於企業不是剛需,
學習才是剛需。』
找樂子
將法律思維與創業完美融合
僱傭時代已然過去,未來的世界是合伙人時代。華為、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均有律師事務所合夥制度的影子。古老的律所行業帶給社會最珍貴的東西,不是解決了什麼法律問題,而是其合伙人制度如何在現代律所中得以良好應用。如何將律所合伙人制度加入現代企業管理中,是一個悠遠而深刻的課題。
殷之輅和他的小夥伴,正在努力將自身團隊融洽的合伙人管理制度向整個市場推廣開來,讓更多志同道合的人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夢想、髒活和樂趣。
『深度思維就好比站在樓上看樓下,
解決現維問題要站在上一個維度來思考。』